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所著长篇小说
《漫长的告别》(英语:The Long Goodbye)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所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53年,全书共53节。这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菲力普·马罗系列的第六部,也是钱德勒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名私家侦探调查发生在洛杉矶的一起离奇谋杀案的故事。侦探菲利普·马洛和酒鬼特里·伦诺克斯在一家俱乐部门口相识。几个月后,伦诺克斯消失,他的妻子被杀,马洛也被迫卷入了这个案件。在寻求案件真相的过程中,马洛结识了酗酒成瘾的作家罗杰·韦德。一日,韦德在自家屋中自杀。但在马洛审问后,韦德的妻子承认实际是她所为。一位墨西哥男子拜访了马洛,称伦诺克斯自杀时他就在现场。马洛戳破了这一谎言,称这位访客不是别人,正是伦诺克斯。伦诺克斯想寻求因他而被迫卷入这一系列事件的马洛原谅,但马洛拒绝了。就此,两人的友谊宣告结束。
《漫长的告别》已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广播。《漫长的告别》与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并称为“20世纪美国文学黄金时代四大杰作”。1955年,该小说获得埃德加·爱伦·坡最佳长篇小说奖。
成书背景
创作背景
自1939年雷蒙·钱德勒的第一部小说《长眠不醒》起,钱德勒的作品就已经形成了主角为侦探菲力普·马罗、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而《漫长的告别》是马洛系列的第六部。
1946年,钱德勒一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富裕的沿海社区,并在那里于1953年写下《漫长的告别》。他当时很担心自己会落入角色从属于情节的俗套,因此有意识地尝试在《漫长的告别》中突出性格这一强项,而弱化传统侦探小说的推理性。这部小说具有极强的自传性质。那一年,他的妻子死于绝症。妻子死后,钱德勒总是神情忧郁,时常谈到自杀。那段时间也是雷蒙·钱德勒对自己小说失掉信心的时期。这与书中角色罗杰·韦德相像。1953年11月,《漫长的告别》由伦敦汉密尔顿公司在英国首次发行。
时代背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美国原为荒野的西部因工业发展而逐渐繁荣,这种繁荣也给犯罪孕育了环境。幼年钱德勒正是在西部荒野的自由气息中成长。在这一时期,代表着美国白人英雄的牛仔形象从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而当工业带来繁荣之后,社会阶层产生巨大流动,荒野自由被涌现的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取代。这一时期,已经成年的钱德勒受教家庭教徒清规戒律约束,十分怀念曾经在西部加州的生活。他将这种情感融入作品之中,《漫长的告别》正是以洛杉矶为故事背景,蕴含着他对西部生活的怀念与想象。同时,菲力普·马罗不再是牛仔英雄形象,而是顺应时代发展,以都市英雄的形象被塑造。
内容情节
《漫长的告别》全书共53节,以一场谋杀为线索,讲述了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与酒鬼特里·伦诺克斯(Terry Lennox)之间的友谊纠葛。
某个冬天,在洛杉矶一家名为“舞者”的俱乐部大门前,侦探菲利普·马洛遇到了一个侧脸有疤痕的酒鬼特里·伦诺克斯。由此,两人之间的友谊建立。此后,他们经常一起在一家酒吧喝酒。来年6月的一个深夜,伦诺克斯突然拜访马洛,称自己“遇到了很多麻烦”,需要马洛载他前往墨西哥蒂华纳边境的机场。看到伦诺克斯紧张的神情与携带的手枪,马洛感到伦诺克斯的此行可能涉及凶杀。为了让自己免受帮凶嫌疑,马洛让伦诺克斯不要向自己透露任何信息或隐情。回到洛杉矶后,马洛得知伦诺克斯的妻子被杀。由于拒绝配合警方调查,马洛被捕。审讯者希望通过严刑拷问,让他承认自己曾帮助嫌疑人伦诺克斯逃跑。马洛坚持与调查人员对抗,不愿出卖朋友。第三天,他被警方释放,原因是调查人员已发现伦诺克斯的行踪,他在墨西哥的一个小镇自杀身亡,并且身旁放着一份自白供词,而这份供词洗清了马洛的嫌疑。回到家后的马洛收到了一封来自伦诺克斯的信,信封中还放有一张面值5000美元的钞票。他感到,伦诺克斯的“自杀”似乎有蹊跷。
