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坊镇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下辖镇
谭坊镇,位于山东省青州市东部,东邻昌乐县,北接寿光市,南通临朐县荣成—兰州公路胶济铁路、07028省道以及宝通街横贯境内,设有汽车站,柏油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水源丰沛,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是青州市经济强镇,山东省中心镇。
邮编
262516
所辖村代码
370781115:~201南魏村~202北魏村~203王家羊村~204贾家庄村~205于家庄村~206石桥村~207高家埠村~208孙家楼村~209状元桥村~210东霍陵村~211北吉林村~212谭中村~213谭北村~214谭南村~215团结村~216庄家庄村~217小推官村~218八里村~219东萧村~220萧家庄村~221李家庄村~222吕楼村~223大推官村~224西石村~225东石村~226太平村~227孙家村~228小刘村~229南傅村~230北傅村~231李家宅村~232老官庄村~233东刘镇村~234董家庄村~235马家冢村~236薛家庄村~237东吴村~238东村~239西亓村~240万坊村~241刘晨村~242张家羊村~243康家羊村~244下坡村~245巩殷村~246唐家院村~247半截楼村~248宋家池村~249杨村~250南埠郭村~251西田旺村~252东田旺村~253陈家庄村~254程家村~255小赵家庄村~256大赵家村~257王油村~258高家村~259西齐村~260南董村~261小杨村~262东镇武村~263西镇武村~264刘君台村~265宋家坡村~266双槐村~267夹河村~268西于村~269赵家辛村~201西郑村~202中郑村~203东郑村~204南王家村~205吉林村~206塘坊村~207老鸦村~208庄子村~209小尹村~210河子头村~211四座楼村~212东赵庄村~213西何村~214袁路村~215东营子村~216房家村~217十亩田村~218山前刘村~219庄庙村~220丁下许村~221东郝村~222张石岭村~223山头店村~224官家村~225倪辛村~226南孙家村~227崇家村~228崇沟村~229程辛村~230山前李村~231山前张村~232北寨村~233解家村~234南寨村~235时家村~236北陈村~237大河北村~238苏家村~239王泉村~240高墓村~241裴坡村~242赵坡村~243王盘石村~244夏辛庄村~245程官村
人口与面积
谭坊镇面积84.1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98728人(2017)。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益都县齐礼乡。1929年属青州市第九区。1948年7月属益临县尧西区。1950年改称第三区。1952年6月,属益都县第十六区。1958年2月,改为谭坊乡;同年秋,改建谭坊人民公社。1984年4月析出28个村属宋池乡,由黄楼人民公社划入状元桥、东霍陵、吉林市、史家庄建谭坊镇。1992年1月,将宋池乡与谭坊镇合并为谭坊镇。2007年9月,谭坊镇与郑母镇合并为谭坊镇。
谭坊镇因镇政府驻地而得名。1930年后属第九区。1948年后属益临县尧西区、第三区。1952年后属谭坊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谭坊镇,同时划入原黄楼公社的状元桥、吉林等4村。1991年底,撤销宋池乡,并入谭坊镇。1997年,面积81.9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谭南、谭中、谭北、马家冢、董家庄、东亓村、西亓村、孙吴、薛家庄、大兴刘、东刘镇、万坊、刘晨、东孙家、李家宅、大推官、小推官、太平、老官庄、八里、李家庄、团结、东萧、萧家庄、庄家庄、吕家楼、孙家楼、南魏、西石、东石、北傅、南傅、北吉林、石桥、贾家庄、王家羊、高家埠、宋家池、下坡、杨村、西田旺、东田旺、南董、小杨、高家、康家羊、巩殷、南埠郭、北魏、于家庄、东霍陵、状元桥、西齐、张家羊、唐家院、半截楼、陈家庄、小赵家庄、双槐树、西镇武、东镇武、宋家坡、刘君台、大赵、王油、赵家辛、西于、夹河68个行政村。
2007年,撤销郑母镇,将原郑母镇的行政区域并入谭坊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
郑母镇原名郑墓,后改谐音字郑母。原系东汉大司徒、经学家郑玄墓地,在城府东40里郑母店。古称剧东,是因汉初设剧侯国,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东汉改为剧县。历代乡、区、社政权机构多设于此。1948年解放,仍沿俗名称为郑母,先为郑母区。1958年为郑母公社。1984年改郑母镇。1984年建镇。1991年底,撤销赵坡乡,并入郑母镇。1997年,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东郑、中郑、西郑、卧子埠、东赵庄、十亩田、房家、山前刘、袁路、西河、四座楼、河子头、龙泉沿、东营子、山前李、山前王、山前石、庄庙、东郝、张石岭、赵坡、裴坡、山前张、夏辛庄、卢家庄、姜家庄、任家庄、塘坊、老鸦窝、西刘、庄子、吉林、南王家、倪辛、南耿家、宫家、崇沟、崇家、山头店、丁夏许、南韩、平安寨、解家、北寨、南寨、河岔、王泉、大河北、安家、汉江、车旺、时家、小严、南陈、北陈、羊市埠、东石家、巢家、王盘石、文官、程辛、程官、高村、苏家、大高墓、季高墓、魏高墓、尹高墓、李高墓、季家河、柳家沟71个行政村。
自然状况
谭坊镇西部为弥河冲积平原,东南边缘为丘陵,其余为低平洼地,东西最大距离10.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公里,全镇占地面积8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33公顷,主要山脉是香山,海拔为192.6米。主要河流有弥河、洗耳河、康河。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银瓜、蔬菜等。全镇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为5374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7‰。全镇计有回族满族彝族等少数民族32人。
