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个人》(
德语:Ecce Homo: Wie man wird,was man ist,英语: Ecce Homo: How One Becomes What One Is)是19世纪
德国哲学家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自传,写于1888年,于1908年尼采死后出版。写完这本书的翌年尼采精神失常,因此《瞧,这个人》是尼采精神正常时期的最后一年写出的著作。
本书是尼采的思想历程史,其中大部分是记述他重要著作的概要及创作过程。全书共有一个序、一个附录和十四个章节,由四个关于“为什么”的问题组成。第一章“为什么我如此有智慧”讨论了尼采自认为使得自己变得智慧的那些疾病和苦难;第二章“为什么我如此聪明”是尼采自述他的教育史;第三章到第十三章的“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好的书”篇幅最长,是尼采对其著作的回顾;而在第十四章“为什么我是命运”中,尼采以“
基督教道德的揭露”的历史命定性作为结束,他称他这位“揭露者”自己也因此最终成为命运的一部分。
尼采的《瞧,这个人》关注人类个体的开创精神,将对类主体的弘扬和信仰变成对现实个体主体的关怀与呵护,因此称为尼采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并对20世纪的
存在主义、
后现代主义哲学等流派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名释义
在本书中,尼采以自嘲的态度,用
本丢彼拉多指着十字架上的
耶稣时所说的话作为他自传的名称。书名的典故源自于《新约圣经·约翰福音》中耶稣被捕后,
罗马帝国的行政长官彼拉多所说的话——“瞧,这个人”(拉丁语:Ecce homo),即要众人看耶稣。当时彼拉多将耶稣交给犹太公会审判,他在这样做时虽然并不同情耶稣,但也没有查到耶稣有什么罪。在这本书的正标题旁边,还有副标题:“人如何成其所是”,它的意思表示,这本书是一部阐述
弗里德里希·尼采之所以成为尼采的书。
成书背景
思想背景
保罗·尼采所在的19世纪的
德意志帝国,在哲学上处于以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为首的古典
唯心主义占统治的时期,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体系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当时的唯心主义
利奥六世们认为感性是不可靠的,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依据和自由的保障,感性相对于理性只是历史和逻辑发展的一个比较低级的环节,由此,感性、肉体的欲望、情感、意志等均被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所压抑。
与理性至上的哲学传统相悖,
阿图尔·叔本华以非理性的“意志”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他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
古典哲学的批判具有颠覆性质。真正意识到叔本华哲学意义的是
保罗·尼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叔本华的“意志”作为一种“
非理性”的力量已经揭开了欧洲哲学中长期被掩盖着的非理性的、感性的、欲望的一面。
保罗·尼采坚持了“意志”的根本原则并将其贯彻到底,他认为意志的本质是一种“力”,这种力意味着“创造”,尼采把这种意志叫作“
权力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的哲学。
此外,自实证主义和
功利主义的思想风行以来,十九世纪的文化是平面文化、数量文化,彼时的民主政治以人头的多寡决定政治的动向,这种表面上看似民主的政治实则是社会恶势力政治,在
弗里德里希·尼采看来,现代民主政治消除了人的个性,而尼采的《瞧,这个人》正是与这种抹除个性的时代潮流相对抗。
个人背景
尼采从1870年开始哲学写作和出版起,长期不受
德国读书界重视,还不时遭到非议。1879年,尼采因健康不佳从大学教席辞职,此后的十年间他生活在
意大利北部和
瑞士等地。直到1888年,布兰德斯(Brandes)开始在
哥本哈根开设尼采讲座,此后,尼采的名声就像野火一般传播。这使尼采觉得,此时应该是谈谈自己这个人的一个契机,他写作《瞧,这个人》时称自己“几乎快要走到生命终点了”,是“快要死的时候了”。
作者介绍
弗里德里希·威廉·
保罗·尼采(
奥地利公国: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德国利奥六世和古典语言学家、散文诗人、文化评论家和作曲家。其主要著作有:《
悲剧的诞生》《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
权力意志》等。
尼采于1844年10月出生在
