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1980年成立的非盈利社会组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SBME)成立于1980年11月,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协,挂靠单位为卫生部,是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活动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主要社会力量。
学会概况
历史沿革
学会诞生
六五期间,正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医学科学现代化已提上日程。在制定我国七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期间,在我国著名医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倡议下,后经国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组,由当时的卫生部长钱信忠任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校长黄家驷任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国家科委李寿慈司长任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科委方毅主任颁发了聘书。学科组成员如:蒋大宗、吕维雪、江丕栋、陈明进、杨子彬、周蕙莲、童衍传、杨国忠(兼学科组秘书)李宗明、郑振声、周礼杲、黄秉宪、徐智章等。于1979年在蓟州召开了学科组成立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规划——《1978-1985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规划(草案)》,这为后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黄家驷院长的领导下,学科组悉心筹备,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80年11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以黄家驷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理事50人,理事会成立了相应的办事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术、组织、编辑、对外联络、教育以及普及工作委员会。
学会历届理事会构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根据章程每四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改选成立新的理事会。学会自成立以来共召开了六次会员代表大会: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黄家驷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1985年在烟台市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顾方舟院长为理事长的第二届理事会;1988年在淄博市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顾方舟院长连任学会理事长;1992年在江苏南京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巴德年院士为理事长的第四届理事会;1999年在天津杨村召开的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刘德培院士为理事长的第五届理事会;2004年在武汉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刘德培院士连任学会理事长。
学会加入国际组织情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于1986年正式成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nternational 联邦制 on Medical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IFMBE)的团体会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从1988年开始学会每年组团参加世界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大会(1988年在美国San Antonio,1991年在日本 Kyoto,1994 年在巴西Rio,1997年在法国Nice,2000年在美国芝加哥)。在1988年San Antonio 的IFMBE代表大会上,台湾(Taipei, China)被接纳为会员,蒋大宗教授当选为执行委员(1988-1994年)。1997年Nice的代表大会上杨子彬教授当选为执行委员(1994-2000年)。1997年康振黄教授被荣选为IFMBE科学院的fellow。2003年8月24日至29日,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学会组团前往悉尼参加国际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暨国际医学生物工程联合会和医学物理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竞选演说及投票选举,学会理事长刘德培院士当选IFMBE执行委员,学会临床工程分会刘贵兴教授当选IFMBE临床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学会秘书长胡逸民继任国际医学物理组织理事,杨子彬教授被国际医学生物工程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AMBE)授予Fellow荣誉称号。在IFMBE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会议上,刘德培院士被任命为IFMBE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co-chairman),亚太地区工作组副主席(co-chairman),并协助有关WHO的工作。27年来我们在IFMBE执行委员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既反映了我国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学会的国际交流工作。学会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提高了我国在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今后加强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1986年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顺利的加入IFMBE,但随即台湾也申请加入IFMBE。按当时的IFMBE章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学会会员,如果台湾也被接纳会造成两个中国的政治问题。1987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学会邀请当时的IFMBE主席Nandor Richter (匈),副主席R.M. Nerem(美)以及1979-1982年IFMBE主席 M.Saito(日)等国际友人参加。他们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在不到十年内得到如此迅速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认识到根据当时的章程台湾加入IFMBE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北京会后在他们一个中国的指导思想共识的周旋下,IFMBE修改章程中有关会员的规定为:"-----When, because of the size of the country or for other good reasons, there are sev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a single country wishing to become Members of the 联邦制, the Federation may accept as a Member an affiliation of these societies.-------"。1988年San Antorio 我国代表团第一次正式参加IFMBE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投票通过上述的对会章的修改,并以“一个中国”的原则投票接纳台湾学会以Taipei,China的名义成为正式会员。
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学会成立27年来,立志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高度重视学术交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是交叉学科与技术专业覆盖面宽,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学术团体。会员由理、工、医、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科技人员组成,专业背景很不相同,如何组织好学术活动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学术交流,沟通思路,把广大生物医学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重点集中到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上来,就成了学会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充分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新实践,根据本学会“理、工、医”结合和学科高度交叉的特点,学会不断地改进学术交流的方式方法,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管、产、学、研、医各界人士交流经验,深入讨论,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是原始创新的源头之一”的作用。学会及所属分会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现状,积极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热点、亮点、前沿问题,认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27年来,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共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300余次,会议参加人数10余万人,交流论文2万余篇,许多论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的进步。
