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二级学院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是东北大学二级学院,为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由采矿工程系和矿物工程系组建而成。东北大学成立于1923年,设立理工科。1924年改为工科。2013年6月,建筑系从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分出,成立江河建筑学院。
自建院以来,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共获得351项各级奖励,其中包括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155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学院承担了2884项各类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优秀、重点)青年基金等,总经费达11亿元。截止至2023年有教职工2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人,外聘院士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
历史沿革
1923年,老东北大学成立,设立理工科。1924年改为工科。1926年新增采冶学系,1932年停办。1946年改称矿冶工程学系,1949年改组为沈阳工学院下属的采矿学系和冶金学系。
在1950年,沈阳工学院更名为东北工学院,并将焦作工学院的采矿系、抚顺矿专以及鞍山工专的采矿系并入其采矿系。1952年,东北工学院采矿系进一步扩大,接收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矿山系的矿区开采专业以及山东大学的采矿系。1960年,矿山机电专业被并入采矿系,采矿系随后更名为矿山机械化与自动化工程系。然而,这个更名并未持久,到1962年,矿山机电专业又从该系分出,采矿系恢复原名。1984年,选矿专业从采矿系分离,新成立了矿物工程系。
1993年,东北大学恢复了其历史上的名称。随后的发展中,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与扩展。1995年9月,原本分设的采矿系和矿物系合并,标志性地成立了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仅两年后的1997年,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学科范围和教育资源。到了2001年,沈阳黄金学院原属的矿山系、地质系、选冶系等相关专业也被划入了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13年6月,建筑系从资源与分出,成立江河建筑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有7个教学系(采矿工程系、矿物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地质系、土木工程系测绘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
采矿工程系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1981和1984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首批设置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设置特聘教授岗位,2004年获得国家“985工程”学科建设支持,采矿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已成为国内矿业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止至2023年,该专业累计培养了200余名博士、400余名硕士和5000余名本科生。2008年,该专业成为东北大学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科,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进一步被纳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近年来,该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果,如《矿业类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荣获2012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该专业不断强化核心课程建设,其《采矿学》教材更是获得了2012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矿物工程系
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建于1949年,是我国第一个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1981年和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继批准本学科点硕士学科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本学科所在一级学科矿业工程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本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9成为国家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本学科建立了“辽宁省矿物加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沈阳市非金属矿高效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辽宁省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度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团队。
截止至2023年,本学科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高级工程师3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还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教师担任博士生导师工作,其中有3名兼职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魏德洲教授是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学科教师在年龄和职称结构上都较为合理。
安全工程系
东北大学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有悠久的历史,是国内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源地之一。1952年成立了矿山通风安全教研室,1953年招收了新中国第一批矿山通风安全研究生。国内著名安全工程专家关绍宗、隋鹏程、王英敏教授等曾作为学术带头人在此工作。1983年创建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内最早创立的安全工程专业之一。1987年开始招收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硕士生,1993年开始培养博士生,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授权点的学科之一,于2001年被辽宁省评为重点学科,于2009年成立了“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先后于2011年、2012年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与博士后授权点,现具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的学术队伍结构健全合理。截止至2023年教授5人,其中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教授有3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实验工程师和技术人员4人。在全国性学术组织中担任理事的骨干教师有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部教师人数的70%以上。
地质系
东北大学地质学科历史悠久,是国内最早获批硕士学位的学科。地质系建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矿产普查与钻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3个二级学科与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近年来,依托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及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不断拓展和凝练优势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代表性成果,共建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实践基地,国际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矿产普查勘探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截止至2023年,有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一级学会理事以上3人,本科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矿学科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东北大学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6人次。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科的前身是我校矿山建设工程专业(1953年设立此专业),为国内知名专业,自1980年开始招收结构工程与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是我国较早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95年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学科为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已形成了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并在组合结构、结构检测与加固、地下结构、基坑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土木工程材料及结构稳定性、岩石断裂与损伤、防水与注浆技术、预应力与锚固技术以及现代计算力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诸多领域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截止至2023年,本学科有教师和实验员2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20人,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0名,讲师6人,实验员3人,有10余位教师曾经留学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并不断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曾主持国际学术会议5次。
测绘工程系
东北大学测绘学历史悠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设有测量教研室,为建筑、土木、采矿等专业开设测量课程。近10年,学科发展迅速:1999年开始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下设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自主设置数字矿山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获辽宁省重点学科。
测绘学工程系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刘善军教授任系主任、包妮沙副教授、马保东讲师任系副主任。每年可培养博士研究生约5人、硕士研究生约20人、本科生约60人。
环境工程系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3年,1994年开始招生,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截止至2023年,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实验员2人(含副高级1人)。本专业在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多项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建成了水污染处理实验室、空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固液分离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业污染治理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实验室,拥有大型环境检测和分析设备,可提供全面的环境技术支持
师资规模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截止至2023年,有教职工2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人,外聘院士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
截止至2023年,有博士生导师63人,教授55人,副教授70人,高级实验师10人。在校学生2938名,其中本科生1710人,博士研究生438名,硕士研究生790名。
