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饮篇》(英文:Symposium)(古希腊文:Συμπόσιον),也译作《宴篇》《饮宴篇》,是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的一篇对话体著作,主要内容为论美和哲学修养,以阐明真、美、善的统一。
“会饮”原本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庆祝礼节,通常人们在酬神仪式后会开始饮酒,《会饮篇》中所记录的这次会饮以哲学讨论代替了寻常的娱乐活动。《会饮篇》所记载的会饮原本是一场虚构的对话,出场人物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厄里什马克、阿里斯托芬、阿伽通、苏格拉底等人相继发表赞颂
爱神爱若思的讲辞,其中最主要的是苏格拉底通过女祭司蒂俄提玛发表的讲辞,讨论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知、情、意三者的关系,从而探讨真、美、善的统一,进而阐明其理念论。接着讨论爱若斯追求的对象是“美的理念”。认为它是一种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美即理念。它不只是艺术作品的美,而且存在于智慧中、德行中和社会典章文物制度之中。达到这种美便处于爱情的极境、哲学的极境。指出美的认识“向上引导”上升的过程是:爱个别形体的美;得出形体美的概念;爱心灵方面的道德美、学问知识美,即真的美;爱涵盖一切的绝对美,即顿悟美的本体。认为真善美合一是最高理念。
柏拉图对美本身作了进一步的描绘,指出这种美是永恒的,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绝对的;是自身存在的,单一的,不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因此理念和具体事物是彼此分离的;具体事物分有理念,但理念并不因此有增减。
《会饮篇》被认为是
柏拉图的标志性著作之一,它对后世西方的
神学、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罗马的
普鲁塔克的《七贤会饮》,
佩特洛尼乌斯的《萨蒂利孔》,古希腊
琉善的《拉皮泰人的会饮》,
利奥六世波爱修斯《
哲学的慰藉》等著述都以不同的形式对
柏拉图《会饮篇》进行了借鉴。
奥古斯丁受《会饮篇》的影响,建立起
基督教哲学神学体系。后世的
伊曼努尔·康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席勒、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人都曾引用过《会饮篇》中的某些观点来丰富自己的学说。《会饮篇》中的观点还被精神分析理论家如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
雅各·拉冈等借鉴。学者理查德·亨特说《会饮篇》是
柏拉图被阅读得最多、最有影响力并且被模仿得最多的作品。诗人
珀西·雪莱认为《会饮篇》是历史遗产中最宝贵的杰作之一。
朱光潜则说:“《会饮篇》是历来诗人和艺术家们最喜爱读的一篇,也是对文艺影响最深的一篇。”
书名释义
会饮
“会饮”原本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庆祝礼节,通常人们在酬神仪式后会开始饮酒,《会饮篇》中所记录的这次会饮以哲学讨论代替了寻常的娱乐活动。会饮代表的不仅是一次晚宴,还是一个文化价值和理念得以建立和传承的场所,参与者主要是上流社会男性。《会饮篇》描绘了这样的社交场合:一个仅有男性的社交场所,可以饮酒、进餐、交流学识以及进行一些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通常包括音乐和性方面的有偿活动。
柏拉图传世的作品中,35部是对话,通常以参与者或主题命名。而使用事件场合作为著述题目,《会饮篇》是柏拉图所有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原因是该著作主要是由6个人各自发表的关于爱欲的讲辞组成。学者列奥·施特劳斯认为,柏拉图使用“会饮”作为著述题目,是想用戏谑和插科打诨的方式表现贤人们的行为。
副标题
在柏拉图著述中,在著述题目后通常会有一个副标题,副标题后半部分是对著述所属范畴的描述。现代学者列奥·施特劳斯认为,副标题通常是后来学者研究整理
柏拉图著述时添加的。
朱光潜译本《会饮篇》的副标题是“论爱美与哲学修养”。
王太庆译
商务印书馆版的《会饮篇》副标题是“或《论爱情》,伦理的”。该副标题是公元1世纪,柏拉图学派在编订柏拉图文集时,为《会饮篇》添加的。在刘晓枫译本的《柏拉图的<会饮>》中,该副标题被确定为“论向善”(On The Good),在《会饮篇》中爱欲这个主题的发展过程中,善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学者邱立波认为,“论善”这个副标题更恰当。
成书背景
社会背景
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在战争的影响下,雅典的工商业蓬勃发展,逐渐完成了
农业经济学到工商业经济的转型。经营农业的奴隶主日趋衰落,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日渐上升。新兴阶级代表当时进步的力量,与地主贵族阶级争夺政权。这就形成两大
政党——民主党与贵族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这两党力量的对比在
希腊各城邦之中并不平衡。就两个最强盛的城邦
斯巴达和雅典来说,斯巴达主要靠农业,所以贵族党占优势;
雅典主要靠工商业,所以民主党占优势。希腊各城邦大半环绕着斯巴达和雅典,形成贵族党和民主党两个对立的阵营,斗争往往很尖锐,酿成绵延不断的内部战争。希腊文艺家和思想家在政治上也有这两种不同的倾向。
柏拉图可能是在
雅典完成的《会饮篇》创作。当时的雅典城,商业性、制度性、诗性和哲学性并存,以“卓越的开明”而著称。一些新的思想通常萌芽于雅典的法庭、剧院、公共集会和哲学辩论中,最终传播给大众。在
柏拉图的著述里,
雅典象征着言论自由和畅所欲言。
公元前461年,政治家伯洛克利成为掌权者,在他的统治下,
雅典成为
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431年开始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远征
