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
明朝南京兵部侍郎
陈寿(1440~1522年),字本仁,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祖父志弘,洪武年间代兄戍辽东,成为宁远县(今辽宁兴城)籍。陈寿少时家境贫困,拾金不昧,刻苦好学。跟同乡贺钦学习。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在视察宣城市、大同边防时劾去不忠于职守的宦官,又曾弹劾万贞儿的兄弟及宦官梁芳,因而被关进监狱。获释后,升为都给事中。陈寿清廉耿直,粗衣淡食像一名寒士。为官40年,无家可归,寄寓南京。他的住所简陋不堪,不能蔽风雨。当他去世时,无钱办丧事,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给他收殓。又过了多年,在亲朋故旧的帮助下,才归葬新淦。
主要经历
弘治元年(1488),吏部尚书王恕提升陈寿为大理丞,遭大学士刘吉反对,未果。弘治十三年(1500),陈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今榆林市)。当时,火筛(蒙古贵族)数次到边境掳掠,以往镇守官员都不能抵御而获罪。陈寿到职后,布置间谍,搜集敌情,分军马十路互相声援,军威大振。下一年,火筛等部纠集大队人马杀来,他们先是以百余骑兵引诱明军深入,守城各将要求迎战。而陈寿却稳坐军中,他分析了对手的兵力,判断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于是他将计就计,沉着地指挥所部应战。陈寿不顾花甲之躯,亲自披挂上阵率领数十名骑兵到对方阵前,然后又带领兵士们下马席地就餐。蒙古国武装部队不知这是何种战法,为谨慎起见,慌忙退走。陈寿趁着对方的疑惑后退之机,命令部下吹响号角,顿时明军各道兵马乘势追击,打散了进犯的蒙古军队,明军大胜。与此同时,朝廷派苗逵等重兵往助战,而陈寿已奏捷报。赵昚皇帝大喜,进陈寿俸禄一级。
苗逵要乘胜捣火筛大本营,但须在延绥长期驻扎,而三万匹战马每天所需饲料、草数量很大。陈寿建议将战马带到边境附近有水草处放牧,众将官都有畏难情绪。陈寿率先跨马出外放牧,其他将士也只得跟随出去放牧。节约草料费用达数十万两。
打败火筛后,有人劝陈寿将子弟的名字也列入战士名册中请赏。陈寿回答说:“我子弟不知弓,怎能与浴血战士同受赏赐?”拒绝了别人的劝说,得到军民一致赞扬。
弘治十六年(1503),陈寿升任右副都御史正德初年(1506),刘瑾假传圣旨,逮捕弹劾他的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素来清正廉洁的陈寿得知消息后,冒死上书皇帝愿以身相保。刘瑾得知后大怒,下令免除陈寿的二品官职,革除俸禄,并罚米2300石、布1500匹。
陈寿平时清廉不取,除去俸禄外,一无所有,被命罚米布,贫苦不能偿,只好上书自诉,刘瑾也知道他的清贫,只好免除对他的物质惩罚。
1514年正月,陕西省地方主官廖堂因贪暴无度激起民愤,吏部尚书杨一清认为陈寿刚直果敢、政声极佳,又有过在陕北地区任职的经验,熟悉陕西一带的地理和人文,遂推举他任陕西巡抚。正德九年(1514),起用陈寿为都御史巡抚陕西。他到陕后十天,出告示指出往昔施政的利弊,无不了如指掌。又动员陕西父老面陈得失及改革办法。亲自检查斗等量器是否合标准,禁止官员低价买民物,平抑物价,深得人心。当时有数十大盗抢劫良民财物,陈寿率众追捕,使盗贼屏息敛迹。为改革婚丧制度,陈寿下令:遭丧的不许久停柩,婚嫁不许索取财物,百姓都遵照执行。夏季大旱时,令各巷开渠以通阴气,他又清代冤狱,谨慎用刑,减少杀戮。
当时,镇守陕西省的宦官廖堂十分贪暴。廖奉诏制作毡幄160间,用去数万银两,但要把这些毡幄赠送权贵,另行制作,使百姓遭受深重剥削。陈寿警告廖堂,不要假借朝贡名义进行勒索,并下令搜捕数十名散居府县鱼肉百姓的廖堂爪牙。陈寿惩治了廖堂的势力,官吏的风气得到好转。然而,陈寿的这次任职时间很短,仅半年后朝廷就调任陈寿为兵部右侍郎。