谭坊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宜子孙玉璧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赵秉忠状元卷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龙山文化遗址尚存;香山汉兵马俑文化遗址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青州市母亲河——弥河在镇区西部形成了6万平方米的水面及绿树、湿地、水鸟等生态资源。“南山观林、香山看海、弥河泛舟”农业生态旅游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强镇由来
谭坊镇综合经济指标列青州市乡镇第一名,是著名的中国瓜菜第一镇。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百新工程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潍坊市文明单位、潍坊市模范乡镇、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先进乡镇、潍坊市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青州市先进乡镇、青州市农业基本建设先进单位、青州市发展特色农业先进乡镇、青州市道路建设先进单位、青州市财源建设先进单位、青州市村镇建设先进单位、青州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青州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青州市土地管理先进乡镇、青州市卫生工作先进乡镇等。
大事记
1948年3月,当地解放,属益都县九区,区长黎耐冬,指导员张兴。
1984年4月,进行机构改革,成立宋池乡,建立中共宋池乡委员会,驻地宋池村,辖27个行政村。
1992年1月,根据青发(1992)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适应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撤销宋池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谭坊镇,谭坊镇辖68个行政村。
1995年6月22日晚8时30分,该镇突遭暴风雨袭击,全镇农作物受损166.7公顷,刮断电线杆30根,损坏低压线路660米,毁坏房屋209间,经济损失约300万元,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夹河村,降雨100多毫米,并伴有直径2厘米的冰雹。
1996年5月4日,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谭福德到该镇视察工作。
1996年5月12日,邵桂芳副省长到该镇视察工作。
1996年11月14日,省委组织部王克玉部长,潍坊市委刘峰岫书记,迟昭厚部长在青州市委书记韩宝光,组织部长李贵澜的陪同下参观该镇的小城镇建设和高科技示范园。
1997年3月14日,团中央青农部处长徐平健、副处长王雪坤、潍坊团市委副书记张玉河等到该镇检查共青产业体系建设。
1997年4月3日,团中央青农部副部长王晓东等在潍坊团市委书记张江汀的陪同下到该镇视察共青产业体系建设情况。
1997年6月9日,团中央组织部长王松鹤、团省委副书记李群等到谭坊视察共青产业体系建设。
1998年2月10日,省政府副省长吴爱英到谭坊镇调研,视察了香山项目,并对庄家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8年6月7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谭福德到谭坊高科技示范园视察,并对示范园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998年10月26日,以色列驻华大使南月明女士到谭坊镇考察节水农业发展情况,对该镇节水农业发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全镇粮食平均亩产155公斤,总产102.3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241公斤,总产1610.2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2000年,全镇保护地栽培瓜菜面积发展到5333公顷,注册了“谭坊牌”无公害瓜菜。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
谭坊镇农业基础深厚,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瓜菜、林果、畜牧是三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达到1:9,是青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较早,也比较成功的乡镇。全镇现有优质瓜菜生产面积13.5万亩,高档苗木、优质果品业面积1.5万亩,有人民、宋池等10大瓜菜交易市场,山东富大地、青州壮壮等有机农业示范园区8处,从事瓜菜经纪人队伍达到3000多人,成立了山东诚信肉鸭产销服务合作社、香山土地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109家,引进了潍坊六和惠邦食品、潍坊国峰食品、青州德利农林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被评为山东省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谭坊牌”西瓜和“谭坊牌”系列鲜菜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远销北京、黑龙江省以及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南部林果满坡、北部瓜菜飘香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第二产业
