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隆县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县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市西南部,东与八宿县相接,西与边坝县相邻,南与波密县连界,北与丁青县接壤,东北与类乌齐县相连。
洛隆全县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110公里,辖区面积为8060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孜托镇,东距藏东门户昌都市302公里,洛隆县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较低,呈扇形向东北方向倾斜,地势起伏大,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东向西横穿6个乡(镇)121公里,全县辖4镇7乡,66个行政村(居),332个自然村。截止2019年年底,洛隆县总人口58015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东乡族门巴族等组成。
2015年—2019年,洛隆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吸引资金达4.033亿元。2023年4月17日,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洛隆县人民政府在洛隆举行林草碳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历史沿革
解放前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区”。 
唐朝时为吐蕃属地。
元代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代后期属昌都寺
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雍正帝将洛隆宗关送给达剌喇嘛作为布施地,直接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后因北京战犯管理所活佛去内地朝见皇帝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将硕督宗的管辖权转授予功德林,宗本由功德林直接委派。洛隆宗仍由西藏地主政府管辖,宗本由地方政府每三年任命一次。 
解放后
1950年11月分别成立洛隆宗、硕督宗解放委员会,隶属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
1959年11月洛隆宗和硕督宗合并成立洛隆县,隶属昌都地区,县址由康沙迁到孜托镇
1997年,面积8098.4平方公里,人口4万。辖1个镇、11个乡:孜托镇、中亦乡、硕督乡、腊久乡、康沙乡、马利乡、白达乡、玉西乡、甲瓦乡、俄西乡、达龙乡、新荣乡,共7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孜托镇。
2000年,洛隆县辖2个镇、9个乡。 
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洛隆县属昌都市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洛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市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藏东横断山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念青唐古拉山与他念他翁山平行而过,怒江中游流域穿行两山脉之间。地属北纬30°10′-31°50′、东经95°10′-95°50′之间。东与八宿县相接,西与边坝县相邻,南与波密县连界,北与丁青县接壤,东北与类乌齐县相连。县域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110公里,总面积81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洛隆县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较低,呈扇形向东北方向倾斜,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路况险峻,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冰山雪峰、干热河谷与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相间并存,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东向西横穿6个乡(镇)121公里。平均海拔3700米。  
气候特征
洛隆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空气稀薄,气温偏低,具有日照长、降水分布不均匀、昼夜温差大、旱季雨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等特点。
洛隆县沿怒江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降水量也较多,农作物返青期明显早于其它地区,有显著的小气候特征。该地受念青唐古拉山脉影响,以吹东南风为主。季节性冻土期为每年10月上旬,季节性解冻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  
年平均降水量423.7毫米,降雨量集中在5—9月份。1979年至2000年间年平均蒸发量为2026.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5.5℃,最高气温30.6℃,最低气温-22.1℃。
年平均日照时数2560小时。
年平均气压为653.9百帕。  
水文特征
洛隆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50余个。 
主要河流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惹曲、玛曲县、卓玛朗措河、达曲等,总河长1142公里。怒江在境内长达100多公里。全县河流年径流总量27亿立方米。
主要湖泊有:卓玛朗措湖,由大小21个湖泊组成;冰措湖,湖面宽1.5公里,长7公里,湖面积约10.5平方公里;麻拉措湖。 
自然灾害
该县境内自然灾害十分频繁,主要灾害有干旱、大风、山洪、暴雨、冰雹、霜冻2008年中国雪灾等,其中干旱、霜冻、雪灾发生频率较高,平均每三年一遇,是制约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洛隆县宗扎措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 
洛隆县腊久乡东尼电站总装机容量500千瓦。
