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裕生,男,
文安县人,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分配至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1957年
吉林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田构造组主席。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共发表专著和教材15部、论文210篇。合作主编的《矿床学》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
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宁芜中段铁、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合著的《宁芜玢岩铁矿》获国家自然科学
三等奖和全国优秀图书奖。他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二等奖4项。合作的《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和主持的《成矿系统理论建立与华北古陆找矿实践》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2012)。他还获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7)和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技进步奖(2012)。
人物生平
1930年2月6日,翟裕出生于河北大城,河北省立天津中学语文老师
裴学海是
梁启超的学生,他知识渊博,对学生至爱可亲。裴先生以“裕慰苍生”为立意,为翟裕生取字曰“慰苍”,希望他以天下为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翟裕生回忆说:“裴先生的博大胸怀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升华,对我的人生目的产生了深刻影响。”记得中学毕业离开省中之际,同学之间题词留念,他写的是“永葆赤子之心”,表达自己的心志。在省立天津中学,除了正规的学习,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里办有一所附属民众小学,小学生主要是中学周围的贫家子女,由
高中的一些优秀生任教师,利用下午课后和星期日的时间为这些孩子上课,他们授课不计报酬,只尽义务。翟裕生那时也不过十六七岁,他教语文等课,并当班主任,下课后就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这难得的初步教育实践,不仅丰富了他的学生生活,还锻炼了管理和组织能力,培养了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兴趣和感情。高中时期,他接触思想先进的同学,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对
中国国民党的腐败更加不满,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他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在河北省立天津中学的学习和实践,为他的求学目的和思想取向打下了基础。
1948年9月,翟裕生考入了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到
北京大学后,他积极投身进步的学生运动,参加反蒋、迎接解放、护校等活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是培养地质学家的摇篮,名师荟萃、图书设备先进、教学条件优越。老师们不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有着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敬业爱生、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热爱地质科学,渴望求知,喜欢钻研问题。他参加填制的第一幅1∶5万地质图(密云县镇罗营幅)是1950年在
马杏垣教授带领下完成的。在填图过程中,他不慎摔断手臂,但还忍痛用
水壶带吊起左臂坚持上山。他的第一个矿区实习是在
张炳熹教授指导下,由3个同学共同完成了对鹤岗煤田的地质调查和储量计算工作。他们班上12位同学,团结互助,爱学习,求进步,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当时,他们依靠
综合性大学这个优势,不仅打下宽阔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在人文、社会等课程方面得到名师教诲,受到了全面的大学素质教育,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难忘的4年大学生活,党组织和老师帮助翟裕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
世界观,打下了全面的专业基础,并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
1949年2月,他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并于5月4日转入青年团。
北京大学的爱国、科学、民主、敬业的良好风尚,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关爱、培养,使他不断地成长进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成立大典,作为纠察队员,在东三座门旁,翟裕生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看到了朱德总司令驱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兴奋之情使他难以忘怀。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翟裕生曾担任地质学系学生会主席、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锻炼了他的群众观点和组织能力。
1950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沿袭
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翟裕生如饥似渴地学习俄语和新的专业知识。他所在的矿床教研室有着很好的学术空气,
冯景兰、
袁见齐、
张炳熹三位教授主张学术民主,兼收并蓄,教学相长,在学科理论方面不仅有欧美矿床学的基本理论,也有前苏联成矿学的观点,还有三位中国矿床学家对中国矿床学研究的理性认识。这样的氛围无疑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对此,翟裕生曾谈到:“这种民主和谐的学术空气和作风,使我在后来领导
长江中下游平原科研集体时,能够注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允许和支持不同的学术观点。当时仅
富铁矿成因就有矿浆、矿浆热液过渡、热液等三种观点,对此,我只作正面的引导,因为这有利于学科进步,也有益于年轻的成长。”
1952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地质系,结束了大学生活,被分配到中国院系调整后新成立的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任助教。翟裕生勤奋好学,乐于实践,学校领导对他十分重视,曾先后派他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俄语(1953.2—1953.7)和
吉林大学矿床学研究生班学习(1955.9—1957.8)。
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委兼矿田构造专业组组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经过系统、严格的深造,使他对
苏联矿床地质学的成就和特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期间,他随苏联专家去野外协助指导研究生,调查了华南、华北的十多个金属矿山,对中国矿床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他的研究生论文对河北大庙斜长岩及
钒钛磁铁矿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以对矿区地质的精细观察为基础,基于实验测试和综合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岩石和矿体类型,建立了斜长岩类演化序列和浸染状