教学建设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智能采矿工程八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及测绘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拥有矿业工程、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点及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及工程力学结构工程、矿产普查与钻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教学成果
学院注重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获批建设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建有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岩土力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与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签订本科“2+2”联合培养协议。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国际罗哈奖(Rocha Medel)。
建院以来,共获得351项各级奖励,其中包括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155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同时,承担了2884项各类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优秀、重点)青年基金,总经费达11亿元。发表学术论文7637篇;出版专著、教材252部;获国家专利432项,其中发明专利337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69套。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建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难采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具有国家环保检测资质)等教学科研基地16个。与国外3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机构设置
由学院机关、8个基层学术组织和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
专业设置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截止至2023年,有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学位2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1个。
以上参考: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东北大学矿山工程研究所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采矿工程实验室多年来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对采矿工程的各个领域进行实验研究。近年来结合“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在原有实验系统基础上,又增建了岩石失稳与控制、矿业信息与决策、散体流动力学、多相流藕合实验系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使采矿工程实验室更具活力,已具备万吨级岩石力学加载系统,基本能够满足未来岩土工程问题研究的需要,为岩石破裂过程失稳与控制失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建设了散体流动力学实验系统,有利于研究崩落矿岩移动规律,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率,优化采矿工艺,开发出低贫损、高强度开采方式和采场结构;已建成了功能完备的数字矿山系统,具备研究最佳矿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信息支持体系,可为矿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决策支持;已建设了物料分析、制备、焙烧和成型及加工系统,具备了完善的资源综合利用评估分析和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的能力,能够满足未来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利用问题研究的需要,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采矿工程实验室于200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现已成为了我国金属矿山重要的研究基地,增强了东北大学矿业工程领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采矿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研究中心由一批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组成,主要致力于矿物加工和矿物材料合成、超细粉体制备、非金属矿深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中心组建以来研制了纳米碳酸钙硫酸钙晶须、脱磁器、电磁精选机等产品和设备,并已实现了产业化,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成果6项。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8项,横向项目多项,科研经费总额已近2000万元。以中心为依托,获批组建了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沈阳非金属矿高效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东大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安全工程中介机构,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于安全工程专业和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具有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A级资质、安全验收评价A级资质和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A级资质,并具有国家一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资格。
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设有安全技术、事故仿真、人机工程、粉尘爆炸、除尘技术、空气动力学、化学品检测、微生物技术、滤料检测等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齐全、性能先进,为安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
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
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始建于1989年。1996年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环保产品认定和质量检测单位,具有辽宁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中国气象局资质,是全国唯一的滤料及配件国家级检测单位,检测程序和数据具有法律效应。主要承担各种袋式除尘器用和空气净化用过滤材料的委托检验、认定检验、仲裁检验工作,为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际知名公司和国内几十家滤料生产企业,环保工程公司,电力、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用户进行众多的滤料检测,同时也从事除尘技术及理论研究,新型过滤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是DV空气净化滤料和国产针刺毡滤料的最早研发者,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多项省部奖,为袋式除尘委员会常委和副主任委员单位。
辽宁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辽宁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是在东北大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于2002年7月经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开始建设的。2004年获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中心教师先后开展过100余项与环境工程有关的科研和设计工作,有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发明奖、科研进步奖和重大科研成果奖等奖励,拥有涂层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ZL9911314.6),回转分室脉冲袋式除尘器(ZL00210296.9)等十余项专利。其中“化学助滤剂的基础研究”1998年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过滤介质的研究”1999年国家冶金工业局鉴定该成果已达国内外先进水平且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0年获辽宁省发明创造二等奖;“多种类型油烟净化装置”2000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浓度洗煤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2004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2007年获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平台
参考资料:
学术成果
学院建院以来,获各级奖励27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07项。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3701项,总经费4亿5千万。发表论文5930篇;出版专著、教材204部;获国家专利152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15套。
校园文化
院训
德以怀远,学以精工。
院徽
院徽设计方案: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截至2023年11月:
校友情况
以上参考:
荣誉奖项
以上参考: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www.zitu.neu.edu.cn.2019-12-27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联系我们.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院徽、院训发布.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3
知名校友.www.zitu.neu.edu.cn.2019-12-27
组织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采矿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矿物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安全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地质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土木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测绘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环境工程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学科点简介.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专业介绍.学院官网.2023-11-23
科研平台.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科研平台.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学院领导.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学院集体及教工获奖.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11-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采矿工程系
矿物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地质系
土木工程系
测绘工程系
环境工程系
师资规模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教学成果
机构设置
专业设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东北大学矿山工程研究所
东北大学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滤料检测中心
辽宁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科研平台
学术成果
校园文化
院训
院徽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