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经义(1920.12.26-1995.1216),江苏兴化人,中国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钮经义毕业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6-1948年,钮经义任北京
清华大学助教、教员。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
在美国工作期间创立的部分解和酶解方法,解决了卵白蛋白、核糖核酸酶和烟草
花叶病毒蛋白亚基C端几个氨基酸残基的排列次序问题,并肯定了植物病毒颗粒中蛋白亚基的存在。后回国开展多肽合成的研究,是中国人工合成牛
胰岛素的主要成员,在半合成和全合成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1979年
诺贝尔化学奖提名,成为中国提名
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1920年12月26日钮经义出生于
兴化市书香世家,他的祖父是
清代举人。父亲是秀才,私塾教师。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早年求学
1935年,钮经义从兴化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读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迁至
金华市,不久被迫解散。他和一些同学一起,历尽艰辛,辗转逃难至
贵州省。
1938年,钮经义被保送入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习。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钮经义得以亲聆著名教授
高崇熙、
朱汝华、
黄子卿、
曾昭抡、
钱思亮等的讲课,加上自己努力钻研,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学得很扎实,大学期间,他还去中学任兼课教师,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1942年,钮经义自西南联大毕业,1942~1946年任重庆国立药专助教,1946~1948年任北京
清华大学助教、教员,参加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
分析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钮经义在重庆参加了出国留学考试。
赴美留学
1947年被录取为官价外汇自费出国留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经费筹措,于1948年夏季漂洋过海,来到美国
得克萨斯州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师从R· Williams教授。
1948年在得克萨斯州大学的第一学期,钮经义在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分析、微生物学等五门课的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二学期起任Lochte教授的有机定量分析课的助教,1950年起任R·Williams教授的研究助教。
当时,R·Williams教授和他的研究组对B族维生素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发现和命名B族维生素最多的研究组。上世纪40年代末,该研究组已把兴趣转向生物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方面。在R·Williams教授的指导下,钮经义完成了以酵母和
大肠杆菌为材料,测定微生物对锌、钴、锰等微量元素需要量的方法,这就是他的博士论文。
1953年5月,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哲学博士(生物化学)学位,9月被聘为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克莱通基金会生化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在Lester Reed的实验室进行
α-硫辛酸的全合成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经R·Williams教授的推荐,钮经义来到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病毒研究所,在著名生化学家Fraenkel-Conrat的实验室工作,这是钮经义研究事业中的转折点。位于
旧金山湾区的
伯克利加州大学是
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这里曾培养出多位
诺贝尔奖获得者。病毒研究所里学术气氛十分浓厚,除了每周都有学术讨论外,还经常在教授家进行文献报告会。在近两年的工作中,钮经义在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钮经义日渐显露锋芒,也越来越引起美国生物研究界的关注,但他更愿意回国,只是归国之路崎岖不已。一方面,因为
朝鲜战争,他和家乡的联系被迫中断;另一方面,当时美国当局禁止学理工科和医科的中国留学生回国。
朝鲜战事一结束,钮经义就多方打听回国途径。1954年,到
旧金山后,他马上到
美国移民局咨询科技工作者回国政策,按移民局的规定,每6个月报告一次自己的工作单位和住址。直至1956年初,他得到放行的通知。
毅然归国
1956年4月,钮经义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踏上了归国的旅途。在北京期间,钮经义得到通知,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时,
中国科学院的主要领导亲自把他从宾馆接到中国科学院,向他介绍情况。钮经义在中科院了解了相关情况后便南下报到。
当时,生化研究所在中国已是颇有名望的研究所,所里设有几个基础较好的实验室。钮经义被分配在
曹天钦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从事原肌球蛋白的C-端分析工作。
1955年,正是中国政府号召“向科学进军”的年代,与国外相比,虽然仪器设备较差,但工作者们热情很高,工作勤奋,都希望能多做出成果。
1958年,生理所与生化所分开,生化所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赶超课题,钮经义在美国曾从事过一些有机合成的工作,便承担起多肽合成的业务领导工作。
中国人工合成
胰岛素的工作开始于195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生化所、有机所和
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科研人员在钮经义等的领导下,攻克了胰岛素A、B链的拆合重组关,然后又分别合成了A、B链。
1965年9月,生化所获得了具有天然胰岛素活力和
晶体形状的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钮经义在这一工作中负责合成方案的设计、合成路线的选择和解决难题,是这项成果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该项成果通过了
中原地区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1982年获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科学事业在“文革”中遭受空前浩劫。“文革”期间,钮经义长期被剥夺从事科研工作的权利。
1972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杨振宁向周恩来提出,拟向
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形势,周恩来婉言谢绝。
提名诺贝尔奖
1977年6月12日至30日,以
钱三强为团长的
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
澳大利亚。在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一次谈话中,有人对钱三强说:“你们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是应该获得
诺贝尔奖的,问题在于你们愿不愿意接受。”
