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别名:
元祐浑天仪象),是
北宋科学家
苏颂等人建造的以水为动力的大型天文计时仪器。
宋元祐三年(1088年)五月,制作出了水运仪象台“小样”,十二月大木样制造完毕。宋元祐七年(1092年)六月,水运仪象台被成功制造出来。水运仪象台建成之后,苏颂奉诏“记其制度”,将其设计原理、全部设计图样以及图样的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写了《
新仪象法要》一书。金兵陷汴梁时(1127年),苏颂领导制作的水运仪象台遭到破坏,仅存世三十九年。1958年,史学家
王振铎按1∶5的比例,第一个成功复制了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后来,
日本画家吉泽大淳、
英国科技史学家
李约瑟也成功复制。
根据《新仪象法要》的记载,水运仪象台(以宋代水矩尺计算)高是三丈五尺六寸五分(约12米),宽度是二丈一尺(约7米),水运仪象台其内部是以水为动力,集浑仪、浑象、报时为一体的,上窄下宽呈长方形的木结构建筑。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层。水运仪象台顶层为浑仪,用于观测星空;中层为浑象,生动、准确地模拟星辰起落的天象变化;底层为动力装置及计时、报时机关。
苏颂主持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是
中原地区古代单体尺寸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精妙的超大型科学仪器,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水运仪象台开创了三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可随天体运动的浑仪转动装置(望筒)、第一个可控制仪象台匀速运转的“天衡”系统(擒纵器)、第一个可根据观测需要自由启闭的活动屋顶。
命名
因为该仪器是由水力推动枢轮起动机器运转,所以称为“水运仪象台”。
赵煦则把水运仪象台命名为“
元祐浑天仪象”。
简史
研制背景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十一月,诏命苏颂制造新的浑天仪。为了更好地研制新的浑天仪,苏颂立即召集天文历法官员,一面收集天文资料,一面开始寻访有天文专长的人才。他先是发现了精通《
九章算术》、掌握“测天之术”的
韩公廉,于是奏请皇帝,调韩公廉协助他。接着,苏颂发现了寿州州学教授王沇之,学有专长,将其调入
开封市,“充专监造作兼管勾收支官物”。他考察太史局和翰林天文院时,选出“夏官正周日严、秋官正于太古、冬官正
张仲宣”等人,与韩公廉同充制度官,“局生袁惟几、苗景、
张端,节级刘仲景,学生侯永和、于汤臣测验晷景刻漏等,都作人员尹清部辖指画工作”,也就是由尹清统管全部组织工作。
苏颂上疏奏请
赵煦设立研制水运仪象台的专门机构——元祐浑天仪象所。皇帝奏准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从设计图纸到水运实验,从木制模型到观测
天体,苏颂都是精心审核,反复试制。
成功研制
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与仪器的基础上,
韩公廉初步设计《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苏颂审核后,命韩公廉“造到木样机轮一座”。宋元祐三年(1088年)五月,制作出了“小样”。宋哲宗与百官对小样的试验都很满意。接着十二月大木样制造完毕,经过充分准备,演示又取得了成功。“闰十二月二日具札子取禀安立去处,得旨置于
集英殿。”这是研制的第一阶段,即大木样的研制过程。
第二阶段是铸造铜制的浑天仪。铸造之前,翰林学士
许将等人再次检验大木样的测试结果是否准确。“宋
元祐四年三月八日(许)将与周日严、苗景昼夜校验,与天道合,诏以铜造。”经过三年的精心研制,新的浑天仪终于造成,用铜约两万斤。水运仪象台的构思广泛吸收了以前各家仪器的优点,尤其是吸取了
北宋初年天文学家
张思训所改进的自动报时装置的长处。在机械结构方面,运用了
筒车、筒车、桔槔、凸轮、天平杆等一系列设备的机械原理,把观测、演示和报时设备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部自动化的天文台。
宋元祐七年(1092年)六月,元祐浑天仪象成,诏三省、枢密院官阅之。在御前演示和观测实验中,水运仪象台受到
赵煦以及三省、
枢密院、太史局等官员的好评。宋哲宗将其命名为“
元祐浑天仪象”,并指示安放在“合台”,即水运浑象台上。水运仪象台建成之后,苏颂奉诏“记其制度”,将其设计原理、全部设计图样以及图样的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写了《
新仪象法要》一书。
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在水运仪象台试用两年之后,宋哲宗再次下诏,校验新旧浑仪的优劣。参与比较的新旧浑仪有四台:“在测验浑仪刻漏所曰
至道仪,在翰林天文局曰皇祐仪,在太史局天文院曰
熙宁仪,在合台曰元祐仪。”在