洛隆县达曲流域新荣水电站为不完全日调节引水式电站,总装机容量2520千瓦(4×630千瓦),水轮发电机额定水头18.00米,设计引用流量16.96立方米/秒。水库正常蓄水位3265.90米、设计洪水位3266.77米、校核洪水位3268.17米,水库总库容102.41万立方米,调节库容11.21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14年底,洛隆县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铅、铁、锌、锡、锑、、汞、煤、、钾硝石、雄黄石棉、寒水石、大理石等。其中加玉桥大理石矿床,长10公里、厚1公里,矿体质地细腻、致密,以白色,深色块状为主,彩色占20%的白色矿体适用于建筑装饰和电工材料。 
野生动物
截至2014年底,洛隆县境内分布有金钱豹、马鹿黑麝岩羊盘羊棕熊猕猴属绿尾虹雉、野牛、鹿、豹、猴、狼、狐属、狸、雪鸡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种。世界稀有珍禽——贝母鸡栖息于县境内高寒森林地带。  
药材资源
洛隆县境内盛产冬虫夏草图、麝香、知贝母、雪莲花黄连、大黄等名贵中药材。 
森林资源
洛隆县境内林业以松、柏、杉、桦等树种为主,森林面积20.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6.7%。 
2001年,该县木材总蓄积量为1840万立方米,年产木材1500立方米。 
截至2015年05月09日,该县木材总储蓄量1622.10万立方米。 
草场资源
洛隆县境内有天然草场436.60万亩,已开发利用418.58万亩。 
行政区划
全县辖4个镇、7个乡:
孜托镇硕督镇康沙镇马利镇玉西乡新荣乡达龙乡腊久乡俄西乡中亦乡白达乡,共66个村(居)委会,344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孜托镇。
人口民族
人口
1999年,洛隆县总人口40149人,其中农牧区人口38320人,城镇人口1829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洛隆县总人口41144人。  
2003年,全县总人口41927人。 
2007年,全县总人口44241人,其中农牧民人口42061人。 
2008年,全县总人口44718人,其中农牧民人口42331人。 
2009年,全县总人口46506人,其中农牧业人口43974人,非农业人口2532人。 
2014年,全县总人口5万人。
2021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洛隆县人口为53185人。
民族
1999年,洛隆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白、洛巴、纳西、普米8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县境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5人。 
2000年,洛隆县境内人口以藏族为主,占该县总人口的99%以上,世代居住在该地生息繁衍。同时,居住着汉、回、苗、纳西、洛巴、普米、怒等多个民族。 
2003年,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白、洛巴、纳西、普米、怒9个民族。 
2014年,藏族占该县总人口的99%以上。 
经济
综述
洛隆县是西藏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多种经济并重。“洛隆粑、酥油”倍受区内外欢迎。全县11个乡镇均属于半农半牧。建有卓玛朗措流域、俄西坝、腊久乡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区,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春青稞、冬青稞、豌豆、油菜、阳芋、圆根等;畜牧产品主要是野牦牛绵羊、山羊、黄牛、马、骡、猪等。 
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768万元,第二产业完成319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5041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27万元。
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越4千万斤,牲畜存栏控制在21.2万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2亿元,城镇职工收入约35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突破3600元,其中现金收入2340元,县财政收入820万元。
2012年,洛隆县全年地方生产总值5.12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74%;一般预算县级财政收人达到1814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60%;招商引资278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人4717元,其中现金收人3302元,同2011年比增长14%;粮食作物总产4251万斤;牲畜存栏20.5万头(只、匹),牲畜出栏7.1万头(只、匹),牲畜出栏率达到33%;全年耕地保有量10.15亩;县农行贷款余额为1.27亿元,较年初增加2139万元,存款余额达到3.44亿元,较年初增加3734万元。 
2013年,洛隆县地方生产总值63028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入43112万元,总支出43020万元;财政收人2504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38%,其中本级税收收人完成1608万元,非税收人完成88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878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73%;农牧民人均纯收人5613元,同2012年比增长19%,其中现金收人4128元,同2012年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4769元,同2012年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63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137%;物价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粮食作物总产4364.8万斤;招商引资达到5030万元。 
