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荃(1879(己卯年)—1939(己卯年))字相石,亦作
香石。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早年留学
日本,入
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
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
川军六十六标标统、川军教练处帮办、安徽讲武堂总办。
辛亥革命后任
黔军师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第三军第六梯团长。护法军政府成立,任驻粤滇军总司令,后改任靖国军第八军军长。曾率兵援鄂,名赫一时。
1918年9月,南方九省靖国军统帅
唐继尧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专题讨论援鄂、援陕事宜。叶率先请缨,愿率所部第八军援陕。会议同意叶的请求,并决定川、鄂等省亦组织援军随后赴陕。
此前,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
郭坚率军已将
关中西部大部县城占领,唯独凤翔久攻不下;
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
张钫率第二路
樊钟秀部撤守
周至县,支援攻打凤翔。凤翔守军团长魏进先等原是张旧部,经说服,凤翔遂不战而下。这时叶率军亦至,郭、樊、叶三军同时进驻凤翔。
陈树藩见形势危,急向北京政府请援,
段祺瑞命令
陕西省四邻各省
北洋军出师相助,先是直奉联军入陕,奉军许兰洲师占领兴平,直军
张锡元旅屯驻
渭南市,致兴平会议决定被打乱。靖国军与援陕军调整部署,叶荃指挥本军及郭坚军在武功、
扶风县间的
杏林镇设防御敌。
1919年1月4日,叶、郭军占领武功城郊华家坞等地,并夜袭
马嵬驿。此后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形成胶着状态,前后相持达两月有余。
1918年入冬以后,全陕战局不断出现新的变化:
陕西靖国军总指挥
井勿幕到
凤翔区劳军归返途中,在兴平南仁堡村被叛军李栋材杀害,全军士气大挫;靖国军第四路第二支队司令董振五在武功东北之大王村(属
乾县)作战阵亡,兵心动摇;到
陕西省的
北洋军管金聚占领
陈仓区,
甘军入侵
陇县,
晋绥军侵占
韩城市、
合阳县,形势对靖国军极为不利。这时,叶军未经商议又自行弃守
杏林镇,使杏林、
扶风县不战而失,叶军被迫从岐山高店撤到凤翔,靖国军第三、第四两路撤回
三原县、
高陵区,六路撤回原防耀县。至此,靖国军在
渭河平原西路之防地损失殆尽。
驻耀县年余,境况越来越糟。原来约定的各省援陕靖国军见陕西战局逆转,均在半途退回原防;
陕西靖国军第一、第二两路采取“联许倒陈”方针,被
许兰洲改编;叶军3000余人,损失无法补充,饷弹亦无来源,耀县地方每日只能供应白银100两,仅够维持伙食,官兵无法发饷,破衣草鞋,生活苦不堪言。叶曾累电请
唐继尧接济,终无着落;再急电向
广州市呼吁,答应接济五万余元。叶派人到
上海市领取,只拿到一万余元,又被人拐走数千。剩下的数千元数目虽小,但毕竟是雪中送炭,官兵每人分到一块银洋,为八军入陕三年第一次发饷。叶还派人从
三原县等地购到一批子弹,又花去1000余元,所余无多,拟作回滇路费。
陕西省局势的发展使叶荃心灰意冷,看到援陕任务已无法完成,官兵又思乡心切,遂去电请示唐继尧意欲班师。唐复电同意,全军欢欣鼓舞;
卢占魁亦与叶商定,准备随叶军去滇。
1920年春,部队进行改编,叶军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卢部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开始行动。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总算越过
秦岭、
大巴山脉,进入滇境,又发生了
唐继尧派人杀叶未遂事件。叶气愤至极,部署“倒唐”,但机密被泄,唐派兵堵截,叶接连战败,携眷离滇赴粤,被
孙中山委任为大本营参军长及将校团团长。
陈炯明叛变后,叶随孙中山赴沪,旋到
杭州市养病。
直奉战争期间,叶任奉军第二、三军总指挥兼第三军副司令及第二师师长,后转入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率该军第二、三师配合
胡景翼的国民军第二军挺进
河南省,与
吴佩孚、刘镇华军作战累胜,胡景翼赞扬叶有“气吞山河之势,包举宇内之心”。再后,叶同
孙岳的国民军第三军入陕。到
西安市后,叶自行解除兵权,赴沪养病,再未出山任职。
1934年携眷南归,住温泉私宅,自作门联一幅:“妄想竟何之,曾记率子弟八千,纵横万里;壮志犹未已,敢许综经纶二藏,融合一心。”翌年返里,复转顺宁(今凤庆),赁房而居。
云南省主席龙云闻叶生活清苦,赠银2000元,又命
顺宁县每月付生活费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