在自己的侦探所里,马洛接到出版商霍华德·斯宾塞(Howard Spencer)的电话。斯宾塞希望马洛帮助他找到罗杰·韦德(Roger Wade)。罗杰·韦德是斯宾塞最好的作家之一,有着严重的酗酒问题,已经失踪三天。在韦德的妻子艾琳(Eileen)的共同请求下,马洛才答应。在一个荒废的牧场里,马洛找到了韦德。艾琳希望克里斯托弗·马洛能够解决韦德酗酒的问题,从而专心写作。一日,醉酒的韦德打电话寻求马洛的帮助。马洛到达韦德家时,发现他昏倒在院子的草地上。韦德醒后,恳求马洛销毁他醉酒时在书房打的几页纸,因为他不想让妻子看到内容。马洛阅读了这些纸,从只言片语中发现韦德有个一直压在心底的创伤,并且还明确写道曾经有个好人为他而死。在突然听到一声枪响后,马洛立刻冲上楼,发现韦德夫妇正在争抢一把手枪,原来韦德准备自杀,被妻子撞见。正当马洛准备离开时,艾琳在恍惚中引诱马洛,并将他臆想为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旧情人。第二天早上,艾琳像没发生过此事一样,马洛便离开了。此后一段时间里,马洛被一众人威胁,要求他停止对伦诺克斯案的继续调查,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通过种种方式,他了解到伦诺克斯已经结过婚,并且曾以保罗·马斯顿的名字自居,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
韦德再次打电话给马洛,邀请他到家中共进午餐。韦德又一次喝得烂醉如泥。马洛在房外散了会步,回来时发现韦德死在沙发上。尽管艾琳坚称是马洛杀死了她的丈夫,但经过调查后,警察排除了马洛的嫌疑。后来,在斯宾塞的带领下,克里斯托弗·马洛得以再次在韦德家见到艾琳。一到那里,马洛就向她盘问起伦诺克斯的事情。他认为,是艾琳本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韦德,同时也是她杀死了伦诺克斯的妻子。根据马洛的推测,伦诺克斯是艾琳的第一任丈夫,而过去艾琳以为伦诺克斯已战死。艾琳没有对此番推测回应。第二天早上,艾琳服药自杀。她在留下的字条中,描述了伦诺克斯的妻子与艾琳丈夫韦德的婚外情,并承认自己在嫉妒与愤怒中杀死了他们。马洛希望报刊能够不加篡改,将艾琳的自白书真实、完整地公之于众。他从警方那里偷了一份艾琳自白的影印版,并联系了一位记者。记者警告他,如果继续干涉这一案件,将与背后传媒大亨停止关注的要求相悖,可能会树敌无数。但马洛回答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尝试与伦诺克斯告别。
在报纸内容成功刊登后不久,一位自称来自墨西哥的男子来到马洛的侦探所。他声称,自己当时就在伦诺克斯被杀的旅馆,并讲述了当时他看到的详细情况。而马洛没有相信,并揭露这个墨西哥人不是别人,正是做了整容手术的伦诺克斯本人。马洛拒绝了伦诺克斯想弥补他带来的麻烦的请求,退回了之前寄给他的那张5000美元的钞票,并说伦诺克斯已经不在了。伦诺克斯深受打击,道别离开。
人物角色
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
菲利普·马洛是一名有执照的私家侦探,但不接离婚生意。他出生于圣罗莎,父母双亡且没有兄弟姐妹,朋友很少,单身。他上过大学,会说一些西班牙语,有时钦佩墨西哥人和黑人,喜欢酒、女人、国际象棋和古典音乐。已到中年的他并不富裕,曾多次入狱。他虽是硬汉,但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10菲利普·马洛和萨姆·斯佩德、迈克·哈默一样,都是私家侦探文学界的标志之一。在雷蒙·钱德勒的作品中,克里斯托弗·马洛一般都作为故事的叙述者。
特里·伦诺克斯(Terry Lennox)
特里·伦诺克斯是一名40多岁的成年男性,原名保罗,右脸有一大块伤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于艾琳结婚,随后在战争中被俘,但被救了出来。从二战归来后,他就成了一个酗酒的退伍军人,并与希尔维娅结婚。由于妻子家财万贯,他也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靠着妻子的收入生活。他与马洛经常相约在酒吧见面,他有自己爱喝的独特的鸡尾酒。他认为,是自己糟糕的生活给朋友马洛带来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伦诺克斯是个介于优雅礼貌与颓废堕落之间的人,“光明和黑暗、脆弱和坚强,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
罗杰·韦德(Roger Wade)
