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著网络连载历史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者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小说。于2006年3月10日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同年9月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册,2009年4月出版第七册。
该小说以《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史料为基础,以时间线索和历史人物以及与其相关的事件为主线,记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崇祯自缢、明朝覆亡间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该书以史实为基础,并借鉴与使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打破了历史研究和文学叙事之间的界限,以现代的叙事立场和对历史的自我阐释对历史进行润色,将叙事重点放在政治权力的斗争与权力斗争中的强者的刻画上,以适应读者需求。同时,该作在语言上雅俗共赏、诙谐幽默、富含哲理,并大量使用易色、仿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明朝那些事儿》现已出版多个版本,2011年销量超过1000万册,获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成为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获得了“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亚马逊中国畅销书大奖"等荣誉,并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伴随着工业化、消费社会以及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出现。该类文化具有商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特征,且通俗易懂,具有娱乐性质,符合消费社会对于文化的要求。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互联网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从而促进了“网络文学”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新文学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此外,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扩张促进了中国人文化无根感的生长,出于文化寻根的需要,中国人展开对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的学习和探索,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历史热”。在此背景下,《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部连载于网络,幽默风趣的历史小说应运而生。
个人背景
当年明月在学生时代就每天坚持读书,以读书为趣,笔名取自于晏几道的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幼年时期父亲赠予他的《上下五千年》让当年明月开始热爱历史,其中对明史尤其感兴趣,于是他工作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论坛、博客上发表文章。他发现当时的很多影视剧歪曲史实、娱乐大众,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想试一试用流行方式写正史能不能受到读者欢迎。2006年3月10日,当年明月在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版块以笔名“就是这样吗“的ID推出了《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的好看》,后以帖子的形式陆续发布,深受网友追捧。
出版历史
2006年3月,《明朝那些事儿》在网络上的热度引起了“磨铁文化公司”创始人沈浩波的注意。沈浩波飞往广东省去见当年明月,当即就签订了版权协议。2006年9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册出版发行,2009年4月7日第七册完稿出版,全书共计205万字,前后历时三年多,至今销量不衰,总销量超过1000万册。
2006年中国友谊出版社版共有七册,2011年北京联合出版社增补版共九册,是当年明月重新修订并由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增补版在原七册基础上新增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内容。截止2022年12月,《明朝那些事儿》已有中国友谊出版社七册版(2006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七册版(2020年版)、北京联合出版社九册增补版(2011年版)、北京联合出版社全新修订九册增补版(2017年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文精印版(2011年版)、北京联合出版社漫画版(2019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典藏全集(2021年版)等多个版本。
分册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从开国到覆亡间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书中的故事内容都是基于史实而创作。纵观全书,纵向以年代为主线,横向以依次登场的主要历史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为线索进行描写。作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以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历史上出现的重要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对权力斗争、官场政治、战争着墨最多,为读者展现了明朝近300年的历史故事。