学会主办期刊情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目的是为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园地。学会现主办四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刊物:《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作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代表性刊物,这四种刊物逐渐成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园地。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为例,自1982年创刊以来,在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经过编辑部同志们的努力,坚持了按时出刊、全国发行,开始为季刊,由于稿件增多,压稿时间过长,为了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要,现已改为双月刊。学报的质量不断提高,现已被国内外知名的文献库收录,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刊物。1999年被评为国家优秀科技刊物,获三等奖
学会还编辑出版了学会工作内部《通讯》,向学会理事、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及时通报学会工作信息,反映理事、常务理事和广大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起到沟通的作用。
为庆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5周年,学会于2005年与卫生部主办的《中国卫生画报》杂志社联合编制一期《中国卫生画报——生物医学工程专刊》,已于2006年3月出版。《画报》充分展示了我学会在过去25周年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
除此之外,各分科学会也根据自己专业领域的特点出版了专业杂志,出版的杂志还有:《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等。各地方学会也出版了地方性杂志,如:《北京生物医学工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及四川省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山东省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天津市学会出版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等。总的看来,学会的编辑出版工作20年来有较快的发展,有的杂志由于论文水平较高、刊物内容新颖、创新性强,因此在发表论文,交流学术经验,活跃学术思想等方面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积极地推动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普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科学,又是与医学防病治病密切相关的科学,为了唤起更多科技工作者、领导部门对生物医学工程的了解和重视,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学会20余年来在科普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编辑出版科普宣传刊物,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科普性文章,特别是有的分科学会,如:超声分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医学物理分会等还举办了科普培训班,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了有关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新方法的讲座,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普活动周中,请专家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宣传这门新兴科学与防病治病的关系,受到好评。党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学会专门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由专人负责,形式不断创新,如增强“互动活动“等,内容上更加注重前沿科技与大众健康的综合体现。
学会宗旨
学会本着为繁荣发展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事业,加速实现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产业化发展作贡献的宗旨,在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编辑、出版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书刊、大力普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会刊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学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信脏器伯、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学会成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从创立的那天起,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20个专业分会,基本涵盖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专业。学会于1987年被授予先进学会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千厂千会协作行动优秀组织奖及优秀项目成果奖;2003年荣获防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先进学会;2005年被授予科技服务先进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会在为政府决策咨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密切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学会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医药局、认监委等部门多项委托项目,为国家制定中长期规划,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资金决策,真正起到了专业参谋的作用,促进了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进程。
1.2003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科技工作者一道,日以继夜地勤奋工作,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充分发挥科技团体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包括科协网上学术交流),向政府建言献策,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等20余项工作,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为夺取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工作的胜利做出贡献。学会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学会”称号。学会副理事长俞梦孙院士和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分会主任胡大一教授获得“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通过这次事件,人们的观念得到改变,学术团体的横向联系的组织功能和专家聚集的优势以及为政府建议中的超脱客观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充分发挥了学会在党联系科技工作者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使政府和企业更加了解学会。学会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
2.学会组织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医疗器械发展”的建议,使国家对生物医学工程(BME)的投入增加到数十亿元,之后学会组织专家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编写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在该报告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2月正式向全国发布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简称“专项”)公告。为组织实施“专项”报告的落实,国家发改委动议, 每年由学会组织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研讨会”,管理部门,企业,学术界共济一堂,共谋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发展,搭建起三足鼎立的学术平台。
3.受国家认监委实验室监管部的委托,学会组织专家参与起草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与“医学实验室”和“生物安全”有关的三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这三项国家标准是:GB/XXXXX – XXXXIDT ISO15189:200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GB/XXXXX – XXXXIDT ISO/DIS15190: 2003《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GB19489: 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些标准已于2004年或完成报批稿或颁布实施。学会已开始进行关于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