罗杰·韦德已入中年,是个有着浓密卷发、留有胡茬的大块头。他是一位知名历史小说作家,但同时有着严重的酗酒问题。作为一名作家,他有着创作瓶颈时期的迷茫,并对自我写作价值进行否定,有自杀倾向。10为了解决酗酒问题,他总是擅自离家出走,寻找江湖医生进行戒断治疗,但疗效微乎其微。韦德有个不忠诚的妻子,不过他自身的私生活也并不检点,他是希尔维娅,即伦诺克斯妻子的众多情人之一。罗杰·韦德的身上散发着作者本人的气息,让这部小说带有了自传意味。
哈伦·波特(Harlan Potter)
哈伦·波特是个身高六英尺五英寸的传媒大亨,平日深居简出。他身材魁梧,家底雄厚,有权有势。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琳达·洛林,小女儿是希尔维娅·伦诺克斯。在小女儿希尔维娅遇害后,哈伦·波特不想自家丑事暴露在公众面前,便利用自己出版业巨头的身份,阻止报业对这件事进行报道。作者通过传媒大亨哈伦·波特的形象,向读者传递了上流社会势力的阴暗面。
艾琳·韦德(Eileen Wade)
艾琳·韦德是罗杰·韦德的妻子。她个子高挑,身材苗条,有一头金发和一双紫罗兰色的眼睛,外表十分美丽。31她曾与伦诺克斯秘密结婚,但以为伦诺克斯被俘后已经死亡,后对这个旧情人一直念念不忘。然而多年后,当她再次见到活着的伦诺克斯时,却不愿相信事实,因为伦诺克斯已经有了新的妻子。由于这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艾琳最后承认,是她杀死了希尔维娅和韦德。
希尔维娅·伦诺克斯(Sylvia Lennox)
希尔维娅·伦诺克斯是大亨哈伦·波特的小女儿,特里·伦诺克斯的现任妻子。她有着一头栗色的头发,私生活较乱。在一个深夜,她被人打死在自家沙发上,面部被石像砸烂。
主题思想
雷蒙·钱德勒克里斯托弗·马洛系列小说大多围绕富人与黑社会交汇处的腐败环境展开。因此,《漫长的告别》最重要的议题是美国的社会腐败。正如菲力普·马罗的每一部小说一样,《漫长的告别》的世界是一个腐败的污水坑。“万能的美元,一面是虚伪,一面是肮脏。”最为突出的是钱德勒对上流社会、媒体、监狱体系的批判。
富人阶层的虚伪道德观
在这部小说中,马洛被置于富人阶层模棱两可的道德观世界中,钱德勒借此暗讽上流社会的虚伪。例如,伦诺克斯妻子的父亲哈兰·波特,他是个典型的富有的社会上流人物。为了保持正直的假象,维护家族声誉,避免公众对他的家族产生不必要的负面看法,警察、集团和富有的精英们串通一气。雷蒙·钱德勒在小说中写道:“报纸是有钱人拥有和发行的。富人都是一个鼻孔里出气。”这种竭尽全力与媒体公司建立良好关系,对待民众不惜采用敲诈、勒索甚至谋杀的手段来达到“封口”目的的行为,正是钱德勒想要揭露的社会现象。然而,克里斯托弗·马洛认为人们应该遵守荣誉准则,承担个体责任、遵守社会法律。马洛代表着现代直言者,他传递着钱德勒所推崇的观念,即避开向腐败的实用主义转变,走那条仿佛是局外人的理想主义道路。
媒体的阴暗面
《漫长的告别》中,哈伦·波特不想公众对自己的家族有负面印象,便一手遮天,买通媒体,从源头上杜绝新闻报道的发生。根据这一情节,钱德勒对媒体的阴暗面进行了揭露,民众读到或听到的相关消息已经被一群公关人才加工过。大众已知的事实屈指可数,而媒体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虚假报道与宣传,恶意引导社会舆论。“他们拿高薪,替主子创造并维持一种单纯、干净、讲究如消毒针头那样好用的形象。”二十世纪的美国西部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这种迅速的变化让美国阶级流动明显,媒体被资本掌控。雷蒙·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通过描写哈伦·波特作为传媒大亨只手遮天的情节,隐秘地讽刺了媒体违背职业道德、唯利是图的社会现状。
监狱内部的权力腐败
小说还写到了监狱内部的权力腐败。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钱德勒就被捕入狱,在经过三天的严刑拷打后,又被莫名其妙地放走。这种制度裁决的随意正是威尔森·钱德勒想侧面反映的问题。只因为某一个警察找不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有权利把人关进重刑犯牢房,这样的法律制度不利于社会发展。马洛与警察之间的微妙关系揭露了警察的肮脏。权力滥用也是当时的洛杉矶普遍存在的问题。
艺术特色
另辟蹊径的推理小说写作方式