增补版九册主要内容
第一部 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本部以朱元璋的出生为开端,到朱元璋驾崩为止,讲述了朱元璋艰苦卓绝的开国和统治明朝七十年间的历史。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之中,父母死于饥荒,他从赤贫起家,历尽艰险终于建立起朱姓江山,并为明朝设计了一套不同以往的制度规范。这期间,朱元璋率领徐达常遇春等名将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强大的敌人。但建国不久,朱元璋就开始大杀功臣,制造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分别为“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在四大案期间,死亡人数超过十万,开国功臣刘基李善长、徐达等人相继不得善终。
第二部 朱棣:逆子还是明君
本部主要讲述了朱允炆朱允炆削藩,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和他执政期间的历史。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允为皇太孙,朱标没有当成皇帝死后,朱允炆成了皇帝,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而朱元璋的次子朱棣不服,他被封为藩王燕王,后遇到他的军师姚广孝,在姚广孝的劝导下踏上了谋反之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终于谋得了皇权,把“建文”年号改为“永乐”。统治期间,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搬迁首都北平市并改名为北京、平定安南、亲征蒙古、建立内阁、东厂、恢复锦衣卫等。这一时期的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第三部 太监弄乱的王朝
本部主要讲述了从洪熙年间到成化年间六十余年的历史。这期间历经5位皇帝,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炽、朱瞻基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镇、明景帝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1425年—1435年朱棣之后,明朝迎来了两位明君——朱高炽和他的儿子朱瞻基,他们创造了长达十一年的“仁宣盛世”,国力增长,国家太平。而到了1435年,因明英宗朱祁镇信任太监王振致使其独揽大权,导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获,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北京。1450年—1457年,代理皇帝朱祁钰在土木之变朱祁镇被擒后,当上了真正的皇帝,朱祁镇回来被关进南宫。1457年—1464年,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夺回皇位。朱祁镇从皇上到俘虏到囚徒再到皇上,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尝尽人间辛酸。1465年—1487年,朱见深继位,由于童年经历坎坷,只有一个万姓宫女陪伴,后被封妃。在位期间平反了于谦冤案,但是滥用奸臣,导致朝廷混乱。
第四部 妖孽横行的宫廷
本部主要讲述了从朱祐樘朱樘继位到嘉靖“壬寅宫变”前后五十余年的历史。朱祐樘登基后,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在王恕马文升等人的辅佐下,明朝进入了短暂的盛世。但朱祐樘年仅三十六岁便驾崩了。其子朱厚照继位,这个以贪玩著称的败家皇帝,不思进取,耽于享乐,朝政大权旁落到刘瑾等人手中,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明朝大伤元气。正德无后,他死后,藩王之子朱厚熜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上台,这便是嘉靖皇帝。在嘉靖当政的前期,发生了影响他后半生的事件——宫女杨金英等人深夜刺杀,史称“壬寅宫变”。
第五部 内阁不相信眼泪
本部主要讲述了嘉靖执政中后期的历史。这段历史跨越了从严嵩上台到倒台的五十余年,主要围绕着奸臣严嵩和夏言徐阶等他的对手们在内阁中的政治斗争展开的历史故事。自“壬寅宫变”后,嘉靖帝便性情大变,长住西苑沉迷于炼丹,不理朝政。由此便引发了内阁的相权独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斗争。另外,本部里面不止讲了内阁的斗争,大明王朝这一时期刚好遭遇了倭寇,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等有名的历史人物都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
第六部 帝国,山雨欲来
本部主要讲述了从嘉靖末期到万历年间中日战争近三十年间的历史。前半部分主要围绕内阁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太监冯保等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展开。这期间,一直在炼丹的嘉靖帝中了丹毒死去,朱载坖朱载在位六年后驾崩,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张居正的指导下完全是一个傀儡。张居正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独裁者,他创造了大明帝国最后一次繁荣昌盛。后半部分的战场到了朝鲜,主要讲述名将李如松领导的抗日援朝战争。万历十五年,皇帝从勤政突然变成怠政,明朝晚期的中兴结束,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第七部 拐弯中的帝国
本部主要讲述了从万历年间中日战争到朱由校朱由校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历史。万历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四处叛乱,外有日本进犯。日本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都觊觎明朝,众多名将挺身而出,抗倭援朝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明朝军队彻底胜利、日本军队彻底失败告终。朝堂上也不平静,张居正死后,申时行成为内阁首辅,与丁此吕、李值、江东之羊可立等人又开始了朝堂之争。而此后又出现了东林党之乱、嫔妃之争、皇位之争等风波。在闹剧中万历皇帝执政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第八部 人间再无魏忠贤