4.2003年由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刘德培和俞梦孙院士任组长,承担国家科技部中长期发展规划“人口与健康”专题有关产业部分的制定工作。
5.受国家医药局委托组织专家撰写并出版“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国家级医疗器械产品开发指南”(41万字),涉及三个前沿领域和十四大类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提出近五年应开发的技术和品种。
6.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专题“生命科学技术”
报告的起草工作。
7.围绕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目标,组织专家完成《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8.200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完成《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包括学科发展报告总论以及神经工程及脑-机接口、军事医学工程、超声医学工程技术、医学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医疗四个分题的详细报告。报告全面围绕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热点、亮点问题,以人对健康的追求和社会医疗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它决不等于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求)为主导,在科学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上考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新进展、新问题和当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自主技术创新提供新概念、新思路,推动、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振兴,从而为实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战略前移’、‘重心下移’开路。
组织机构
(分会)专业委员会
医学物理分会
生物材料分会人
工器官分会
医学超声工程分会
心律分会
临床医学工程分会
生物电磁分会
自然医学与中医药工程分会
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分会
生物力学分会生物信息学测量分会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分会
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
体外循环分会
干细胞工程技术分会
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
军事医学工程分会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
数字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分会介
入医学工程分会
医学神经工程分会
健康工程分会
体外反博分会
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
透析移植分会
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
精确放疗技术分会
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
工作委员会
组织工作委员会
第八届组织工作委员会名单(2012-2015)
主任委员:杨虎
副主任委员:王广志 清华大学
李长缨 谊安医疗
李 涛 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三中心医院
刘 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
委员:苗华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庄晓春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许晓敏 山西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王 辉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顾柏林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王 政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张启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学术与期刊工作委员会
第八届学术与期刊工作委员会名单
龙勉 副主任委员 中科院力学所
彭屹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康雁 委员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平 委员 浙江大学
汪源源 委员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及科普工作委员会
编委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历年理事
第七届理事名单
(2008年4月选举产生)
樊瑜波 俞梦孙 刘德培李兰娟 郑全录 姜宗来 胡逸民 顾汉卿
奚廷斐 曹谊淋 董秀珍 杨虎 方祖祥 冷西岗 杜 智 王志彪
陈武凡 万明习 池 慧 徐学敏 姜 峰 高上凯 龙 勉 顾宁
尧德中 段会龙 韩金祥马长生 田 伟 杨国忠 李迎新 李 涛
严壮志 王威琪 杨 力 陈思平 王勤 苗俊英 白继庚 金 捷
尹光福 顾忠伟 曾碧新 罗建民 张贵元 黄从新 彭秀艳 周长忍
王迎军 王 平 白 净 包尚联 刘志成 胡大一 许正平 赵 钢
龙 村 汤黎明 王 政 崔 磊 刘道志 蒲忠杰 张积仁 张中柱
常 才 周宜开 王益民 于红林 康永军 陈江华 王继芳 刘丽冰
理事长:樊瑜波
名誉理事长:俞梦孙
前任理事长:刘德培
副理事长:李兰娟 郑全录 姜宗来 胡逸民 顾汉卿 奚廷斐 曹谊淋
常务理事:杨 虎 方祖祥 冷西岗 杜 智 王志彪 陈武凡 万明习
池 慧 徐学敏 姜 峰 高上凯 龙 勉 顾 宁 尧德中
段会龙 韩金祥 马长生
第七届工作委员会
组织工作委员会 分管:奚廷斐 主任:杨虎
学术工作委员会 分管:曹谊淋 主任:高上凯
编辑工作委员会 分管:董秀珍
外事工作委员会 分管:胡逸民 主任:徐学敏
科普与职业培训工作委员会 分管:姜宗来 主任:池慧
教育工作委员会 分管:姜宗来 主任:郑筱祥
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 分管:郑全录 主任:姜峰
临床工作委员会 分管:李兰娟 主任:马长生
青年工作委员会 分管:樊瑜波 主任:尧德中
老专家工作委员会 分管:樊瑜波 主任:方祖祥
奖励工作委员会 分管:顾汉卿 主任:王金新
第七届分支机构负责人名单
物理分会 胡逸民生物材料分会 奚廷斐
人工器官分会 顾汉卿 医学超声工程分会 常才
心律分会 郭继鸿 临床医学工程分会 俞梦孙
生物电磁分会 许正平 中医药工程分会刘保延
生物医学信息与控制分会 陈武凡 生物力学分会 姜宗来
生物医学测量分会 王平 生物医学传感与技术分会 周宜开
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 赵 钢体外循环分会 龙 村
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 张积仁 军事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分会 董秀珍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 曹谊淋数字医疗和医疗信息化分会 陶祖纯
介入医学工程分会 奚廷斐 干细胞工程分会韩忠朝
组织章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学会中文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英文缩写:CSBME)。
第二条 本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活动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主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  本学会宗旨是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繁荣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加速实现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产业化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条 本学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学会的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5号 邮编:100005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学会的业务范围:
(一)积极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活动。积极组织“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研究工作,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编辑、出版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书刊,及相关的音像制品。
(三)大力普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
(四)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科学决策工作。开展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举办科技展览,支持科学研究,参与并承担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价,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工作。