建国前有油坊、酿酒、酿醋、粉坊、染坊、木工、铁匠、纺线、纺布、条编、草编、豆腐坊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手工业作坊大部停办。其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恢复工副业生产。1956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铁业修配站、联合工厂、农机修造厂等小型企业。1971年11月办起了谭坊沙厂,1976年建起谭坊预制件厂。1978年后又建起了家具厂、建安公司、草酸厂、银粉厂、塑料厂、面粉厂等镇办企业及22家村办企业。199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56家。从1992年起,镇党委、政府先后对17处镇办企业和16处村办企业进行了改制,实行了联营、合资、租赁等资产的优化配置,使镇村企业得以健康、蓬勃发展。1995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实施“工业兴镇”战略,通过内引外联抓工业企业的总量扩张与骨干膨胀,先后引进了山东远大绿色实业有限公司、北大兴农艺有限公司、青岛绿洲源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州分公司、青州绿发塑钢棚架有限公司、青州丰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东阳化工有限公司6家较大规模的外地投资涉农项目。1995年,投资1380万元兴建了速冻保鲜蔬菜企业华洋食品集团公司,成为潍坊市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年加工蔬菜能力6000吨,产品销往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2001年美国国峰食品公司投资300余万元买断华洋食品集团公司的经营权。韩国一家客商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潍坊九洲食品公司,产品全部出口。2000年底,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实现利税4500万元。
第三产业
建国前,清末兴盛的榨油、酿酒、酿醋、铁匠等行业日渐萎缩。建国后,人民政府恢复副业生产,至1952年,境内传统的工副业不仅全面恢复,且有较大的发展,“三大”改造后,个体工副业纳入集体经营。1978年之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1985年,有个体工副业户318户、联户工副业户58户,涉及维修、加工、饮食等20大类,年创产值560万元。1995年,镇政府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富余劳力进镇区从事第三产业。仅镇区就形成了瓜菜、农资、生活必需品等3个大型专业市场,经营门店达到500家,从业人员3120人。至2000年底,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714户,私营企业56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加工小区2个,从业人员412人,200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
特色产业
瓜菜种植是谭坊镇的一大特色。从1988年以来,谭坊镇大力实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积极发展无公害瓜菜,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国率先完成。为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谭坊镇建起了占地26.7公顷的青州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引进了台湾客商投资30万美元的青州市种苗繁育推广中心,该中心占地1.4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大棚6个,为农户提供脱毒种苗,并建有600平方米的生产肥料车间一处,生产丰友酵素液体肥。通过以上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推广了新式冬暖式大棚、酵素菌生物肥、双膜覆盖、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立体种植、以色列滴灌、希腊三层共挤农膜、台湾元凯微型农机具等技术设备。1999年8月,谭坊镇又引进青岛市客户投资兴建了青岛绿洲源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州分公司,生产、推广瓜菜、花卉育苗基质及营养肥等系列产品,大大改善了土壤条件和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蔬菜品质。目前,全镇无公害瓜菜达5333公顷,蔬菜品种主要有辣椒、土耳其甜椒、芸豆、无丝豆、西红柿、西葫芦芹菜、香菜、甘蓝、绿菜花、黄瓜、豆角、日本大叶菠菜牛蒡、长茄、比利时西红柿、美国西芹等100多个国内外优良品种,产量达到25万吨。果用瓜有各种优质西瓜、哈密瓜弥河银瓜香瓜茄、甜油桃、美国凯特杏、红黑提葡萄等品种,年产量达20万吨。