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文礼(1905年—1954年),字郁周,
河北省县(今天津县)人。后迁居北京市枣林大院5号。原系国民党
韩复榘部下,曾任潍县县长、国民党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
厉文礼1924年于京兆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又在新民学院上学2年。1927年10月,厉文礼参加国民革命军。1929年5月,其在军阀混战中投靠
蒋介石。次年8月,厉文礼被任命为诸城县长。1932年,厉文礼调任任
潍县县长。1938年,厉文礼任国民党
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5月,厉文礼因鲁东行署主任
陆沉被杀事件,被山东省主席
沈鸿烈撤职。同年6月又被
中国国民党鲁苏战区总司令
于学忠委任为鲁苏战区挺进第二纵队司令。1943年3月,厉文礼在
安丘市被日军俘虏,投降日军,所部改编为“鲁东和平建国军”。
日本投降后,厉文礼所部被国民党
山东省政府改编为诸安昌潍“先遣军”,厉文礼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厉文礼潜居
天津市,在镇反运动中被查获,1954年1月,在安丘县夏坡村被依法枪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厉文礼1924年于京兆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又在新民学院上学2年。1926年毕业后,一度当过教员。
初入军旅
1927年10月,厉文礼参加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第四军,在
马鸿逵部充任
少校秘书不久调第一方面军军事教育团任少校书记官。1928年9月,厉文礼在山东
临清市参加
中国国民党。1929年5月,厉文礼在军阀混战中随马鸿逵叛离
冯玉祥,投靠
蒋介石。同年8月,厉文礼在马鸿逵任总指挥的第十五路军担任军事政治教育团少校书记官,半年后调该军六十四师一九二旅任少校军法主任。1930年8月,厉文礼被主掌
山东省政权的国民党第三路军总指挥
韩复榘任命为诸城县长兼民团县大队长和联庄会总会长。1932年6月调任
潍县县长兼民团县大队长和联庄会总会长。1936年11月,厉文礼参加安青帮。
1937年8月,厉文礼兼任山东省第八专区游击司令官。同年11月又兼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潍县县长。1938年1月,厉文礼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化名周至诚,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长
康泽委任为胶东支队司令,被复兴社山东支社头子
秦启荣委任为胶东大队队长,管辖
昌乐县、潍县、
高密市、平度安丘、
昌邑市、
莱阳市等县的复兴社中心组,以及他所属部队的特务工作。同月9日,日军侵入昌潍一带。厉文礼不战而逃,率领
潍县公安局长胡鼎三等800多人连夜弃城从潍县进人诸城、安丘山区进行游击抗战。厉文礼将所部800余人改编为3个总队,委任考斌之为鲁八区游击第一总队长,胡鼎三为第二总队长,钱澧堂为第三总队长。
实力扩张
1938年1月,第八区统辖
安丘市、昌乐、潍县、诸城、
寿光市、昌邑、高密、掖县、莱阳、
平度市、
广饶县、胶县、
即墨区等13个县。而
武装力量除厉文礼所率考、胡、钱各部外,其他
保安团多是地方性武装,团长由各县县长兼任,政令不能统一。因此,厉文礼以第八区游击司令官和督察专员的名义在所辖区内拉队伍、筹枪支、扩充势力,很快扩展到
昌乐县、诸城、
潍县、寿光、
昌邑市等地,队伍发展到16个总队,2万余人。2月,厉文礼辞去潍县县长之职。4月,厉文礼率领部队进驻诸城常城岭一带。国民党
山东省主席
沈鸿烈撤销厉文礼游击司令,委任其为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4、5月,适有日伪汉奸、华北自治联合军第二师师长高华清率部2000余人,携带轻重武器、枪支弹药和骑兵数百洽投厉文