西西里王国的雅典军队全军覆灭,公元前405年的羊河之役,雅典落败后屈辱求和,并从此在政治和经济上一蹶不振。此后的半个世界,希腊陷于两极分化和党派斗争,雅典也在没有恢复往日荣光。
思想背景
伯洛克利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举措发展文化,促进了希腊古典哲学和文化繁荣发展。希腊哲学、科学、社会人文知识和文学艺术达到了整体性的繁荣。在这个时代,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到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三大悲剧家中最后的
欧里庇得斯就常向
利奥六世请教,在作品中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尖锐的批判,喜剧家
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里也时常流露自由批判的精神。当时希腊哲学的主要对象还是自然现象,当时哲学家们有一个普遍的企图,就是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之中,找出统摄一切的原则或原素。
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到哲学高峰的时代。在此前的几百年中,古老的神话、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音乐都曾在希腊精神文化中占据过一席之地。后来,诗人被认为是“教育家”“第一批哲人”“智慧的祖宗和创造者”。但是到了公元前五世纪,
希腊文艺的鼎盛时代已逐渐过去。随着民主势力的发展,自由思想和自由辩论的风气日渐兴盛,古老的传统和权威也就成为辩论批判的对象。部分诡辩学家认为神是由人假设制造的;还有部分诡辩学家把古代文艺作品看作寓言,在里面寻求隐藏着的真理,来证明那些作品的价值。柏拉图对荷马史诗以下的希腊文艺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检査,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文艺给人的不是真理,一个是文艺人产生伤风败俗的影响。
个人背景
与大多数
人一样,
拥有多神信仰。在学术思想上,柏拉图和代表民主党的诡辩学派(许多对话中的论敌)处在敌对地位。柏拉图认为,
希腊文化在衰落,道德风气在败坏,而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两点,分别是诡辩学派所代表的民主势力的兴起和文艺的腐化的影响。柏拉图要按照他自己的理想,来纠正当时的他所厌恶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学者
朱光潜认为,
柏拉图的一切哲学理论的探讨都是从这个基本动机出发的。
在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诗与哲学的争论已经存在许久,柏拉图认为,哲学流派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诗,两者都在讨论谁的智慧更高。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云》中所塑造的苏格拉底试图探究所有事物的自然本性。他以此暗示:哲学超越了朝生暮死者,超越了世俗事物也超越了政治事物。然而,哲学找不到返回朝生暮死者、世俗事物和政治事物的道路。而这些生存活动正是诗的主题。柏拉图坚决捍卫
苏格拉底和哲学,在《会饮篇》中,他将阿里斯托芬设置成一个出场人物,让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进行交锋。《会饮篇》综摄了柏拉图在《王制》《法义》等著述中表达出的观点,即哲学比诗更有诗艺,哲学是最高智慧。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n,约前427年—约前348年),古希腊雅典哲学家。
原姓“亚里斯多克勒”(Arislocles),因肩阔额宽,在友人建议下取名柏拉图。他和老师
苏格拉底、学生
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柏拉图在
雅典长大,他接受了雅典的精英教育。20岁左右,
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求学。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
柏拉图离开雅典去麦加拉、
埃及、
意大利的塔壬同等地讲学。约于前387年返雅典创办“阿加德米”学园(柏拉图学园),授徒讲学,写对话体著述,柏拉图在学园讲学41年,一直到81岁去世。他曾于前387年、前367年、前361年先后三次去西西里岛的
锡拉库萨,试图影响主狄奥尼修一世(Dionysios I)和
狄奥尼修二世(Dionysios II)实现其政治理想,但都失望而归。
柏拉图的作品很广泛,涉及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和美学。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著述,流传至今的有36部,包括诸如《
理想国》《会饮篇》《曼诺篇》《
智者篇》《斐里布篇》《
蒂迈欧篇》等哲学著作。除了《苏格拉底的辩护》以外,
柏拉图的著述都是用对话体写成。其中《理想国》《会饮篇》《
斐德若篇》是柏拉图的代表作。
柏拉图制定了理念论。他的“理念”也被译作“理式”“相”“型”“观念”。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是单一的、同一的,具体事物是“多”,是组合混合的,不是同一的;理念是不变的,具体事物则是经常变化的;理念是看不见的,不能感觉到的,只能由思想把握,具体事物则是看得见,可以感觉到的;理念是纯粹的,具体事物是不纯粹的;理念是永恒的,不朽的,具体事物则不是永恒的,是要毁灭的。
在美学上,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它是永恒的、绝对的、神圣的,万物之所以为美是由于分有或模仿美的理念的结果,而这种达到
