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1871年~1933年),字印侯,号隐庵,别署灌园老叟,黄渡镇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就读私塾时,即喜爱绘画。曾从
上海市名画家
杨伯润学山水,从
钱慧安习人物。复师事胡鼻山、吴大徵、王秋言、姚梅伯、
胡公寿、金保三、周存伯等名流。工于山水,兼及仕女人物,又擅治印和书法。
人物简介
清
光绪年间,周湘到
北京市,得识
翁同龢。翁对周极为器重,称他为“今之石谷也”,并出示珍藏宋、元、明名迹,供其纵览临摹。
戊戌变法失败,周湘流亡
日本。在
长崎市、
东京以卖画治印为生,受到当时日本文艺界的重视,画名大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后又到西欧英、法、德等国,与众多外国画家交游,学西洋画法。在此期间,曾化名充任驻英、法公使馆一等秘书二年。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在上海八仙桥创办布景画传习所,有学生三四十名。
刘海粟、
徐悲鸿、张秉光、
汪亚尘、
丁慕琴、陈抱一等著名画家,早期均在此接受教育。后又创办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和上海油画院,边创作边从事
美术教育。20余年中,先后在上述学堂受业的学生近5000人。
周湘是近代的著名画家,是我国油画艺术的先驱者和美术教育家,亦是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的师承相授转变为正规的美术学校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民国8年(1919),他与
丰子恺、
欧阳予倩等发起组织中华美育会,出版《美育杂志》,宣传新思想新美术。民国14年前后,由
中国国民党元老
吴稚晖等人的推荐,曾在
上海圣约翰书院兼授美育、外语等课。
周湘晚年,变得性情孤僻,隐居家乡,郁郁不乐,并把平生佳作几乎焚毁尽,故他的油画流传很少,殊为憾事。同时,生活也处于窘境,幸得学生资助,及夫人孙静安日耕夜织,才得布衣粗食,聊以度日。
生平事迹
近代中国美术史上,周湘(1870-1933)是发端于
上海市的洋画运动的前驱。今年是周湘先生诞辰145周年,撰此文字,以示敬仰和纪念。
周湘于1870年6月3日(清同治九年)出生在
吴淞江(苏州河)流经的
嘉定区西南的
黄渡镇(今属上海市嘉定区),祖上为四品京官的书香门第,虽已 败落,然而依然有十数间房子的居宅“淞隐庐”,藏有颇丰的典籍和书画文物。就在如此文化氛围中熏陶着童年和少年的周湘,天资聪颖和艺术天赋高的周湘,经常 翻阅家藏的典籍和书画,一经点拨,较快领悟,尤其临摹书画近似
毕真,而有“神童”之誉。
1883年(清光绪九年),13岁的周湘参加
青浦区试(当时黄渡镇属
江苏省青浦县),应试文章出彩,知县
莫祥芝阅后拍案叫绝,将他排在前列。然 而由此也引起议论纷纷,议论者认为周湘年幼而文章精彩,就怀疑背后有操作者。周湘听到如此非议,一气之下,放弃继续科举考试,而醉心于书画,出门游山玩水 写生,回家时,写生画稿竟然装满箱。后移居上海市区,师从山水画家
杨伯润、人物画家
钱慧安,以及
胡震、吴大徵、王秋言等文人名士学诗、书、画和篆刻,并 且到徐家汇天主教法国耶稣会办的土山湾画馆习西洋画。于是思路开阔,艺技大进。
1894年(清
光绪二十年),周湘二度进
北京市,借居在东单亲戚家。此时,他为了一试自己的书、画、篆刻作品的社会认可度,便在亲戚家门口摆了一 个书画篆刻摊,将自己的作品展开在桌上和张挂墙头,竟然引起不少过路人驻足欣赏。这里正好是许多京官上下朝时必经之路。当朝
礼部侍郎许应骙(
嘉兴市人),经常观赏周湘摊位上的作品,由此结识而成朋友。许应因喜爱周湘作品,遂将周湘引荐给户部尚书、军机大臣、
光绪帝的老师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翁 同龢本是艺术修养不凡的书画家,见了周湘作品后大加赞赏,由此结为忘年交。常邀周湘到翁府上观赏所收藏的宋元书画真迹,并供其临摹,使周湘获益匪浅。翁氏又将周湘的画作送呈光绪皇帝御览,光绪帝对周湘画作评价极高,称其为“今之
石谷也”(石谷指
清代虞山画派大师
王翚)。