本部主要讲述了从天启皇帝到崇祯近十年间的历史。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后,不理朝政,沉溺于木匠活之中,奏章都让太监魏忠贤批阅,魏忠贤逐渐把持朝政,并与东林党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斗,大规模迫害东林党人。直到崇祯帝朱由检登基以后,魏忠贤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县,在途中畏罪自杀。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攻陷沈阳市辽阳市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袁崇焕抗金、守城、夺失地。但此时的明朝经历了党派相争和女真族入侵后,已无力回天了。
第九部 1644,最后的较量
本部主要讲述了崇祯二年到十六年明亡的历史。崇祯皇帝自登基之日起,励精图治、选贤举能、勤俭持家,却一直在收拾烂摊子。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对大明虎视眈。又遇连年天灾,陕西省等地爆发各路义军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接连造反。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试图力挽狂澜,但已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这也意味着大明王朝的正式结束。
艺术特色
叙事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以《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史料为基础,以时间线索和历史人物以及与其相关的事件为主线,记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崇祯自缢、明朝覆亡间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参照史书三大体例中的纪事本末体,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作为写作主线,呈现出对应年代的基本史实,在叙事内容上展现出了以史为基的整体特点。
叙事风格
现代的叙事立场
《明朝那些事儿》文体的模糊性和历史知识的丰富性满足了部分网民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而网络修辞的“穿越”性使用则克服了读者阅读和接受的障碍,这些特征体现了作品现代的叙事立场。该作强调讲故事与讲好故事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有意追求一种历史叙事的故事感,并借鉴与使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打破了历史研究和文学叙事之间的界限。同时,作者预设了把历史变得“好看”的写作要求和“有趣”的历史观,并围绕“有趣”来设计与安排情节结构、组织历史材料,该作着重关注与书写的是政治权力的斗争与权力斗争中的强者,如朱元璋朱棣胡宗宪严嵩张居正等,并以他们之间的权谋斗法来制造戏剧性冲突,从而触发读者心中的快感机制,制造网络小说中的“爽点”和“看点”,让受众在众多严肃历史著述中发现了轻松与快感,击中并满足了读者心中的历史期待。这样现代的叙事立场既创作出了网民所期待的整体性历史描述与书写的文本,又适应了快餐型的历史阅读消费需要。
对历史的自我阐释
作者在对《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中加入了自己对于历史的主观阐释。在该作中,作者颠覆了英雄神话的写法,实事求是地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背景来进行分析,还原了他们普通人的身份。如在记述朱元璋起义前的心理活动时,作者提到,朱元璋只是想过能够使父母老有所依的正常生活而不得,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选择起义,作者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诠释朱元璋的矛盾心态,既没有弘扬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也没有刻画生存欲望的猥琐,能够使读者感同身受。同时,作者还在小说中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如人不分好坏,只有事件分好坏,忠臣和臣都是人,有自己的优劣之处;未必只有战斗者是英雄,要将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坐标轴中去观察;能够舍生取义的人其实并不多等,这些观点与寻常思维相左,又合情理,展现了作者在自我阐释中独特的思考角度。此外,作者侧重从特定历史情景的角度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将自己丰富的主观情感与心理描写融入其中,呈现出自由想象的痕迹,私人话语式的历史叙述特征,塑造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格。通过对历史的自我阐释,作者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这样虚实结合的写作方式提高了读者阅读史实的兴趣。
叙事语言
雅俗共赏
《明朝那些事儿》在叙事语言上体现出了雅俗结合的特点。“雅”指文章或言辞用典用据,并融入成语以及引用的手法,体现出作品背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如作者在分析朱元璋为何总是纵容胡惟庸的时候,提到了《左传》里《郑伯克段于》的故事,通过古今联系,让人理解了朱元璋的做法;在分析朱棣身份的时候,作者举了《明史》中《黄子澄传》及《太祖成穆孙贵妃传》的原文加以说明,令人信服。“俗”指语言的通俗易懂,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传播度。在该作的写作中,作者大量运用“破产”“潜规则”“粉丝”等新兴词汇、“阿猫阿狗”“心腹”等惯用语;“同志”“大嫂”等称谓语、“学生腔”“龟孙”等俚语以及各地方言,将传统的历史知识还原为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诙谐幽默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许多表述幽默的语言,这些语言一是利用语言再现幽默情节,如书中对朱厚照朱厚照逛妓院的细节描写,体现出了历史的自然生活中有趣的一面。二是语言本身的幽默表述,如在文章中随时加入“吐槽”,对历史社会现象进行反讽,书中有这样一段:“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怕了吧,那我不出去还不行吗?不干事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花钱,要收撒花钱。服了吧?”,这一段以“吐槽”的方式反讽了明朝当时赋税过重的情况。同时,作者还在书中全面运用了调侃的方式,甚至借用了相声、小品当中“抖包袱”的技术,如“说实话,我现在还无法想象那是个什么景象,前面的士兵在拿刀拼杀,他们后边的人用水泥刀砌墙。”一句,增加了文章的喜剧性和幽默性。
