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宫苑”“园囿”“御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皇家园林特点是具有皇权至上的规划思想,规模大,并且由于财力雄厚,往往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具有浓郁的宫廷色彩。其建筑严肃而堂皇壮丽,大木构件比例常采用官式做法,常有
庙宇布置其中,成为皇家园林构图中心、居住和朝见的宫室。
现存的皇家园林中,比较有名的有
颐和园、
故宫、避暑山庄等。
作用
皇家园林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
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算起,到19世纪末
慈禧重建清漪园为颐和园,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宫苑的建置。
皇家园林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此外,这些郊外的园林面积广大,土地肥沃,在农业生产及
首都水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历史
殷商时期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
周代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
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两汉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皇家园林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而向来是我国古典园林史研究的热点所在。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灭其他六国后统一了
中原地区主体部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定都
咸阳市(今
西安市附近)。
由于
秦始皇自认“德兼三皇,功过
五方上帝”,于是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人称
秦始皇,传位后的皇帝称二世、三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对国家进行了许多项改革,包括了中央集权的确立,取代了
周代的诸侯分封制;统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统一度量衡,便于工程上的计算。秦始皇还大力修筑驰道和直道,并连接了
战国时
赵国、
燕国和
秦国的北面围城,筑成了西起
临洮县、东至
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来自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
法家的
李斯作为
丞相,并听取其意见,下令“焚诗书”,收缴天下兵器,役使七十万人修筑
阿殿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
兵马俑等。部分史学家对以上事件存有怀疑,认为由于
秦始皇的一系列激进改革得罪了贵族,平民无法适应,才在史书上留此一笔。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
道教的勃兴及
波斯、希腊文化的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
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隋唐时期
隋唐两朝,
九洲池是当时洛阳城“引水进宫”建造的最大池沼,因“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而得名。后人曾记载九洲池,“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水向宫城辐射,园内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其景美不胜收。隋唐皇家园林洛阳九洲池
九洲池位于紫微城西北部的高地上,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九洲池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皇家园林,已探明的遗址较清晰地记述了园林建筑及池沼堤岸的建造砌筑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建造工艺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研究我国
城市规划布局演变、古典园林演变及当时社会文化趋向的重要实物例证。
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个中国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地位最高、建构最为壮观,
九洲池在中国皇家园林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世园林营建产生了许多影响。
宋金时期
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
唐朝,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
北宋都城东京的
华阳宫。
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
金朝(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
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
万宁宫,即今天的
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
潭柘寺附近的
完颜璟弹雀处、
玉渊潭公园钓鱼台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
元朝大都御苑“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明代初期玄武湖为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
景山公园(今景山)、
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
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
御花园(今故宫御花园),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
祭坛园林,如圜丘坛(现
天坛)、
地坛(现地坛)、日坛、
月坛公园、先农坛、社稷坛等;
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
康熙,完成于
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
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
香山公园、静明园、
颐和园(颐和园)、
圆明园、
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
苏州市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
北海的
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
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皇家园林的鼎盛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这时的封建帝王全面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和造园理论,而它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
清代有若干皇帝不仅常年在园林或行宫中料理朝政,甚至还美其名曰:“避喧听政”。另一方面,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所有的皇家园林内部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有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势必要求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这样也往往将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条轴线关系带入到原本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来了,这也就使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判然有别。
兴造特点
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中原地区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
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
隋朝的
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
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
北宋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
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
南海、北海、中海。
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
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
长春市、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
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
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
华阳宫,
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建筑富丽
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
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
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
清代雍正、
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
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
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
土山“紫碧山房”,象征
昆仑山,整个
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吸取园林精华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
海淀镇一带,北京皇家园林,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
康熙,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
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
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
康熙帝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艺术原则
1、构架山水。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
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
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早在2000多年前,
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
刘彻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中原地区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
宋徽宗的
华阳宫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
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
文震亨也在《
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
晋朝文人
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
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5、形式独特。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中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6、造园手法高超。
中原地区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
美学理论
中原地区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懦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政治家的含义。住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魁力无穷的。
艺术价值
中原地区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
自然观、人生观和
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
王母娘娘居住的瑶池和
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据古文字记载,
中原地区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圃,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雏形。
秦汉,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魏晋时期,懦、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
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颠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这就使中国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中国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北京
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漪园。1886年重修后,
慈禧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女皇企盼天下太平,并能让她“颐养天年”。无锡寄畅园的名称则表达出它的主人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在中国及其文学作品中还有不止一处的“大观楼”、“大观园”,这既是说此处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也是说在此游览、寄居的人要豁达、达观。据史料记载,汉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就有一处园中园叫“博望苑”,指登高望远、亲近自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升华。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就传到了
韩国和
日本,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8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
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
英法海底隧道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中国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
中原地区北京的
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中国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
列入世遗
1990年,中国的风景名胜
泰山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自1994年起,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
拙政园、
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魁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