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蒿(学名:
蒿属 brachyloba)
半灌木,高20一40cm。根粗壮,扭曲。茎直立,多数丛生于根颈上,在基部分枝,纤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卵形或卵形,长2-4cm,宽1.5-2cm,二回羽状全裂,侧裂片3-4对,条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具长柄,上部叶一回羽状分裂或不裂。
头状花序疏生,椭圆形或矩圆状钟形,长3.5-4.5mm,直径2-3.5mm,梗短,在茎顶排列成稍扩展的圆锥状,总苞片3-4层,被毛,边缘小花
雌性,中央小花两性,黄色。
瘦果长约1mm,黑褐色,无毛。
来源
菊科山蒿
蒿属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半灌木状
草本或为小灌木状。主根粗大,木质,垂直,常扭曲,有纤维状的根皮;
根状茎粗壮,木质,直径可达3—5厘米,有营养枝。茎多数,丛生,高30—60厘米,稍纤细,自基部分枝;茎、枝幼时被短绒毛,后渐脱落。叶面绿色无毛,背面被白色绒毛,基生叶卵形或宽卵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期凋谢;茎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2—4厘米,宽1.5—2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4枚,裂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厘米,再次羽状全裂,每侧具小裂片2—5枚,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
披针形,长3—6(一8)毫米,宽0.3—1毫米,先端钝,有小尖头,边反卷,叶柄长0.5—1.3厘米;上部叶羽状全裂,裂片2—4枚;苞片叶3裂或不分裂,线形。
头状花序卵球形或卵状钟形,直径2.5—3.5毫米,具短梗或近无梗,略下倾,在分枝上密集或略稀疏,常排成短
总状花序或为
穗状花序,稀少单生于小枝的叶腋内,在茎上通常组成略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背面被灰白色短绒毛,边缘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边缘宽膜质至全膜质,背面毛少至无毛;
雌花10—15朵,花冠狭管状,背面有疏腺点,檐部具2—3(一4)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叉端尖锐;
两性花20—25朵,花冠管状,背面有腺点,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钝或有短尖头,花柱略比花冠管长,先端2叉,叉端斜叉开或略外弯,有时中央数朵花不孕育,花柱亦缩短。
瘦果卵圆形。花果期7—10月。
用途:民间入药,有清热、消炎、祛湿、
杀虫脒的作用。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
产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省(北部)、
山西省(北部)、
陕西省(北部)、宁夏及
甘肃省等省区;生于中、低海拔地区阳坡草地、砾质坡地、半
荒漠草原、
戈壁及岩石缝中,局部地区形成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郊区。
国外分布
蒙古也有。
本系概述
山蒿系Ser.13.BrachylobaeY.R.LinginBull.Bot.Res.8(4):201988.多年生
半灌木状
草本或为小灌木状。主根及
根状茎粗大,木质;茎多分枝;茎、枝、叶背面及总苞片背面初时被短绒毛,后叶及总苞片背面毛宿存,其余部分毛脱落。茎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2—4枚,裂片或小裂片狭线形、狭
披针形或狭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狭窄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
本组概述
艾蒿组——Sect.2.AbrotanumBess·,sensustrictoexcl.Sect.
蒿属,inBull.Soc.Nat.Mosc.1(8):222.1829etinNouv.M6m.Soc.Nat.Mosc.3:1.1834;DC。Prodr.6:105.1837:LinginContr.Inst.Bot.Nat.Acad.Peip.2(10):514.1934.P.P.;Poljak.Φπ.
