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祚寺又名双塔寺(英文名:Yongzuo Temple),位于
迎泽区郝庄区郝庄的寺院,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30余亩,地域近似枣核形,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200米,依地势而建。
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先后建造有弥补地形缺陷的风水塔和供奉
舍利子、藏佛经的
佛塔,截至2024年11月,永祚寺由塔院和寺院两部分组成,塔院现存文峰塔、宣文塔、过殿和后殿,寺院现存
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等建筑。该寺是
中原地区唯一一座全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寺内建筑不用一钉一木,而是用砖石砍磨砌筑的穹隆性建筑,是明代典型无梁式的砖结构建筑,为明代
无梁殿阁中的典范。永祚寺双塔是中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有“文笔双峰”“
太原市奇观”之美誉,被历代作为太原八景之一,是太原市的地标性建筑。其中永祚寺宝贤堂内收藏的《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中国保留原始最为完整的大型藩府刻帖,为魏、晋、
南北朝、隋、唐、
五代十国、宋、元、明等十余个朝代128位书法大家的墨迹。
2006年5月,永祚寺被列为第六批
中原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原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更名为太原市双塔博物馆。
命名
永祚寺寺名“永祚”出自《诗经·大雅·既醉》,是“永远流传,万世不竭”的意思。因永祚寺内建有两座巍峨对峙的古塔,被世人俗称为“双塔寺”。
历史沿革
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
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补辅
太原古县城“文运”不足,在塔院东南方建造了一座塔,取名为“文峰塔”。建造
文峰塔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太原城“西北高东南低”不利于发展文化的地形,是弥补地形缺陷的风水塔。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一说万历三十九年),晋穆王
朱敏淳邀请护国禅师、五台山显通寺
住持妙峰法师,经过策划,在塔院西北方建造了“宣文塔”,又名“
舍利塔”。舍利塔则是供奉
舍利子、藏佛经的宗教建筑。
1980年,永祚寺的山门修建,门额正中题字“永祚寺”由书法家
启功所书。
地理环境
永祚寺位于
迎泽区郝庄的寺院,永祚寺
地基环境为湿陷性黄土,通过永祚寺修缮项目,现整体结构稳定。
方位布局
永祚寺占地130余亩,地域近似枣核形,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200米,依地势而建。永祚寺坐南向北,反映
中原地区干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由塔院和寺院两部分组成。
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寺院现存
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方丈等建筑。其中大雄殿、三圣阁坐南朝北,依地势而建,分上下两层,为砖券无梁式建筑。外观仿木结构建筑所制,殿内建有各式砖券三十余个,涵盖了墙体主拱券、
塑像拱券和室内外门窗拱券。
大雄殿明间、次间均为南北横向筒拱,飞架于前后墙之上,两侧稍间则与正中三间不同,为东西纵向筒拱,飞架于隔墙和山墙之上,券弧跨度较大,券艺高超,有效扩大了殿内空间。二层同理,共三
开间,两次间各为一个南北向的筒拱,明间为砖叠涩八角穹窿藻井。
主要景点
永祚寺坐南朝北,下院以南北为轴线,分为三进院落,一进院和二进院扩建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的二门“如意门”是寺院早期的山门,建于清
康熙三十年(1691),由阳曲知县刘汇兴建,门额上有清
戴梦熊所题“祇园胜境”四个字。现存古建筑主要集中在第三进院落。明万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1608—1612),
妙峰禅师在此修建了
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客堂等
无梁殿,不用寸木只钉,无梁无柱,采用砖砌拱券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砖砌体的抗压强、抗拉弱的特点,又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砖拟木制,达到美观耐久的效果。
大雄宝殿
位于中轴线最南端,台明略高于
地平线。大殿长19.35米,进深11.3米,面阔五间,采用