礼部、秘书省主持下,集新旧浑仪的局官,共同测验。结果,还是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即
元祐浑天仪象)最精密。
遭到破坏
金兵陷汴梁时(1127年),苏颂领导制作的水运仪象台遭到破坏,仅存世三十九年。虽然“元祐浑天仪象”已不复存,但《
新仪象法要》得以留存,其中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方法,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也为后世复制水运仪象台提供了可能性。
南宋时期,逃到偏安
杭州市的政府和卖国贼
秦桧曾试图寻找苏颂的后人,并派遣使者前往
温州市搜寻苏颂的制造书籍,甚至向
朱熹求助,意图重建水运仪象台,但最终未能如愿。自宋代以后,苏颂水运仪象台的重建便再无下文。元代
郭守敬所创的定时器偏离了自动仪象台的范畴。明代初年,
司天监向
朱元璋呈献的
水晶刻漏,非但未被赏识,反被视作无用之物而遭击碎,这直接导致明代初期连自动机械的定时器都不再被研制。直至明末,耶稣会士抵达
中原地区,将
欧洲的自鸣钟引入,然而,当时的统治阶级因孤陋寡闻,竟将其视为西洋奇技。总体而言,明朝在这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近乎空白。
约十八世纪时,
英国的钟表制造业已相当发达,
大英帝国殖民主义者将大批制作精良、装饰华贵的钟表作为炫耀的商品输出国外,尤其是中近东和
印度等地。当时,中国清朝的皇帝也收到了这些精心制作、融合东方装饰风格的钟表。然而,由于失去了自身的优秀科学技术传统,
爱新觉罗·弘历的御用文臣在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竟对苏颂的著作《
新仪象法要》妄加评论,谬称其为:“我朝仪器精密无比,远超千古,苏颂所创,自无足轻重,但其一时讲求制造的精神,倒颇有参考价值。”
成功复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仙洲开始研究苏颂仪象台的征程。1953年至1954年间,他在《
机械工程学报》上连续发表了相关文章进行介绍,随后在1956年12月,又在《
天文学报》上发表了探讨中国
计时器发明的论文,尤其针对唐宋以来水力与沙漏
天文仪器的主要机械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归纳与分析。
1956年,科学规划委员会与
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的自然科学史研讨会上,提出了对苏颂制作的水运仪象台进行复原研究的必要性。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与文化部文物局指派
刘仙洲承担复原任务。1957年1月至5月,完成了复原设计,期间得到了
故宫博物院的支持。
1958年春,故宫博物院建筑研究室与中央
自然博物馆美术加工组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别负责台体结构与内部机械的制造;同时,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室对浑象
星图进行了复原与补充;最后,故宫博物院文物修整组对整体模型进行了精度加工。直至1958年6月1日,水运仪象台的运转规律得以发现,
筒车得以顺畅转动。同年,史学家
王振铎按1∶5的比例,第一个成功复制了水运仪象台的模型,并发表了《揭开了我国天文钟的秘密》一文。后来,
日本著名画家吉泽大淳、
英国科技史学家
李约瑟也成功复制,李约瑟还把《
新仪象法要》译成英文在中国国外发行,并肯定苏颂“是一位突出的重视科学规律的学者”。
工作原理
水运仪象台的构思广泛吸收了以前各家仪器的优点,尤其是吸取了
北宋初年天文学家
张思训所改进的自动报时装置的长处。在机械结构方面,采用了民间使用的
筒车、筒车、桔槔、凸轮和天平秤杆等机械原理,把观测、演示和报时设备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部自动化的天文台。水运仪象台最上层平台放置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可通过天文观测校准浑象演示和报时装置。中间层放置一台
浑象,可以演示实时天象。最下层是动力系统和计时报时系统,报时装置利用了160多个小木人以及钟、鼓、铃、钲四种乐器。
水运仪象台不需要人力控制,其动力机械是一个由三十六个水斗和钩状铁拨构成的枢轮,即
筒车,枢轮顶端有起到杠杆作用的“擒纵器”。枢轮由水流量和擒纵器控制,按一定的速度运转,进而带动整个仪象台的运转。整座仪器既能观测天文星象,测出
日月星辰的位置,又能用于计时报时。
基本构造
根据《
新仪象法要》的记载,水运仪象台(以宋代水矩尺计算)高是三丈五尺六寸五分(约12米),宽度是二丈一尺(约7米),水运仪象台其内部是以水为动力,集浑仪、浑象、报时为一体的,上窄下宽呈长方形的木结构建筑。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水运仪象台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关键部件为仿
青铜铸造,中间一层有一个没有窗户的“密室”内放置着一台浑象,真实的再现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变化,下层有台塔伦报时机构共分成五层木阁。