美的集团理念是由于“爱的接引”,即所谓柏拉图的爱,使情感理智化,从而能观照绝对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在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上,
柏拉图认为文艺模仿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又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因此,文艺是摹本的摹本,提供的只是迷惑人的幻相。柏拉图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强调国家必须对文艺作品推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来解释文艺的创作过程,认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影响了2000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除了直接影响早期学园派和
亚里士多德外,在古代,还影响了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以
斐洛·尤迪厄斯为代表的犹太
神学、新毕达哥拉斯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早期
基督教及其神学。在
中世纪,影响了东方亚里士多德主义。在近代,影响了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伊曼努尔·康德、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在现代,影响了
阿图尔·叔本华、新康德主义学派、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
阿尔弗雷德·怀特黑德和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以
胡塞尔为代表的
现象学等。
黑格尔评价
柏拉图: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勒内·笛卡尔评价
柏拉图:柏拉图追踪其先师
苏格拉底的后尘,坦白地承认了自己原不能找寻出任何确定的事理来,而且他只是把自己所认为大概可靠的事理写出来,亦就算了;为了这个目的,他只想象出一些原理,努力以此来解释别的事物。
中译版
内容介绍
作品主题
《会饮篇》是一场虚构的争论。诗人阿伽通的悲剧上演得奖,他邀请几位朋友在家会饮庆祝。由7位讲辞者参与其中,争论的主题是爱欲的本质及其与智慧和伦理生活之间的关系。会饮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被要求“作一篇礼赞爱的讲辞”,其中6位讲辞者从神话、文学、医学、历史和哲学领域寻求灵感论述了自己对爱欲的见解。《会饮篇》探讨了有关伦理、社会和教育的主题:如何传授智慧;如何培养尊重与勇敢的意识;如何保持身体,情感和精神的健康;灵感和卓越是如何产生的;一个人如何通过对
美的集团凝视来实现智慧、真理与幸福。《会饮篇》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借
苏格拉底之口发表的言论,试图解释,如果爱欲这种欲望被有效控制、合理利用,它如何为对真理和德性的哲学追求奠定基础。
《会饮篇》的核心观点将爱若斯描绘为神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灵”,它是认知、情感、欲望、意志的主体,是融合知、情、意(欲望)的审美主体,也是艺术创造的主体。真美善是统一的,智慧是最美的。爱若斯的本性应是热爱智慧的,是智慧的爱好者,也是美与善的爱好者,它以善为目的,统摄智慧、欲望、情感,追求不朽的幸福。爱若斯作为审美主体和艺术创造的主体,在精神生育中达到不朽。它生育智慧和其他美德,一切诗人和各行技艺的发明人都是这类生育者。
作品结构
美国学者列奥·施特劳斯认为:《会饮篇》中关于爱欲的讲辞分为两组,前三篇为一组,后三篇为一组。前面三篇讲辞有缺陷,未受到激发,它们让爱欲服从某种外在于爱欲的东西:斐德若让爱欲服从获利,泡赛尼阿斯让爱欲服从道德德性,厄里什马克让爱欲服从服从科学或曰技艺。后三篇讲辞受到了激发,赞颂爱欲本身,爱欲不从属于任何东西。
阿里斯托芬认为爱欲是丑,阿伽通认为爱欲是美的化身,
苏格拉底认为爱欲非丑亦非美,而是善。施特劳斯还认为:
柏拉图实际上展示了3种观察爱欲的视角: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厄里什马克是以低于政治的视角看待爱欲的;阿里斯托芬和阿伽通是以政治视角看待爱欲的;苏格拉底是以超政治的视角看待爱欲的。
泡赛尼阿斯、厄里什马克和阿里斯托芬分别是第2、3、4位讲辞者,他们的讲辞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他们的讲辞构成了一个单元,始于泡赛尼阿斯,结束于
阿里斯托芬,即他们都支持和赞颂少年爱,证明它是优越的、高贵的。另外,6篇讲辞中还存在同类关系,斐德若的获利和阿里斯托芬同属一类;阿伽通的美和泡赛尼阿斯的道德德性同属一类;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技艺和
苏格拉底的善同属一类。
讲辞
斐德若的讲辞
爱欲之神爱若斯是最古老的神,也是最好的神,是美好事物的起因,德性起因于爱若斯。爱若斯有两面性。即追求德性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对荣誉的爱,一种是羞耻感。
斐德若认为,羞耻感产生德性,通过爱若斯的激发,爱者不愿意被被爱者看到自己的懦弱,他就会表现出勇敢的一面。这是对爱欲与勇敢的关系的揭示。斐德若还举了三个例子:爱若斯使
阿尔刻提斯替自己的丈夫去死,她的行为受到了诸神的赞赏,她因此死而复活并赢得好名声;诗人
俄耳甫斯不肯为妻子而死,当他去阴间想带回妻子时未能如愿,这是因为他的爱不够狂热,他的爱情没有战胜他的自私和胆怯;
阿喀琉斯为了给爱者帕特洛克罗斯复仇,甘愿去死。
泡赛尼阿斯的讲辞
泡赛尼阿斯认为爱欲有两种:一种高贵,一种低贱。高贵的爱欲带来德性,低贱的爱欲造成恶行。高贵的爱欲,恰当的爱欲,是由本土法律规定的。低贱的爱欲只关心性的成就,它只注重身体而非灵魂,沉湎于这种粗俗爱欲的人,他们的行为到底是好是坏,带有
偶然性。这种爱欲之所以低贱,是因为它不以善为目标。高贵的爱欲则是指向自然本性上更强壮,拥有更高程度的理智的人。比如,男性同性间的爱欲。泡赛尼阿斯还认为,少年向得体的男性(自然本性上更强壮,拥有更高程度的理智的人)奉献欢愉,从而得到教导,使道德德性得以提升。