富含哲理
在该作中,作者会根据故事的需要插入一些极具哲理性的话语,从而起到警醒读者的作用。如“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修辞手法
在修辞手法上,作者常用易色的手法故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使得语言更加风趣幽默,如“皇太极同志带了十万人,全部家当,以极为认真的态度来抢东西。”该作中还有降用的手法,将语义范围大、分量重以及用于庄重场合的词语降格使用,如“毕竟东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务文化积淀,短时间内西厂确实望尘莫及”,使句中的意义和本义形成落差,产生幽默的效果。仿拟的手法也能形成反差,引起读者共鸣,如作者在描写蓝玉寻找北元军队时,仿拟了电影当中用以描绘指挥官做决定之艰难时的桥段来套写当时蓝玉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幽默又沉重。此外,曲解、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
作品影响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册出版后带动了大众阅读明史类小说的热潮,与明史相关的许多书籍借着热度陆续出版,2006年也被人们称为“明”年。而后来者们也受到《明朝那些事儿》的启发,以“xx那些事儿”命名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出版市场上。
该小说在2011年销量就超过1000万册,获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畅销的历史学读本,成为中国十大畅销书之一。获得了“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亚马逊中国畅销书大奖"等荣誉,并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而当年明月也凭借《明朝那些事儿》在2007年-2013年连续7届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作品争议
《明朝那些事儿》在天涯论坛连载三个月后,点击量超过300万次。这引来了不少人的质疑,声称《明朝那些事儿》有数据造假嫌疑,由此引发了其粉丝“白矾”和质疑者们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激烈的论战。而后当年明月离开了天涯社区的是非之地,开了新浪博客,继续在新浪博客和猫扑网等平台连载该小说,点击量也从最初在天涯社区的百万飙升到目前的近2000万,创造了网络小说的点击奇迹,出版之后更是创造了近几十万的发行量。但在点击量和发行量急速增长的同时,对其点击量造假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过。2007年3月3日,天涯社区又出现了一个题为《明朝和骗子为什么这样红———互联网时代造假成功的典型案例》的帖子。该帖称:作者当年明月涉嫌造假,制造“百万点击率”以达到炒作目的。此贴引起了广泛关注,媒体随即介入报道,这场争议渐渐达到了沸点。
面对数据造假争议,当年明月进行了否认,表示“网站现在竞争激烈”他人引发嫉妒才引起了这场是非之争,《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商沈浩波也为其解释:“写手在网站面前是弱势群体,网站可以封杀,当年明月得罪了网站,弃帖而去,天涯删掉了粉丝们支持的帖子,连解释的帖子也被删掉了。”但在采访中,天涯社区网站的管理人员和猫扑网网站的工作人员也曾表示《明朝那些事儿》的点击率确实不正常。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当年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历史事实严谨,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古代历史。——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
负面评价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第六部)被书评人兼媒体人潘采夫、涂涂、王晓渔袁复生四名终审评委,以及若干提名评委组成的评委会列入2008年“年度烂书榜”。该榜是由很多国内知名书评人联手协办的。终审评委袁复生称,该书之所以获奖是因为这两本书写法幼稚、粗糙,而且透露出作者史观的不成熟和庸俗媚世。
这部书就好像把明朝的历史放在哈哈镜前去照一样。书中有不少文字都属于作者添加上去的水分。不管是对于学术性的历史写作而言,还是对于非虚构性的历史写作而言,这都是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明朝那些事儿》更适合用来娱乐大众。如果一定要用“虚构”或“真实”来评判的话,那只能认为它是一部“半虚构作品”。历史作品的读者和作者之间,几乎完全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作者注入的水分很难被发觉。所以就会让人们认为,那些被注过水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历史。——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琳
衍生作品
2019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明朝那些事儿:漫画版》,该作由漫画家狐周周主笔,共有4册。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个人背景
出版历史
分册简介
增补版九册主要内容
第一部 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第二部 朱棣:逆子还是明君
第三部 太监弄乱的王朝
第四部 妖孽横行的宫廷
第五部 内阁不相信眼泪
第六部 帝国,山雨欲来
第七部 拐弯中的帝国
第八部 人间再无魏忠贤
第九部 1644,最后的较量
艺术特色
叙事内容
叙事风格
现代的叙事立场
对历史的自我阐释
叙事语言
雅俗共赏
诙谐幽默
富含哲理
修辞手法
作品影响
作品争议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