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披针苔草(学名:Carex lanceolata Boott),又名披针叶苔草、大叶
针薹草、
凸脉苔草,是
罂粟目莎草科薹草属的一种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壮,须根多;斜生。秆密丛生,高10-35厘米,纤细,粗约1.5毫米,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叶初时短于秆,后渐延伸,与秆近等长或超出,平张,宽1-2.5毫米,质软,边缘稍粗糙,基部具紫褐色分裂呈纤维状的宿存叶鞘。叶鞘长,腹面茶褐色,叶片长线形。
花后延伸,苞片短,筒状,有紫褐色脉纹,
雌花鳞片卵状长圆形,有紫褐色脉纹,先端锐尖或芒状,边缘膜质;苞片佛焰苞状,苞鞘背部淡褐色,其余绿色具淡褐色线纹,腹面及鞘口边缘白色膜质,下部的在顶端具刚毛状的短苞叶,上部的呈突尖状。小穗3-6个,彼此疏远;顶生的1个
雄性,线状圆柱形,长5-15毫米,粗1.5-2毫米,低于其下的雌
小穗或与之等高;侧生的2-5个小穗
雌性,长圆形或长圆状圆柱形,长1-1.7厘米,粗2.5-3毫米,有5-10余朵疏生或稍密生的花;小穗柄通常不伸出苞鞘外,仅下部的1个稍外露;小穗轴微呈之字形曲折。
雄花鳞片长圆状
披针形,长8-8.5毫米,顶端急尖,膜质,褐色或褐棕色,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有1条中脉;
雌花鳞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6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具短尖,纸质,两侧紫褐色,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淡绿色,有3条脉。
果囊明显短于鳞片,倒卵状椭圆形,钝三棱形,长约3毫米,纸质,淡绿色,密被短柔毛,脉明显隆起,喙端近截形。具2侧脉及若干隆起的细脉,基部骤缩成长柄,顶端圆,具短喙,喙口截形。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
黑三棱形,长2.5-2.8毫米,基部具
短柄,顶端具外弯的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3-5月。
披针叶苔草5–6月份于丛叶间抽出
茎秆并开花,6一7月份籽实成熟。披针叶苔草耐阴喜湿,适于生长在雨量充足、气候凉爽的地区,多生长于林下和林缘草地、山地草甸或草甸草原中。
披针叶苔草返青早,幼嫩时期适口性好,是早春优良牧草,牛、马春夏季喜食,羊整个生长季均喜食,茎叶可用作
造纸原料。
薹草属植物主要观赏部位为叶片和株形,叶片颜色和形状丰富多彩,有从深到浅各种绿色,此外还有蓝色,黄色,
橙色,棕色等。株形紧凑,低矮,形态优美。花絮很小,没有观赏价值。
1. 少花大披针草:植株较小;侧生
雌性小穗仅具2-3朵疏生的花;小穗轴明显呈之字形弯曲。产于中国的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生于森林附近的山坡岩石上。
日本、
俄罗斯(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2. 亚柄薹草:
雌花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果囊除2侧脉外,无明显的细脉与
原变种区别。产于中国的
辽宁省、内蒙古、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湖北、
四川省西部;生于山坡、灌丛下、水边或耕地边,海拔300-2,200米;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