矿石、贯入型矿石三阶段成岩成矿模式,从构造与岩石化学的结合上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他的论文成果被认为填补了中国斜长岩类及钒钛
磁铁矿床研究的空白,一直被同行所采用。
调查矿藏
1958年,翟裕生和其他老师带领百余名同学在
江西省参加找矿劳动,翟裕生以赣东北为重点跑了二十多个县,经过调查和研究,他对区域成矿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回校后,在
张炳熹先生的领导下,他参加组织了湘、赣、闽、浙四省成矿规律研究,在广泛找矿、矿点检查和重点矿区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提出了构造成岩成矿带的概念,认识到W、Sn矿带和Pb、Zn、Cu、Ag矿带属于两个不同的成矿体系并有先后叠加复合关系,并对C.C.斯米尔诺夫的
太平洋成矿带内带外带观点的局限性进行了评述。这项研究被评为60年代区域成矿研究的重大成果。
四省成矿规律研究的成果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体现了教授指导、集体协作研究的精神。在此之后,为了教学的需要,为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年轻教师和高年级同学的研究能力,以
张炳熹、
袁见齐先生为首,又组织勘探系师生完成了《中国矿床学》教材(内部版)的编著。翟裕生主要分工做内生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和汇总,以及研究项目的组织工作。
这两项研究虽然是初步的,“速成的”,但它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探索精神。翟裕生以渴望求知、认真探索的态度虚心向长者求教,带着问题钻研。待两项研究结束后,他认真总结,对
中原地区金属矿产地质概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发现了在中国区域成矿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老一辈地质学家严谨宽容的学术思想和风格更影响了他,对他以后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直接的激励作用。
知识的获得依靠积累和思考。积累需要实践做基础,乐于吃苦、精于考察是求知的第一要义;而思考则意味着循着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从客观存在的现象中经过归纳、推理、总结,对自然界各类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给予理论上的解释、论证。如果说从1955—1960年短短的6年中,他从典型矿床(大庙)点上做起,又在区域上展开(四省项目),进一步对中国矿产地质有概括的认识(《中国矿床学》),逐步扩展,那么,矿田构造学就是在已有基础上,对一个分支学科的重点深入探索和开拓。
矿田构造学是一门兼有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对找矿、勘探和采矿都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分支学科。早在40年代,
苏联大学中就开出“矿田构造”课程。50年代后期,地质部、高等教育部拟请前苏联矿田构造专家来北京地质学院讲授该课程,后因中苏关系紧张而作罢。当时教研室指派他讲授“矿田构造学”课,接受任务后,他怀着奋发图强、为国争光的热忱,深入到
东北地区、华南一批老矿山研究构造控矿作用,搜集典型实例。当时矿坑内工作条件很差,经常是一个人爬行在低矮、阴暗、潮湿的坑道中观测构造现象,有时还冒着滚石和塌方的危险。但经过艰苦工作,终于搜集到比较真实生动的第一性资料。在此基础上,又系统参照对比
苏联和欧美同行的矿田构造文献,写出了讲稿,并于1961年对高年级学生开出了“矿田构造”课。在教学中他发现,前苏联和欧美的矿床矿田构造研究,多侧重
几何学描述、类型划分和事例解剖,只探讨成矿的构造控制,而与其他因素的联系注意不够。但据他的观测研究,构造不是孤立地起控矿作用,而是在与其他因素的结合中起作用的,构造研究不能与其他控矿因素脱节,因此他在1979年提出了控矿构造研究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的思路,
黄汲清先生在该年的中国构造地质学会议总结中肯定了这一认识,认为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方向”。
在构造研究中他发现了不整合面对内生成矿的控制作用,是矿田构造的一种新类型。这一观点已为后来国内外发现的多个不整合面型金属矿床所证实。他运用系统综合法对侵入岩体接触带构造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控矿侵入接触构造体系观点。1965年他作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年轻成员参加了访问
巴基斯坦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开始了对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矿带中典型矿床(如铜官山矿床)的研究。
合作项目
“十年动乱”时期,翟裕生和
李文达、
陈毓川等顶着压力,共同组织了“宁芜火山岩区铁铜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研究项目,在1972—1976年间较系统地研究了宁芜地区的铁(铜)矿成矿特征。由翟裕生牵头,由北京(武汉)地质学院的矿床、岩石、矿物、构造、数学地质等学科的老师们组成多学科集体,以宁芜盆地中段为主,与当地矿山和地质队密切合作,深入解剖了火山次火山岩型
铁矿特征,共同建立了玢岩铁矿成矿模式。这个在70年代中期的创新成果,对以后中国的火山岩区矿床研究起了推动作用,整个项目研究成果《宁芜中段铁、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获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宁芜玢岩铁矿》获国家自然科学
三等奖。
此次实践,使翟裕生积累了研究成矿系列的初步经验,也在学术思想上认识到运用系统综合方法研究矿床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研究项目
1. 1996~2000,国土资源部九五基础研究项目《古大陆边缘成矿系统与成矿构造动力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2. 1996~2000国土资源部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重要铜金矿床综合地质异常研究》,项目负责人。
3. 1998,山东黄金局项目《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金矿构造成矿模式及隐伏矿体预测研究》(No.:97-98-10)。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成矿系统和找矿预测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负责人。
4. 1999~2002,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大陆成矿地质环境及成矿系列》之专题《主要成矿系列的形成机制和结构特征》(No.:K 1.4-1-5),项目负责人。
5. 2001~2002,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项目《区域成矿学研究方法指南》,项目负责人。
6. 2001~2003,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基础研究项目《地球化学动力学与成矿系统复杂性》之专题《成矿动力系统复杂性》,项目负责人。
7. 2003~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陆演化过程中成矿系统的形成与保存——典型矿集区剖析》,项目负责人。
8.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
中元节界金、铜多金属、铂族元素找矿方向及找矿方法技术研究2004-2007,项目负责人。
代表论著
1.翟裕生.1965.某斜长岩体岩石特征及成因当时因保密,未指地名。(指河北大庙).地质论评,23(3)
2.翟裕生.1965.不整合面对内生成矿作用的意义。地质论评,23(5)
3.翟裕生、林新多,池三川,1980,
长江中下游平原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系列探讨.地质与勘探,(3)
4.翟裕生、石准立、
曾庆丰、林新多.1981.矿田构造与成矿。北京:
地质出版社5.翟裕生、石准立等.1982.鄂东大冶式铁矿成因的若干问题.
