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集美大学二级学院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的一个学院。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面积102万平方米,新校区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是全国高校唯一入选的项目。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建有数字信息检索中心,馆藏纸质文献228.51万册,中外文现刊2700多种。设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5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
历史沿革
1952年9月,福建私立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集美大学航海学院,1953年合并至大连海运学院,1958年,集美学村恢复航海教育,成立厦门市私立集美航海学校,1973年,撤销厦门大学航海专业,复办集美航海学校。1978年底,学校更名为集美航海专科学校。1989年5月更名为集美航海学院。1994年10月,集美学村原集美航海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所高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学院更名为“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是福建省省属多科性大学,省重点建设高校,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生,福建省省内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学院情况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是我国培养航海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先后为祖国和世界航运业培养了近万名的高级航海人才,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国际航运界也享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轮机工程学科是福建省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通过国家教育部博士点授权学科立项建设。开设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级)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
学院现有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船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技术中心、厦门市射频识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船舶工程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在长期教学和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极具特色和雄厚基础的的五个学科方向:现代轮机管理工程、船舶电子与电气控制工程、船舶设计制造技术与生产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2010年以来,学院先后完成了七十多项省级以上及横向科研课题,经费达1600多万元。多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船舶轮机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射频识别只能设备及物联网应用”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动态性能测试与仿真平台”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申请并获得七项国家专利,多项技术已和企业对接,自主研发的虚拟和实物相结合的混合型轮机模拟器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轮机工程学院将一如既往地立足于福建省,服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向世界,着力为航运业培养应用型优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船舶工程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技术中心、厦门市射频识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船舶工程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在长期教学和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极具特色和雄厚基础的的五个学科方向:现代轮机管理工程、船舶电子与电气控制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2008年来完成了100多项省级以上及横向科研课题,总经费达2500多万元。多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多功能射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智能终端”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申请并获得二十多项国家专利,多项技术已和企业对接。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值班标准要求,具备船舶电子、电气与控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海船运输安全和海洋环保相关公约和法律法规,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能在船舶运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电子、电气与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修造、管理和设计开发等工作,具有“诚毅”品格、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航海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心理素质、健康标准和体能要求。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英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方向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顺利地应用英语就国际航运事务和相关技术进行沟通交流。
掌握本专业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强电、弱电相关的基础理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基础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及应用)、电机学、机械基础等。
掌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船舶电子电气员职业能力标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方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国际和国家关于海船运输安全和海洋环保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参加国家海事局规定的有关合格证训练项目、理论考试科目和评估项目训练,通过国家海事局考试并具备规定的海上资历后,可取得无限航区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证书。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机工程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程序设计基础理论、大学英语、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船舶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PLC原理及应用、船舶局域网技术及应用、主机遥控与机舱监测、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舶通信系统、船舶导航设备、船舶辅助机械控制系统、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英语听力与会话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海船船员专业合格证、船舶航行教学实习、工程训练、综合训练、毕业实习与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工程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电气行业及相关工业领域从事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的运行管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系统集成以及设备检修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电学基础理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方面知识等。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具有研究和解决电气设备及其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初步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电机工程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陈嘉庚精神、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理论(c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轮机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值班标准要求,具备轮机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海船运输安全和海洋环保相关公约和法律法规,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能在船舶运输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工程相关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维护、修造、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诚毅”品格、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航海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心理素质、健康标准和体能要求。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英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方向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顺利地应用英语就国际航运事务和相关技术进行沟通交流。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电、液压设备和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轮机热工基础、轮机工程材料、电工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以及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等。
掌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规定的船舶轮机员职业能力标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方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国际和国家关于海船运输安全和海洋环保方面的公约和法律法规。
