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关荣,男,浙江镇海(今
宁波市)人,毕业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市高等音乐学院,指挥家。历任北京电影乐团负责人、首席指挥,深圳特区乐团首席指挥。曾担任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三、五、六交响乐和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的指挥。
2021年5月26日在深圳辞世,享年85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出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姚关荣小时候便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随着父母碾转于湖北、
云南省、
上海市、
福建省。虽然家中只有父亲会弹中国传统乐器
月琴,但姚关荣却在抗战音乐的熏陶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他至今还记得1940年在云南昆明时,只有5岁的他在街上跟着游行队伍昂首阔步地高唱电影《
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抗战结束后,姚关荣进入上海建成中学就读,一位叫谭玲的音乐女教员成为他的音乐启蒙老师。谭老师发掘了姚关荣的音乐潜质,推荐他成为学校合唱团的一名小指挥。此后,姚关荣带着学校合唱团走上了当时
上海市最著名的天蟾舞台。半个世纪后,姚关荣在
广州市遇到谭老师,谭老师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姚关荣“有板有眼的指挥展现了出众的音乐天赋”。
教育经历
姚关荣10岁开始唱歌,当然,这纯属他的个人爱好。当他在1954年18岁时,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幸运地考取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由于成绩优异,一年之后,姚关荣被公派留学
德国,师从世界著名指挥家赫尔曼·谢尔兴。自1955年至1961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公派留学生,姚关荣置身于烟云飘渺的异国他乡,在满天飞舞、轻盈飘扬的音乐声中,激情奏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德国
莱比锡市高等音乐学院。
莱西比的汲取
莱比锡是个音乐之城,“古典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在莱比锡生活了27年,
费利克斯·巴托尔迪、
彼得·柴可夫斯基、瓦格纳、施特劳斯等也都曾在这里留下音乐的足迹。姚关荣至今还记得,在他的毕业证书上打的钢印就是巴赫的头像。
在莱比锡,姚关荣近乎贪婪地汲取着古典音乐的精华。毕业后,他又进入德国魏玛高等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指挥家赫尔曼·谢尔兴。谢尔兴常说:“乐队演奏中出现了问题,责任首先在指挥。”这样的教诲让姚关荣铭记终生。长达6年的留学生涯为姚关荣储备了丰厚的音乐素养,更培养了他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这成为他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工作经历
姚关荣回国之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首都
北京市的
中央新影集团乐团。作为曾经出国留学的学生,他在乐团被委以重任,担任音乐首席指挥,为新影厂拍摄的许多纪录影片担任指挥,同时,也为兄弟厂拍摄的故事影片配制了大量与主题相关、风格各异的电影音乐。优美动听的旋律,在姚关荣沉着、稳健的指挥下,使每一部电影都通过音乐的妙用,深化和突出主题,为整个电影镜头与画面的衔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蹉岁月不蹉跎
大凡懂得音乐的朋友都会知道,音乐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无法取代的美妙效果。多年以来,姚关荣以其娴熟的指挥技巧,形成了自身严谨细腻、热情奔放、气势恢弘的指挥风格。短短一年间,姚关荣就在新影乐团主办了四场专场音乐会,演奏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田园”、“英雄”和“命运”交响曲,还有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乐”,并在北京、
天津市、
济南市、
青岛市等地巡回演出。若不是随后赶上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已经崭露头角的姚关荣,还会有更多的中外著名曲目奉献给爱好音乐的人们。在大好青春被蹉跎的失落日子里,姚关荣仍然想方设法地指挥了《
侦察兵》、《决裂》等故事片的
音乐创作,还参加了样板戏《
红灯记》、《
沙家浜》、《
红色娘子军》和钢琴协奏曲《黄河》、交响
组曲《
白毛女》等演出。自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姚关荣共担任超过200部电影、电视片的音乐指挥。
人物事迹
1961年来到了刚刚创立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乐团担任指挥,主要任务是为新出炉的国产影片录制配乐。在这里,姚关荣一干就是24年,执棒指挥新影乐团(后改称
中国电影乐团)等交响乐团录制了200多部电影音乐,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被《
大众电影》杂志的一篇文章亲切地称呼为中国电影音乐的“执棒人”。
当时,在国内像姚关荣这样有
欧洲留学背景的指挥家尚属凤毛麟角,年轻的姚关荣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才华,为不同类型的影片配制了大量风格各异的电影音乐。在姚关荣沉着、稳健的指挥下,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对每一部电影的画面衔接和故事发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姚关荣指挥配乐的最著名的电影就是《