普鲁士王国萨克森公国州,其父是一个信奉路德教的乡村牧师,在尼采不到5岁时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尼采先后在
波恩大学和
莱比锡大学学习
神学和语言学。因其才华出众,
弗里德里希·尼采在1869年被
瑞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言学教授,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主要生活在瑞士和
意大利。1879年,尼采因健康原因辞去
巴塞尔大学的教席,35岁的他自此开始从事自由写作。这是尼采创作成果最多的时期。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神志失常。1900年8月,尼采在
魏玛去世。
尼采的哲学对于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意味着要把传统
基督教的道德这根支柱连根拔起,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和
虚无主义的到来,而他也通过
沙奎尔·奥尼尔哲学”“
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等哲学思想为虚无主义的现代性危机提供了答案,尼采的哲学思想对20世纪上半叶时兴的
存在主义和下半叶时兴的
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存在主义所讲的自己设计自己、自己的抉择决定自己的存在,后现代主义所讲的“叙事被权力支配”“诠释由权力驱动”“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都能在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述中找到出处,但其“奴隶道德”“伟大政治”等思想也被批评为极端主义和暴力主义的代表。
内容概要
尼采的《瞧,这个人》有一个序、一个附录和十四个章节,由四个“为什么”的问题组成,即“为什么我如此有智慧”“为什么我如此聪明”“为什么我能写出这么好的书”以及“为什么我是命运”。其中对第三个问题的展开,即第三到第十三章的内容篇幅最长,在这篇中尼采按书名简要叙述了自己各本书的情况。本书讲述了尼采的生平对于他的著作的重要意义,尼采将他的生平在哲学上解释为“大解脱”,一种对他这个人即尼采变得可能的解放,尼采认识到哲学的使命就是获得解脱,就是从信仰中解放出来、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精神枷锁,并在最后成为一个“自由的精神”。
《瞧,这个人》的第一部分讨论那些使
弗里德里希·尼采变得智慧的前提条件,即他的受苦史。尼采从孤独出发去思考一切知识和全部智慧的前提条件,他指出每一个人都由于他作为个人的特殊的生存而“被抛到”这些条件中,只有通过“自我克服”才能超越这些条件,然而只有少数人才有这个力量。尼采在疾病及其他各种恶劣的条件中“冒险”,目的是为人们树立样板,让人们明白一种智慧的、中立的和对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公正的哲学思考,在没有道德和
形而上学的避难所的情况下仍然是可能的。尼采试图让人们自己观察和经历这一点,让人们在尼采这里冒险, “瞧,这个人”因此主要变成了谈论人们看到和体验到的另一个人的语言,这个人就像拿撒勒的耶稣之让
本丢彼拉多感到吃惊一样让人们吃惊,人们在这个人面前使自己冒险。
弗里德里希·尼采将对于另一个人的不可接近性的敬重称为“距离的激情”,他在《瞧,这个人》中呼唤的正是人们的这种距离之激情。
第二部分“为什么我如此聪明”则讨论尼采在这些条件下所能学到的东西,即他的教育史。所谓教育,不是指他在学校里和在学术上所受的教育,而是指他如何学会承受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的历史。尼采在此详细谈论他如何找到一种适合他的营养,一种他受得了的气候,以及适合他的休养生息,其中也包括书籍和音乐在内,最后他谈论了自我保护之明智。其中包括他所养成的趣味,这种趣味使他与那些必须花费巨大精力防卫的东西保持距离。他还谈及他的“使命之命运”的自我隐藏:他将价值重估看作自己应该担负的使命,而只要这种使命还没有成熟,它就会暂时隐藏自己。
弗里德里希·尼采与这一使命保持距离,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因为知道这一使命而震惊地将它推开,并从而能够长期承受使命。但是,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使哲学思考脱离
唯心主义传统和走近最切近的生命本身。在这里,疾病也迫使他走向“理性,走向关于实在中的理性的反思。
在“为什么我写下了如此好书”这一部分,尼采迈出了将他的著作与他自己分离开的重要一步,他指出他的著作现在是独立的,并且应该按照自身的方式被理解。不过,尼采在当下并没有期待任何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因为他知道他的著作是“不合时宜的”。不只是他的哲学写作中的真理性,而且还有他为其哲学写作创造的形式,对于人们而言都还过于陌生,当前人们缺少相应的经验。由于