(五)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产业科技进步,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六)积极开展生物医学工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来,促进民间科技合作。
(七)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和进修班,开展对会员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开展表彰奖励,培养和举荐人才。
(八)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九)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公益事业和活动。
(十)促进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学会的发展。
(十一)积极完成科协交予的各项任务。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符合会员条件,承认本学会章程,可提出入会申请,经理事会或授权机构审核批准成为本学会会员。会员种类: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资深会员、团体会员、荣誉会员、外籍(境外)会员。
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是学会组织的主体。
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可根据本人学术方向参加一个或多个分会(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和有关工作。应直接或通过本会与该分会联系备案,便于联络;同时亦可参加所在地方的地方学会的学术活动和有关工作,可直接与该学会联系备案,便于联络。
(一)学生会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三、四年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可申请加入学会,成为学生会员,学生会员享有个人会员的同等权利,根据学生会员的需求,组织科技论坛。
(二)、普通会员: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的科技人员;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热心和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管理工作者。
(三)高级会员:具有高级职称,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五年以上,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贡献。积极参加本学会的活动。有特殊贡献从事有关学科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亦可吸收为高级会员。
(四)资深会员: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和学会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会员,或两届期满的高级会员授予资深会员。
(五)团体会员:与生物医学工程有关,具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并愿意与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医疗、生产、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性社会团体。团体会员应确定一名团体会员代表,便于联系。
(六)荣誉会员: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和学会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会员,可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七)外籍会员: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对我友好,并愿意与我学会联系、交往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
第八条 学会建立会员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健全会员工作制度,实现会员分类管理,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定的统一编码规则,进行学会个人会员统一编号。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学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优先参加本学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学会服务的优先权和优惠权;
(四)对本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六)优惠获得学会有关学术资料;
(七)参加学会在国内、国际主办的学术会议并可减免会议注册费;
(八)会员应享受的其他权利
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决议;
(二)按规定、按时缴纳会费;
(三)维护本学会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学会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积极参加学会各项活动,完成学会所委托的工作;
(七)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科学道德,不断更新知识;
第十一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总会直接审批或委托直属分会和省(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负责审批个人会员手续,报总会备案并取得总会颁发的会员证。
本会普通会员实行委托下属分会、地方学会分级管理。根据本人意愿,分别由各分会(专业委员会)或委托地方学会管理,每年向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报告会员变动情况。
(二)高级会员由分会(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或两名高级会员推荐,经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批准,登记备案。高级会员由总会管理。
(三)团体会员由本单位提出申请,经常务理事会批准。荣誉会员须经常务理事会推荐,学会理事会通过。
(四)外籍会员须本人提出申请,由本会两名会员介绍或分会推荐,经常务理事会批准。接纳外籍会员应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备案。
(五)各类被批准入会的会员,由学会统一颁发会员证。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学会,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一年不缴纳会费,经本学会催告,仍不缴纳者视为自动退会,再次申请入会需重新审批。不缴纳会费者,不能成为学会理事会、各分支机构委员候选人。如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或授权机构决定,予以除名通告。
第十三条 会费标准依学会章程规定业务范围、工作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并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民政部备案后实行。会费使用需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向会员公告。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第十四条 本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行使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员代表委员会主任;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会费标准;
(五)决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2/3以上表决通过。
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提前或延期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年。
第十七条 学会试行会员代表任期制,大会设会员代表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会员代表委员会行使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的权利,及时反映会员对学会的意见、建议及诉求。
第十八条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接受会员代表委员会的监督。
理事会规模不宜过大,应体现老、中、青的结合。理事人选应是学术上有成就、学风正派、热心学会工作并能保证有适当时间出席相关会议的科学家、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及热心和支持学会工作并从事有关学科组织工作的管理工作者,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理事会理事应在充分酝酿、民主协商基础上,经会员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差额投票选举产生,选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者入选理事名单,如理事名单超出理事会限定规模,则以得票多少为依据,将超出限定规模者列为候任理事。
学会试行“三理事长”制度(即前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侯任理事长)。经会员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理事长、侯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长、侯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应由本学科中的专家担任,原则上担任一届。
曾担任学会副理事长以上职务,并对学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可担任学会名誉理事长。
学会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各类工作机构,如学术、编辑、组织、外事、科普、教育、开发咨询、财务等工作委员会。