厄里什马克的讲辞
厄里什马克提出:爱欲是种
宇宙性本原,影响着所有人,也存在于在其他事物中,还指向很多并不高贵的事物。厄里什马克从医术开始,从技艺角度解析了爱欲。他在医学(处理可见的形体),音乐(处理不可见的声音),天象术(处理遥远的可见形体),占卜术(处理不可见的诸神)4个方面揭示了爱欲,并提出多数领域内部都存在对立元素,即高贵的爱欲和低贱的爱欲,但在音乐领域只有高贵的爱欲。
医学方面的爱欲是指:身体包含了两种爱欲,即健康的身体的爱欲和生病的身体的爱欲。好的爱欲就是爱身体的健康的部分,坏的爱欲就是爱生病的部分。天象术方面的爱欲是指:好的爱欲导致风调雨顺,阴阳平和,万物安宁。坏的爱欲则导致
瘟疫、朽坏、病患等自然灾害。占卜术方面的爱欲是指:敬天
爱神就是好的爱欲,不敬天爱神就是坏的爱欲。好的爱欲会受到诸神的护佑,坏的爱欲就会受到诸神的惩罚。
阿里斯托芬的讲辞
阿里斯托芬宣扬,最早的人类是圆形的,他们双头四手四脚,拥有三种性别:男性、女性和男女合体的第三性。这三种性别的人分别是
太阳、大地和月亮的后裔。在人类拒绝臣服于诸神之后,诸神把最早的人类从中间剖开,使得人类不再是圆形,变成一头双手双脚(人类的真实模样)。分裂的人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紧紧抱住不放,恨不得重新合为一体。于是宙斯把人的生殖器移到了前面。在把人的生殖器移到前面后,当男女拥抱时就可以交配,并且生育后代,不至于会死绝。男人和男人拥抱时也可以达到欢愉。这样一来,恢复最原初的自然,让分开的两半合为一体就成为人类的最强烈欲望。
阿里斯托芬列举了
赫菲斯托斯的故事来说明。以此暗示是赫斐斯托斯揭示了人类欲望的秘密自然。赫斐斯托斯是瘸腿且丑陋的,被妻子欺骗戴了绿帽子。赫斐斯托斯认识到两个恋人的共同愿望是想融为一体,回归原初的自然。由此,阿里斯托芬给爱欲下了一个定义:人类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人类原本是完整的,渴望和追求完整,就是所谓爱欲。
阿伽通的讲辞
阿伽通列举了
爱神爱若斯之美。爱若斯最年轻,如果爱神最古老,那么诸神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相互残杀和战争,年轻的爱神统治了诸神之后,诸神之间就实现了和平和友爱;爱若斯是娇嫩的,她居住在世间最轻柔的地方,也就是神和人的灵魂之中。而且爱神并不是住在所有灵魂中,它只住在最柔软的灵魂中,而不会住在刚硬的灵魂中;爱若斯是体形柔软而优雅,远离粗俗鄙陋或者不优雅;爱若斯气色鲜美,只生活在花艳香浓的地方,不会生活在残破衰败之处。
阿伽通还赞颂了爱若斯的德性,
爱神显得具有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四种美德。爱若斯是正义的,它既不会伤害人或神,也不会被神或人伤害;爱若斯是节制的,能够控制快乐和欲望,而爱欲是最强烈的快乐,能够统治各种快乐和欲望,所以爱神肯定是节制的;爱若斯是勇敢的,它带来和平,真正的勇敢并不是表现为战争中的勇敢,而是对战争的克服和超越;爱若斯是智慧的,它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对于和诗艺相关的一切都样样精通,使诗人成为诗人,诗人是根据灵感创作的,灵感的来源是
爱神的激发,所有生命都是爱神的智慧创造的,爱神是孕育新生命的推动者,和生命的繁衍相关。
苏格拉底的讲辞
苏格拉底通过诘问阿伽通,提出了爱欲是欠缺的,不欠缺就不会欲求。即使人们追求已经拥有的东西,也是为了将来能够继续拥有,所以爱欲的本质就是欠缺和不足。同时,爱欲不美也不善,爱欲就是一无所有,爱欲就是虚无,所以爱欲才要追求真善美等事物。
苏格拉底提出自己曾接受过一个外邦女先知蒂俄提玛的教导,所以他知晓了爱欲的奥秘。女先知告诉
苏格拉底:爱若斯既不美也不丑,爱若斯不是神,它是一个让人与神得以沟通的传递者——精灵。爱若斯的父亲是波若斯(丰盈神),母亲是珀尼阿(贫乏神)。爱若斯是在阿弗洛狄特(爱与美神)出生那天投胎的,所以爱若斯是阿弗洛狄特的帮手和仆从。爱若斯兼具了丰盈和贫乏双重属性。它既粗鲁又不修边幅,居无定所。又总在追求美和好的东西,勇敢、热切、硬朗,追求知识,热爱智慧,是一个猎手、巫师、智者。爱若斯介于死和不死、贫乏和富有、智慧和无知之间。
蒂俄提玛又告诉
苏格拉底,关于爱欲的好处和利益。爱总是对美的爱,但是人们追求美是为了使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人们追求善就是使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意味着幸福。蒂俄提玛将爱欲和善联系起来,认为善是爱欲的唯一目标。即爱欲就是追求自己永远拥有的好的东西。
蒂俄提玛还告诉苏格拉底什么是生命之爱和名声之爱。生命之爱:个体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变生灭状态,无论是身体和灵魂,所以任何个体都会死亡,爱欲的本质是介于有死和不死之间的,个体可以通过传宗接代的方式来超越死亡。名声之爱:对名声的爱欲是对不朽的爱欲,属于灵魂方面的生育。所谓灵魂的生育就是依靠智慧(审慎)或者其他美德进行生育,并且因此获得不朽的名声。譬如:诗人、技艺发明家依靠创作发明前所未有的作品而建立名声,即属于这种生育。
最后,蒂俄提玛谈到了爱欲(灵魂)的上升之路:第一阶段是爱一个美的身体;第二阶段是爱所有
美的集团身体;第三阶段是爱灵魂的德性之美;第四阶段是爱美的操持和礼法;第五阶段是爱各种知识的美;第六阶段是爱美本身。
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讲辞
阿尔西比亚德斯对
苏格拉底的言辞和德性进行了赞颂。他认为苏格拉底的言辞与马西亚斯的音乐相似。二者都极具感染力,让人迷狂,它们的力量都在于自身,而不在于言说者和演奏者,正如马西亚斯创作的音乐无论由谁演奏都能取得一样的效果,苏格拉底的话语同样如此,即便由另一个人重述,无论其演说技艺如何平庸,话语本身也仍然能够让听者着魔。而对于
苏格拉底的德性,阿尔西比亚德斯认为,苏格拉底的外表就像是丑陋的西勒诺斯,但是他的灵魂却拥有一种非凡的力量。
重要人物
《会饮篇》总共出现了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厄里什马克、
阿里斯托芬、阿伽通、
苏格拉底和阿尔西比亚德斯等7位讲辞者,前6位讲辞者各自展示了自己的爱欲观,构成了对爱欲这个主题的多面的立体视角和看法。
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厄里什马克
斐德若是智术师希琵阿斯的门徒,
