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麒(1908年10月24日—1994年),男,江苏昆山人,中国水土保持学家,曾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致力于水土保持科研和实践活动,参加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治理规划、科学试验及径流泥沙资料的分析研究等。主张治黄要以水土保持为基础;水土保持应沟坡兼治,以治坡为主;治理方针应农林牧全面发展,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为水土保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蒋德麒1927年中学毕业后,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靠奖学金和半工半读在
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农艺。1931年到陕西
关中的
永寿县、草滩一带,调查荒地的利用和改良。1933年又到
陕西省筹办“西北农事试验场”。蒋德麒两次西北之行,看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灾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4年大学毕业后,曾任
上海银行西安分行农业课主任兼陕西棉产改进所技士,在
关中进行推广改良棉种和棉花产销合作工作。1936年任全国稻麦改进所技士,在
南京市、
开封市、宿县等地从事推广改良小麦工作。1937年,他去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学习。1938年毕业获得
农学硕士学位。旋绕道中国香港回国,到中央农业实验所任职,负责战区安置难民工作。他先后调查了
陕北、
关中地区、川北荒地,还专程去陕、甘、宁边区延安,考察荒地开垦,并参观了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鲁艺学院等。1940年,他在
陕西省筹办改良作物品种
繁殖场(后改为西北农业推广繁殖站)兼任主任。1943年参加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在陕、甘、青考察。1944—1945年常驻
天水市,兼任农林部水土保持实验区技正,协助实验区进行试验研究。1947年,他第二次赴美,参加
长江(长江)三峡建设工程设计,并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参加《世界土壤保持》(中国水土保持部分)的编辑工作。此后,他利用生活费的节余和打零工的收入,到美国东部、中西部、西南部30多个州考察了水土保持;收集了美国各州农业、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试验场,保土植物种苗试验场等单位的大量有关水土保持的资料,寄回祖国。此时,他虽然可以继续在
联合国任职,但每当想起祖国的贫穷和落后,使他冲破重重障碍,于1949年2月返回祖国。
蒋德麒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师兼土壤系副主任、主任,在
南京市进行水土保持耕作试验,协助
安徽省建立大别山林区管理处和筹建
山东省鲁中
南山区水土保持试验点。为了实现开发
中国西北地区,根治
黄河的志愿,他于1953年申请调到
西安市,任黄委会西北工程局农业技师,负责水土保持科研管理工作。1957年,他被调到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室任农业技师兼主任,从事有关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试验工作。1957—1958年,参加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在陕、晋、甘、宁地区进行考察。1963年,他在参加全国农业科技会议期间,主持讨论编制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的水土保持一项,为后来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蓝图。1964年为了加强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在
西安市设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他被调任该委员会科技处农业技师,协助科技管理工作。1971—1990年历任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技术科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陕西省水电局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全局、全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会活动,曾任陕西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顾问等。他在担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编委会委员和《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水土保持分支学科副主编时,对稿件的审核讨论、修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了任务。1985年被推选为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学术顾问,1988年被聘为
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名誉会员。他年逾古稀仍然照常上班,出差远行,积极工作,直到1990年7月才退休。现仍担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名誉理事长、黄委会黄河志学术顾问、
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高级学术顾问等职。
一心治理黄土高坡为治黄执著追求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经
西北黄土高原。这里沟壑密布,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暴雨集中。每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泻人黄河,成为
黄河下游水患灾害之根源。黄河水清是中华民族世代的梦想。
早在1943年,蒋德麟和美国水土保持专家W.C.罗德民(Lowdermilk)及
中原地区农、林、水、土壤专家组成了
中国西北地区水土保持考察团,踏勘了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先后考察了
青海省的
西宁市、三角城、
日月山、共和,甘肃的天水、
华家岭、定西、兰州、永昌,陕西的
关中、渭北、
黄龙山等地,并在天水、兰州和定西蹲点,开展径流小区试验和水土保持示范工作。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了建立水土保持科学实验区的建议和实施意见。他完成了《西北水土保持事业考察报告》,并协助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制定了《渭河上游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计划大纲》等。通过考察,他深刻认识到
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国民经济危害的严重性。具有高尚追求的蒋德麒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终身从事水土保持事业,要为发展农业和治黄贡献毕生力量。为了治黄和发展
中国西北地区水土保持事业,他牺牲了多年从事的农作物品种改良与推广工作,决心留驻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连续二年协助开创水土保持实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1953年,他全家辞别了养育他们的江南水乡,一心扑在黄土高原治理事业上。无论在哪个地区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畏酷暑严寒,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扎实地进行工作。