上层
水运仪象台的上层是一个露天的平台,设有浑仪一座,用龙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浑仪上面覆盖有遮蔽日晒雨淋的木板屋顶,为了便于观测,屋顶可以随意开闭,构思比较巧妙。露台到仪象台的台基有七米多高。
浑仪的仪座为十字水平,仪体分三层,外层为六合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和经纬度,中层为三晨仪测定一年四季和日月星宿的位置,里层为四游仪,设有望筒以便实测目标,原仪为铜质制造。浑仪结构和唐、宋浑仪类似,只是在中间一重三晨仪里加一个在赤道方向的天运环,环有齿牙,和天柱的上轮相接,由天柱通过天运环带动三晨仪一起转动。这是后世转仪钟的一个雏形。浑仪置于板屋内,是近代望远镜室活动屋顶的先驱。
中层
水运仪象台的中层,南北各有内开的门,门外设有栏杆,在中层的南部有浑象一座,此外别无它物,浑象的外形为下面是地柜,上表面是经纬环的环规,规中安装浑象球,浑象一半装在地柜里面,一半露出柜面,浑象中间的赤道带上装有齿牙。机轮轴的天轮和它相接,以带动浑象和天穹一起旋转,一昼夜转动一圈,真实地再现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变化。
下层
动力装置
在下隔的中央部分设有一个直径3.767米的枢轮。枢轮上有72条木辐,挟持着36个水斗和勾状铁拨子。枢轮顶部和边上附设一组杠杆装置,它们相当于钟表中的擒纵器。在枢轮东面装有一组两级漏壶。一水斗满时,水斗的拨牙撞击关舌拉下天衡同时天关与
天梭也同时打开,枢轮即往下转动。但因擒纵器的控制,使它只能转过一个斗。这样就把变速运动变为等间歇运动,使整个仪器运转均匀。
枢轮下有退水壶。在枢轮转动中各斗的水又陆续回到退
水壶里。另用一套打水装置,由打水人搬转
筒车,把水打回到上面的一个受水槽中,再由槽中流入下面的漏壶中去。因此,水可以循环使用。打水装置和打水人则安置在下隔的北部。
在轮舵的前面有一组提水机械系统,它们由升水下轮、升下水壶、升水上轮、升水上壶、河车、天河组成,当提水人转动舵轮时,水就从升水下轮开始一级一级提升,直至到天河,从而完成提水和蓄水的任务。
在这一组提水机械的东面是天池,平水壶它们比天河低,以便将天河中的蓄水通过天河到达平水壶。在枢轮的下部设有退水壶,让经过枢轮的水退回流到升水下壶去以便循环。整台仪器的动力在下层的北面,是靠北面的打水人用以转动轮舵的操作站立地。
报时装置
下层报时机构的五层计时报时装置,在台下层的南部,外面有向南的5个窗口,窗内有五层木阁,五层计时报时装置内从上致下有五个轮连载机轮轴上,这五个轮各带动一层窗内的报时动作,由于五层轮的外面,有了一座五层木阁,可能将全部机轴隐藏起来,当打开南面的双窗就能看到这五层木阁窗中将按时出现司辰木人和
打击乐器的木人。
每层木阁内都有相应的机轮或轮辋,上挂抱牌木人;或用拨牙拨动窗口木人手臂敲打乐器。这些机轮都装在一根机轮轴上。机轮轴有传动机构和天柱相连。天柱是贯通全台上中下三隔的传动轴。天柱下有个下轮,与枢轮轴伸出的地毂相结合。当作为原动轮的枢轮转动时就经过地毂传动,使天柱旋转起来,由此带动全仪。
第一层木阁又名“正衙钟鼓楼”,负责全台的标准报时。木阁设有三个小窗。到了每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做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为时初和时正)的开始时,就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人在左窗里摇铃;到了每个时辰的正中,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窗里扣钟;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窗击鼓。这层木人动作由昼时钟鼓轮控制。
第二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初、时正。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窗,每逢各个时辰的开始时,一个穿红衣的木人持时辰牌出现在小窗前;每逢各个时辰的正中,一个穿紫衣的木人拿着时辰牌出现在小窗前。此层共有红衣木人和紫衣木人各12个,时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这层木人的动作由昼夜时初正轮控制。
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窗,每到一刻,一个穿绿衣的木人持刻数牌出现在小窗前。此层共有96各绿衣木人,它们按12个时辰的初正,次序中间插上时刻,如一刻、两刻、三刻等抱有时辰牌,当第二层木人转到木阁中窗前报时辰时,相应的第三层木阁中报刻时辰即出现在门前报刻。这层木人的动作由报刻司辰轮控制。
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该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窗,木窗内置一小木人,逢日落、黄昏、各更、破晓、日出之时,木人击钲报时。这层木人的动作由夜漏金钲轮控制。