周湘由结识翁同龢后又转而结识了维新派三斗士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引为知己。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变法”期间,周湘为变法 派起草文书,传递信件,还曾向
光绪帝上过一封万言书,提出:“法无历世而不变,政无因时而不改……此极治乱之肯綮……。”成为维新派干将。戊戌变法失败,周湘被通缉而逃亡
日本。
周湘逃亡日本后,意想不到的是在
东京遇见一位故友随其当外交官的父亲出使
欧洲途经东京,故友十分同情周湘的遭遇处境,极力向父亲推荐称周湘是难得人才,接纳了周湘,让周湘化名同赴欧洲,先后担任中国驻英、法使馆的“司笔礼”一职(相当于秘书)。
周湘到了欧洲,真是大开眼界。由于他骨子里热爱艺术的天性,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参观
英国、
法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展览,深感西洋油画和雕 塑,描绘形象、物体、风景、光线、明暗、色彩等的质感表现力有优于中国美术之处,应吸收西洋美术的长处来丰富发展中国新美术。于是他结合工作之便,又考察
比利时、
瑞士、
美国等国美术,结交一批西洋画家。在此期间,周湘结识了一位在巴黎美术学院求学的
意大利籍华裔姑娘朱丽,结为伉俪,育有一女名为周莉。朱丽 家境富裕,周湘获得朱丽父亲的资助,更是倾力于考察和学习西洋美术。如此在欧洲十载,勤奋游学,周湘领悟掌握了素描、写生、油画、
水彩画、
水粉画、雕塑等 西洋美术基本技法和创作要领。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周湘因胞弟突然故世,而匆匆归国返沪。此时双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未重去
欧洲。爱妻朱丽和女儿留在欧洲,与周湘分居遥远的世界一方。
周湘在沪应聘在一家书店当编辑,因其文笔和绘画俱佳,获老板赏识,薪金甚高,由此积累了一笔资金。他意识到,引进西洋美术来发展中国新美术,创办传授西洋美术的新型学校,是一条重要路径。于是决定创办传授西洋美术的学校。
自1910年(清
宣统二年)起,周湘在
上海市相继续创办了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上海油画院、背景画传习所、中华美术专门学校等,倾力传授西洋美术,培育美术新人。这就站在建设和发展中国新美术的洋画运动的前列。
1910年8月5日创立的中西图画函授学堂,校址设在上海茄勒路(今
吉安路)顺元里口。半年一届,前后共办12年。周湘自编讲义,授课内容包括 油画、
水彩画、
水粉画等西洋画技法。最早的学生中有
丁慕琴(丁悚)、王师子、
张眉孙、
杨清磬等。学员每月集中课堂一次,由周湘示范表演各种西洋画法,让学 生现场实习。前后学员达千余人。
1910年9月创办上海油画院,周湘自任院长,院址设在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同址。也以半年一届,主要是吸纳函授学堂的学员优秀者集中当面授课,进一步提高学员的西洋画水平。
1911年(清
宣统三年)7月19日创立背景画传习所(又称布景画传习所),所址设于上海八仙桥南褚家桥宝安里(后改称锦裕里)二弄口。《时 报》所刊招生广告云:“专授
法国新式剧场背景画法及活动布景构造法,三个月毕业。”招有学生
乌始光(27岁)、
陈抱一(19岁)、
丁健行(19岁)、刘季芳(即
刘海粟,16岁)、张眉孙、
汪亚尘、
张聿光、
丁慕琴、王师子、
杨清磬等30余人。此可谓中国首个西洋画法的舞台美术专门教学机构。
上述几所西洋美术教学机构,因为是国人初创,尚不完备,有许多欠缺。然而一些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专著都共识认为,是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西洋美术教学 机构。学员中,除丁健行(又名
丁方镇)后从商,成为上海宝大祥绸布庄老板外,其他几乎都成了中国第一代著名西洋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例如
乌始光、刘海粟、汪 亚尘等在1912年创办了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名上海图画美术院),乌始光为首任校长,
张聿光为二任校长,刘海粟为三任校长,
丁慕琴为教务长,