弗里德里希·尼采不再能够通过诉诸一种普遍的理性而教导他的读者,所以他鼓励读者从他们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自我负责地去发现他的作品的意义。他坚持使自己成为“问号”。
在《
瞧这个人》的最后一部分“为什么我是命运”中,尼采称自己是“炸药”,他的使命不是做圣徒,而是反道德、重估一切价值。在本部分,他回顾了
琐罗亚斯德的使命,揭露了基督教传统的本质是颓废和
虚无主义,极力破坏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抑制并抹杀了个体性的一切传统伦理道德,并认为他的这一使命是在拯救人类,开启人类的新命运。
重要概念
疾病
在本书中,“疾病”(
德语:Krankheit)不仅指生理上的疾病,也以比喻的方式指精神上的衰弱。
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过去和现在的所有的思想家都是有“病”的,即使不是生理上有病也是精神上有病——正是疾病使他们必须自我询问、自我蛊惑。按照尼采的个人经验,一个哲学家首先要能够成为他自己的“医生”,这正是尼采自己曾经努力尝试的。当他克服困难并成功地实现“大健康”,他就会成为自由的。因此,尼采在他的思想中追求转变、“变形”他的生命以求最后的康复和健康。假如人们成功了,假如人们面对疾病变得轻松自在,他们将会认识到还有“一种新的幸福”。以欧洲道德的“自我揭示”为契机,这些疾病最终走向它们的“自我克服”,而欧洲道德的这一“自我揭示”恰好通过
弗里德里希·尼采本人而得以实现。
重估一切价值
以“
权力意志”为准则“重估一切价值”(
德语:die Umwertung aller Werte)是
弗里德里希·尼采为自己的哲学提出的中心任务。当尼采确立了权力意志这个概念后,他就用权力意志来重估一切价值。尼采非常重视这种估价活动,在他看来,估价就是创造。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中所说的“一切”,从时间上说,上至古希腊哲学,中接
基督教信仰,下连近代
理性主义和
人道主义的思潮;从内容上说,涉及知识、伦理、艺术的全部领域。如果这三个领域内的价值可以分别用真、善、美这三个概念来表达,那么
弗里德里希·尼采则对传统的真、善、美价值观进行全面捶打。在《瞧,这个人》中尼采自称是“炸药”。他对这些传统的价值观进行批判,揭示它们的伪善和病态,把它们当作偶像打倒。
谱系学
谱系学(
德语:Genealogie)一词在
希腊语中指的是有关家庭谱系的研究。谱系学的分析指的是考察产生某种道德、信念、知识等的体制是如何在某种权力意志的形式和权力关系中诞生的;它考察某种事态或话语是如何在权力意志的主体上产生出来并散播的。谱系学不仅仅是一种分析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基于
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之上的哲学观点。
在《瞧,这个人》中,尼采探讨了作为欧洲道德之“揭示者”的他本人的“谱系学”。尼采询问,在他的生平中,究竟哪些状态和事件使他能够进行
苏格拉底以降的欧洲哲学所经历过的最深刻的价值重估。尼采以四个谱系学的问题提出“我是谁”这个自传性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瞧,这个人》中的“为什么我如此智慧”,“为什么我如此聪明”,“为什么我写下了如此好书”,以及“为什么我是命运”。
尼采的肯定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肯定”(
德语:Bejahung)是尼采为了克服“沉重精神”和“疾病”而提出的。尼采认为,一种价值重估和重新定向只有当其同时是肯定,并且能提供新的价值和视野时才会成为令人信服的。要将“现实”从“沉重精神”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就必须像快乐嬉戏的孩子一样的无辜,这种无辜肯定一切。尼采的肯定的精神并不取消其批判性质,也并不与其批判相矛盾,而是将批判包括在肯定之中。尼采称他的“本性”是趋向肯定的,它做出反对和批判仅仅是间接的、不情愿的。他希望毫无保留地对生命的本来面目说“是”。然而,每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否定,即对肯定之对立面的否定。
在《瞧,这个人》中,
弗里德里希·尼采回顾自己的著作并写道,从他在《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树立了一种新人类型及新价值之后,他的使命中肯定的部分就结束了。到了《
