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
远期石油价格
原油期货,简称OilFut,以远期原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品种。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以原油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是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有四个尤为关键的原油期货合约为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也被称为WTI(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BRENT(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的DUBAI(迪拜原油)期货合约。
2024年1月3日,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1%。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1.27美元,跌幅1.78%,报70.38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1.15美元,跌幅1.49%,报75.89美元/桶。
历史背景
在20世纪的前70年,西方石油公司通过租让协议控制了中东大部分石油资源,对石油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成立,石油价格的控制权逐渐从西方世界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伊朗的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这一时期欧佩克对石油供应的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超过了欧佩克,导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油价下跌。从此,世界石油市场进入了基于市场供需的多元定价阶段。
随着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的演变,市场参与者对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为了管理这种风险,市场参与者首先采用了远期市场的方式。然而,随着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期货市场应运而生。自1978年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第一个成功的石油期货合约—纽约取暖油期货合约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的石油期货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些市场涉及原油、取暖油、柴油、无铅汽油等多种合约,而作为这些成功合约的延伸,期权合约也取得了成功。在油价波动加剧的情况下,市场产生了强烈的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这导致了“反向石油危机”的发生,标志着石油输出国组织单方面决定石油价格的格局开始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应运而生,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石油需求量迅速提升。在200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限产决定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2月10日,纽约市场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此外,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共同推动了国际市场对原油的强劲需求。次年,由于需求旺盛和供给偏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同年,有94天的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幅度超过1美元,约占所有交易日的36%。特别是9月19日,由于飓风对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生产构成威胁,国际市场油价出现了大幅上涨。WTI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了4.39美元,创下了自1983年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大涨幅。在2014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宽松,市场失衡,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全球石油需求为每天9244万桶,而供应量为每天9320万桶,供大于需76万桶。自2014年下半年起,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了油价走势。美国原油产量的大幅增长、地缘政治因素、美元汇率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的分歧加大等都给市场带来了压力。布伦特油价从2014年6月的每桶115.06美元的年内高点,跌至12月份的每桶57.33美元的低点,全年均价为每桶99.45美元,同比下降了9.21美元。到了2016年,纽约和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每桶30美元,相比2014年6月份的油价下跌了七成多。2018年,中国推出上海原油期货。同年,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限制其石油出口,进一步打压了伊朗的石油产业。此外,伊朗油轮爆炸和沙特油田遇袭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加了全球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为了应对疫情,主要经济体采取了限制出行、停工停产等社交隔离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市场失衡加剧,能源价格不断走低。4月,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负37美元/桶。许多美国页岩油气公司因此陷入了破产的困境,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恢复,这些公司仍具有反弹的潜力。对于高度依赖石油产业的国家,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疫情对其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在持续不利的局面下,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以“欧佩克+”为平台的长期合作趋势明显,通过合作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不稳定。2023年,中国对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中国境内原油等货物期货品种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次年1月,由于沙特阿拉伯大幅下调2024年2月份的原油官方销售价,市场对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担忧加剧,导致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出现下跌。
基本信息
定义
原油期货是期货交易中的一种,以远期原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由交易所统一制定,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品质的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原油期货合约以公开竞争的形式进行买卖。
交易品种
除了原油期货,还有许多其他石油期货品种,如取暖油、燃料油、汽油和轻柴油等。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规格为每手1000桶,报价单位为美元/桶。该合约自推出以来交易活跃,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其成交价格不仅反映了市场动态,还成为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关注焦点。
基本功能
在多年的发展之后,石油期货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首先,它具备了价格发现机制,能够反映并预测市场上的供需变化。其次,它提供了一种规避风险的途径,帮助参与者降低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最后,它通过规范投机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首先,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个市场汇聚了众多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及投机者,他们共同参与交易,通过相互影响和交流,对未来商品价格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在有组织的公开竞价过程中,形成了预期的石油基准价格。这个基准价格会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时性。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不仅有助于企业进行更加市场化的生产经营,还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次,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货市场中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稳定生产经营成本或预期利润,从而增强应对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为了实现套期保值,企业会进行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石油商品期货交易。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通过补偿或平仓的方式,抵消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虽然套期保值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它能够将风险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即从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风险转移到现货价格的变化风险。
最后,期货市场在规范投机行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本身具有天然的投机需求,而期货市场能够吸引大量的资金,为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合理利用期货市场,交易商不仅能够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通过投机交易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这种规范化的投机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为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交易所