雅典人,修辞学家,他酒量很差,为人谦逊,身体虚弱。会饮中的斐德若年轻英俊,学习过自然学,与厄里什马克相爱。斐德若于公元前416年被指控亵渎宗教秘仪。斐德若是《会饮篇》中提出赞颂
爱神话题的人,也是第一位讲辞者,他认为爱欲就是爱若斯。他还是
柏拉图的另一部著述《斐德若》的主人公。斐德若从利益角度抒发了自己对爱欲的见解,认为爱情可以带来勇敢的德性和诸神的奖赏。他的名字还出现在柏拉图著述《
普罗塔戈拉》中。
泡赛尼阿斯是智术师普洛狄科的学生,
雅典人,酒量很大,他是少年爱的支持者,是阿伽通的有情人(主动表达男性爱意的男人)。泡赛尼阿斯是《会饮篇》的第二位讲辞者,他讲述了爱欲与道德的关系。参加会饮时,他的还处于宿醉之中。泡赛尼阿斯的名字还出现在
柏拉图著述《普罗塔戈拉》中。
厄里什马克(约公元前448年一公元前5世纪末或4世纪初),雅典人,医生,自然学家,酒量很差,体质虚弱,他是智术师希琵阿斯的门徒。厄里什马克是少年爱的支持者,他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斐德若,他认为爱是相互的。厄里什马克在《会饮篇》中出现,是该著述的第三位讲辞者,他从技艺角度分析了爱欲。他的名字还出现在
柏拉图著述《
普罗塔戈拉》中。
阿里斯托芬、阿伽通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公元前386年),
雅典人,喜剧作家,自然学家。他有40部剧作为人所知,现有有11部存世,包括《云》,这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诡辩的戏剧,剧中的
苏格拉底颓丧消极。阿里斯托芬是少年爱的支持者,他是《会饮篇》第四位讲辞者,探讨了爱欲和自然。参加会饮时,他的还处于宿醉之中。
阿伽通(公元前448一公元前400年)是智术师普洛狄科的学生,还师从
高尔吉亚得到教诲,雅典人,悲剧作家、肃剧诗人,其戏剧作品未能存世。阿伽通酒量很大,他是泡赛尼阿斯的情伴(被动承受男性爱意的男人,通常是少年)。阿伽通年轻英俊,是会饮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在举行会饮的前一天,他的作品获了奖。他是《会饮篇》第五位讲辞者,论述了爱欲与文明的关系。他的名字还出现在
柏拉图著述《
普罗塔戈拉》中。
苏格拉底、阿尔西比亚德斯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雅典人,柏拉图的启蒙老师,古希腊
利奥六世,和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因使雅典的青少年堕落和自身不虔诚的罪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是《会饮篇》的第六位讲辞者,是《会饮篇》及其他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核心人物,他转述了女先知第俄提玛的观点,认为爱欲可以萌发至善和美。
苏格拉底出现在
柏拉图的多部著述中,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达各种真知灼见。
阿尔西比亚德斯(公元前450一
公元前404年),
雅典人,将军、演说家和政治家。公元前415年,阿尔西比亚德斯成为远征
西西里王国的统帅,他率领军队启程之前,
雅典发生亵渎
赫尔墨斯的行为,之前还有亵渎厄琉息斯秘仪的行为,这些事件的黑手都是阿尔西比亚德斯。雅典人对刚率军启程的阿尔西比亚德斯施行了召回。面对只能是死刑的判决,阿尔西比亚德斯叛逃到
斯巴达。公元前407年,阿尔西比亚德斯被宣告无罪,他又返回了
雅典。后来,他遭到暗杀。阿尔西比亚德斯是《会饮篇》的第七位讲辞者,与前6位讲辞者不同的是,他的讲辞不再涉及爱欲的内容。他的名字还出现在
柏拉图著述《
普罗塔戈拉》中。
相关概念
爱欲
即爱神爱若斯,爱若斯是《会饮篇》的主题。古
希腊语中与性欲有关的爱的形式,现代词语“色情的”由此而来。在
所处的时代。主流观点认为,爱欲是具有侵入性的外部力量或情感,它的力量难以名状,常被视为神的力量。爱欲驱使人们渴望得到感官上的满足,能够让人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行动,比如民众被政治家蛊惑,表现出非理性行为。在古希腊文学中,爱欲被描述成一个重要的生命原理,它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让大自然得以丰产。另外,爱欲(爱和性欲望的影响)被认为与哲学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之间并没有本质的联系。
柏拉图通过《会饮篇》回应了当时社会关于爱欲的主流观点,他认为爱欲是一种内在动力,它是作哲学和德性生活的基础,能够促进哲学反思和德性追求。
理念
哲学术语。该词含义广泛。古希腊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在所感个别事物之前有同名的理念,个别事物是“分有”理念而产生。理念成为一个等级体系:第一类为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如公正、善、美;第二类是最普遍或最重要的种,如一和多,部分和整体;第三类是数学的理念,如圆锥、正方形;第四类为自然物,如木、火等;第五类是人造物、人工制品,如电视、汽车。
在《会饮篇》中,通过讨论探讨真、美、善的统一,
柏拉图阐明了理念论。爱若斯追求的对象是“美的理念”,它是一种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美即理念。理念和具体事物是彼此分离的,具体事物分有理念,但理念并不因此有增减。真善美合一是最高理念。
美(美本身)
指
美的集团本原、本质。柏拉图在著述《大希庇阿斯篇》中首次提出,后在《
斐德若篇》和《会饮篇》中作了详细阐述。柏拉图认为“理念”的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绝对美,是统摄一切
美的集团事物的最高境界的美,这种美就是“美本身”,它先验地独立地存在,不依赖于具体的美的事物。它是人世间一切美的事物的源泉,能使任何具体的事物具备
美的集团品质。现实的美和艺术的美只是理念美的“摹本”或“影子的影子”。
在《会饮篇》中探讨了爱欲在追求美中起到的作用:爱欲能激起人们向上攀爬的欲望,就像站在梯子上一样。从看到美丽的肉体,到看到永恒的
美的集团理念本身。向美攀登的第一级“阶梯”是对某一个美丽肉体的爱;中间阶段是对所有美丽肉体的欣赏、对美丽灵魂的爱、对制度与律法之美的爱以及对知识之
