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英镇,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麓,东邻普觉,北连
孟溪镇,西接乌罗,南达江口县的
怒溪镇、太平,国土面积200.7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该镇常住人口为20796人。截至2023年,该镇下辖2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寨英镇明清时代,因水路发达,商贸极盛,时有“小南京”之称。
清代设寨英里,民国设寨英乡,建国后曾设寨英乡、寨英公社,1985年设寨英镇,1992年合并原落满乡、邓堡乡组建为现寨英镇。
松江油路、寨孟公路、愉怀铁路、松桃西部旅游公路的建成将构成寨英镇的干线交通网。该镇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寨英古镇”“锰都”及国家级“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
寨英镇2015年财政收入完成25.63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为2155.779万元,增加18.67%。2022年,该镇依托矿山资源为群众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群众通过务工和分红,人均增收入4000余元。
历史沿革
明清时代,因水路发达,商贸极盛,时有“小南京”之称。寨英历史建制为:
清代设寨英里,民国设寨英乡,建国后曾设寨英乡、寨英公社,1985年设寨英镇,1992年合并原落满乡、邓堡乡组建为现寨英镇。松江油路、寨孟公路、愉怀铁路、松桃西部旅游公路的建成将构成寨英的干线交通网。全镇矿产、森林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寨英古镇”、“锰都”及国家级“滚龙艺术之乡”的美誉。
自然资源
寨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著名的邓堡万亩大坝,具备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
番薯、
阳芋等;
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是全县粮食主产区之一;寨英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生长有樟木、
楠木、
青冈、拱桐、背阴杉等名贵珍稀植物,有竹笋、
薇菜、酸杆苔、弥猴桃、木将子、
八月瓜、
盐麸木、
油桐、香菇等绿色野生食品,有独具特色的寨英“
米豆腐”和“鸭子”等土特产,有野天麻、
杜仲、
白果仁等名贵药材,其间分布有广阔的竹林;距寨英镇8公里的
大鹰鹃万亩林场,有成片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桐林,每蓬开花时节,极富观赏性。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
野山羊、
红原鸡、
红腹锦鸡、白鹭、
黔金丝猴、野猪、野兔、
刺猬亚科、
鸮形目、
鳞甲目等珍贵动物,有上百种鸟类和数十种蛇类,清澈明亮的山泉水中,生息有
中国大鲵、
中华鳖、
苎麻鱼、
三角帆蚌、桂鱼等珍稀鱼类。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
锰矿石、
磷矿、
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
铅锌矿、硅酸盐矿、水晶石、
铜矿、
铀矿、石英沙岩等,其中锰矿储量居全省首位,并得到一定规模的开采,锰矿的采掘加工已成为寨英的主要经济支柱。
寨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尤其以滚龙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其编扎技术和舞龙技巧独树一帜,技艺超群,堪称
中原地区一绝,2003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镇所在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兴建于
明朝洪武年间,为古军事驿站,是名副其实的古镇,今已辟为“
松桃苗族自治县梵净山博物馆”,现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予以保护和修复,于2006年3月28日被国务院列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英镇古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古城墙、青石板街道、红石板梵净古道,别具一格;金山寺、回龙寺、
万寿宫、福寿宫、观音山、乌龟董、石板天然画、独岩冲、小金顶,景态万千;五公里长的浑水洞电站库区及十里飞瀑,山色水景美如画;壮丽的
溶洞奇观和风格独特的“滚龙艺术”吸引着八方宾客。
人口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寨英镇人口为20796人。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寨英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以
锰矿石开采加工为龙头,多业并举,发展多种经营,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现有县属民营锰矿1家,镇属乡镇企业3家,引资探采企业1家,村办企业2家,引资精深企业1家。2005年全镇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283万元,财政总收入实现360.7万元,乡镇企业实现
总产值2381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750万元,居全县前三位。
寨英镇党委政府为了加快寨英经济的发展,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措施,依托丰富的矿产、森林、旅游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为寨英经济明天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寨英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文化
风俗文化
寨英滚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政权建立之初,明太子
朱桢奉父命率大军到偏远的
武陵山开疆拓土,平乱安民,他一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历尽艰险抵达寨英后,看中这块风水宝地,遂令将士安营扎寨,筑城堡,修工事。平定当地苗民叛乱后,利用寨英水运直通