汪亚尘后也出任教务长,张聿光后又出任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副校长,以及自办聿光图画专科学校。
陈抱一任
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西画主任兼教授、上海美专西画教授,并参 与创办上海
中华艺术大学,任校务委员会主席。而张聿光,在背景画传习所接受“
法国新式剧场背景画法及活动布景构造法”教育之后,又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位新剧 舞台美术家,并传授培育出
谢之光、
张光宇等舞台美术专家。
1917年冬,周湘又创立中华美术专门学校(又称中华美术学校、中华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校址设于上海英租界
长浜路(今
延安中路)修德里 弄口(今成都北路253弄)。初设图画科预科一班,学生有蒋云从、李纯明、胡纯甫等13人。学制半年。1918年夏,增设图画科本科、图画手工科,并开办 暑期
补习学校,教授漫画、背景画、摄影术等。聘
徐咏青为教务长兼图画科主任,姚云甫为图画手工科主任,杨左陶、
张眉孙、费德坤等为教师。又创设中华美术公 司,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1918年9月1日出版校刊《中华美术报》周刊,每逢周日出刊,周湘主编。该刊颇注重学术性,栏目有:文录、撰录、杂著、词 林、纪事、函读、附录等,有时又增加栏目有:余录、传记、名著、介绍、言论、学术、笔记、译丛、调查等。曾刊载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邓天乎《论中国 之美术》,钝庵《论吾国美术之沿革》、《印学渊源》,欧阳亮彦《西洋画浅说》、《中国画与西洋画之异同》,巢民《吾国美术学校当改良教授法》,灌园叟《一 百二十种花谱》,邵拙庵《美术概论》,周湘《陈老莲传》、《近世美术家小传》、《小山堂谈薮》、《雪庐印章款识》等。见国内收藏有该刊一至八期,第八期出 版日期为1918年10月20日。值得注意的是,1919年
元旦,中华美专举行第一届师生绘画成绩展览,展期五天,展品有油画、
水彩画、素描、写生等都为 西洋画,显示该校注重在西洋美术教学的成果。同年秋,该校迁至
董家渡天主堂对门后面的房屋,又增设雕塑科。1920年春,又增设图案科。1922年夏,迁校于小西门(尚文门)外福寿坊,并改名中华美术大学,还开办暑期学校,教授实用美术,六周结业。又增设写生研究科、广告画科。前后办学五年,想方设法多方 面传授西洋美术,真是用心良苦。
周湘上述传授西洋美术的办学,决不单纯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是上升到民族美育的层面来进行的。所以,周湘于1919年冬,与
吴梦非、
丰子恺、刘 质平、
姜丹书、萧蜕、
胡怀琛等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华美育会”,会址设于南市小西门外黄家阙路的
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内,并创刊《美育》月刊,发表论文,宣 传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的教学和推广,纳入民族美育的层面来进行。
总之,周湘为推进洋画运动而不遗余力作出贡献。同时,我们不能忘怀,其第二任妻子、知识型大家闺秀出身的孙静安,兼任周湘办学的秘书,办学的一切内勤外务几乎包揽,还时有担任教学素描写生课的模特儿,等等,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周湘晚年身体状况不佳,1933年病危时,第一任妻子朱丽携女
周莉,远道从
欧洲赶来
上海市嘉定的黄渡家里,居住照顾周湘半年之久,后才返欧洲
意大利出生地,可谓爱情至深。
人物著作
周湘著有《周湘山水画谱》4册,民国13年自序成书,民国35年10月,由卿云出版社出版。被
徐悲鸿认为接受土山湾图画工场“
陶冶”的周湘可能是最早开设新
美术教育学校的中国画家。1910年12月28日上海《
民立报》等再过其《上海油画院章程》,“章程”告诉读者:学校“专授新法图画,并研究关于图画必须之学识技能,以养成专门人才,使其将来从事教育工艺均得良好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