参加国家海事局规定的有关合格证训练项目、理论考试科目和评估项目训练,通过国家海事局考试并具备规定的海上资历后,可取得无限航区船舶轮机员适任证书。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机工程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轮机热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轮机工程材料、电工学、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维护与修理、轮机英语、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轮机自动化;船舶管理*、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动力系统设计与安装工艺#、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与制造#等。(注:上标*的课程是专为轮机管理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上标#的课程是专为船机修造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未标注的课程为两个修读方向共有的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侧重为各地方船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过硬、踏实肯干,能胜任船舶设计、制造、试验调试、检验、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诚毅”品格、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体结构与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船舶工程材料与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技术、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与推进、船舶设计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等基本理论。
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实践技能,具有船舶设计、修造工艺以及船舶监修监造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对于不同专业方向,培养规格又有所侧重
“船舶制造”方向的学生要求了解现代排船模式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结构设计、建造技术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船体生产设计能力。
“船舶装”方向的学生要求了解现代造船模式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船舶外装、涂装和舱室内装方面的知识和舾装生产设计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大学英语、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流体力学、电工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工程材料与焊接、船舶阻力与推进、船体结构与制图、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设计原理、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与建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船厂实习、工程训练、毕业实习与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设置
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设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现代轮机管理工程、船舶轮机自动化与仿真、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及可靠性、船舶与海上装置能源工程。2009年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批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的一级学科点;现有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轮机工程”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现有双聘院士2名,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其中22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具有海外留学或研究经历。依托“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热能工程”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以及“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闽科计[2009]51号)和“福建省清洁燃烧与能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闽科计[2009]37号)2个省部级研究平台,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不断在学术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2008年以来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开展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以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近3年科研经费年均达到759万元/年。
现代轮机管理工程
有教授4人,博士5人,3人具有海外留学/研究经历;已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1项;科研到账经费累计达40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00多万,取得较好的研究积累,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30余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近20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建有多个具有特色的学科研究平台和拥有多种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具备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
特色一:运用系统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船舶空调及冷藏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控制,研究各类先进的节能技术在船舶空调及冷藏设备中的应用,对适用于船舶制冷设备的绿色环保制冷剂展开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建有较具特色的船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实验台、绿色制冷剂及高温热泵实验台,在建船用冷藏集装箱性能及故障诊断实验台、船用转轮除湿空调实验台、船舶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实验台等学科研究平台。
特色二:以研发适配于典型船舶(港口作业船、渡轮、邮轮、勘探船)动力系统特性的燃料电池推进系统中燃料高效储运技术为目的,开展由碳/催化金属/镁系合金制备复合储氢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探寻合成高效复合储氢材料的技术措施。拥有法国塞塔拉姆仪器公司的PCT ProE\u0026E高压气体吸/脱附分析仪,建有性能先进的燃气(氢气甲烷)高压吸附实验台。
特色三: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开展船舶柴油机的性能测试及燃烧性能分析;运用油液检测、振动信号分析等手段,对船舶柴油机的典型故障进行诊断研究;着力研究先进检测技术以及新型传感器、磁记忆技术在船舶动力装置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建有船舶柴油机性能实验室,现有奥地利DEWETRON燃烧分析仪、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烟气分析仪等先进检测仪器设备。
船舶轮机自动化与仿真
有教授5人,博士5人,拥有福建省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建有船舶数字化设计中心以及船舶液压系统及元件性能测试平台,现有TRIBON、CADDS5、SB3DS、ADAMS、ansys等专业软件;已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11项,其它横向课题7项,科研到账经费累计近565万元;鉴定/验收成果6项,获软件著作权3个,发表学术论文41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10篇。
特色一: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船舶分段测量数据与设计模型数据坐标变化的误差分析,解决船体三维分段最优配准的数字化测量的关键问题,建立非线性最优配算模型与特征值分析方法,进行分段测量信息对船舶建造过程的误差预测,提高造船精度。现拥有船体设计与工艺设计开发平台,长期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船舶数字化造船与精益造船研究,解决船舶分段无余量制造关键技术问题。
特色二:长期开展船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研究,重点开展散货船综合安全性评估新方法研究。将故障模式分析、独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与检测技术相结合,进行系统加载试验与模拟加载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将仿真技术与半物理仿真技术运用于船舶制造与机电设备性能研究,重点对安全航运中船舶舵机机电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建立起具有研发、试验和测试为一体的国内唯一的综合性液压试验平台,以及先进的整机车载测试系统、港口设备分系统实验平台、船舶液压舵机模拟加载实验平台。
特色三:以无损探伤、材料分析、油液监测等检测技术,开展船舶及海上装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研究。依托船舶检验检测技术平台,进行动力装置的磨损、腐蚀及疲劳的模拟实验和仿真计算,以及对损毁设备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及残余寿命预测。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纳米功能材料的技术、纳米电刷镀技术以及特种焊接技术,对关键海上装备及船舶零部件进行先进再制造工艺的研究。
学院成就
多年来,该院的教学成果硕果累累:轮机工程专业荣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CAXA大学”,获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十佳培训基地”,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次,多次荣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门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两门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5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立项。
长期以来,轮机工程学院海上专业定位在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拥有“昆仑山脉”、“玉龙山”、“清华山”、“华光”轮四艘实习船。轮机工程学院面向航运企业,瞄准国内外船员市场,学生专业思想牢固,操作能力强,上船就业率高,许多毕业生迅速成为企业业务骨干。轮机工程学院的航海高等教育在福建省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内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国际航运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多年来,学院海上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以来就业率均超过98%,省内排名第一,集美航海的毕业生足迹遍布五洲四海,并以突出的业绩和声誉为母校赢得"航海家摇篮"的殊荣,受到航运企业的欢迎。
大学排名
2010年排名
2010年1月6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机构发布《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集美大学在中国本科集美大学政法学院中排名283名。
公交路线
轮机工程学院站
L22线、959线、901线、921线、922线、923线、929线、935线、961线、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2024-06-2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学院情况
师资力量
专业介绍
学院成就
大学排名
公交路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