陕西军民士商得知陈寿调离的消息后,倾城相送,把陈寿所坐之轿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号哭挽留,难舍难分,陈寿深深为之感动,不得不因此推迟了一天行期。离开陕西省的第二年,陈寿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休养,但没有获得朝廷的批准。相反,为表示对陈寿多年清廉为官的肯定,朝廷还任命他为南京刑部尚书。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83岁的陈寿死于任上。朱厚熜悲痛万分,追赠其为太子太师,正一品官阶。
陈寿高龄去世后,由于生前没有积蓄,家属竟无钱为之安葬。南京的兵部尚书李充嗣应天府寇天叙等人,仰慕陈寿的品行和人格,出钱为他殡殓。数年后,由祖籍的亲友资助,将陈寿归葬祖居地江西新干,墓地至今尚存,后人还保留有记载陈寿名字和事迹的族谱,并把他奉为家族的楷模,世代祭祀不断。
人物性格
陈寿为官四十年如一日,不改清正刚直的作风,深为世人所称誉。尤其是他终生奉行的“三不喜”原则——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不喜金钱财物,更是被后世廉政为官者奉为信条。
父亲下死命令促其考科举
据对陈寿颇有研究的历史作家张嵚介绍,陈寿虽然出身军人家庭,但家人却反对他走从军这条路。然而,在经历过科举拼杀、宦海沉浮多年后,他还是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战场。
见惯了战场上刀光剑影的祖父,并不希望陈寿过戎马生活。于是,从陈寿开始记事起,父亲就给他下了死命令:打仗有你哥去。你,要考科举,中功名,光宗耀祖。
陈寿出生于江西新干,洪武年间,还是婴儿的他就跟随服兵役的祖父陈志弘到了辽东,居住在辽宁兴城一带。幼年时期,带着家庭的殷切希望,他开始用功读书。因家境贫寒,父亲节衣缩食把他送进了私塾,幸运的是,他在私塾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贺钦。正是在这位恩师的栽培下,陈寿在仕途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自幼种下“清廉”种子
陈寿的恩师贺钦,是当时有名的大儒,曾官至吏部尚书,退休之后在乡间谋得一份教书的工作。他不但教给陈寿知识,更教给陈寿做人的道理,使得陈寿小小年纪便学到了做人的原则——不贪。
或许成为一名“清官”的命运,从陈寿拜贺钦为师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七岁那年,陈寿在放学路上发现了一个遗失的钱袋,他竟然在原地等了足足半个时辰,直到失主找回来将钱袋交还给失主后方才回家。
明代首位军户出身文科举人
25岁那年,陈寿考中了举人,创下了一项纪录——明代第一位出身军户考取功名的学子。据张介绍,陈寿的这次科考惊动了街坊四邻,也给他的家族带来了不少荣誉,但同时也让父亲对他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次年,陈寿背负着家族的期许,又考中了进士。当时正值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陈寿带着一辈子做清官的信念步入了官场,获得了户部“给事中”(官职,正七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纠弹官吏)的职务。
陈寿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户部的工作情况,并弹劾不法官员。虽然级别不高,但他在这一岗位中显现出了他的为官本色。