是由两叠的轮辋制成,上重轮辋有三层的孔洞,是按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来分度的。孔洞中插入更筹木箭杆,可以按季节分层插入排列,冬至是箭筹排列较密,夏至时较疏,利用箭筹与拨子的作用拉动第四层木阁窗口的木人在夜间按更击鼓,以报更数。
第五层木阁负责报告晚上的时间。这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窗,日出、日落、各更,一个穿红衣的木人持牌出现在小窗前;各筹(点),一个穿绿衣的木人持牌出现在小窗前。这层木人的动作由夜漏司辰轮控制。
轮辋设38个司辰木人,这批木人不是固定在轮上的,而是可以移动的,它们的位置是随节气来排列,司辰所执牌面书写内容是从日落到日出,夜间的各个时刻,如,日入,昏、二更、一筹、日出等,这38个牌木人在夜间轮流转现在第五层木阁窗口,指示更筹数。
相关书籍
苏颂所著的《
新仪象法要》成书于宋
绍圣初年,这部作品是11世纪
中原地区天文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它不仅详细记录了天文学的成就,还介绍了
天文仪器的制造过程。苏颂广泛汲取了民间广泛应用的机械知识,并将其综合运用,巧妙设计出一整套完整的机械系统,提升了其科学实用价值。《新仪象法要》在编写上极具科学性,书中附有六十余幅全图、分图和群图,这些图表大多采用
透视和示意的方式呈现。这部书后来收录到《
四库全书》中,得以流传下来。
仿制版本
中国科学技术馆版本
中国科学技术馆版本的水运仪象台参照苏颂编撰的《
新仪象法要》一书复原,体积为原物的1/2大。
王振铎版本
1958年,史学家王振铎按1∶5的比例,第一个成功复制了水运仪象台的模型。
中国福建版本
翔安区苏颂文化公园中央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大陆首台1:1比例的苏颂水运仪象台,高12米,宽宽7米,共分3层,完全按照苏颂当年设计制作的水运仪象台进行建造。
开封市博物馆版本
开封市博物馆版本的水运仪象台高十几米,
齿轮间隔若干秒即运转一次,列队的古装人物也会移动,时间、天象通过人物敲钟的方式报出。
中国台湾版本
中国台湾的水运仪象台台边装饰着飞鸟。
日本版本
罗西尼钟表博物馆版本
位于罗西尼钟表博物馆的水运仪象台是按1:6的比例复制的,高约2米。
主要发明者
苏颂,生于
赵恒天禧四年(1020)十二月,福建泉州南安人,天文学家、机械学家,字子容,谥正简,北宋泉州同安葫芦山(今厦门同安永丰乡)人,官至右仆射兼
中书门下侍郎,拜太子少师致仕,封魏公。在天文、药物、文学等诸多方面作出过卓著贡献。
影响意义
苏颂将浑仪、浑象、司辰三器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是水运仪象台的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天文机械制造史上的一大创造。水运仪象台的天衡系统是现代机械钟表的先驱,堪称世界钟表发明的鼻祖。
苏颂主持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是
中原地区古代单体尺寸最大(高12米,宽7米)、投资最多(5万贯,约占
北宋当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技术最精妙(世界历史上最早带有擒纵器的
计时器,早于
欧洲约百年)的超大型科学仪器。水运仪象台开创了三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可随天体运动的浑仪转动装置(望筒)、第一个可控制仪象台匀速运转的“天衡”系统(擒纵器)、第一个可根据观测需要自由启闭的活动屋顶,此三项也开辟了现代天文台转移钟、现代机械钟表和现代天文台自动启闭圆顶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
新仪象法要》中,还记载着依据实测绘制的
星图,共绘星1464颗,比四个世纪后西欧观测到的1022颗星数还多442颗,这也是中国国内现存最早的全天星图。西方科技史专家蒂勒·布朗和《科学史导论》的作者
萨顿都认为,从
中世纪到十四世纪末,除中国的星图以外,再也举不出别的星图。宋代
天文学的辉煌成就由此可窥见冰山一角,子孙后辈也得以在巨人的肩膀上“仰望星空”。
1956年3月,
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在研究了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后,写出《
中原地区的天文钟》的论文,给予“水运仪象台”极高评价。他还把苏颂《新仪象法要》一书译成英文,轰动了国外的科学界。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因此可以说他比
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先行了七个半世纪。”
有“表王”之称的
百达翡丽在其官方资料中明确指出,手表里面最关键的“心脏”——擒纵系统的发明来自中国
北宋时期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擒纵在水运仪象台里叫作“天衡”。由此,苏颂被公认为世界钟表鼻祖,水运仪象台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