在国际上,已有十余家交易所涉足原油期货交易。其中,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旗下的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洲际交易所(ICE)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原油期货交易中心。NYMEX的WTI原油期货和IC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成为美国和欧洲的基准原油合约,引领着全球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此外,阿联酋迪拜商品交易所(DME)上市的阿曼原油期货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另一大原油期货基准合约。
2018年3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推出原油期货交易。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2019年的数据,按全年交易量排名,靠前的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莫斯科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洲际交易所的布伦特期货合约、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的迷你原油期货及原油期货合约、洲际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合约,以及上期能源的上海原油期货合约。
纽约商业交易所
1978年,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了纽约取暖油期货合约,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小型独立石油公司参与。这些公司希望在大型公司的主导市场中寻找一个替代供给源,因此初期实物交割量较高。1981年,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汽油期货合约,于1983年推出WTI期货合约,1990年推出天然气期货合约。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合约(NYMEXWTI)期货合约交易中电子交易和传统的公开喊价方式并存。在纽约商业交易所的期货合约中,WTI原油期货合约是世界上商品期货中成交量最大的一种。由于该合约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NYMEXWTI原油期货价格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基准价之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原主要产品包括利率、外汇、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2007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了合并。次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向纽约商业交易所提出收购要约。8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获得纽约商业交易所董事会80%成员的支持,从而顺利将其收购。在收购纽约商业交易所之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8%。
国际石油交易所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欧洲重要的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平台,成立于1980年,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次年4月,该交易所推出重柴油期货交易,这是欧洲首个能源期货合约。1988年6月23日,国际石油交易所进一步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其成为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的一部分,该体系涵盖现货、远期和期货市场,全球65%的原油交易量都以布伦特计价体系为基础。
在2000年4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进行了改制,转变为一家营利性公司。随后在次年6月,该交易所被美国的美国洲际交易所收购,成为其下属子公司。尽管如此,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仍需接受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监管。
东京商品交易所
1984年,经过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批准,东京纤维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51年)、东京橡胶交易所(成立于1952年)和东京黄金交易所(成立于1982年)合并,成立了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日本的第一张石油期货合约由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于1999年推出。在2001年,东京工业品交易所进一步推出了中东石油期货合约。次年,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推出了中东原油期货合约。到了2004年,该交易所引入了期货转现货(EFP)和期货转掉期(EFS)交易,并与日本国内其他商品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日本商品结算机构。
在2010年,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建立了新的交易系统,并于同年9月延长了交易时间,还开设了夜间交易市场,以更好地服务欧美等海外投资者。到了10月,该交易所又开设了中京石油市场,上市了汽油和煤油商品。2013年2月,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正式更名为东京商品交易所。
新加坡交易所
1989年,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货合约。在2002年,新加坡交易所推出中东迪拜原油期货合约。然而,由于当时新加坡的原油储罐发展尚未成熟,且资金流动规模有限,这抑制了期货投资者的参与热情。此外,由于新加坡与欧美投资者存在时差,仅有亚洲投资者参与,导致交易资金和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因此,该期货合约在仅仅两年后便停止交易。
上海期货交易所
1992年到1993年,中国南京、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先后成立多家交易所,并推出了多个能源类期货产品交易。1993年初,上海期货交易所前身之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包括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250#燃料油等四个标准期货合约,至1994年累计成交量达5000万吨。但随着1994年年初中国原油价格改为由国家统一定价,包括原油期货在内的能源类期货产品的交易相继关停。
199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后,原油期货上市工作组随即成立。并于2002年5月28日在上海召开了“发展创新与新世纪中国期货市场——石油期货专场报告会”。在2003年12月25日创刊了《石油期货市场动态》周刊等。后续,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04年上市了燃料油期货、于2013年上市了沥青期货。
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标志着中国首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挂牌交易。
价格构成
原油期货的价格构成主要涵盖两个层面:首先,它包含了在产品生产流程中所涉及的成本、利润以及税金。其次,还包括了在期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商品流通费用以及预期可获得的利润。原油生产成本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并非直接,而是间接的。由于全球原油资源分布不均和需求的刚性,原油生产中存在高昂的“级差地租”。原油价格往往以高成本原油和替代能源的价格为基准,而实际的生产成本远低于销售价格。
前期勘探和开发成本主要影响生产者的产量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供应量,间接影响市场价格。而套期保值者的主要目的是锁定交易风险,没有过高的利润预期。投机者的参与是市场活跃的重要条件,他们的利润预期也是期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交易以未来实际物品的可交割性为基础,因此期货合约规定了交割地点。由于大部分交易的原油不在交割地生产,生产者需要将商品运至交割地,并将运费、包装费和保管费等费用纳入,这也构成了原油期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格影响因素
现货市场供需状况;投资基金的炒作行为;美元汇率、利率以及资金流动性;突发事件和政治因素。原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供需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因素也对原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商品属性
供给因素
原油产量是影响原油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原油的供给对原油价格具有显著的影响。通常,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原油价格的下降,而供给的减少则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影响原油供给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全球产油国的产量、石油公司的开采活动、技术进步、政治稳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当产油国增加产量或放宽出口限制时,原油的供给量增加,从而对油价产生向下的压力。相反,如果产油国减产或限制出口,供给量减少,这将推动油价上涨。
需求因素
原油是重要的工业燃料,是一种不可持续资源。在市场中,原油通常处于卖方市场。然而,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当供应超过需求时,价格就会下跌。影响原油需求缺口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和能源政策等。
库存因素
为了避免油价波动以及石油供应中断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会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它们会提前储存石油,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储备通常分为商业储备和战略储备两种类型。