礼部。
1938年5月,经过多次磋商,厉文礼给予优待遇,收编高部。但高部士兵军纪败坏,聚赌吸毒,酗酒滋事,偷窃奸淫等不断发生,高无法予以制止。因此高将部下留与厉文礼,孤身前往
青岛市谋生。厉文礼把高部以及其他收编的零星队伍,编为两个旅(4个团),共3000余人。到8、9月,厉文礼名下的游击队总共3万余人。计有两个旅(4个团),13个
保安团(后改称独立团),一个特务营,两个特务大队,一个手枪大队,一个便衣大队。司令部设在安丘西山区罗圈崖。1939年1月,厉文礼参加“三民主义青年团”,任“三青团”鲁东区指导员。
携军易主
因厉文礼部胡鼎三于2月杀害了鲁东行辕主任
陆沉,国民党
山东省主席
沈鸿烈于1940年5月6日撤销了厉文礼山东省第八区督察专员及第八区保安司令等本兼各职。厉文礼很快投靠了
于学忠,同年6月20日,于委任厉文礼为鲁苏战区挺进第二纵队司令。此时,厉文
礼部名义上虽有2.5万余众,实际上能接受其调动的仅有1.2万余人。主要是为五十一军作外围部队,活动在
安丘市、
昌乐县、
潍县一带。在抗日战争中,厉文礼所属部队,
考斌之团军纪较好,战斗力较强,群众拥护,多次袭击日伪军获胜,团长考斌之在1941年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其他各部军纪涣散,战斗力不强,虽有小规模
抗日活动,但各保存实力,游而不击,没有与日军发生过大的战斗,却不断袭击
八路军地方抗日武装。此时,各县的
保安团,有的被日军打垮有的脱离关系自找门路,有的与他貌合神离,仅存名义上的联系。
1943年2月,日军在山东派遣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茨指挥下,调集了驻
青岛市、
潍县、
张店区、
济南市和临沂等地日军和吴化文
伪军共3.5万余人,企图消灭
鲁苏战区司令
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发动了拉网式合围大“扫荡”。2月20日向一一三师司令部驻地城顶山一带大举进攻。从四面进行合围,包围圈逐步缩小。厉文礼“二纵”部队处于北边外围,首触即溃,向南撤退,靠拢城顶山。但当时在城顶山的一一三师师部及六七八团正被围困,短兵相接战斗非常激烈,团长
刘斌牺牲。二营孙营长继续指挥,坚持战斗,经多次拼杀,才率领余部千余人突出重围。此次战役,共歼灭日伪军千余人,
中国国民党将士阵亡460余人,伤者及被俘者数量极大,师参谋长张植桴和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中将周复阵亡。师长
韩子乾被俘。厉文礼也在水润道西山被俘。
卖国求荣
厉文礼被俘后,送交日伪
潍县县政府,日军委派伪潍县县长徐观政与日谍报员横田进行劝降。1943年3月10日,厉文礼在横田的监督下,在夏坡宣布率部正式投降日军,并发表宣言要与日军共同反共。7、8月份,厉文礼被委任为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共辖
伪军1万余人。此后,除将4000左右的伪军安插在
昌乐县、潍县一带外,将8000余名主力分东西两条防线,集中驻扎在
安丘市境内。他将司令部设在安丘城西南40余里的夏坡村,同时在安丘城东30余里的王家古城村设立东线指挥部。厉文礼则躲在
潍县城里,直接接受日军驱使,实行遥控指挥。主要任务是作为日军外围,和
八路军对抗作战。
厉文礼投降
日本后,便在所辖各地到处进行反共宣传,并且在安丘、潍县等地拉夫抓丁,砍树木,拆民房,修工事,筑碉堡,为帮助日军控制占领区,制造了许多反共反人民的惨案。1943年,为了截击八路军的交通,破坏潍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厉文礼多次命令王有为部窜犯蔡家栏子、大湾口等村烧杀抢掠,共屠杀群众21名,抢去牲口245头、大车25辆、粮食20余万斤,烧拆民房1800余间,害得蔡家栏子一带人民无家可归。1944年,在夏坡村枪杀、活埋抗日志士和群众67人。同年,厉文礼部配合日军6次“扫荡”解放区夏家沟、马家寨庄、张家陡沟、黄石板坡、
南郡、娄家庄等50余村,烧毁房屋220余间,打死群众19人,牵去牲口82头。此外,厉文礼还以种种恶毒手段,摧残盘剥广大人民,效忠日军。
奸恶伏诛
1945年6月5日,
八路军山东军区八路军鲁中军区及
地方武装共1万余人,在广大民兵配合下,首先对厉文