巡视地方揪出惊天大案
在户部任期内,陈寿明察秋毫,十分注重辨别是非真伪。明成化十七年五月,他到河北省宣化边防巡视督察时,正巧当地在克扣军士粮饷。陈寿得知此事后,立即展开严查,发现近几年一位叫梁方的官员克扣了价值数万两银子的军粮军饷。
陈寿随即将梁方的贪污案上报总兵府,同时将其收监候审。在搜查梁方的住所时,除了缴获满箱满箱的金银赃款外,还意外发现了一封署名“万通”的密信。
陈寿大吃一惊。原来,这万通不是一般的人,是当时皇上最宠爱的万贞儿的亲弟弟,是内阁右辅、吏部尚书万安的叔伯兄弟。
并且这封密信的内容还涉及到了一个惊天大案。信中,万通指示梁方放行五车官盐出境到西辽。当时,官盐是官府的专营商品,严禁出口,按明朝刑律规定,走私一车官盐就可诛杀六亲,万通竟敢走私五车官盐到西辽,更撇不清通敌之嫌。
执法严明弹劾权贵
通过调查,掌握了梁方亲自开关放行五车官盐往西北的事实后,陈寿立即赶回京城,直接前往内阁大臣、户部尚书刘吉家中报告了这件大案。但刘吉碍于阻力,对此事的处理一再犹豫。
陈寿对刘吉说:“刘大人是国家的栋梁,不能因为这件事与万通他们搞翻而受到伤害。这个案件是我发现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就由我来写奏书,揭露他们的贪腐嘴脸,即使受到他们的报复,我也不怕!”刘吉对陈寿置生死于不顾与贪腐权奸作斗争的勇气表示钦佩,并说一定会把奏书直接交给皇帝。
令人意外的是,这封奏书不但没有扳倒万通,反而害了陈寿自己。几天后,刑部虽然开始公开审理这桩走私案,最终结果却是陈寿被判诬告,进了牢房。
几年后,万贵妃病逝,刘吉派人重新稽查万通私运官盐一案,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万通被判死罪,陈寿得以平反昭雪,誉满京城,并重新得到重用。
花甲之年上战场杀敌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已是60岁的陈寿出任右佥都御史兼延绥巡抚
延绥是陕北地区的两座重镇,在当时处在临近蒙古部落的边境。此前,蒙古经常袭扰明朝边境,先后几任巡抚官员都因为防御不力而被朝廷撤职或问罪。
陈寿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军旅,将军队分为十道,分别驻守在各个战略要地,彼此互相应援,使得军势大振。
第二年,蒙古满都鲁等部落相约联合进犯明朝边境。陈寿不顾花甲之躯,亲自披挂上阵,率领数十名骑兵到对方阵前,利用计策驱散了进犯的蒙古国武装部队
陈寿在担任巡抚的几年里,整顿吏治,打击盗匪和蒙古部落的进犯,维护了陕北地区边境治安的稳定,深得当地百姓拥护,也受到了皇帝的嘉赏。
明弘治十六年,陈寿结束了短暂的戎马生涯,回到南京任右副都御史
“三不喜”成为官场廉政信条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陕西省地方主官廖堂因贪暴无度激起民愤,吏部尚书杨一清认为陈寿刚直果敢、政声极佳,遂推举他任陕西巡抚。
到任后,陈寿首先惩治了廖堂的势力,使官吏风气有所好转。然而,陈寿的这次任职时间很短,仅半年后就被朝廷调任兵部右侍郎。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83岁的陈寿在任上去世,朱厚熜悲痛万分,追赠其太师,正一品官阶。
陈寿一生为官40多年,始终以清廉著称,以至于之年的他在南京居住的房屋尚不能遮风避雨。他去世后,由于没有留下任何积蓄,家属竟无钱为之安葬,还是靠仰慕他品行和人格的尚书李充嗣应天府寇天叙出钱为他殡殓。数年后,在祖籍亲友的资助下,陈寿终于归葬其祖居地江西新干。其墓地至今尚存,世代祭祀不断。
直到今天,陈寿“三不喜”的为官原则依然为人们所传颂,并成为历代官场的廉政信条。
目录
概述
主要经历
人物性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