地道战》了,中国有20亿人次看过这部电影,就有20亿人次听过姚关荣指挥的《地道战》、《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和配乐,被写入了
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
改革开放之前姚关荣指挥录制的著名电影音乐还包括《
野火春风斗古城》、《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怒潮》、《
侦察兵》、《
决裂》等。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正值壮年的姚关荣再次焕发青春,作为
中国电影乐团的业务副团长和首席指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电影音乐中。他先后录制的作品包括《蹉跎岁月》、《
边城》、《
寒夜》、《
血,总是热的》、《
风雨下钟山》、《人生没有单行道》、《心灵深处》等。那时的电影观众一提起电影配乐,就会想到姚关荣。
进军交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是姚关荣事业的巅峰时期,他不仅在电影音乐界响当当,而且在交响乐指挥领域也闯出了一块天地。当时姚关荣兼任着
中国交响乐团和
上海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他还远赴
德国,指挥世界著名的科隆广播乐团上演了“与中国相见”广播音乐会,
欧洲媒体盛赞道:“姚关荣的指挥艺术即使按欧洲标准来衡量,也是第一流的。”在当时发行百万册的音乐普及读物《
音乐欣赏手册》中,姚关荣被列为“中国当代十大指挥家”之一。然而,1985年,正值事业巅峰的姚关荣却突然南下当时还百废待兴的
深圳市,成为特区乐团的首席指挥,令京、沪音乐界的同行们大为不解。
其实,姚关荣与深圳结缘是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一次他带领
上海交响乐团来深圳演出,在飞机上与身边一位乘客攀谈中,他透露了自己希望在交响乐指挥方面多发挥一些才能的心愿。这位素不相识的乘客热情地建议说:“你为什么不去深圳发展呢?那里刚成立了一支特区乐团,很需要人才啊!”姚关荣听了以后颇为心动,到深圳后看到那种朝气蓬勃的景象,更加坚定了他留在深圳的决心。此后不久,他就在当时的市委书记梁湘亲自安排下来到
深圳市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的前身),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区文化建设事业中。
那时的深圳特区乐团刚刚成立不久,只有二三十名演奏员,办公地点也挤在
深圳戏院对面的一幢小楼中。但姚关荣不畏艰难,亲自四处“招兵买马”,很快将乐团阵容扩大到50多人,终于可以演奏一台像模像样的交响乐了。这样,1986年
元旦,深圳终于第一次有了自己的
新年音乐会。
然而,深圳特区乐团的发展方向曾经饱受争议,有不少人建议将乐团转为一支
轻音乐团,从而在市场中更好地生存。然而,姚关荣坚定地认为,一个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应该坚持古典音乐方向。在他的努力下,
深圳市乐团终于发展成为
深圳交响乐团,并在国内外闯出了很响亮的名声。1997年10月,姚关荣和深圳交响乐团出访
德国、
捷克的六个城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成为首个登上柏林爱乐大厅舞台的
中国交响乐团。姚关荣的指挥受到了
欧洲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众多第一,硕果累累
姚关荣在音乐界另一个突出成就便是负责训练乐队。当时
中央芭蕾舞团尚没有组建乐队,该团演出的《天鹅湖》全剧,起初就是由姚关荣指挥的新影乐团配合完成的。无论是1961年来到北京的“新影乐团”,还是80年代初改换的“北京电影乐团”,乃至1985年的“
中国电影乐团”,姚关荣一直以无人取代的首席指挥和业务副团长的双重身份,担负着重任。不但录制了不同时期的电影主题音乐,还与20余个中外交响乐团成功合作,演出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从第一到第九的一整套交响乐,这在国内外的乐团指挥中,也并不多见。1980年,姚关荣作为新时期又是第一个派往国外的指挥家,与德国乐团合作演出大型交响乐音乐会,现场指挥《与中国相见》,并向全
欧洲实况播放,盛况空前,姚关荣被世界权威音乐界盛赞是“欧洲一流的指挥水平。”而1994年在列支敦士登举办的“节庆音乐会”更是“使国人为之倾倒。”1992年姚关荣访问
美国期间,在
新奥尔良的露易斯阿娜大学校园里所举办的第四届当代作品音乐节上,他成功地指挥了许多世界交响乐作品;2000年,他在
纽伦堡指挥了纪念库特威尔音乐会;2001年,姚关荣率德国罗海曼室内乐团赴
意大利,登上
米兰的威尔第音乐厅,演奏
沃尔夫冈·莫扎特、
弗朗茨·海顿音乐作品,再次饮誉世界乐坛。此外,姚关荣在众多第一的基础上,也是第一位率领中国乐团登上
柏林爱乐音乐厅、
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和纽伦堡名歌手音乐厅的中国音乐家。
人老心不老
怀着一心进取的事业追求,姚关荣像当年从海外回归祖国一样,于1985年初夏,来到了百业待兴的
深圳市,跨进了同样是刚刚起步的
深圳交响乐团。在任首席指挥和业务副团长期间,他率领该团成功地举行了50多期的交响音乐会,参加各类主题演出百余场,饮誉海内外。2001年,姚关荣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担任深圳音乐家协会主席职务。除了出任深圳交响乐团的荣誉音乐总监之外,他更多的是不遗余力地扶持、挖掘和培养青年一代,并积极进行国际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姚关荣手里的指挥棒像芭蕾舞演员穿上的红舞鞋一样,不停地继续挥舞下去……
今日生活
退休后的姚关荣不甘寂寞,曾先后受邀到德国
纽伦堡、
米兰指挥国外交响乐团演奏正宗的
欧洲古典音乐。今年5月,中国爱乐乐团庆祝建团5周年之际,姚关荣和
李德伦、
黄晓同等著名指挥家同台,指挥这支国家级乐团上演了气势磅礴的《
红旗颂》。姚关荣也没有忘记他曾为之奋斗的电影音乐,每次看影视剧时,都喜欢从专业角度品评一番其中的配乐。当下,姚关荣正在不断地温习他曾指挥过的那些熟悉的电影音乐,为执棒11月5日的电影音乐会做最后的准备,他说:“电影音乐是我一生的牵挂,我就是为电影音乐而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