苏联26:456.1961;Y.R.LinginBull.Bot.Res.2(2):13,22.1982.——AbrotanumTourn.Inst.Herb.1:459.1700;
LINN.Syst.Natur.Ed.1.5.1735.——rtemisiaSect.ArtemisiaDC.inLamarcketDC.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r.4:478.1815.P.P.——ArtemisiaSubgen.ArtemisiaLess.Syn.Gen.Comp.264.1832,excl.A.BorealemPall.——
蒿属Subgen.E~arzemisiaRouy,F1.France8:2y9.1903.P.P.一、二年生或
多年生草本或为
半灌木,稀为小灌木。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无明显的腺毛或粘质毛,而有绒毛、柔毛、蛛丝状毛或无毛;叶羽状分裂,小裂片栉齿状或狭线形,后者宽通常不及1毫米,稀达1.5毫米。
头状花序半球形、球形,稀卵球形;内、外层总苞片近等长或内层略长于外层;
雌花1层,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有2—3(一4)裂齿;花序托无托毛。我国共31种,3变种,隶属于14个系中。主产北部及西南高山地区,少数种也分布到东部与南部各省区。
北半球各国及
非洲东部、北部和南部也有。组模式种:欧亚艾蒿人abrotanumLinn.本组植物因花序托无托毛而区别于
莳萝蒿组,可能是从莳萝蒿组进一步衍生、分化而成的无托毛的类群,植株外形及
头状花序等特征仍较接近莳萝蒿组,但头状花序已出现卵球形的类型。另外本组植物头状花序的形状、花的数量、叶的小裂片形状等均明显区别于该属其他各组。本组种类多,特征分化大,分布广,说明本组在演化关系上是一活跃的组,很可能从本组原始类群进一步分化、衍生出该属其他组的祖先种类。
亚属概述
ArtemtstaSubgen.
蒿属Less.E(Subgen.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InthiumLess.Syn.
Gen.G.Comp.264.1832,excl.A.BorealemPall.;Poljak.φπ.
苏联26:4261961;Y.R.LinginAct.Phytotax.Sin.18(4):504.1980ctinBull.Bot.Res.2(2):13.1982.---ArtemisiaSect.EuartemisiaGren.E[Godr.F1.France2:126.1850.P.P.——ArtemisiaSubgen.Euartemisia(Gren.EtGodr.)Rouy,
2012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rance.27.1903,sensustricto,excl.Seat.DracunculusBess.一、二年生或
多年生草本,稀为
半灌木或小灌木。叶一至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稀少不分裂。
头状花序中央
两性花孕育,开花时花柱伸长,与
花冠等长或略长于花冠,上端叉开。
亚属模式种:北艾A.VulgarisLinn.我国有5组,50系,134种,24变种。
本属概述
Linn.Sp.P1.2:845.1753,
Gen.G.P1.ed.5.3:367.1754;DC.Prodr.6:93.1837;
乔治·边沁.EtHook.F.Gen.P1.2:435.1873;Forb.eCHemsl.InJourn.Linn.Soc.Bot.23:441.1888;LinginContr.Inst.Bot.
纳查彭·拉塔那蒙空.Acad.Peip.2(10):504.1934;Poljak.Φπ.
苏联26:425.1961;S.Y.HuinQuart.Journ.Taiwan
苍蝇座.18(12):120.1965;Y.R.LinginAct.Phytotax.Sin.18(4):504.1980etinBull.Bot.Res.2(2):1——60.1982er8(4):l——61.1988.一、二年生或
多年生草本,少数为
半灌木或小灌木;常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
根状茎粗或细小,直立、斜上升或匐地,常有营养枝;茎直立,单生,少数或多数,丛生,具明显的纵棱;分枝长或短,稀不分枝;茎、枝、叶及
头状花序的总苞片常被蛛丝状的绵毛,或为柔毛、粘质的柔毛、腺毛,稀无毛或部分无毛。叶互生,一至三回,稀四回羽状分裂,或不分裂,稀近掌状分裂,叶缘或裂片边缘有裂齿或锯齿,稀全缘;叶柄长或短,或无柄,常有假托叶。头状花序小,多数或少数,半球形、球形、卵球形、椭圆形、长圆形,具短梗或无梗,基部常有小苞叶,稀无小苞叶,在茎或分枝上排成疏松或密集的
