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1920年04月22日 - 1996年09月18日),原名杨成芳,又名杨君莉。出生于北京,湖南罗人,中国内地女演员、导演、编剧,是著名作家杨沫的妹妹。
白杨于1934年左右相继在苞莉芭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舞台协会等团体担任演员。1936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首部影片《
十字街头》,踏入影坛;次年参加上海影人剧团。1938年在重庆加入中央电影摄影场,主演《中华儿女》等影片与《屈原》等话剧,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1946年后回到上海,在昆仑影业公司参加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新闺怨》《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三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参演了《为了和平》《
祝福》等影片。
1989年,她出演首部电视剧《
洒向人间都是爱》,并凭借此剧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荣誉演员奖;随后于1995年获得获得
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1996年9月18日,白杨逝世,享年76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幼年时,白杨的父母重男轻女,她一直与奶妈在农村生活,童年充满苦难;1931年,由于家庭发生变故,年仅十一岁的白杨迫于生计,去投考
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养成所,之后便开始了漫长艰难的学艺生涯,她虽年纪最小,但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她在无声电影《故宫新怨》中扮演了一个小丫头,这也是她演艺生涯的开端,也培养了变革现实的爱国精神。
影厂解散后,白杨加入“苞莉芭”剧团,参演《乱钟》《战友》等抗日救国戏剧,该剧团由
左派“剧联”
于伶、
宋之的等同志领导,不久后被强行解散。
演艺经历
1934——1937:初露头角
1934年后,白杨成为正式的职业演员,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和中国舞台协会等话剧团体,参演世界著名话剧《梅萝香》《茶花女》等,其艺术才华初步显露。
1936年,白杨加入
上海市明星影片公司二厂,主演首部影片《十字街头》,该片由
沈西苓导演,白杨与
赵丹共同担任主演。白杨在影片中扮演敢爱敢恨的小资产阶级女性杨艺瑛,在某次冲突中结识老赵(赵丹 饰),与其他演员共同演绎了一段在动乱年代下,年轻人在人生的“十字街头”中作出抉择,闯荡社会的故事,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其女儿蒋晓真于2001年导演了续篇《
新十字街头》。《十字街头》是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精品,并获得
旧金山市长赠予的荣誉证书, 还特地把每年的11月6日定 为“白杨纪念日”。
1937年
七七事变后,她与
陈白尘,
沈浮组成影人剧团,参演了戏剧《芦沟桥抗战》等作品,后深入百姓生活,进行宣传抗日救国话剧的演出。
1937——1946:觉醒年代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的电影工业停业,白杨与姐姐
杨沫进入上海战地护士训练班学习,时刻准备助力前线
抗日活动,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8年,白杨与众多电影工作者来到重庆的
中央电影摄影场;次年,她主演了沈西苓导演的电影《
中华儿女》,在片中饰演一名英勇的女队员,该电影讲述了青年农民、青年知识分子、老公务员等不同身份的人在抗日战争中的故事;其后陆续参与《
青年中国》等影片的拍摄,并接触到斯坦尼表演理论,这极大地开拓了她的艺术视野。1940年,她出演由
孙瑜执导的剧情电影《
长空万里》,此影片拍摄地南岸黄家巷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时期,她也出演了《屈原》《
雷雨》《复活》等著名话剧,成功塑造不同角色,被誉为当时中国话剧界的“
四大名旦”之一。
1946——1996:艺术人生
1946年她回到上海,加入
昆仑影业公司,主演了
史东山和
王为一导演的爱情电影《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剧中饰演女大学生江玲玉,刻画了一个冲破家人的阻挠,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队,不畏艰辛深入农村,向群众宣传抗战的青年形象,该电影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妻在抗战中的贫苦生活故事;次年,她担任《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演,该片由
蔡楚生和
郑君里执导,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名纱厂女工的人生展开描述,白杨凭借其演技生动刻画出一个孝顺贤慧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此后陆续出演《
新闺怨》《
乘龙快婿》等影片,并去
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加《
山河泪》等影片的拍摄工作。1948年,她主演电影《新闺怨》,该片以知识妇女的悲剧命运为题材,白杨与
卫禹平共同演绎出一对青梅竹马的玩伴从小到大的故事。
解放后,她回到北京,主演赵明导演的电影《
团结起来到明天》,饰演彭阿妹;并与
魏鹤龄共同主演了由
桑弧导演的、根据鲁迅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
祝福》,饰演命运凄惨的
祥林嫂,刻画出一个丈夫早亡、被迫成亲、痛失儿子、遭受重创,最终丧命于风雪之中的悲苦妇女形象;1959年,在剧情电影《
春满人间》中饰演医院党委书记方群,该片由桑弧执导,讲述了大跃进期间一炼钢车间的工人突发意外,医院医生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的故事,白杨饰演的党委书记方群不断鼓励医务人员端正思想,克服困难,救死扶伤,最终使病人得以康复。此外,她在《为了和平》《
金玉姬》《冬梅》等影片中也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妇女形象。
1957年,在《
北京日报》和《
沈阳日报》评选的五位最受欢迎的演员中,白杨独占头。同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十届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由其主演的《祝福》一片获特别奖。
1989年,白杨出演唯一一部电视剧《
洒向人间都是爱》,在剧中饰演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的宋庆龄,该人物是她塑造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凭借此剧获得广播电视部荣誉演员奖。
白杨多才多艺,还著有表演艺术专著《电影表演技艺漫笔》《
电影表演探索》及诗文集《落入满天霞》,是中国影坛上负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并成为
中国电影博物馆第四展厅“新中国22大明星”主题的演员之一。白杨于1996年9月18日年去世,享年76岁。
个人生活
白杨的祖籍是湖南
湘阴县(现名汩罗县),其父亲曾是清末
举人。
白杨的姐姐
杨沫是一位著名作家,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
青春之歌》便是由她所著,此外,其代表作还有《
芳菲之歌》《
英华之歌》等,她的多数作品都充满了对理想、对党的赤诚。
20世纪40年代,白杨和导演
张骏祥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后嫁与导演蒋君超,其子为海南博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晓松。她的女儿蒋晓真是一位导演,毕业于
北京电影学院,于2001年曾执导了电影《
新十字街头》。
此外,白杨还是一个排球迷,曾给
郎平写信鼓励她坚持训练,恰巧郎平当时也热爱电影,因此二人成为忘年交。
社会活动
1949年7月,白杨出席第一次
文代会;同年9月,她参加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参考资料
导演电影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参考资料
出演话剧
参考资料
参加综艺
参考资料
参演纪录片
书籍作品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香色雍容,为人民带来祝福,愿世界早进大同”。(郭沫若评)
“她(白杨)的风头之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联华画报》评)
英国《泰晤士报》曾称白杨是中国的“葛丽泰·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