洞庭湖的有利条件,在寨英及周边地区兴民垦、开商埠、建学馆、倡工贸。此后不久,驻军家属接踵而至,各地商客纷至踏来,佛事活动日渐兴盛,寨英很快就发展成梵净山区最大的军事、经济重镇,成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重要商贸集散地。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客商们带来了辰河戏、阳戏、
川剧,与当地人自编自跳的茶灯相互交融,演变成韵味深厚的寨英花灯;中原的龙文化与当地龙文化得到了完美地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寨英滚龙的艺术水平,逐步形成了集纺织、
刺绣、雕刻、剪纸、书法、美术、舞蹈、特技、演讲等诸多艺术为一身的寨英滚龙文化。
寨英古镇的滚龙艺术独树一帜,构思奇特,造形完美,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滚龙全长36米,共分17节(亦称洞),由34人轮换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500个直径60公分左右的篾圈等距排列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绸布画上斑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揉扭而成,固于龙架之上,蒙上特制的防火布料后加以描画。龙头龙身点上油捻,光彩照人,远远望去,宛如真龙。因明军曾长时间驻于寨英,对寨英滚龙高超的表演技艺十分了解,明永乐、嘉靖、万历和清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多次奉召赴京表演。
爱新觉罗·弘历曾御笔亲赐“神龙”以示嘉奖。民国初年,寨英曾组织举办过一次规模盛大的滚龙灯会,为显气派,由富商牵头,众人捐资,租用三只大船下辰河经
洞庭湖前往苏杭购买
锣鼓钗号等乐器及灯饰材料。灯会期间,向
松桃苗族自治县、
江口县、
铜仁市、
凤凰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
吉首市、
花垣县等地散发了数千份拜帖,滚龙舞遍了整个
武陵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为打响寨英滚龙这一品牌,促使编扎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艺人们锐意创新,博采众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电子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改油捻为低电压灯泡,在龙身上安装
彩调剧;用小电动机作动力使龙嘴自动闭合,眼睑闪动,让其发出闪闪的
蓝光,使其更具活力与灵性,更加形象逼真,神奇威猛。在表演招式上,弃传统的散漫、零乱舞法,设计出几十种新颖的滚舞招式,且都赋予它一定的内涵。常见的滚舞招式有:“
蛟龙出洞”、“翻江倒海”、“神龙戏珠”、“神龙打滚”、“乾坤倒转”、“猛龙过江”、“神龙戏水”、“神龙过山”、“盘龙打坐”、“二龙抢宝”、“比翼遨游”、“二龙穿棱”、“雌雄调情”、“双龙闹海”、“群龙抢宝”等;此外,还能用龙身盘制成许多
字形、图形,如“龙”、“春”、“中”、“华”、
奥运会标“五连环”、“莲花”及各年年号等。自1996年以来,寨英滚龙多次走出山门,曾参加过省、地、县组织的各种大型庆典、节会活动表演。1999年,
贵州省文化下乡艺术团专门邀请寨英滚龙参加演出;2001年11月,
中国中央电视台专程来寨英拍摄滚龙艺术,被搬上2002年
春节特别节目;12月,
贵州卫视《走遍公园省》栏目专题播出寨英滚龙;2002年,又分别被中央电视台第七套《
乡村大世界》、
贵州广播电视台《走遍贵州》栏目作为春节特别节目和旅游节目搬上荧屏;2003年春节,央视第一套、第七套曾多次报道了寨英滚龙,播放滚龙的精彩画面;2004年“五·一”贵州卫视对寨英古镇和寨英滚龙进行了专题报道;2005年
元宵节,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二套、七套和贵州卫视对寨英古镇当年举办的“滚龙闹春”活动进行了报道;2006年,
贵州卫视《
多彩贵州》栏目曾以专题讲座形式两次介绍寨英滚龙。
社会
基础设施
寨英镇电力供应保障,全镇24个村已通电,98%以上的农户能用上电;通讯设施非常发达,现已开通
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等移动电话,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一万门,已初装七百多门。有20个村已修通通村公路,全镇村寨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成果显著,寨英新街一期工程建设结束,二期小城镇开发工程已启动建设。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全镇集市经济的发展。教育在逐步发展,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24所(含7个教学点),有公办教师196人,代课教师68名,在校生总数7753人。
旅游
旅游景点
历史悠久的寨英古镇
寨英古镇位于贵州省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城西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东南麓,距松桃县城58公里,
铜仁市70公里,是中国锰都松桃的核心矿藏区。古镇始建于
明朝洪武年间,明万历年间,贸易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裕国通商”口岸,历史上有“小南京”之称,古镇民族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特别是滚龙艺术享有盛誉。2003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
中原地区滚龙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英古镇
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古城墙、古城门、青石板街道、红石板梵净古道,别具一格;金山寺、
万寿宫、福寿宫、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乌龟董、石板天然画、独岩冲、小金顶,景态万千;三公里长的浑水洞电站库区及十里飞瀑,山色水景美如画;壮丽的
四方山溶洞奇观和风格独特的“寨英滚龙艺术”吸引着八方来客。
浑水洞风光
寨英镇浑水洞位于寨英镇东面,其王家坪段河床宽广,蓄水至深,水流碧蓝,两岸风光瑰丽,河面
微波荡漾,嗜好玩鱼者时常至此垂钓,时有闲情逸致者驱使泛舟,划着木浆,哼着调子,悠然自得。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鱼洞位于寨英镇罗家寨村,距寨英镇街上1.5公里路程,其洞宽大高挑,共分上下两层,纵深约2公里。洞口流水淳淳,大树掩映,古桂飘香;洞内奇险瑰丽,巧夺天工,有宽敞的床地,稀奇古怪的溶石,还有清凉的
暗河……,传说洞内生活着
犀牛,每逢久旱大雨,犀牛们就会结群戏水,其欢乐声洞外行人隐约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