2014年,洛隆县地方生产总值77709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入达到5.26亿元,财政总支出5.25亿元,同2013年比增长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32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12元,同2013年比增长16%,其中现金收入达到4697元,同2013年比增长14%。实施项目129个,计划投资4.89亿元,完成投资3.75亿元。粮食总产量4462万斤。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地方生产总值(GDP)3821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5%,同2014年比增长32.9%。其中第一产业818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5%,同2014年比增长6.5%;第二产业1471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0%,同2014年比增长95.2%;第三产业1531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54%,同2014年比增长11.7%。 
2015年11月,洛隆县税收总量首次突破4000万元大关。 
2019年2月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洛隆县退出贫困县。
第一产业
2002年,洛隆县粮食总产量4019.19万斤、牲畜存栏226815头(只、匹)肉类总产量3378.24吨、奶产品总量3794.79、皮张41598张、羊毛31.63吨;县乡两级财政收入196万元。 
2004年,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1768万元。
2012年,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1.57亿元。 
2013年,全县核桃基地补植补造4441.1亩;造林地补植补造36亩;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建设补植补造1800亩;退耕还林地补植补造1486亩。 农作物总产量6405万斤,其中:粮食作物总产4364万斤,经济作物总产1363.7万斤,饲草料产量675.4万斤。良种推广种植面积7.3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0%。麦类作物高产创建生产基地建设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万亩。建设二级种子繁育田5300亩,种植优质油菜20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0.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万亩。荞麦种植面积623亩。优质青棵种植面积1万亩。经济林木种植0.6万亩。藏药材种植5亩。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率在2.1%以内。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完成818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5%,同2014年比增长6.5%。
截至2015年07月21日,该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户,从业人员35人,注册资金83万元。 
第二产业
洛隆县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生产民族服装、藏刀、金银首饰、家具、茶桶、陶器等。现代工业主要从事电力、木材加工、粮食加工和农具制造。2002年洛隆县有粮油加工厂、砖瓦厂、养殖厂等企业。 
2004年,全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完成3191万元。
2012年,全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2012年,洛隆县糌粑厂实现产值290万元,实现收入80万元,创利润38万元,推行“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310户稞麦种植户户均增收600多元。投资492万元在马利、孜托、硕都等6个乡修建总面积3.22万平方米的50座高效日光温室和130座钢塑温室大棚,年生产蔬菜50万斤,223户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5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470人次,劳务收入达2291万元。 
2013年,洛隆县糟耙加工厂平均日产汽车公司水磨糟耙达3000斤,年生产能力达80万斤,实现产值320万元,创造利润48万元。 
2014年,洛隆藏刀加工厂全年实现藏刀生产总值11万元左右,净利润8万元左右。截至2015年07月10日,该厂生产藏刀305把左右,产值达4.575万元左右。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完成1471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0%,同2014年比增长95.2%。截至2015年07月21日,全县共有私营企业59户,雇工人数170人,注册资金2578万元。 
第三产业
2004年,洛隆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041万元。
2012年,洛隆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1.55亿元。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531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54%,同2014年比增长11.7%。共有个体工商户513户,从业人员881人,注册资金3023.04万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户,人员35人,注册资金83万元;私营企业59户,人员170人,注册资金2578万元。 
文化
民族风俗
婚姻:当地婚姻别具特色。农村牧区大部分男女婚姻由父母包办,不论是娶媳妇还是赘女婿,子女都无权过问。举行婚礼前,双方互赠礼物,或带嫁妆,除送对方家人每人一条哈达外,大多是牛、羊、马、马鞍、藏刀等,男方还要送女方礼服及其它服饰。
丧葬:一般为天葬,死者的家属、儿女、亲戚都不送葬,由天葬师为葬者修容整装后抬上天葬台,将其分割后喂老鹰。 
土特产
洛隆县土特产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花、核桃、藏刀花鱼、编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美食
洛隆县美食主要有:蛋插人参果、贝母鸡块、酥酪糕、生肉酱、香酥猪血糕、燕麦粥、乳猪、奶品、糌粑、酥油茶、风干肉等。 
交通
2003年,洛隆县公路总里程达400余公里,大小桥梁70余座。其中横跨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之上的加玉桥是洛隆县境内最大的桥梁。 
2010年,经国道214线在邦达分路后可直达洛隆县城,经边坝县可由边(坝)—沙(丁)公路到达拉萨市。 