1978年9月,杨振宁又向邓小平提出,他准备提名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王应睐收到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B·乌尔姆斯特洛姆等6位教授的来信,要他在1979年1月31日前推荐197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1978年11月3日,国家科委党组与中科院党组举行联席会议。会议认为中国人工合成
胰岛素的科学家,可以作为候选人向
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同年12月11日至13日的会议上,钮经义和其他3位参与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科学家被联合提名,后来,会议认为,如以4人申请难以被接受,最后由生物化学研究所推荐钮经义为代表,认为他自始至终参加B链合成,成绩突出。评选委员会表示赞同。一周后,请示报告获得批准。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集体的代表钮经义,被推荐为
诺贝尔化学奖1979年度候选人,成为中国申报
诺贝尔奖第一人。
然而,197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为美国人布朗和德国人维提希。钮经义未能获选。
虽然未能获得诺奖,同年,钮经义被选为中国生化学会理事和
中国化学会理事。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之后,钮经义继续带领课题组进行多肽合成方法改进的研究。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他合成了胰岛素原C肽,并与北京海军总医院协作,完成了C肽放射免疫测定药箱的研制,荣获1983年度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95年12月16日,钮经义病逝于
上海市。在近50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尤其有关
胰岛素合成的20余篇论文,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56年回国后历任
中国科学院生理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副主任、室主任。
1958年起开展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对制订合成方案,直至胰岛素B链的合成作出了贡献。
1959年,在胰岛素的合成研究中,从氨基酸的制取、合成方案的设计、肽段合成至最终产物的分离、处理都作出了贡献,并取得了合成胰岛素原C肽的新方法与成果。多肽合成研究工作,合成了
催产素。牛
胰岛素全合成工作,
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83年人胰岛素原C肽的合成及放射免疫测定获得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主要贡献
专长有机合成、
蛋白质结构分析与多肽合成。应用部分
肼解和酶解的方法解决了烟草花叶病毒蛋白亚基C端排列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著作
论著有《天然A链与合成的B链合成结晶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固相合成大肽从树脂脱离新策略》等。
主要成就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天然
有机化合物化学包括:和
多肽的结构分析和化学合成。1953年在美国完成了题为“
大肠杆菌的微量元素营养”的博士论文。在美期间还对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亚基的结构测定提出了新见解,部分肼解和酶解方法测出病毒不同种属或菌株的
羧基端排列次序。他肯定了植物病毒颗粒中蛋白质亚基的存在,阐明了病毒外壳的结构规律,同时还更正了当时搞错了的几种重要蛋白质如核糖核酸酶和卵白蛋白的羧端结构。
1958年生物化学研究所开始了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的研究,纽经义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精心设计合成路线,为中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用
化学方法人工全合成
蛋白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项成果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奖。他参与撰写的有关
胰岛素合成的论文共20余篇,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还在具有重要临床及科研价值的人胰岛素原 C肽的合成中做出新的成绩,并与协作单位共同研制出放射免疫测定药箱,获得1983年国家发明
二等奖。多年来他通过讲学、带研究生和实际科研工作培养出一批
多肽化学的优秀人才。他曾访问过
日本、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实验室;多次参加国际的多肽学术讨论会,并在中国举办相似的会议,为促进科学交流作出了贡献。
他曾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1979~1984),现任
中国化学会理事(1978年起)和
上海市第6届政协委员(1983年起)。
人才培养
钮经义引才育才、提携后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如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研究员
王恩多,中科院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景乃禾,中科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尚权等。
荣誉表彰
1980年钮经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社会职务
人物评价
钮经义先生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是人工全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工作的主要研究人员,中国申报
诺贝尔奖第一人,长期从事天然有机化学研究,包括
蛋白质和
多肽的结构分析与化学合成等。(
中国科学院分子
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评)
钮先生淡泊名利,爱护后辈。他做科研不为名不为利,是为国,为提携后学。20世纪80年代所里出国的人比较多,很多人来找钮先生写推荐信,钮先生基本上来者不拒。(中科院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景乃禾评)
钮先生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生命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摆架子,对学生和同事都十分亲切。钮先生还特别爱护年轻人。(中科院院士
王恩多评)
钮先生思想自由、见解独到、敢于说真话,做人实事求是,学术水平更是国际领先。(中科院原上海生科院生化与
细胞所党委书记李小评)
钮先生在内的生化所的老一辈科学家从不贪图私利,一生致力科研、科技报国,为研究所发展殚精竭虑,更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中科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
李伯良评)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钮经义出生在江苏兴化一个很小的县城,他的祖父是乙亥年(1875)的
举人,他的父亲是秀才并得到贡生,以教书为业(私塾)。钮经义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成长,共有六个兄弟姐妹。
家庭生活
参考资料
钮经义.yswk.csdl.ac.cn.2024-05-17
钮经义院士.kx.taizhou.gov.cn.2024-08-26
历届理事情况.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