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憕
隋唐时期的礼部尚书
李憕(?-755年)是唐朝并州文水(今文水县)人。他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十一世孙,父亲是神龙年间的右台监察御史李希倩。李憕聪明伶俐,以明经中举,先后担任咸阳市县尉太原市长史等职。他曾任户部判官、监察御史、给事中、河南省少尹,并被册封为酒泉县侯。天宝初年,他出任清河知府,后转任尚书右丞京兆尹,再升任光禄卿、东都留守和检校礼部尚书。然而,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攻陷虎牢关之战后,李憕不幸遇害。他被追赠为司徒公、太尉,并被谥号为忠烈。
李憕的作品有《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同望幸新亭赐钱公宴》《和户部杨员外伯成寓直》。
人物生平
李憕从小聪明伶俐,以明经中举,开元初为咸阳尉,娶相州刺史河北省按察使张说的外甥女为妻。因此,张说任太原市长使、天兵军大使时,李憕曾在其幕下做事。开元九年(721年),张说担任宰相,李憕为长安尉。此时,监察御生宇文融建议检田括户,并向皇帝推荐知名人士李憕、于儒卿、宇文顺、崔希逸等十人为劝农判官,兼监察御史,分路检查。李隆基采纳了宇文融的建议,开始实行检田括户。也就是按照规定,要求各州县逃亡的百姓在100天以内自首,根据个人的志愿可以在逃亡地入户籍,也可以回故乡入户籍。如果过期不自首者,一经查出,就迫其迁往边疆。李憕同其他劝农判官协同宇文融工作,把查出来的土地全部没收,按照均田制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百姓使用。对于“帐外”的人口,一律登记注册,就地入户籍,免去六年的租庸调,只收很轻的户税。各地检查出逃亡农户共80多万户,田地80多万亩,征收钱数百万,检田括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河南省少尹-河南知府
李憕历任兵部、吏部郎中、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办事干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憕为河南少尹。当时的河南郡萧炅依仗权势,为政多有不法行为,李憕不怕得罪上司,按照法度予以纠正。还有个道士孙生,经常以不正当的手段,假借各种动听的名义,向李憕谋求名利,并且毫无节度,李憕每次总是给予严厉的拒绝。为此,萧、孙二人怀恨在心,捏造事实陷害他。于是,李憕在天宝初被降为清河太守,从天宝十一载(752年)起,又历任河东太守、本道采访、尚书左丞京兆尹
东京留守-忠烈公
天宝十四载(755年),李憕任东京留守。这年十一月,安禄山反叛朝廷,率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南下,势如破竹,十二月中旬进入河南省境内,攻陈留郡,战荧阳,而后又乘胜直奔洛阳市李隆基派遣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大将,临时在东京招募了一些士兵东出潼关,欲守洛阳,因抵敌不住,退至陕郡。李憕临危不惧,与留台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在叛军未到之前,组织、军民加固城郭,安抚士卒,准备坚守抗敌。无奈兵微将寡,城池破陷。河南尹达奚珣投敌叛变,而李憕和卢奕誓死不降。土卒们遇敌四处逃散,只剩下他一人镇定自若地坐在留守府衙。卢奕事先让家人妻小带着官印悄悄去了长安,他自己穿戴整齐,坐在御史台中。安禄山入城后,将李憕、卢奕和采访判官蒋消三人杀害。后来,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首级到河北省恐吓各郡、县守。平原知府颜真卿用计获斩段子光,夺得三人首级,用草做了三个人身,把首级缝在上面,戴上帽子,穿好衣服,装棺入碱,设灵祭拜。李隆基闻知李憕的事迹后,追赠他为“司徒”。至德二年(758年),肃宗又追赠他为忠烈公。
史料记载
《新唐书·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忠义上》
李憕,并州汶水人。或言其先出兴圣皇帝,谱系疏晦,不复传。父希倩,神龙初右台监察御史。憕少秀敏,举明经高第,授成安尉。张说罢宰相,为相州刺史,坐有善相者,说遍问官属后孰当贵,工指憕及临河尉郑岩。说以女妻岩,而归其甥阴于憕。会母丧免。自武功尉以政尤异迁主簿。说在太原市,引忄登置幕府。及执政,为长安尉。宇文融括天下田,高选官属,多致贤以重其柄。表假憕监察御史,分道检核。以课真拜御史。坐小累,下除晋阳令。三迁给事中。力于治,有任事称,明簿最,下无敢。失李林甫意,出为河南省少尹。尹萧炅内倚权,骫法殖私,憕裁抑其谬,吏下赖之。道士孙甑生以左道幸,托祠事往来嵩、少间,干请乱吏治,憕不为应,故挟炅谮诸朝。天宝初,除清河知府。举美政,迁广陵长史,民为立祠赛祝,岁时不绝。以捕贼负,徙彭城太守。封酒泉县侯。连徙襄阳市、河东,并兼采访处置使;入为京兆尹杨国忠恶之,改光禄卿东京留守。
安禄山反,李隆基封常清募兵东京,憕与留台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缮城垒,绥励士卒,将遏贼西锋。帝闻,礼部尚书。禄山度河,号令严密,候讠不能知。已陷陈留郡荥阳市,杀张介然、崔,不数日,薄城下。常清兵皆白徒,战不胜,辄北。憕收残士数百,裒断弦折矢坚守,人不堪斗。憕约弈:「吾曹荷国重寄,虽力不敌,当死官。」部校皆夜去,憕坐留守府,弈守台。城陷,禄山鼓而入,杀数千人,矢著阙门,执憕、奕及官属蒋清,害之。有诏赠司徒,谥曰忠懿。河、洛平,再赠太尉,拜一子五品官。
参考资料
李憕.m.tzeed.com.2023-12-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