2012年,洛隆县5303线夏雅至洛隆通县油路,新建、续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8个,新建寺庙公路项目11个,全县11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目标。 
2013年,全县乡镇已全部通车;6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除新荣乡克多村以外,其余6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已全部通车;25座寺庙中的24座寺庙已实现通车。完成行政村公路设计里程68.48公里,完成寺庙公路里程46.84公里。 
社会
生态环境保护
2013年、2014年,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队连续在洛隆县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 
2014年,洛隆县完成生态造林17369.3亩。 
2015年6月,洛隆县第一批公益林专业管护队成立,共招考录用专业管护人员55人。 
2019年,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5464.5亩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完成西藏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洛隆县造林绿化22940亩、义务植树3200亩;完成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和“无树单位”造林绿化1200亩。
文化生活
2014年,洛隆县有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各乡镇级广播电视发射台10座,全县66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覆盖面为100%,初步形成覆盖面较宽的县、乡、村三级广播电视台(站)网络。有县广播电台,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藏广播电台、洛隆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广播3套节目;有县电视台,能转播22套有线电视节目,其中洛隆自办节目1套、3套无线电视节目,可转卫星电视5~8个频道的节目。 
教育事业
201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2所。小学在校生486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6%;初中在校生2450人,入学率达92.11%。  
2013年,洛隆县共有各级学校5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8所、村完小4所、教学点28个。小学在校生4945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为99名4%。初中在校生1883人,初中人学率为98.02%。小学专任教师334人,学历合格率为99.1%。初中专任教师129人,学历合格率为85.27%,幼儿园教师22人,合格率100%。选派教职工赴内地学习培训28人次,组织县级学习培训1次,参训人员达450人次。2013年县财政投入教育金额522.27万元,较2013年增加262.273万元,筹措165.44万元给全县517名教师。 
2014年,洛隆县有初级中学1所,实验中心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8所,村级教学点66所。初中在校生1370人,小学在校生5432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388人,正式教职工229人,临时工及民办教师159人。教学方式采用藏汉双语教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6%。 
卫生事业
2010年,洛隆县有县医院1座,设有内、外科、妇科学小儿科、放射科、化验室、中医、藏医科,有床位54张。乡卫生所8个。 
2013年,洛隆县为群众提供了220余次免费体检和义诊咨询服务,赠送药品60多种,价值12万余元。 
2014年,洛隆县有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一座、县属乡镇卫生所11所,共有44张床位。主要设备有CT机、B超机、X光机等现代化医疗器具。在县中学设有一个藏医职业班(由昌都地区知名藏医授课,学生30余人)并研制一些民间藏药,主要为基层农牧民群众服务。 
社会保障
2012年,洛隆县各类农牧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28期,培训农牧民群众3122人;共兑现55项惠农资金共计12658.89万元。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6%,初中入学率达92.11%;实现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100%、集资率达到99.6%,建账率达到100%、报销率达到100%;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3%;全年共落实各类民政救助资金1132万元。全县共有23514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2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8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99人参加失业保险,550人参加工伤保险,1123人参加生育保险。洛隆县农牧区人均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260元,住院报销上限达5万元。兑现55项支农惠农资金总额1.27亿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658万元。及时兑现草畜平衡补助资金550万元。为全县城乡1627户、6250人落实低保资金494万元,落实临时价格补助资金76万元,为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05万元。 
2013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开展农牧民军旅式培训1期,培训人员2200人,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8期,培训人员904人,开发就业岗位230个,职业指导292人(次),职业介绍239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23人。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407人次,转移就业收入达到2416.7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614人,征缴基金643.78万元,征缴率达110%;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2人,征缴基金296.94万元;城镇居民(含僧尼)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64人(含僧尼770人,僧尼参保已达覆盖)。完成扶贫、农发项目26个,完成国家投资1675万元,实现1255人脱贫。该县帮扶360余户困难户;共修建或维修村级公路177条、新建或维修桥梁94座、维修水渠20余条,水塘40余个,新修安居房25栋;为群众提供了220余次免费体检和义诊咨询服务,赠送药品60多种,价值12万余元,各驻村点共开展义务教学近1470次,开办学堂19个,免费捐赠达30万元。 