1954年,他参加了对
黄河的第一次治理规划工作,对土壤侵蚀分区、各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布局提出了具体意见。1957—1958年,他又和
中国科学院及
苏联专家,对黄河中游进行了全面考察,踏遍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等地的沟沟岔岔,收集了大量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
基础资料。参加了《黄河中游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手册》的编写工作。《手册》的出版,为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措施。事后他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科学技术综合考察队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同苏联专家葛德明合作编写了《黄土高原区和丘陵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分级及土地利用规划》一文。
50年代初,在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理中,出现了以治坡为主还是以治沟为主的方针之争。为了澄清这一问题的实质,科学地确定治理方针,蒋德麒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一起,写出了《黄河中游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论证了“坡沟兼治,治坡为主”治理方针的正确性,为领导决定治理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70年代,蒋德麒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掌握的大量科学数据,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根治
黄河的基础。80年代初,科学界对
黄土高原的发展方向展开了辩论,争论的焦点是以林牧为主,还是以粮为纲,农林牧综合发展。蒋德麒根据黄土高原涉及范围广和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的特点,认为黄土高原应在农林牧综合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指导下,把黄土高原从东南向西北划成为3大类型区,实行分区指导和治理。鉴于黄土丘陵区面积大、治理难度大的特点,为了实现以牧为主的发展方向,他又为该区提出一个具体的方针,即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开发,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逐步达到粮食自给,建设畜产商品基地,实现以牧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他不赞成整个
黄土高原采取以林牧为主的提法,更不赞成从外地调运粮食的作法。各个不同类型区的生产实践都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是切合实际的。他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与修订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的精神是基本一致的。
重视水土保持科学的试验研究
50年代初期,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平不高,基础工作薄弱。蒋德麒深刻认识到加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尽快为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他长期深入基层抓试点,做试验,搞示范,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协助筹建了
延安市、榆林水土保持工作站;协助制定了
天水市、
西峰区、绥德水土保持站的试验研究规划;协助勘察了绥德水保站,筹设了辛店沟水土保持试验场和韭园沟流域治理实施计划,并亲自参加试验研究。上述各站的建设工作为
黄河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打下了基础。为了摸清水土流失规律,总结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的经验教训,他主持收集分析陕、甘、晋各省水土保持站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的观测资料和天水、西峰、
绥德县等站多年的径流小区试验及农、林、牧试验研究资料;主持分析了
无定河、
窟野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先后组织编写并发表了《西北黄土区坡地液体和固体径流形成过程的初步研究》、《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等几十篇水土保持科学论著。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参加过的韭园沟等科学治理样板,对
黄河中游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由他指导拍摄的《引水拉沙》、《水平梯田》、《草木樨》、《柠条》、《淤地坝》等几部水土保持
科学教育影片,在黄河中游放映后,对水土保持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水土保持科学综合性与生产性很强,工作量大,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蒋德麒深知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传、帮、带。他对培养人才工作特别认真,一丝不苟,从一个数据的处理,一个问题的解决,到一个技术方案的制定,都耐心讲解,循循善诱,直到弄懂为止。他经常带领技术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在长期的工作和科学试验中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了提高广大
科技人员的素质,他曾主办过多期在职干部培训班。远在1943年,他在甘肃天水就举办过水土保持讲习班,培养了一批技术干部。1958年,他协助举办了全国水土保持训练班,组织中、外专家讲课,亲自带学员实习。1974年结合教育改革,他组织
北京林业大学(现为
北京林业大学)、
西北大学、陕西水利学校等院校教师,在
武功县(现为
杨陵区)举办在职干部培训班,并赴
陕北实习。他协助
清华大学、西北大学举办水土保持短训班。还应邀去
广州市在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国际培训班上,给国内外
科技人员讲授水土保持课程。蒋德麒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精心培养的干部,在科研和教学中培养的人才,一大批已成为水土保持事业的骨干力量。几十年来,由他负责管理、指导和主持的科研项目,有22项获国家级或省级奖励。真是春华秋实50载,硕果累累献中华。
老当益壮雄心不已
几十年来,蒋德麒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1978年后,在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更是精神焕发,勤奋工作。1980年,他应邀赴
英国参加第二次国际土壤保持会议,介绍了中国水土保持概况,并交流了《
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论文,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一致好评。他年已八旬,还亲自率领