《漫长的告别》是雷蒙·钱德勒最长的一部小说。之所以长,是因为真正的谋杀谜团之解在这部作品中退居二线,而深入全面研究马洛性格成了主要目的。钱德勒反对一味强调情节,而认为是人物塑造成就故事的观念。《漫长的告别》告别了悬疑类型小说的束缚,进入了社会批评和心理分析等更有深刻意义的领域。一方面,普遍的侦探小说情感基础一向是凶杀案得以侦破,正义得以伸张。除了大结局,写作技巧反而无关紧要。然而,钱德勒认为“引人入胜的理想的侦探小说应该没有结局”,因此《漫长的告别》给出了开放式的结尾。另一方面,《漫长的告别》的主题和角色充满冷酷和充满嘲讽意味,但是写作技巧却并不是冷嘲式的。钱德勒想要表达的不只停留在案件谜底的揭开,而是一种情怀的传递。这种另辟蹊径的推理小说写作方式,源于雷蒙·钱德勒对传统侦探故事“公式”化撰写的拒绝。
自传色彩的人物塑造
《漫长的告别》以通过小说体裁进行社会批评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自传元素而著称。钱德勒的父亲常年酗酒,成人后的钱德勒开始步父亲后尘。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由于酗酒、旷工、与女雇员滥交、自杀威胁公司等一系列行为,丢失了当时的高薪工作。2自此,钱德勒开始撰写侦探推理小说。《漫长的告别》中有两个角色,都带有他本人的这些现实生活经历的影子。第一个是经常醉酒的作家角色罗杰·韦德。和雷蒙·钱德勒一样,韦德也以写小说为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对自己的写作价值产生怀疑,陷入创作困境的泥潭,一度中断小说的写作,并有自杀倾向。另一个是特里·伦诺克斯。他们都沉迷乙醇,参加过一场留下了情感伤痕的战争,在英国呆过一段时间。这种小说与真实经历的重合,表明不安全感与酗酒问题深深困扰着钱德勒,突出了他对自身缺陷的思考。
隐喻的修辞手法
隐喻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文学作品把隐喻分为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三大类。隐喻能够从侧面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暗示作品核心主题。在《漫长的告别》中,雷蒙·钱德勒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让整个作品充满文学性。例如,在刻画伦诺克斯的妻子西尔维娅形象时,他写道:“那个姑娘看了他一眼,眼神足以戳进他的身体,再从后背透出四英寸来。”“语气冷淡得连一片手工冰淇淋放她身上都化不掉。”通过“戳”、冰淇淋都化不掉的”冷“,钱德勒刻画出一个十分冷漠高傲的人物形象。此外,钱德勒还大量使用上与下的位置关系来暗示社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学者曹霞认为,钱德勒这种“新概念的建构”充满想象力,同时揭露了美国在当时环境下的社会风貌,让侦探小说富有社会性。
作品评价
雷蒙·钱德勒所写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来看,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认为雷蒙德•钱德勒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描述美国的方式。美国作家强纳森•列瑟说:“他的小说是美国往昔的生动映像,但字里行间历经风霜的浪漫主义却饱满宛若昨日刚刚写就。”《洛杉矶时报》评价道:“菲利普•马洛有一双能看透都市社会本质的冷眼。”18美国作家乔治·V·希金斯认为钱德勒写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人类精神的堕落。
《漫长的告别》是钱德勒最长的小说,也是他最受赞誉的小说。雷蒙·钱德勒在给朋友的信中曾提到,他认为这本书是“我最好的一本”。美国犯罪故事选集中将《漫长的告别》称为一部具有神秘元素的“严肃而重要的主流小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称自己读了十几遍《漫长的告别》,“每当有人问我‘哪三本书对你至为重要’,我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不起的盖茨比》《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漫长的告别》。无论我是一个读者还是一个作家,这三本书都是我生命所必需的。”他还评价道:“《漫长的告别》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交流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类抱有的美好幻想和它不可避免地引发的深深幻灭的故事。”