美的集团爱;最后一级阶梯则是看到美的理念本身及其所带来的真正的德行。
厄琉息斯秘仪
在古希腊的厄琉息斯举行的秘密宗教仪式,是
雅典最受崇拜的宗教仪式,始于对谷物女神
得墨忒耳和
珀耳塞福涅女神的崇拜。公元前415年,第七位讲辞者阿尔西比亚德斯成为一名统帅,他率领配备有陆军的强大海军远征西西里。阿尔西比亚德斯刚一到西西里便因亵渎宗教而被召集回雅典接受审判,他被指控在私人住宅与同伙亵渎厄琉息斯秘仪。
亵渎厄琉息斯秘仪发生在公元前416年或415年,被认为是“雅典前所未有的最大渎神丑闻”,阿尔西比亚德斯被认作该事件的罪魁祸首。《会饮篇》中虚构的晚宴发生在公元前416年,即阿尔西比亚德斯远征西西里的前一年。学者列奥·施特劳斯认为,《会饮篇》所描述的晚宴与亵渎厄琉息斯秘仪事件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晚宴中,
苏格拉底托名蒂俄提玛宣扬
爱神爱若斯是精灵,不是神灵。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的罪名之一就是“不信城邦的神”。
文学解读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运用精巧的文学手段来表达深刻的哲学观点,这使《会饮篇》成为一个复杂而深奥的文本。它以对话体写成,将
隐喻、戏仿、清晰的推理和修辞技巧结合在一起。柏拉图其他作品所蕴含的哲学观点,在这部作品中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抒情方式得以展示,比如有关“可理解的形式”的理论,这种形式存在于人们能用感官感知的世界之外。同时,《会饮篇》还催生了一种新的哲学文学,即在庄谐参半的晚宴上,人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讨论哲学问题。
对话体
《会饮篇》是以对话体写成的。对话在文学体裁上属于“直接叙述”一类,是希腊史诗和戏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柏拉图把它运用于学术讨论,并与“
苏格拉底式的
辩证法"相结合,其特点在于侧重揭露矛盾,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各方论点的毛病和困难都像剥茧抽丝似地逐层揭露出来,这样把错误的见解逐层驳倒之后,就可引向比较正确的结论。在柏拉图的著述中,对话体运用得很灵活,向来不从抽象概念出发而从具体事例出发,生动鲜明,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使读者既看到思想的辩证发展过程,又看到最后成就或结论。对话体本质上具有思辨性和诗性的矛盾和交汇。
对话体文学形式上既是形式层面的,又是思想层面的。暗示着民主、平等、对话的思想氛围,但是其中的主要发言人及其观点的压倒性分量似乎又背离了这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显示出一种看似平等、实则不平等的态势。
柏拉图树立了对话体文学的典范,被后来许多思想家所采用。学者
朱光潜认为柏拉图的对话体设问答难,在对话中经常安排众多人物,把每个人的观点都充分地有力地展现出来。文笔流利而生动,于琐事见哲理,融哲理于诗情,每篇对话都像是一首散文诗。他还认为,柏拉图的对话是希腊文学中一个卓越的贡献。
“洞穴喻”解读
学者
缪继认为,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设置了两个洞穴。一个是通过场景、人物来模拟洞穴的情景,让
苏格拉底化身为重返洞穴的哲人;另一个洞穴就是《会饮篇》文本,如何通过语句、情节、人物中把握到
柏拉图的思想。《会饮篇》在场景和情节设置了对洞穴的摹拟。苏格拉底在整个会饮过程中有着象征性。在赴宴的路上,他表现得与平时不同;在进门之前的沉思凸显洞穴对于哲人的意义;会饮中,当众人纷纷以史诗、神话、日常生活、悲剧、喜剧的角度讲述爱欲的起源和性质时,
苏格拉底向大家宣讲爱与美的关系,以及如何从爱一样美的事物上升到爱美和善的理念,提醒大家从现象中走到真实;另外在会饮的最后,大家都醉醺醺,唯有
苏格拉底始终保持清醒。可见,苏格拉底作为
柏拉图笔下一个始终清醒的哲人化装为凡人,走进洞穴,给“洞穴人”们指出路径。然而,苏格拉底的颂辞给
雅典名流提供了一条走出洞穴的路,但在解读者面对第二重洞穴面前,这个颂辞也只是壁上的一个影像。
对解读者来说,柏拉图的思想隐藏象征、暗喻以及情节场景的设置中,解读出《会饮篇》的哲学,便走出了洞穴。如何走出洞穴,或者说如何获得柏拉图的哲学始终是解读者所要达到的最终极目标。《会饮篇》是对洞穴的模拟,只能以某个角度反映其对象的一部分,即作品本身就不是对事物完整的再现。当解读者意识到文本对
历史材料占有得并不完整时,自然而然就想以实证的方法来还原当时的历史。对实证材料占有得越多,对对话填充得就越多,展现在解读者面前的洞穴就越来越大,如果解读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对话外的知识,或者说锻炼出一种发现古代文化的敏锐目光,那么这种能力就和“洞穴喻”中洞穴人看影像的能力相同,看得最清楚、看得最多的解读者仿佛是最能把握《会饮篇》哲学的人,其实只是在
柏拉图设置的洞穴中走的更远、看得的解读者仿佛是最能把握 《会饮篇 》哲学的人,其实只是在柏拉图设置的洞穴中走的更远、看得更多而已。
《会饮篇》的第一个洞穴给解读者展示了
雅典名流之间的言谈,他们受困于现象,在史诗和神话以及日常生活中寻找真实,却被
苏格拉底告知走出洞穴的途径在于从现象达到理念。在第一重洞穴的意义上,《会饮篇》向解读者呈现这个结论。但是在第二重洞穴,即整个文本里面,解读者的路径并不在于完全认同苏格拉底,他受到神秘主义、实证方式的诱惑,如何学到柏拉图的哲学将永远是解读者的最大难题。在这个意义上,《会饮篇》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它对解读者无限开放。
相关影响
《会饮篇》对西方后世的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从古典时期、
基督教时代,《会饮篇》一直被证明是一部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品。
对古典时期思想的影响
继
柏拉图的《会饮篇》之后,
色诺芬也写了一部同名对话录。二者不仅在名称上相同,主题也极具相似性。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出,从感性客观世界个别事物的美出发,逐渐认识理念世界的最高的美。即美的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最高境界,最高的真理就是美。西方美学思想在柏拉图观点的引领下,走出了重要的路线之一,即柏拉图