2014年,洛隆县总财力达到5.26亿元,财政总支出完成5.25亿元,民生支出占全县总财力的70%以上。 
基础设施
2012年,洛隆县全年共争取落实并开复工项目189个,完成投资2.52亿元;5303线夏雅至洛隆通县油路建设进展顺利,新建、续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8个,新建寺庙公路项目11个,全县11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目标;新建和续建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14个,批复投资超过1亿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批复投资418万元,解决658户3919人的安全饮水。寺庙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批复投资437万元,解决洛隆县19座寺庙785名寺庙僧尼和寺管会人员的饮水安全问题。维修、清淤、加固水渠1034条、422千米,水塘226座,解决了19座寺庙、785名僧尼和658户、3919名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3年,洛隆县水利总投资9921.25万元,完成堤防工程。加固建设工程3座2.11公里,总投资357.75万元。投资532.49万元建设洛隆县山洪灾害县级工程,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02个,满足了1664户、9326名农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完成灌溉渠道改建消7条,改建渠长266公里,配套渠建筑物46座,扩建库容量5000m水塘1座。小水电站建设与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投资7703.9万元,全县通电达到6557户39441人,通电率为82%,覆盖率为80%。 
2014年,洛隆县建有邮政局、电信局,开通了国内、国际程控电话、传真、电报、邮政、163拨号上网、电信宽带、光纤等。 洛隆县有中国农业银行洛隆县支行、乡镇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主要为农牧民群众发展农牧经济存贷提供服务。邮政局开通了24小时电子汇兑业务。洛隆县城现有洛隆大酒店、农行招待所、民政招待所、粮食局招待所、养护段招待所、气象局招待所、工商局招待所等近10所旅客住宿场所。各种中、小型饮食店20余家。休闲娱乐、文化影视场所现有扎西欢乐朗玛厅、温馨周末舞厅等共20余家。百姓超市、爱家乐超市等数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购物场所。 
2015年,洛隆县新建续建重点水利电力项目共5项,总投资29559.13万元。至7月22日,完工2项,完成投资5550.28万元,占总投资的20%。12月25日,马曲水电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装机容量1000千瓦,使洛隆县城冬季供电可以达到隔一天来一次电。 
2015年,洛隆县农村公路新建项目共9个,总投资922.27万元,建设里程24.6公里。12月,S303线马利至洛隆公路改建工程交工初验,全长74公里,概算投资4亿元,S303线即将提升为国道
新农村建设
2012年,国家补助1156万元,洛隆县全年共建设972套安居房,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达6855人。启动了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13个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直接受益群众6820人,各级财政共投入1360万元。  
2013年,洛隆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户数为1014户(其中:一般贫困户农房改造899户),建筑面积达238290平方米,受益人口6934人。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通过综合配套,通水户达837户,通电户472户,通路户912户,通广播电视户1014户,通甲烷户342户,改厕1014户。抗震补助资金每户为5000元,已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到安居户手中。实施了1个新农村集中点建设和21个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旅游
自然风光
邦达草原、马鞍山市、加玉大峡谷、五指山、卓玛朗措、八东措湖、翁西伍中山、丁达拉普巴(溶洞)、妈康珠普巴(溶洞)、尼桑普巴(溶洞)、达龙普巴(溶洞)等。 
注:洛隆风景名胜图册来源
茶马古道
加玉桥、洛宗遗址、硕督古长城、硕督清代汉墓群、硕督宗遗址等。  
红色旅游
昌都战役洛宗战斗遗址、十八军154团硕督宿营地遗址等。  
获得荣誉
2019年,洛隆县林业和草原局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参考资料
洛隆人口(2023年).洛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09-30
洛隆县简介(2023年).洛隆县人民政府.2024-09-30
洛隆县简介.洛隆县人民政府.2024-01-04
福建金森与西藏洛隆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日头条-证券时报e公司.2023-04-18
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12
洛隆县行政区划_今日西藏昌都.洛隆县行政区划.2021-06-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解放前
解放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野生动物
药材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民族风俗
土特产
美食
交通
社会
生态环境保护
文化生活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
旅游
自然风光
茶马古道
红色旅游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