善恶的彼岸》,那用语言、行动进行否定的一半提上日程,迄今价值本身的价值重估、伟大的战争、决定性的日子由此就将到来,它将决定谁有能力肯定生命之无辜。尼采在《瞧,这个人》中称自己是否定精神的敌人。否定的精神习惯于说不,对于他的诸生命条件只能说“否”,不愿这些条件永恒复返。尼采将这种否定精神概括为“怨恨精神”,“怨恨”乃是一种反对生命的防御立场,这种立场从对于“困境”的持久的复仇情感中形成。针对“怨恨”的否定(即肯定)与出于怨恨的否定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再需要理论和道德,不再必须谈论反驳,而是“主权”生命的一种表达;此时“怨恨”不再必要,人能够从怨恨的纠缠中摆脱出来。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德语:Nihilismus)是
弗里德里希·尼采对于西方现代性的诊断。他宣告“上帝死了”,并且连同整个
基督教的文化,连同整个西方对最高价值的规定,都已经不再被西方人所信仰和信任了。尼采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欧洲虚无主义”。
尼采的肯定首先是要对这种虚无主义进行肯定。对尼采来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贬值”,并因此表明它本来就是无价值的,它们本来也不可能是最高价值。尼采在《瞧,这个人》中称自己是“炸药”,他期待通过他那毫无保留的揭露加速这一贬值过程,甚至是使其爆炸性地贬值。
虚无主义乃是绝望和疲惫的灵魂的一个标志,这些灵魂失去了自我定向的力量和投入不可消除的不确定性的勇气。从灵魂学上说,这种灵魂为变得虚弱不堪的人们自愿接受道德约束做好了准备;从历史上说,为
形而上学化的
基督教做好了准备。基督教自产生之日起本质上彻底厌恶生命,只是用所谓“另一个”或“更好的”来世的信仰伪装自己,掩盖自己,美化自己。
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基督教意在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虚无主义的伟大的解毒剂,实际上却深化了虚无主义。人们只能通过肯定
虚无主义的方式才能克服虚无主义。这便是“积极的虚无主义”,它与把永恒轮回作为生命实验的思想相关。
颓废
尼采用“颓废”(
德语:Dekadenz)来命名虚无主义的时代现状。“颓废”并非绝对的是消极的,尼采认为通过醉酒、倒错、异国风情和对于衰败的兴趣可以培育对资产阶级道德的破坏。虚无主义的诊断就这样在颓废中直接得到了证实。
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价值判断的总体颓废乃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他这样解释颓废:本能,这由于长期练习而变得不由自主的生命之调控现在变得四分五裂,以至于人们必须与这种状况战斗,在道德中寻找他们的幸福。尼采指出颓废并不是什么本身要受谴责的东西,而是生命增长的一个必然结果,生命有上升,也必然有衰落。因此尼采肯定颓废本身并将之作为对他的哲学思考的挑战。尼采称他和
奥托·瓦格纳一样是这个时代的产儿,是一个“颓废者”。但和瓦格纳不同的是,
弗里德里希·尼采承认颓废并与之斗争。因此在《瞧,这个人》中,尼采称自己既是个颓废者,也是其对立物,因为他在逆境中总是选择正确的对策,而彻底的颓废者却总是采取对自己不利的办法。
距离的激情
“距离的激情”(
德语:Pathos der Distanz)是尼采用来解释人与人、道德与道德之间的等级制的概念。在《瞧,这个人》中,尼采认为“激情”乃是对“距离”的否定,因此这一概念存在内在
张力。“距离的激情”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按照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看法,人们总是在灵魂内部的、不断更新的距离拉开中经验到这种激情,这是一种距离越来越远、从而越来越紧张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之中人才能不断自我克服。“距离的激情”也是标志高贵性的概念,在这之中人没有任何虚荣心,而是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价值,这是一种“对于等级地位的本能”。拥有“距离的激情”的人从来不考虑将自己的义务降低到对于所有人的义务的水平,他们不愿放弃自己的责任,也不愿分享自己的责任,他们将特权及其运用看作自己的职责和根本性的高度。
命运之爱
“命运之爱”(拉丁语:Amor fati)指的是无条件的拥抱和肯定命运。这一概念概括了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思想,并为他的思想画上了句号。尼采意愿“命运之爱”而对一切不加以扣减,例外和挑选。但是,这造成了他的全部
悖论,即不意愿的意愿:因为意愿总是意愿事情与其现在所是有所不同。人们意愿事情与其现在所是有所不同,并为此而对现状进行指控、审判和防卫。但是,尼采认为人们越是看穿自己的防卫的前因后果,人们就越是能够拆除这种防卫和热爱一切。按照尼采辩证性的“伟大”概念,“伟大的爱”将其对立面,即“伟大的轻蔑”也包含在内,这种爱并不再指控和审判。在《瞧,这个人》中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热爱命运”意味着:“不要想变更什么,将来不要,过去不要,永远也不要。不要单纯忍受必然,更不要逃避,而是爱它”。他还补充说命运之爱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不热爱反讽。反讽创造距离。人们永远无法知道、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处在命运之爱的位置上,人们只能作为实验去生活,只能“意愿命运之爱”,只能意愿这一