唯心主义路线。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看,
柏拉图和思想家朗基努斯都具有
浪漫主义倾向,后者的《
论崇高》受到了柏拉图思想的影响。
《会饮篇》独特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作家具有启发性。将一场宴会作为讨论哲学思想的文学背景,这种创意在后世经常被模仿。古罗马的
普鲁塔克通过《七贤会饮》与先贤进行了跨时空对话,该作品以所谓的历史人物的会饮为题,勾勒出了一幅众贤者漫谈生活、政治、哲学等话题的生动场景。古希腊
卢奇安创作了《拉皮泰人的会饮》,对哲学和
利奥六世进行了质疑,嘲讽了
柏拉图以来的会饮类文学。公元1世纪罗马作家
佩特洛尼乌斯的作品《萨蒂利孔》中,在一场丰盛的晚宴上讲述单相思的故事,这与
柏拉图《会饮篇》中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言论相似。与之类似的还有公元2世纪
阿基琉斯·塔提奥斯的《琉基佩与克勒托丰》和
阿普列尤斯的《
变形记》,作家们简单地改编了《会饮篇》的创意,用异性恋模式替代了相对应的同性恋模式。公元5世纪哲学家
波爱修斯《
哲学的慰藉》等著述中的哲学女神,总会让人联想到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女先知蒂俄提玛。
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公元3世纪,
利奥六世普罗提诺开始对《会饮篇》进行
基督教解读。他为后来的基督教传统奠定了基础,即将美的提升视为基督教灵魂升天的
异教对等物。在公元3至5世纪,
神学家如亚历山大的
奥利金、尼撒的贵格利和北非迦太基的
奥古斯丁根据基督教的语境对
柏拉图关于爱欲的观点进行改编。公元5世纪,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紧密结合。比如,他对爱的阐释就受到了《会饮篇》中“美的提升”内容的影响,这一形象奠定了爱的神学的基础,从而建立起庞大的“基督教学说”,完成了系统的基督教哲学神学体系,支配了13世纪前的西欧中世纪文明的思想进程,至今仍被
梵蒂冈教会奉为权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约14至16世纪),
意大利的
莱昂纳多·布鲁尼翻译了《会饮篇》。他的译本删去了对爱欲的色情描写,
天主教学者
马尔西利奥深受这个译本的影响,对《会饮篇》进行了适合
基督教的改写,删除了一些内容。2005年,
本笃十六世在其爱的通谕中提到了《会饮篇》,以一种基督化的形式强调了情欲之爱对追求智慧与真理的意义。
对近现代思想及文化、艺术的影响
柏拉图通过《会饮篇》讨论的政治、伦理教育、美学思想对整个西方思想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柏拉图通过《会饮篇》等著述建立的哲学术语“理念”,为后世诸多
利奥六世发展延伸。
伊曼努尔·康德,
约翰·歌德,
席勒乃至
黑格尔所标榜的“理想”都来自柏拉图,但都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并不像柏拉图那样把“理念”理解为不依存于感性与特殊的一般。在他的描述中,最高的理念是真美善的统一,不含有感性内容。尽管如此,后来一些学者在论证现象世界真与美统一或真与善统一,往往都是援引
柏拉图的观点。
俄罗斯美学家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受到柏拉图的影响很大,曾说:柏拉图的著作比
亚里士多德的具有更多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十八世纪诗人
席勒受到柏拉图《会饮篇》的美学思想“美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影响,完成了著作《美育书简》。19世纪的诗人
珀西·雪莱十分推崇柏拉图,他曾翻译柏拉图的《会饮篇》,并试图以《会饮篇》为主题写作一篇名为‘从人们交谈的话题探讨古人和今人思想感情某些差异的根源’的文章”。
珀西·雪莱还借
柏拉图对于爱欲的论述来定义浪漫的爱情。
丹麦作家基尔凯戈尔的著作《生活道路上的几个阶段》的第一部分《酒中出真情》,作者有意对柏拉图《会饮篇》进行了模仿。
20世纪的作家
爱德华·福斯特在小说《
莫瑞斯》中用《会饮篇》来探讨同性恋的问题。英国作家巴菲尔德的著述《分裂的世界》,被看做是柏拉图风格的会饮篇类对话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会饮篇》。
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的名作《讨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通过在主题和结构
上海戏剧学院仿
柏拉图的《会饮篇》而表达了现代爱情。在《会饮篇》中,
阿里斯托芬口里宣扬的观点:人们曾被一分为二而导致如今被重新聚合的欲望所驱使。该观点成为现代
性学理论家热衷讨论的议题。如美国作家大卫·霍尔朴林的《同性恋一百年》。进入20世纪和21世纪,各流派的
利奥六世们都在不断重提
柏拉图,包括
海德格尔、
雅克·德里达、
米歇尔·福柯等大陆
利奥六世。如米歇尔·福柯的《
性史》,使得学者们重新探讨《会饮篇》和爱欲的意义。
分析哲学流派的现代
柏拉图主义者采用逻辑和科学的方式分析哲学问题,他们的认识论取向来自柏拉图的“真、善、美理念”。
《会饮篇》中的观点也被精神分析理论家如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
雅各·拉冈等借鉴,用以阐释欲望的概念。影视、艺术和戏剧也常常用到《会饮篇》,如
彼得·鲁本斯的画作,描绘了阿尔西比亚德斯造访
柏拉图会饮晚宴的那个时刻,导演
马可·费雷里将《会饮》(1989)搬上了屏幕,电影《
摇滚芭比》(2001)涉及了
阿里斯托芬所说的神话,有关人类欲望以及与另一半相结合的渴望。
相关争议
柏拉图的《会饮篇》在哲学家之间引发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它对于情欲之爱的论述是否给人与之间的情感留有空间。
究竟是什么构成了理想形式的爱。
柏拉图通过《会饮篇》给出了偏向爱欲的答案,
色诺芬和