学会理事会根据学术活动的需要,设立若干分会或专业委员会,作为理事会领导下的学术机构。为避免重复设置,须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协商,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经科协批准,报民政部登记。
第十九条 理事会行使职权: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提议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罢免(或解聘)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筹备组织下届理事会改选;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负责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二条 本学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经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第十九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项的职权。接受会员代表委员会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五条 本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
(二)在本专业学科和业务领域内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或有较大影响的人士;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任期届满时)。秘书长为专职,任职时年龄不超过62岁,本学会秘书长若为兼职,学会应设立专职副秘书长;
(四)热爱学会工作、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并能保证适当时间参加相关会议;
(五)工作作风民主、团队精神强。
(六)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七)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六条 学会本届内一般不增补秘书长及以上负责人,确需增补或更换的,须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提议,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按章程规定进行选举,并到民政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 本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四年,原则上任期一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半数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学会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八条 本学会理事长为本学会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应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本学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全国学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本学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学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理事长因故不能履行职权,由理事长委派或常务理事会指定一位副理事长代行职权。
第三十条 本学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及年度总结报告;
(二)协调各分会、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办事机构、分会和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第三十一条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候选人超过最高任职年龄规定的,须经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提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同意后,方可选举;报民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二条 秘书长在任期内业绩突出,会员认可度高,经常务理事会提名,理事会2/3以上理事表决通过,报经中国科协书记处审批同意,可再延长一届任期。
第五章 办事机构及工作人员
第三十三条 办事机构是理事会领导下,授权秘书长具体负责的常设专职业务机构。完成学会日常工作。
(一)工作人员应热爱科学技术事业,树立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的思想,
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和社会能力。
(二)学会对其工作人员根据其编制性质和管理需要,执行相应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参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三)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四)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分支机构
第三十四条 分支机构是学会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的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而设立的专门从事本学会学术活动的机构,是学会的组织基础。
第三十五条 本学会的分支机构称为分会、专业委员会。
本学会的分支机构名称前冠以本学会的全称,不能单独冠以“中国”、“全国”等字样。
分支机构开展活动,应当使用浙江人本鞋业有限公司,英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一致。
第三十六条 分支机构接受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法律责任由学会承担。
第三十七条 分支机构的设立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规范的名称;
(二)有学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专家学者群体;
(三)有符合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
(四)能独立开展相应的业务活动;
(五)有固定的住所;
(六)有合法的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三十八条 学会设立分支机构,需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并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职能部门审查同意后,向民政部提出登记申请。经民政部批准登记后,方可开展活动。
第三十九条 分支机构经批准登记后,确需刻制印章的,由学会派专人到民政部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十条 分支机构依学会章程或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授权范围发展会员、收取会费。其发展的会员为本学会会员,其收取的会费属学会所有。
第四十一条 分支机构按照学会的规定按时换届。其负责人任职内年龄一般不得超过70岁,任职一届。
分支机构试行“三主任委员制”(即前任主任委员、现任主任委员、侯任主任委员)。分支机构如严重违反章程规定的,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定予以撤销。
第七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四十二条 本学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和社会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其它合法收入。
第四十三条 学会收入享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本学会财产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四十四条 学会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十五条 本学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六条 本学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学会选举专人担任司库或监事,负责对学会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
第四十七条 本学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八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八条 对本学会章程的修改,须由10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或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提出修订提议并形成决议,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核批准,民政部核准后生效。
第九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本学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五十条 本学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 本学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五十二条 本学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学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经2008年4月22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学会的理事会。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会概况
历史沿革
学会宗旨
学会刊物
学会成绩
组织机构
历年理事
组织章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