作品影响
雷蒙·钱德勒对美国通俗文学、现代推理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他塑造的“硬汉侦探”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经典形象,成为了传统冷硬派私家侦探的代表。他开启了“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新时代”,这种文风被后辈作者争相模仿。他的故事“从不相信凶杀案能得以侦破,正义能得以伸张——除非信念非常坚定的某个人决定插手管事。”而马洛就是此类人。“以他们为主角的故事无疑一直具有一种令人向往的因素。”
1955年,《漫长的告别》获得了爱·伦坡奖,并被誉为美国文学黄金时代四大杰作之一。同年,《美国文库》收录了主角为马洛侦探的系列作品,这种硬汉派侦探小说也被经典文学所认同和赞扬,使得雷蒙·钱德勒得以进入正统文学史。2007年,村上春树将该小说译为日语,小说位列当年日本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漫长的告别》被多个艺术作品致敬。格雷格·艾尔斯的小说《寂静游戏》中提到了钱德勒和这部小说的标题。麦可·康纳利的小说《黑冰》中引用了小说的标题和引文。日本特摄剧《假面超人》中的主角经常阅读日文版的这本书。
衍生作品
电影
《漫长的告别》在1973年被劳勃·阿特曼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电影的剧本由利·布拉克特撰写,由埃利奥特·古尔德饰演菲力普·马罗。与原作不同的是,故事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改为了70年代的好莱坞。导演奥特曼并没有通读钱德勒的所有书籍,而是重点钻研《雷蒙德·钱德勒之声》(Raymond Chandler Speaking)这本信件与散文集,还给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送了这本书。此外,马洛与韦德之间的对话台词大多都为即兴发挥。
由于这部电影的文化、历史和美学意义,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录在了美国国家电影名册中。这部电影还被《纽约时报》列入当年十大最佳电影名单中。
电视剧
1954年,《漫长的告别》被改编成美国电视剧《高潮!》的第一集。当时,这一集进行了现场直播。
广播
1978年1月16日,英国广播公司 Radio 4播出了《漫长的告别》广播改编版,艾德·毕肖普饰演马洛。33年后,《漫长的告别》又一次播出,这次由托比·斯蒂芬斯饰演马洛。除了英国日本广播公司NHK也在2014年播出了五集日本改编的该小说。
版本/译本
1953年11月,《漫长的告别》由伦敦汉密尔顿公司在英国首次发行,并在12月就迅速迎来了第二次印刷。1954年3月,该小说首次在美国出版,并且有64处改动。1959年,英国企鹅出版社根据这第二版本发行了口袋装《漫长的告别》。随后,该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截止2022年1月,《漫长的告别》已有超近30种不同版本的译本。其中,中国国内被认可且畅销的译本主要是两本,一本是2008年由台湾宋碧云翻译,新星出版社引进的译本,另一本是2013年由留美的大陆翻译卢肖慧翻译,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译本。
参考资料
The Long Goodbye by Raymond Chandler.maclellanbooks.2023-04-10
The Long Goodbye.buffalo.2023-04-10
漫长的告别.豆瓣阅读.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2023-04-10
漫长的告别.豆瓣读书.2023-04-10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
特里·伦诺克斯(Terry Lennox)
罗杰·韦德(Roger Wade)
哈伦·波特(Harlan Potter)
艾琳·韦德(Eileen Wade)
希尔维娅·伦诺克斯(Sylvia Lennox)
主题思想
富人阶层的虚伪道德观
媒体的阴暗面
监狱内部的权力腐败
艺术特色
另辟蹊径的推理小说写作方式
自传色彩的人物塑造
隐喻的修辞手法
作品评价
作品影响
衍生作品
电影
电视剧
广播
版本/译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