良种覆盖率达100%,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且无公害率达到90%,全部产品通过所建立的人民、宋池等瓜菜批发市场畅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市场交易额达4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瓜菜第一镇。沿弥河岸边的银瓜种植、夹河村驴肉加工形成特色产业。其中,夹河驴肉加工起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夹河村加工驴肉方法独特,从不加入大料,但肉味醇香,在此基础上,用现代工艺制成的真空保鲜驴肉以“烂而不松、瘦而不柴、色泽红亮、香味醇厚”等特点行销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好评,被评为潍坊市名吃。目前,全村已有60余户屠宰专业户,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
社会进步
清末,境内每村有私塾1~2处,自1914年,限制私塾,发展新教育,境内有学堂7处,学生自愿入学。至1949年,境内有学校11处,40个班级,有学生1020人,教师45人。到1980年,境内有学校33处,在校学生达到3800人。1995年,全镇投资846万元用于校舍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建校舍12340平方米,其中,谭坊中心初中教学楼,能容纳40个教学班,为青州市之最。1996年,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无盲镇。1998年,撤班并校工作力度加大,小学撤至28处、幼儿园44处,在校师生11600人。成教工作成绩突出,6个村被评为青州市“燎原计划示范村”,110户被评为示范户。到2000年,小学撤并至16处,初中4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100%和80.4%。镇教委先后获9项国家级荣誉、4项省级荣誉、7项潍坊市荣誉、147项青州市荣誉。
1996年10月,投资320万元,建起了占地27公顷的青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1997年9月,引进了境内第一套以色列大棚滴灌系统。到2000年,谭坊镇先后引进、推广新品种近百个,新技术60余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
谭坊镇文化事业底蕴丰盈,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镇有农民业余文艺表演队20余支,他们自编、自演节目,歌身边事、颂身边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推官村秦宪明的家庭剧团,不仅唱红了十里八乡,还将秧歌扭上了中国中央电视台。1989年被评为“潍坊市文化先进乡镇”。1995年自筹资金构建光缆电视网络,到2000年底,村村通了光缆电视信号,光缆电视用户发展到3800户。
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1952年成立谭坊卫生所,1958年,改建为谭坊公社医院,1973年,改为青州市谭坊分院。改革开放以来,谭坊分院有了迅速的发展,1988年底,谭坊分院有医务人员44名,年均住院病人18660人次,门诊量年均33650人次。1997年,对农村卫生室实行了“一体化管理”,撤销原先一村一室,全镇设卫生所24处,通过考核,择优聘用乡村医生91名。1998年底建门诊大楼一座,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新添置500毫安X光机1台,成为青州市乡镇医院首家拥有此型X光机的医院,增加病床40张,增设了手术室,开展了普外科手术。2000年新购胎儿监护仪1台、B超机1台、疮疡治疗仪1台、牵引床1台,总投资12万元。扩建门诊楼2200平方米。
境内群众性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各中小学校、强村和一些企业都有活动场地和器械,镇老年门球队常年坚持活动,年年参加青州市比赛,都名列前茅。高家村群众自发建成了22副乒乓球台,组建了村级乒乓球队,在周边地区很有影响。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先后有多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其中,肖家村农民肖福俊先后有果树环剥器、多功能点播、振荡式施肥耧、果树喷雾泵等6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对其作过专题报道。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60公斤,经济收入37.5元。70年代,农民以玉米、番薯为主粮,80年代后期以小麦为主,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谭坊镇逐渐成为无粮镇。全镇已开辟出9个楼区,新盖二层以上楼房700余座,安装程控电话8000多部,移动电话2000多部,“吃饭酒菜化、住房标准化、行路摩托化、穿衣多彩化”成为谭坊人的现实。1988年以来,开展了评选尊老爱幼先进个人、文明户、双文明户等活动。1995年,设立了老党员保护基金,1998年开展了“爱心献功臣”活动。民政工作成绩突出,建有敬老院,有50名老人在此安度晚年。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同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小康乡镇”。
镇村建设