穗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式的
总状花序或复头状花序,常在茎上再组成开展、中等开展或狭窄的圆锥花序,稀组成
伞房花序状的圆锥花序;总苞片(2一)3—4层,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稀
披针形,
覆瓦状排列,外、中层总苞片草质,稀半革质,背面常有绿色中肋,边缘膜质,内层总苞片半膜质或膜质,或总苞片全为膜质、且无绿色中肋;花序托半球形或圆锥形,具托毛或无托毛;花异型:边缘花雌性,1(一2)层,10余朵至数朵,稀20余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檐部具2—3(一4)裂齿,稀无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伸长或向外弯曲,叉端尖或钝尖,稀先端不叉开,柱头位于花柱分叉口内侧,子房下位,2心皮,1室,具1枚胚珠;中央花(盘花)两性,数层,孕育、部分孕育或不孕育,多朵或少数,花冠管状,檐部具5裂齿,
雄蕊5枚,花药椭圆形或线形,侧边聚合,2室,纵裂,顶端
氧化镁长三角形,基部圆钝或具短尖头,孕育的两性花开花时花柱伸出花冠外,上端2叉,斜向上或略向外弯曲,叉端截形,稀圆钝或为短尖头,柱头具
睫毛及小瘤点,稀无睫毛,子房特点同
雌花的子房;不孕育
两性花的
雌蕊退化,花柱极短,先端不叉开,退化子房小或不存在。
瘦果小,卵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无冠毛,稀具不对称的冠状突起,果壁外具明显或不明显的纵纹,无毛,稀微被疏毛。种子1枚。本属植物的花粉粒椭圆形或扁球形,具3孔沟,外壁3层明显或稍明显,表面有细刺状或颗粒状纹饰;风媒传粉,稀闭花受粉。染色体多数种n=9,
2n=18,少数种2n=36,54,稀2n=34,90。属模式种:北艾A.VulgarisLinn。约300多种。主产
亚洲、
欧洲及
北美洲的
温带、寒温带及
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南部热带地区及
非洲北部、东部、南部及
中美洲和大洋洲地区。我国有186种,44变种,隶属于2
亚属,7组中;遍布全国,
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局部地区常组成植物群落,如草原、亚高山草原或荒漠与半
荒漠草原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华东中学、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种类略少,多生长在荒坡、
旷野及路旁,少数种也分布到海边滩地。多数种类含
芳香油、脂肪、
有机酸及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聚乙炔类(polyacetylenes)、黄类(flavonoids)、类(terpenoids)及其化合物,如
倍半萜内类(sesquiterpene]actones)等,少数种还含类(cyanogenicglycosides)、
黄酮醇苷类(flavon01)、
香豆素类(
香豆素)、
垂体后叶催产激素(oxytocin)类物质及
干扰素诱导体等。许多种类入药,为重要或常用的消炎、止血、温经、解表、抗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少数种供食用;分布草原及
草甸地区的许多种类作牲畜饲料;在
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生长的若干灌木或
半灌木种类其根系粗大、深长,茎、枝萌蘖力强,耐干旱、盐碱,作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或为辅助性的植物。原
蒿属植物中
头状花序具同型
两性花的绢
蒿亚属(组)。
亚族概述
O.Hoffm.InEngl.EtPrantl.Pflanzenfam.4(5)273.1889—1894;Tzvel.InF1.URSS26:129,1961.——Tri.B.SenecioMde·OeLess.Subtrib.VI.ChrysanthemeaeLess.2.ChrysanthemeaeLess·,Synops,Comp·250,1832etsubtrib.VII.ArtemisieaeLess.2,CotuleaeLess.Et4.ArtemisieaeLess.1.C.260,263,
花托无托毛或有托毛,但绝无托片。
本族概述
春黄菊族Cass.