悖论。这并不是说这种哲学总是坚持一种否认的意志。相反,它意愿得到的是一种对如其所是的世界的
狄俄尼索斯式的肯定,要不打折扣、没有特例和选择地意愿永恒的循环。
弗里德里希·尼采指出一个哲学家所能达到的最高状态就是命运之爱。
成书版本
作品风格
尼采的《瞧,这个人》虽然在行文上狂妄野性,但在体裁上是一篇“
论说文”,而不是如尼采其他著作那般的警句格言体。
《瞧,这个人》的风格被尼采本人称为“伟大风格”或“酒神颂歌”。在本书“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一节中,尼采专门讲述了自己的“风格技巧”,他指出风格的意义在于用符号来传达内在状态,传达一种激情上的内在紧张。比起特定体裁的选择,尼采更看重的是“伟大韵律的技巧,周期性的伟大风格,以表达高贵的、超人的激情的一种巨大起落”。
学术价值与影响
《瞧,这个人》中尼采对自己的思想道路和著述所做的解释和说明为后世的尼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尼采在本书中精心而巧妙地利用他的个人存在,利用他的哲学活动的各种个人性前提和条件,并因此打破了传统哲学为了保证客观性和科学性而抑制一切个人性的东西的普遍化原则。因此,《瞧,这个人》将主体性精神引领到实实在在的个人身上,为个体主创精神提供了保障,从而开启了西方20世纪始的新精神,将对普遍化的、抽象的“类主体”的弘扬和信仰变成对现实个体主体的关怀与呵护。
在《瞧,这个人》中
弗里德里希·尼采对自己所做的解释,以及对一般文化、
基督教、哲学、艺术、
德国人以及德国文化气质所做的批判也有着非常锐利而深刻的一面。在本书中尼采打破了只把人视为理性存在的观念,揭发了
理性主义的流弊,使人回归到非理性的生命根源,因而他成为生命哲学的先驱,尼采发掘了生命的最深处,因此尼采也被视为后世
存在主义的先驱。
但是,尼采在本书中的思想也被指控为是暴力主义乃至是
纳粹主义的。尼采在《瞧,这个人》中说他知道他的命运——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束“炸药”。纳粹法西斯党后来断章取义地利用尼采说过的这些话作为他们政治目的的哲学基础,使
弗里德里希·尼采思想成为法西斯党的代言人。
评价
美国哲学家、尼采著作的英译者
考夫曼把与《瞧,这个人》与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相比较,指出这本书就是“尼采自己的《申辩篇》”。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尼采患有脑梅毒。他的兴奋之情美丽地开展,不断扩展。不过,这样就太简化问题了。麻痹性痴呆是否与《瞧,这个人》的内容有关,这是相当存疑的。麻痹性痴呆曾经侵袭伟大的天才,在疾病发作前的短短时间内,完成相当不凡的成就(
莫泊桑)。
弗里德里希·尼采这部作品相当令人佩服,应该视为大师杰作好好保存”。
针对尼采在1888年完成的六部著作,尼采的友人彼得·加斯特断言道:“很有可能他只能在疯狂的状况下才能写出他的‘
狄俄尼索斯’哲学。”
哲学家
卡尔·雅斯贝尔斯则评论说,在尼采最后的这几部著作当中含有“一种神秘的光”,“一种危险的战栗”。
尼采的中文译者、德国哲学研究者
孙周兴说:“尼采的《瞧,这个人》一书,除了上述几个章节的标题给人自大狂感觉外,整本书思路清楚,结构也不失严谨,是尼采对自己的天资、一生写作和思想的整体总结和反思。总之,这是一本不能简单地否定和轻视的著作。”
名言
我要许诺去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改善”人类。我没有建立任何新偶像,只愿旧偶像能明白,拥有泥塑的双腿意味着什么。我要做的事毋宁说是抛开偶像(我用这个词指的是“理想”)。
一个人的思想中承载了多少真理?又敢于正视多少真理?这一点越来越成为我进行价值评判的真正标准。
怨恨这种反应是最快速耗尽你精力的东西。愤怒烦恼,过度敏感,无力报复而又强烈渴望报复,各种各样的有害情绪混杂在一起——对业已精疲力竭者来说,这无疑是最为糟糕的反应了:它会迅速耗尽你神经的力量,加快释放有害分泌物,比如胆汁流入胃中。
“要”干什么,“去追求”什么,树立一个“目标”,胸怀一个“愿想”——所有这些我都未曾有过。即便此时此刻我眺望自己的未来——自己遥远的未来——,看到的是一片平静的海面:上面没有任何欲望的涟漪。我根本不想事物变成非是它所是,我自己本人也不想变成另一种样子。
我清楚自己的命运,总有一天,我的名字会让人想起一些可怕的事情,——想起那世上前所未有的危机,想起那最深层的良知冲突,想起那断然的号召,去反对迄今被信奉的、被要求去做的和神圣的一切东西。我不是人,我是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