谭坊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高木小镇”迁七村并一居、“郑母社区怡佳园”等大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形成了“一主一副七大社区”空间布局和“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小城镇立面风貌。镇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万人,有瓜菜、劳务、农资、生活必需品等各类大型专业市场30多处,各类经营业户达到3000多家,是辐射周边地区重要的农资、商贸、物流以及重要的价格生成中心。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东山工业园”和“两路工业园”,
小城镇规划1996年由潍坊市建委聘请黑龙江省规划设计院设计,当年通过专家评审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当年小城镇建成区达到2平方公里,荣成—兰州公路从镇区通过,镇区人口1.5万人,1996~2000年5年内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建成二层以上楼房500余座,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500万元,拓宽新修主干道4条,柏油路面18万平方米,埋设地下排水管网5000米,铺设地下通讯电缆2000余米,整修电力线路6000米,安装路灯250盏,建成绿地草坪4.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到4平方米,自来水卫生水普及率100%,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电话安装率每百人12部,新建教学楼6000平方米,医院大楼2200平方米,利用旧厂房新上工业项目40个。各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有卡拉OK歌舞厅、旱冰场、文化中心等娱乐场所。镇建委下设村镇综合开发公司,90%以上的建筑工程由开发公司承建。认真实行“一书两证”制度,无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现象,所有街道都进行了详细规划。各类建筑项目都有设计图纸和有资质的单位施工,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30%以上。1995年,被山东省建委定为“百新工程试点镇”。道路建设今非昔比,原先沙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经镇人大代表提议,1999年,镇十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大干三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决议,并于1999年,投资1300万元,新修柏油路42公里;2000年,投资600万元,新修柏油路27.5公里;2001年投资600万元,新修柏油路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2000年、2001年全国农村道路建设现场会均在谭坊镇召开。
名胜古迹
谭坊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弥河沿岸的几个村庄萧家、马家等先后出土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香山汉墓汉兵马俑陪葬坑。
香山汉墓汉俑陪葬坑
位于谭坊镇大赵村西北香山之阴。2006年6月省文化厅成立考古队,对香山汉墓汉俑陪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据发掘考证,整个陪葬坑陪葬品分成两层,坑南部三层。从陪葬品的位置分布来看,南部上面一个箱内大部分为陶器,另有少量的马、羊俑等。北部西侧箱内第一层大部分为牛、马、猪、狗、立俑、骑俑等;东部箱内第一层有马、陶器等。陪葬品种类丰富,分布密集,粗略估计约有近千件。陶器有鼎、盒、壶、盘、耳杯、、案等。俑类有人立俑、骑俑、马、牛、猪、狗等。大部分随葬品表面都施有红、白、黑、褐色等彩绘,色彩鲜艳,纹饰清晰。
经对墓葬形制及其周围调查勘探显示,香山汉墓一座甲字形大型土坑竖穴墓。从出土遗物和墓葬形制分析,香山汉墓属于西汉前期。香山汉兵马俑陪葬坑出土的大批遗物,含兵马仪仗俑、牺牲俑、成套礼器等。各宗遗物同处一坑,器类丰富、数量大、形制特殊,为研究汉代大型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
萧家村古文化遗址
1960年代,村民在村西北耕地时,翻出部分陶瓦片,县博物馆收集了部分陶盆、罐等碎片,后有北京2名考古专家到萧家村西北收集了大量陶片,初步认定此处是商代末期古村落遗址,东西400米,南北600米,依丘陵而居,后经省文物部门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在遗址中心竖立萧家村遗址碑。
汉代古冢
位于马家冢子村东。冢高20米,东西、南北各约80米。村民在取土垒墙、盖房过程中,发现土中有又厚又宽的青砖,就纷纷到土丘附近挖土抠砖。1982年,有人觉得这很像古代贵族墓,当即汇报了县文物部门,经抢救性发掘,发现古冢用土全为别处运来,墓室建筑设计严密,墓室通道宽约1.5米,发掘出土了大批陶器和大量各种颜色的玉片。其中出土的宜子孙玉璧,经考证为东汉时期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2年,南魏村赵文秀加入进步团体--山东平民学会青州分会,1924年春,赵文秀经王翔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他是谭坊镇第一个共产党员。到解放后的1952年6月,由青州市二区(香山区)、三区(尧西区)编为益都县十六区,建立中共十六区委员会,驻地谭家坊,1955年9月改称谭坊区委,中共党员总数达到1247人。从1995年以来,镇党委先后创建了老党员保护基金制度、干群双向对话交流制度、农民信息员制度、深化与农民交朋友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开创了谭坊镇党建工作新天地。其中,老党员保护基金制度,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批示在全国推广;高度评价,并批示在全省推广。1999年,镇党委被授予潍坊市实施民心工程先进基层党组织。到2000年底,全镇党员人数发展到1844人,共有89个党支部,连续5年获潍坊市农村工作模范乡镇称号。