头状花序异型,有辐射状花和盘花,或无
舌状花,而头状花序同型。花托有托片或有托毛,或无托片亦无托毛的。花药基部无尾,很少有几明显的尾。两性
花花柱分枝顶端截形。
花冠多数为黄色,少数为白色或淡红色;辐射状边花花冠的颜色或者与盘花花冠颜色相同而头状花序
同色,或颜色不同而头状花序异色。叶互生,通常羽状或掌状或掌式羽状分裂。
草本、小
半灌木、半灌木或
垫状植物。有气味。按花粉表面结构,可以分成有刺和无刺两大类。就本族中分布在我国的属而言,下列各属花粉粒表面都是有刺的:
蓍属Achilleal·、木
菊属木茼蒿属Webb,exShe.,Bip.、茼蒿属ChrysanthemumL·、
小滨菊属小滨菊属Tzvel·、滨菊属
滨菊属Mill·、
短舌菊属Brachanthemum
地狱犬的挽歌、
母菊属MatricariaL·、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
三肋果属三肋果属Sch.·Bip、
匹菊属PyrethrumZinn、
太行菊属太行菊属Shih、鞘冠菊属ColeostephusCass·、
菊蒿属TanacetumL.,
扁芒菊属WaldheimiaKar.EtKir,、
女蒿属Hi·ppolytiaPoljak·、
小甘菊属小甘菊属Kar,et
基尔酒、亚菊属AjaniaPoljak·、
线叶菊属线叶菊属Kitam·、
山芫荽属Cotulal;、
石胡荽属石胡荽属Lour.;花粉粒表面无刺或刺之发育极其微弱而几不可察的属,有:
画笔菊属AjaniopsisShih、
喀什菊属KaschgariaPoljak,、
蒿属蒿属L,和
栉叶蒿属栉叶蒿属Poljak·。本族的大多数属集中在非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区。也广布于全欧和
亚洲大部分地区,在
美洲𩽾𩾌和大洋洲仅有少数的属代表成员。本族中有些属的植物是知名的蔬菜,如
蒿子杆竿
菊属carinatumSchousb.和南茼蒿ChrysanthemumsegetumL叫有些是世界的名卉,如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叫有的植物的
花果含高效
杀虫脒物质(
除虫菊精),如
匹菊属的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Trey.;有的药用,如
蒿属ArtemisaL.的某些种(如
茵陈蒿A.CapillarisThunb.等)。
亚科概述
Kitam
.inMem.Coll.SC.KyotoImp·Univ.
矮小锐额蚤.B.12:5.1937.——Tubulifl0raeDC.,Prodr.5:8.1836;Endlicher,
Gen.G.P1.356.1838;O.Hoffm.InEngl.U.Prantl.,Pflanzenfam.IV.5:118.1894.
头状花序全部为同形两性的
管状花,或有异形的小花,中央花非舌状;植物无乳汁。
本科概述
草本、
亚灌木或灌木,稀为
乔木。有时有乳汁管或树脂道。叶通常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部扩大成托叶状;花两性或单性,极少有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五基数,少数或多数密集成头状花序或为短
穗状花序,为1层或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所围绕;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具托片或无托片;萼片不发育,通常形成鳞片状、刚毛状或毛状的冠毛;花冠常辐射对称,管状,或左右对称,两唇形,或舌状;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形的小花,全部为
管状花或
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即外围为
雌花,舌状,中央为两性的管状花;
雄蕊4—5个,着生于
花冠管上,花药内向,合生成筒状,基部钝,锐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两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无附器;子房下位,
合生创展集团心皮2枚,l室,具1个直立的胚珠;果为不开裂的
瘦果;种子无胚乳,具2个,稀1个
子叶。本科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世界,
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2000多种,产于全国各地。
菊科种类繁多,许多种类富于经济价值,如
莴苣、
莴笋、
茼蒿、
菊芋等作蔬菜;
向日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小葵子、
苍耳的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
橡胶草和
银胶菊可提取橡胶;
艾纳香可
蒸馏制取
冰片;红花或
除虫菊为著名的杀虫剂;
泽兰、
紫菀、
金沸草、天名精、
茵陈蒿、艾、
白术、
苍术、
牛蒡、红花、蒲公英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此外,菊、
翠菊、大丽菊、
金光菊、
金鸡菊以及许多种类,花美丽鲜艳供观赏,全世界各地庭园均有栽培。按照
头状花序中小花的构造以及植物有无乳汁等特征,本科分为两个
亚科和13个族。本卷内容包括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Kitam.的
斑鸠菊族Vernonieae、
泽兰族Eupatorieae和
紫菀族Astereae,38个属,共260余种。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
杀虫脒排脓。主治
偏头痛,咽喉肿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用法用量
膏0.5~1钱;炭1~3钱。
注意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