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的专家赴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考察矿区水土保持工作,并组织专家写出《关于神府煤田开发做好水土保持的考察报告》,上报水利部和陕西省政府后引起中央和晋、陕、内蒙3省(区)的高度重视。对此,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3省(区)也都发布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他积极利用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提出议案和建议。他积极整理总结几十年来积累的资料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日以继夜地组织人员撰写论文和著作。近几年他与别人合作主持编写的《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和《中国水土保持概论》等书,都是他为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呕心沥血的丰硕成果,也是当前中国比较系统的水土保持著作。(《中国水土保持概论》1982年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主编为
辛树帜、蒋德麒,编写人员有关君蔚、冯有权、马宗申、王书欣、刘万、
巨仁、
朱士光)
后被评为全国水电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
陕西省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这是对他一生献身治黄事业的最好总结,也是他晚年壮心不已的力量源泉。
主要事迹
1934—1935年 任
上海银行西安分行农业课主任,兼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技士。
1936—1937年 任全国稻麦改进所麦作系技士。
1937—1938年 在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农业硕士学位。
1938—1949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十、技正、简任技正。
1944—1945年 兼任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技正。
1947年 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土壤保持》(中国部分)的编辑工作。
1947—1948年 参观、考察美国各地水土保持工作。
1949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代杂粮特作系主任。
1950—1953年 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师,兼土壤系副主任。主任。
1953—1954年 任
西北水土保持委员会农业技师。
1955—1957年 任西北
黄河工程局水土保持科农业技师。
1957—1964年 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室主任。
1964—1969年 任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科技处农业技师。
1969—1971年 在
陕西省“五.七”干校学习。
1971—1990年 任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技术科工程师、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陕西省水电局副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学术顾问,《国际泥沙研究》编委会委员,《黄河水土保持志》编委会顾问,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陕西省志·水土保持志》编委会顾问。
1990年退休。
主要著作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蒋德麒编中国部分).世界土壤保持(SoilConservation—ninternational study).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研究(第4册),1948:189.
2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蒋德麒参加部分编写).黄河中游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蒋德麒修订).水土保持,
中国农业出版社,1973.
4 陕晋水坠坝试验研究工作组.水坠坝.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
5
辛树帜,蒋德麒主编.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6 黄河水利委员会
西北工程局(蒋德麒主持).
陕北地区韭园沟辛店沟八日暴雨中水十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措施效果.黄河建设,1956(12):9—27.
7 黄委会西北工程局(蒋德麒主持).西北黄土区坡地固体径流和液体径流形成过程的初步研究.黄河建设,1957(12):16—29.
8 黄委会西北工程局,水利科学研究所(蒋德麒主持).西北黄土区农业技术措施及其对保持水土和增产作用的初步研究.黄河建设,1958(2):26—32.
9 黄委会西北工程局,水利科学研究所(蒋德麒主持).西北黄土区
草木樨栽培及其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和合作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黄河建设,1958(2):33—37.
10 黄委会
西北工程局,水利科学研究所(蒋德麒主持).西北黄土区森林改良土壤措施及其对保持水土和生长影响的研究.黄河建设,1958(5):39.44.
11 黄委会水利科学研究所(蒋德麒执笔).复式梯田是
黄河中游黄土地区一项多快好省的水土保持措施.土壤,1960(1):16.18.
12 蒋德麒,
朱显谟.水土保持.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13 蒋德麒,赵诚信,陈章霖.黄河中游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初步分析.地理学报,1966,32(1):20.36.
14 龚时昭,蒋德麒.黄河中游黄士丘陵沟壑区沟道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在1977年巴黎召开的国际侵蚀及内陆水流输沙学术讨论会上交流).中国科学,1978(6):671.678.
15 蒋德麒,戚棣,谭节升.
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1980年在英国悉尔索举行的国际土壤保持会议论文集,土壤保持的回顾与展望,中文本由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编印,1984:289.300.(英文本:Giang Deegi,Qi Meidi,Tangieshang.Soil Erosion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Wuding River Val-ley, China,《Soil Conservation—Problems and Prospects》,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Soil Conservation at Silsoe, UK,in 1980. Great Britain:John Wiley \u0026 Sons Ltd. CIT Press,1981:461—479.
16
陕西省神府煤田水土保持考察组(蒋德麒是主要参加人之一).关于神府煤田开发做好水土保持的考察报告.水土保持通报,1986(5):1.9.
17 蒋德麒,向立.陕西省的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国际培训班讲义,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1988.
18 蒋德麒,向立.治理水土流失,人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中国水土保持,1990(4):2—6.
19 蒋德麒,向立.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当代治黄论坛,水利科学出版社出版,1990:111—121.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