地球科学,(3)
6.翟裕生主编.1984.矿田构造学概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7.翟裕生、熊永良.1985.
花岗石体构造
化学与钨锡成矿作用。地球科学,(4)
8.翟裕生、
熊永良1988.关于成矿系列的结构。地球科学,(4)
9.翟裕生、姚书振、林新多、周?若、
万天丰1992.
长江中下游平原铁铜(金)成矿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
10.翟裕生、姚书振、
陈华慧、
周宗桂、章传玲.1992.长江中下游
鄂城区—
铜陵市一带
遥感地质及成矿规律研究。
武汉市: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翟裕生、林新多主编.1993.矿田构造学(高等学校教材).北京:地质出版社
12.翟裕生.1996.关于构造
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地学前缘,(3—4)
13.翟裕生、姚书振、
崔彬等.1996.成矿系列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4.Zhai Y.and Deng J.,1996.Outline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Australian Journal of
地球 Sciences.43,673—685
15.Zhai Yusheng,Xiong Yongliang,Yao Shuzhen,Lin Xinduo.1996.Metallogeny of
铜 and iron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Yangtse Craton,eastcentral China.Ore Geology Reviews.11,229—248.
16.翟裕生、张湖、
宋鸿林、
邓军1997.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北京:
地质出版社17.翟裕生.1997.论矿床形成后的改变与保存。
地球科学研究.29—30号。北京:地质出版社
18.翟裕生.1998.古大陆边缘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见:
北京大学地质系编。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地震出版社19.翟裕生.1998.矿床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见:
陈毓川主编。现代矿产勘查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
20.翟裕生.1998.矿床的环境质量——一个新的地学研究领域。现代地质,(4)
21.翟裕生、
邓军、
彭润民1999.
中原地区区域成矿若干问题探讨。矿床地质,18(4)
22.翟裕生、姚书振、
周宗桂、
吕新彪1999.
长江中下游平原铜金矿床矿田构造研究。
武汉市: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3.翟裕生.1999.论成矿系统。地学前缘,6(1)
24.翟裕生、邓军、李晓波.1999.区域成矿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25.翟裕生.1999.矿床学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见:
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50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6.翟裕生.2000.成矿系统及其演化——初步实践到理论思考。
地球科学,25(4)
27.翟裕生.2001.走向21世纪的矿床学.矿床地质,20(1)
人才培养
翟裕生从教60年,善于将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优良学风相结合,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包括硕士16人、博士55人、合作博士后10人,大都成为
科学教育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翟裕生专于矿田构造学、金属矿床地质及成矿规律,提出控矿接触带构造体系的概念和理论,并对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和成矿系统有独特见解。
人物影响
翟裕生在矿田构造、金属成矿和区域成矿等领域有系统创新成果。他较早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提出成矿接触带构造体系和多种矿床的构造-矿化模式,主笔中国第一部矿田构造学专著,率先讲授矿田构造学课程。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
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共同阐明鄂东富铁矿床成因并发现新的铁矿类型。深入解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特征,共同建立了宁芜玢岩铁矿模式。他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研究,以成矿物质的源—运—储—变—保的
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核心,创立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著有《
成矿系统论》,推动了矿床学进步。提出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理念,引领了当代矿床学的发展方向。在长期研究
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成矿区带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学的学科框架,出版的确
中原地区首部《区域成矿学》和《区域成矿研究法》,全面指导了中国的区域成矿研究并有多处找矿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