拱顶体系,明间和两次间为南北券拱(横向筒拱),飞架前后墙际。两稍间则改为东西券拱(纵向筒拱),架在隔墙与山墙之上。其余各门窗、
塑像的券洞与主拱券穿插相连。由于券艺高超,券弧跨度大,有宽敞高大的内部空间。现供奉的
接引佛立式铜像,全高3.85米,为妙峰所铸。大殿外立面门洞、窗洞的拱券形式均为椭圆形,一券一伏,立面构图具有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用砖雕出檐柱、垂莲柱、雀替、斗拱、
枋头、椽飞等构件,上面精心刻有卷草纹、牡丹花纹、云纹等吉祥图案。正面用青砖仿木砍磨砌筑出嵌入墙状的六根檐柱,每根檐柱的下部为精心雕琢的仰覆莲须弥座。檐柱与檐柱之间,用砖砌阑额枋相连,其上为砖砌普板枋,枋上置砖质斗拱,斗
拱与斗拱之间雕刻有吉祥寓意的图案;阑额枋之下有
牡丹浮雕,再往下一层为卷草纹浮雕;在阑额枋额与檐柱的柱头之间,再雕刻磨砌出垂莲柱、角替、枋头、华板等装饰构件,如同给大殿披上了半截花罩,粗犷中含精细。
三圣阁
三圣阁是一座无梁飞阁,建在
大雄宝殿屋顶之上,面阔三间,长16.75米,进深9.7米,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的
鸱吻呈张口吞脊状,正脊中部有吞口,此外还有垂兽和戗兽。琉璃瓦当和滴水上雕有龙形纹样,山花处有砖制博风板,板正中交接处有砖雕悬鱼,垂于正脊。殿内的砖雕藻井堪称一绝,如一朵朵砖质斗拱组成的精美艺术品。首先在当心间底部的四面向上发券,做出券门;然后在四个角各置一组五踩重翘斗拱,再在斗拱上叠涩几层砖,使其与券门顶部取平,这样就抹去了方形的四角,平面变成
八边形;接着在八个角上置垂莲角柱,柱与柱之间额枋相连,柱头上为平板枋,其上置角科,两角科中间再各置一组平身科,均为五踩重翘,斗拱上承托挑檐枋和椽飞构成出檐。如此三层,每层斗拱逐渐缩小,使第三层平面变为圆形,再往上最顶端为明镜。这座藻井从结构上看,下段方形,中段八角形,上段圆形,可称作“斗八藻井”。
三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叫“如意门”,始建于
清代,门额上有当时
阳曲县知府戴梦熊所题“祗园胜境”四个字。“祗园”全称为“
祇树给孤独园”或“胜利给孤独园”,是印度佛教的圣地之一。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过,说法、传经二十五年,也称为“祗园精舍”,与
王舍城的“
竹林精舍”并称为印度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
大雄宝殿是永祚寺中现存最大的殿宇,面阔五间,长19.35米,进深11.3米,外观全为砖仿木结构而制,用砖雕出斗拱、椽飞等。为弥补砖仿木结构所造成的柱高、檐短、出跳尺度较小而使墙面显得呆板的缺陷,檐柱的上端再雕刻磨砌出垂莲柱、角替、
枋头、华板等装饰构件,并在上面精心雕刻出卷草纹,置于阑枋之下,使整个大殿“雄宏中见富丽,粗犷中含精细”。
沿大雄殿东侧方丈门前的台阶折转而上,可达三圣阁。这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砖制的檐牙高喙、殿角翘檐,好似大鹏展翅,昂首欲飞,有“无梁飞阁”之美称。尤其是正中顶部结构复杂,以砖雕斗拱组成,斗拱出跳,层叠而上,筑成下大上小的穹窿顶,如同一眼井架,因而称为“藻井”。它的整体处理突出表现了砖质斗拱的艺术美,显示了明代中叶砖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是中国古建筑无梁式殿阁中的珍品。
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为牡丹园。永祚寺内的牡丹占地面积30余亩,拥有6000余株牡丹,其中的“
紫霞仙”于明代中叶徙植于
太原市,延续至今,是
中原地区现存罕有的明代牡丹。同时,永祚寺还引进和培植了数千株牡丹,包括
姚黄、
魏紫、赵粉、
白雪塔牡丹、
青龙卧墨池、
豆绿、欧家碧等近百个品种,九色齐全。
第三进院落
第三道门为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所建,门额题有“永祚禅林”四个字,两边悬挂的楹联由当代书法家
张颔所书:“风藻无穹帖爱宝贤花爱紫因缘有会寺求永祚塔求双”,其含义是赞美寺院的建筑、宝帖及明代牡丹紫霞仙,有缘人聚到一起,祈求永远的福气平安。
建筑特征
建筑理念
永祚寺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部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寺内建筑不用一钉一木,殿宇不用一根木质的梁、檩、椽、柱,而是用砖石砍磨砌筑的穹隆性建筑。它们是明代典型无梁式的砖结构建筑,为明代
无梁殿阁中的典范,为研究明代无梁殿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
双塔设计
永祚寺双塔又称宣文双塔,是
太原古县城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古往今来,永祚寺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
太原市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其影响之大使得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
其他看点
双塔
文峰塔和宣文塔位于永祚寺的高之处,相距40多米,为典型的楼阁式全砖石空心结构,塔平面呈八角形,是十三层砖塔。
