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蛇,
爬行纲,
游蛇科。其体形较小,呈圆柱形,全长仅有36~60厘米左右。头与颈区分不明显,眼睛较小,瞳孔圆形,背鳞平滑。尾短,较钝,尾部无论是长相、花纹甚至游走动作都与真的蛇头相似,看上去就像一条蛇有两个头,没有尾,故名两头蛇。两头蛇喜欢生活于土中,以蚯蚓和昆虫为食,卵生。两头蛇有60-70多个种类,在中国主要有
云南两头蛇、
尖尾两头蛇和
钝尾两头蛇三种。该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两头蛇是一种
无毒蛇。体型较小,全长30-60cm左右。背部呈灰黑色或灰褐色,颈部有黄色斑纹,腹部为红色,散布黑点。尾圆钝,颈部两侧及尾基部各有1对黄色斑纹,极似头部,并有与头部相同的行动习性,也可以尾部向前做倒退运动,故称两头蛇。
两头蛇,作为一种穴居型的无毒蛇类,展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生活习性。它们通常栖息于地下,利用自己与环境相融合的体色和斑纹进行伪装,以躲避天敌和捕捉猎物。两头蛇的身体圆柱形,长36至60厘米,这种体型使得它们能够在土壤中灵活穿行。
在觅食行为上,两头蛇主要
捕食蚯蚓和昆虫等小型动物。它们的细小牙齿适应了挖掘和捕食这些地下生物。两头蛇的捕食技巧高度发达,它们会利用敏锐的嗅觉和触觉来定位猎物,然后迅速用嘴巴捕捉并吞食。
两头蛇的尾部与颈部具有相似的斑纹,这种独特的身体特征使得它们在遭遇威胁时能够采取一种迷惑行为。当两头蛇受到惊吓,它们会迅速摆动尾巴,模仿头部的动作,以分散掠食者的注意力,从而获得逃跑的机会。
作为
卵生动物,两头蛇的繁殖方式相对简单。它们在
繁殖季节会选择合适的地点
产卵,然后依赖环境温度自然孵化。这种繁殖方式使得两头蛇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
种群的稳定。
两头蛇主要分布于中国、
印度、缅甸、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和
日本等地。在中国,
河南省、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
江西省、
湖南省、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均有分布。云南两头蛇仅见于云南,
尖尾两头蛇主要分布于华南和
中国西南地区,生活于丘陵地区。
钝尾两头蛇主要分布于
华中地区和华南,高山、平地均有栖息。多生活于海拔300米左右的山地。
云南两头蛇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多生活于丘陵地带。该物种分布于
云南省(
景东彝族自治县)。其颈部浅色横纹1对,或无横纹。背鳞浅褐色,鳞缘有不规则细小黑斑点,有的彼此合并几连成黑色。躯干部无黑色纵纹;腹面橘红色,前端较浅,向后至尾端渐变深,或腹面浅黄色,无论橘红色或浅黄色均无斑点,至泄殖肛孔附近,散有斑点。尾下中央形成似锯齿形灰黑纵纹。
钝尾两头蛇,俗名双头蛇、越王蛇、两头蛇、枳首蛇。它是无毒蛇类,属于穴居类蛇。因有较大价值,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收录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钝尾两头蛇体全长约35厘米。头尾粗细区别不明显,都有相似的黄斑和黑斑,尾可被误认为头。国内主要分布在
浙江省、
江苏省、安徽、
福建省、
江西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等地,国外分布于
越南。高山和平原都有栖息,多发现于海拔300米左右的山丘。它适宜生活在温暖湿润气候的地区,喜欢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区阴湿的土穴中。它在泥土下,行动十分隐秘。以蚯蚓为食。
钝尾两头蛇为卵生动物。据
李时珍《
本草纲目》记载,可入药,也可食用。
尖尾两头蛇属于小型蛇类,身长仅有360mm左右。背面
红棕色,有暗色纵线纹或点状条斑,或无斑纹。颈部有黄斑,尾部有两对黄色点状斑纹。喜欢栖于土中。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
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