礼部的巢穴夏坡据点展开了进攻。7日,夏坡据点解放。同时收复厉文礼西部防线的15个外围据点。厉文礼的西部防线崩溃后,其司令部龟缩到安丘城西关,残部驻县城附近。8日,鲁中部队相继收复
安丘市南部及东南部的多个据点,盘踞龙湾崖据点的
李鸿藻部闻风逃窜。9日晚,鲁中部队挥军北上直插
昌乐县,取得多项战果。此时躲在潍县城的厉文礼,一方面调派2000余名日伪军从多地向
鄌郚镇增援,另一方面纠集1700余名日伪军,由参谋长孙荣第带领于15日晨重新占领夏坡村。
6月17日起,
八路军一部围困夏坡之敌,一部在安丘县扩大战果。22日,鲁中部队东路大军连克据点,厉文礼十六团王子春部大半被歼,韩寿臣等率部起义,厉文礼东部防线瓦解,夏坡守敌恐慌。23日,鲁中部队切断交通线并实行钳形夹击,厉文礼部参谋长孙荣第率部弃寨北逃,夏坡解放。此后,鲁东和平建国军分崩离析,厉文礼等龟缩在安丘城、潍县城。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战败投降。厉文礼残部被国民党
山东省主席
何思源编为诸(城)安(丘)昌(乐)潍(县)
警备队,同时被
戴笠以
蒋介石名义封为诸安昌潍“先遣军”。厉文礼摇身一变,成为警备司令和先遣军司令,将司令部设在潍县城。1945年冬,诸安昌潍“先遣军”被撤销,厉文礼被委任为山东省政府顾问。厉文礼部除胡鼎三部200余人逃往
青岛市外,其余被山东省第八专区专员兼山东保安第一师师长张天佐收编。至此,厉文
礼部彻底消亡。1946年,厉文礼在
潍县加入道会门同善社。1948年3月,潍县城解放前夕,厉文礼由潍县潜回
河北省,在
天津市藏匿居住。1954年1月,厉文礼以汉奸杀人罪被人民政府枪决。
人物轶事
修建朝阳桥
1933年,时任
中国国民党潍县县长的厉文礼提出在潍县城里朝阳门和东关庆城门之间建设钢筋混凝土大桥,来取代之前的
木桥。大桥工程初由在青岛的
德国建筑商设计承包,后又转包于潍县云亮包工局(后改称营造厂)潘云亮承包施工。所用水泥、钢材,当时限于国内条件,分别由
比利时、
荷兰进口。历时一年,于1934年落成,取名朝阳桥。大桥长102米,宽6.6米,高12米(水下4米),三孔,钢筋混凝土筑成,桥南侧中上方刻有厉文礼监造字样。
新建钟楼
朝阳桥建成后,厉文礼又在朝阳门城楼新建高型四面钟楼一座,顶部安量大型时钟,该钟为铜构件机器钟,四周有圆形盘面,指针同步运转,动力用四盘钢丝绳加硅码带动,价值1700余元。钟楼于1935年建成。因其位于县城中心,颜壮观睛,大钟走时准确,四面均能看到,人们称为“标准钟”。
翻修南坝崖街
南坝崖街是去潍县火车站的主要通道,但路面狭窄,坎坷不平,交通极不方便,且该街南端蒿草丛生,白骨横陈,极为荒凉。厉文礼于建桥后又倡议翻修南坝崖街,将原坝崖滨河的
宁波市墙拆除,向河中拓宽五六米建新坝。坝内填土作为房基出售,以预售建房用地地价用于扩建南坝崖工程。扩建后的南坝崖街,东面临河,西依城墙,街道两面商肆鳞次比,成为繁华的商业街。路面由青石板改为
花岗石板,在这条街南端,城东南角下新筑砖砌
水刷石墙面栅栏门一座,南北两面有水泥
匾额,南面题“坝崖大街”,北面题“表海雄风”。
拍摄《潍县大观》
1935年,厉文礼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拍摄了黑白无声纪录影片《潍县大观》,真实纪录了旧潍县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商业、工业等面貌。影片长1650米,放映55分钟。当时的放映机,每秒钟15个画格间歇运动。如果在现代每秒钟24个画格间歇运动的放映机上放映,人物动作会出现“跳动”的感觉。
检阅童子军
1936年5月,厉文礼报呈山东省政府批准,举办了一次全县童子军大检阅、大露营,地址选在西关月河以西。全县中小学童子军1000多人,集中在此,由县立中学、广文中学、城区文庙、继志等小学和望留、高里等5处乡镇小学的学生组成,活动期为半月。各校童子军均携带帐篷,露天扎营安帐,进行野营拉练活动。最后,进行大检阅,师生进行操练队形、结绳、救护、
旗语等项表演活动。在月河西旁新辟一处大操场,扎了检阅台。大露营结束时,省教育厅长
何思源、驻军师长李翰章、县长厉文礼、教育科长赵来祯及地方名流登台观看汇报表演。晚上,举行了盛大营火晚会,演出了精彩节目,县中教师王一之指挥大唱抗日歌曲,还分发了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