文峰塔高54.76米,没有塔基座,造型直上直下,呈直线型,塔身轮廓没有明显收分,塔刹为石制“葫芦顶”,塔身自建造以来就向西北微微倾斜。宣文塔高54.78米,有塔座,塔身有明显的收分,塔刹为铜铁制“宝瓶式顶”,塔的第一层斗拱与斗拱之间嵌刻有“阿弥陀佛”,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
佛塔,也巧妙地填补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塔内藏有佛
舍利子。塔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上承辉煌的琉璃飞檐,檐上装有细致精巧的琉璃鸟兽和花卉,檐下又嵌有一圈佛像
浮雕。双塔是中国
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
文物
永祚寺的宝贤堂内收藏着历代名家
碑刻260余通,包括宋代
苏轼的醉笔石刻《念奴娇·赤壁怀古》石刻,明代石刻珍品《
宝贤堂集古法帖》180余通,
清代著名《古宝贤堂法帖》36通,清代书法家的“子史粹言”石刻四通等。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法帖”,为明晋世子朱奇源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是
中原地区罕有保留
原石的
明代法帖。它荟萃
魏晋至明代的128位书法大家的书法,真、草、隶、篆等书体俱全,是中国保留原始最为完整的一部大型藩府刻帖。
古钟
永祚寺过殿陈列展示着一口古钟,其铸造年代为明万历四年(1576 年),通高 117 厘米,口径 300 厘米,钟的质地为铁,钟面上文字图案分成四部分。承载了明代时期
冶炼铸造、时代发展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当时
政治经济学文化的发展,是当时科技文化发展进程的缩影,古钟对研究明代社会历史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文化活动
“盛世和谐中华情”系列活动
2019年9月,
太原市双塔博物馆首次组织了系列活动,由太原市文物局和太原市纪委监委驻文旅局纪检监察组主办,太原市双塔博物馆、
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太原市漫画艺术委员会等单位承办。其中,清风雅韵—廉政书法漫画展分为两部分,一为古代碑帖,涵盖了双塔博物馆珍藏的明代大儒
吕坤刊刻的《近溪隐君家训碑》和《
宝贤堂集古法帖》《古宝贤堂法帖》中有关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仁爱孝悌和诚信立德等方面的语段;二为现代书法漫画,用喜闻乐见的漫画与遒劲洒脱的书法,宣传廉政理念。“中国梦•蜀葵情—四季花开之蜀葵印象展”以作家
蒋殊《阳光下的蜀葵》为引,绘画作品出自画家
牛力,摄影作品由山西晚报驻晋城记者站站长李吉毅手机随拍。
在线游赏
2022年4月,
山西省晚报·
文博山西日联合
太原市市文物局推出了“太原云漫步”直播活动,其中,网友可以通过山西晚报App·现场云、山河视频·
抖音、山河视频·快手、山河视频·今日头条以及文博快报·抖音,在线欣赏双塔博物馆内的牡丹园美景,同时还能认知该馆的人文景观和珍贵的历史遗存。
太原双塔·晋祠牡丹文化节
2024年4月,太原双塔·晋祠牡丹文化节在太原市双塔博物馆启幕。本届牡丹文化节开设双塔博物馆、
晋祠园林中心、
晋祠博物馆三大会场,其中双塔博物馆举办的第41届双塔牡丹文化节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国风游园、牡丹写生、
摄影比赛等活动。
迎中秋展览活动
2024年中秋节到来之际,
太原市各个文博场馆推陈出新,结合自身特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推出展览和活动。其中双塔博物馆举办有《宝贤堂法帖》展、《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山西佛塔建筑艺术展》,在
普光寺分馆展出的有《走进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承之澄载千秋澄泥砚制作技艺》等。
芳菲的文明之旅
2024年11月13日,“芳菲的文明之旅—寻访
山西省古建筑”直播活动在
晋祠举行,主持人
刘芳菲与作家
周国平一道游览晋祠,接下来直播团队计划走进永祚寺等地,继续探访山西古建筑的魅力。
开发与保护
20世纪80年代,
太原市人民政府把“双塔”确定为太原的城市标志。2006年5月,永祚寺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太原双塔博物馆被挂牌为“太原市廉政教育基地”。2019年9月,原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更名为太原市双塔博物馆。太原市双塔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除了负责永祚寺的日常管理工作外,同时也在其分馆
普光寺和
太原古圆通寺开展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所获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