基层政权建设
1948年4月,香山区建立,同时成立区公所,驻地大赵、小赵一带,同年7月,划归青州市。1958年秋,成立谭坊人民公社。1976年10月至1980年12月称谭坊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为谭坊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社改乡析出宋池乡,1992年1月,将宋池乡与谭坊镇合并为谭坊镇。2007年9月,谭坊镇与郑母镇合并为谭坊镇。
人物简介
赵文秀
(1904~1927)谭坊镇南魏村人,字俊升。1922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1922年秋加入进步团体--山东平民学会青州分会,1924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任团青州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6月21日,当选为青岛地委候补委员。1927年1月任中共南京地委职工部运动委员会西浦区委委员。1927年在与军阀作战中英勇献身。
刘连登
(1904~1940)又名刘风武,谭坊镇大兴刘村人。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益都第八区分委书记兼区中队长。1940年秋,在执行任务中,遭敌人包围,不幸被捕,后被敌人杀害。
潘少奎
1967年2月生,青州市谭坊镇高埠村人。现在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从事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1981年在益都一中读初中一年,之后去潍坊体校学习,训练两年。期间,多次参加体育比赛,并获县、区、省级冠军。1984年7月选入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训练,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1988年9月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先后获得1988年9月5日全国冠军赛10000米第一名,12月参加日本千叶县世界马拉松接力赛;1990年8月全国冠军赛10000米第一名,12月9日新加坡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第五名;1991年4月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名,10月大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第六名;1992年4月全国芝加哥马拉松赛锦标赛第三名,12月香港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第一名;1997年3月重庆市全国马拉松邀请赛第一名;1998年3月日本静冈半程马拉松第二名。
杨丽
女,1968年8月生,青州市谭坊镇太平村人。1986年从青州第八中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990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气象中心工作,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气象播音员。1994年考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海外中心专题部,从事节目主持工作。先后主持了《天涯共此时》《卫生与健康》《中国旅游》《民族大家庭》等栏目。曾率中央电视台旅行家摄制组、中国旅游摄制组到青州拍摄风光片《回青州》,现为国家一级播音员。1993年当选为首届国家机关青联会委员。素有“中国第一位气象小姐”之美誉。
人口数据
截至2017年人口为98728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特色农产品
西瓜、蔬菜
村庄名录
再加几个村:南董村,南埠郭村,杨村,宋池村,陈家庄村,大赵村,小赵村,半楼村,王家油埠村,田旺村,张羊村,西镇武村,东镇武村,羊头村,双槐树村,西齐村,夹河村,刘君台村
中小学校
青州市谭坊镇中心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刘镇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半楼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南付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南魏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张羊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田旺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第一初级中学
青州市谭坊镇第二初级中学
青州市谭坊镇肖家小学
青州市谭坊镇西镇武小学
参考资料
谭坊镇介绍.爱查网.2024-03-20
目录
概述
邮编
所辖村代码
人口与面积
历史沿革
自然状况
强镇由来
大事记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特色产业
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
镇村建设
名胜古迹
组织建设
人物简介
赵文秀
刘连登
潘少奎
杨丽
人口数据
特色农产品
村庄名录
中小学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