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友爱(更强调互惠的友谊之爱)。色诺芬在其同名著述《会饮篇》中强调了友爱的实际价值。他提出了自己对爱的设想,与柏拉图笔下的
苏格拉底相比,他所提出的爱是更为个人化和互惠互利。亚里士多德在《
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间接回应了
柏拉图关于爱欲与德性的理论。他认为爱欲是一种不稳定的力量,尽管爱欲能够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起完
美的集团友情,但却因为过于强烈而不能在多人间分享。
亚里士多德强调更具有互惠性的“友爱”。他认为善、快乐和他人的用处可以让人之间相互吸引,“用处”是获得善和快乐的手段,后两者是人们相互友爱中希望得到的东西。即“好人和在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爱欲与过剩相关,而友爱则更像是一种“性格状态”。即爱的目的因,选用友爱作为纽带,将民众与城邦在共同的德性上相连结。通过这样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隐晦地反对了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借
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的爱欲的概念。
学者格雷戈里·弗拉斯托斯认为柏拉图所表达的个人之爱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使人达到更高的境界,特别是对美本身的凝视(弗拉斯托斯从苏格拉底关于“
美的集团提升”的发言中得出此观点),柏拉图在自己的爱欲的上升之路中“将对人的爱放在了最低的层次”。而
亚里士多德对于理想之爱的论述:“爱一个人就是为了这个人的缘故而希望他好。”比较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弗拉斯托斯认为后者的观点更为优胜。
神学家虞格仁认为爱欲在根本上是自私自利的,并且视其为一种极其不充分的爱的形式。同时,真正的爱能净化任何追逐私利的动机。因此,他反对强调爱欲的基督教神学形式,捍卫一种另类的神学,其将自我牺牲的爱定义为唯一“真正的”基督之爱。
凯瑟琳·奥斯本等学者为柏拉图辩护,回应了弗拉斯托斯和虞格仁等人对
柏拉图爱欲观点的批判。他们认为
柏拉图对爱欲的论述实际上为构建人际间丰富的爱之形式提供了基础。
相关评价
弗里斯比·C.C.
谢菲尔德在《柏拉图的<会饮篇>:欲望伦理》中评价《会饮篇》:无论是在会饮上进行的对话,还是通常在此类活动中发生的情色关系,都是探索(古希腊文化中)欲望伦理的自然方式,因为语境本身就试图使爱欲朝着某种文化规范的方向发展。
理查德·亨特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评价《会饮篇》:《会饮篇》一直以来都是
柏拉图被阅读得最多、最有影响力并且被模仿得最多的作品。毫无疑问,这与其主题的广泛吸引力有关。但也因为作品本身的丰富多样,再加上读者并不需要太多的哲学训练就能阅读它,这些都使得《会饮篇》在受众接受
柏拉图思想的方面享有盛誉。;《会饮篇》为后世所有描写文学晚宴的文本奠定了基础。
加里·艾伦·斯科特和威廉A.威尔顿在《情欲的智慧: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哲学与媒介性》中评价《会饮篇》:柏拉图的《会饮篇》对现代读者来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可以说,
柏拉图其他的对话都不能在论述柏拉图思想中如此重要的主题的同时,如此
戏剧性地描述著名的古典人物。
朱光潜在《
文艺对话集》中评价《会饮篇》:《会饮篇》是历来诗人和艺术家们最喜爱读的一篇,也是对文艺影响最深的一篇。
泰勒在《
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中评价《会饮篇》:《会饮篇》也许是柏拉图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家所有成就中最富于才华的作品。
珀西·雪莱评价《会饮篇》:《会饮篇》是历史遗产中最宝贵的杰作之一。
施莱尔马赫在《
论柏拉图对话》中评价《会饮篇》:《会饮篇》关于爱的论说比《斐德若》远为明智和具有男性气概,其思想方式也远为完美。
名言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人的其中一半,一条去骨鱼的其中一边,一种合起来才能完整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一直在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一个人想要循着正确的途径去接近……爱,应该从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开始,并且将这些事物当做阶梯,为了追寻其他的美而向上攀登,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切美的形体,更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美的知识达到那种完全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于是人终于认识了真正的美。
爱的对象应该是品格端正的人,以及小有缺陷而肯努力上进的人,这才是应该保持的爱情,才是起于天上
爱神的那种高尚优美的爱情。
一个人如果一直在学习爱的过程中受到指引,并以正确的方式和秩序凝视各种美的东西,那么在学习的最后阶段他将突然发现一种无比奇妙的美,即美本身……他为了看见美本身付出了先前的全部辛劳。
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数量的优美崇高的思想语言,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无知的毛病正在于尽管不美不善不聪明,却沾沾自满。凡是不觉得自己有欠缺的人就不想弥补他根本不觉得的欠缺。
受金钱的利诱或政治的威胁而委身于人是可耻的,无论是对威胁没有胆量抵抗就投降,还是贪求财产或政治地位。因为这些势利名位金钱都不是持久不变的;高尚的友谊当然不能由这些东西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