商业储备是由企业为了维持日常运营而进行的储备。当市场上的石油价格波动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商业储备来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从而保持利润的稳定。商业储备的规模和时机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策略来决定。战略储备则是由国家政府进行的储备,通常是为了应对国家能源安全危机而设立的。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在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事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时,为国家提供应急能源保障。战略储备的规模和地点通常由政府根据国家的能源需求、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来决定。
金融属性
原油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到其作为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还受到其金融属性的影响。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金融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愈发显著。作为期货市场中的关键大宗商品,原油的价格波动受到金融市场情绪和投机行为的深刻影响。例如,资本流动、投机等因素都可能对原油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因此,在预测和分析原油价格时,需要综合考虑商品因素和金融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美元指数
原油的现货和期货交割通常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走势对石油价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WTI原油期货价格与美元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当美元贬值时,WTI原油期货价格通常会上涨。而当美元升值时,WTI原油期货价格通常会下跌。这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提高了购买原油的外币成本,抑制了全球对原油的需求。同时,美元升值还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原油等大宗商品中撤出,转向美国资产,从而减少对原油期货的投资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原油价格承压下跌。
投机因素
在原油期货市场这个国际化的舞台上,国际投机资本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投机者通过他们的操作,有助于纠正市场上的价格异常状况,使期货市场价格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这不仅有利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发挥,还为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吸引了更多的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参与交易。另一方面,当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时,投机者会利用各种利好或利空的消息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从中获取利润。这种行为往往会加剧原油市场的波动。
政治与突发事件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石油对国家的经济、军事和安全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原油产区位于政治动荡地区,因此地缘政治和产油国政局因素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原油的生产和供应,还加剧了市场的波动,使得原油价格的预测变得更为复杂。
原油储量
截至2012年,世界原油探明储量约为1.032万亿桶,其中中东地区占了全部储量的2/3。原油探明储量最多的五个国家都在中东地区,居首位的是沙特阿拉伯,其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其次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0.9%、9.48%、9.35%和8.69%。
运作条件
石油期货市场是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一环,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的形成和运作对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成熟且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是石油期货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市场应具备较高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确保供求信息的充分流通,并拥有发达的现货市场。其次,整个经济体系应保持开放,避免严格的价格和进出口管制。再次,期货交易所所在的地区,其金融市场应当开放,确保期货标价货币在资本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最后,期货市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应具备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应切实有效。
标准合约方案原则
原油期货标准合约方案主要基于三个原则:国际平台、净价交易和保税交割。
首先,原油期货有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投资品种,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保税交割以及允许使用美元或境外人民币作为保证金等措施,有助于中国争取原油定价的国际话语权。
其次,中国商品期货的交割结算价是含税价格,而国际主要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则是净价。含税交割会导致中国期货价格偏离市场预期的天然升水。通过采用净价交易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中国原油期货价格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保税交割也是原油期货标准合约方案的重要原则之一。保税交割是指以海关特殊区域或场所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交割标的物的一种交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口商品可以在完成进口报关前进入交割环节,不必先行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关税和相关税费。可以降低交割成本,提高交割效率。
中国建设原油期货市场的意义
中国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降低风险。尽管欧美已经拥有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但其价格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亚太地区的供需关系。因此,推出中国的原油期货有助于形成一个能够反映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体系,进一步优化石油资源配置。同时,建立原油期货市场也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重要实践之一,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是一个有组织的规范化市场,它汇聚了众多的买方和卖方。这些参与者根据对石油供求关系及其变动的了解,在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种交易方式使得期货市场成为一个公开、自由的竞争环境,从而形成的价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动趋势。原油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的挑战,保障其持续经营。同时,期货市场还能规范投机行为,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相关报道
2024年1月3日,中国商品期货夜盘,原油合约收跌1.9%报542.8元/桶。沪金收涨0.02%报483.18元/克,沪银收跌0.23%报5994元/千克。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1%。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1.27美元,跌幅1.78%,报70.38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1.15美元,跌幅1.49%,报75.89美元/桶。
2024年1月30日,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1%。WTI 3月原油期货收跌1.23美元,跌幅1.58%,报76.78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1.15美元,跌幅1.38%,报82.4美元/桶。
2025年1月2日,据新华财经报道,2024年12月18日24时至2025年1月2日24时这个计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现震荡走势,原油变化率在正值范围内窄幅波动,零售限价由搁浅转为上调预期。截至1月1日收盘,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61%,预计汽、柴油均上调70元/吨,调价窗口1月2日24时。此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结束了2024年11月20日24时以来的“三连”搁浅实现上调,这也是2025年开年以来的首轮上调。
参考资料
国际原油期货合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4-01-03
原油期货开户指南.新浪财经.2024-01-03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1%.中国能源网.2024-01-03
原油期货小知识.新浪财经.2024-01-03
聚焦原油期货.新浪浙江.2024-01-03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超1%.今日头条.2024-01-30
成品油零售限价面临2025年首涨.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01-02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基本信息
定义
交易品种
基本功能
交易所
纽约商业交易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国际石油交易所
东京商品交易所
新加坡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价格构成
价格影响因素
商品属性
供给因素
需求因素
库存因素
金融属性
美元指数
投机因素
政治与突发事件
原油储量
运作条件
标准合约方案原则
中国建设原油期货市场的意义
相关报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