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海(1936年-2022年8月17日),本名张文艺,祖籍
五台县,当代作家。
张北海出生于
北京市,是北京美国学校小学部最后一届毕业生。1949年随家人移居台湾后,先后就读于板桥中学、
台北美国学校初中部、强恕中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高三至大一时期,张北海曾师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叶嘉莹学中文。1962年到
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继续深造,攻读
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72年,张北海定居
纽约,在
联合国任职翻译与审校工作。二十世纪70年代起,张北海工作之余为
香港电台报刊撰稿,书写
美国书写纽约,其文字成为当时初抵纽约华人的文化指南,张北海还参与创办了纽约第一份华文当代艺术刊物:《新土》杂志。1996年,张北海从联合国退休。2000年,张北海以自己家族的故事作背景创作出首部武侠小说《
侠隐》,同年该书由台湾
麦田出版社出版,2007年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出版了简体版。《侠隐》之后,张北海陆续出版了系列散文:《
人在纽约》《
天空线下》《
美国:八个故事》等,并于2015将这些散文辑为一册《
一瓢纽约》,由他自定篇目。2018年,《
邪不压正》被改编为电影《邪不压正》搬上银幕,成为
姜文导演“民国三部曲”终章。
纽约时间2022年8月17日凌晨2点40分,张北海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86岁。
张北海的创作生涯可以大致以60岁为界,60岁之前张北海以散文创作为主,多方面描摹美国社会,代表作有《美国:八个故事》《人在纽约》《
美国美国》等。60岁退休后,张北海将目光从
纽约转向了20世纪30年代的
北京市,以六年时间写就武侠小说《
侠隐》,并引发影视改编热潮。
人物生平
生逢乱世
1936年,张北海出生于
北平市一个
中国国民党官员家庭,家中三男三女,张北海排行老幺,父亲张子奇曾参加
辛亥革命时的山西起义,后赴
日本就读
早稻田大学。张北海三岁时,父亲张子奇在
天津市任电话局局长,平津已被日军占领,为免受日本势力威胁,父亲将张北海及两个女儿送去天津法国学校就读。1942年,张北海正在
法国学校念一年级,由于国内局势紧张,父亲、大姐和哥哥早已因种种原因先去了
重庆市,而张北海和二姐、三姐及朋友托带的女儿在母亲杨慧卿带领下,走旱路逃难到了
大后方重庆。在重庆时,一家人落脚在国际大厦,张北海被送进重庆德精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北海随家人回到
北京市,插班入读于北京美国学校四年级。1948年夏天,张北海小学毕业,是北京美国学校小学部的最后一届毕业生。
长在台北
1949年,张北海随家人移居台湾,住在台北市新泉街九十二巷底的两层日式木楼里。到台湾后,张北海考上了板桥中学,受美国教育的影响,张北海上课时喜欢提问题,偶尔还和老师争论,且打扮偏
美国化,常和女生社交。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中学教育仍较传统保守,因此张北海虽然在校成绩不错,但其行为在校方看来显得“目无尊长”且“特立独行”,之后学校以“泡茶室玩茶女”的理由将张北海开除。退学后不到三个月,张北海入读
台北美国学校初中部,又从初一开始念起。1952年,张北海初中毕业,是台北美国学校初中部第一届毕业生。初中毕业后,由于
美国学校尚未开设高中部,张北海入读了中国学校——强恕中学。高二时,张北海认识了初二的马月华,马月华小他三岁,是他的初恋。因张北海一直就读美式学校,父亲觉得他在国学上有所欠缺,高三时便请了
叶嘉莹做张北海的中文家教,每周六下午上课。叶嘉莹授课方式老套,要求张北海先背,背完了有不懂的地方再解释。一年多以后,不论念《
四书》中的哪一句,张北海都可以从那一句一直背到结尾。
1955年,张北海从强恕中学毕业,之后参加五院校第一届联合招生,考入
台湾师范大学英文系,这是张北海第一次以教育部承认的毕业文凭报名考试。1958年暑假,受朋友介绍,张北海考入“中国广播公司”海外部
英语组做播音兼职,由于工作时间很合适,这份兼职张北海做到师大毕业以及在中学任教结束。1959年,张北海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为了不被分到乡下任教,张北海私自向
高中母校强恕中学申请回去任教,申请通过后张北海在强恕中学任职英文老师。
在强恕中学教满师大规定的一年后,张北海于1960年被分到凤山陆军
昆明陆军学院接受预备军官基本训练。六个月后,张北海成为陆军
少尉,被分派到外岛金门服役一年。1960年秋,张北海被分到驻
金门县的九十二师二七五团第三营第三连第三排,担任排长。服役期间张北海除了修建炮阵地、抢运台湾送来的补给品、夜间巡逻之外,还要去捡从对岸射过来的宣传弹。
旅居海外
1962年,张北海离开台湾,到
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继续深造,攻读
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留学期间,张北海一直半工半读,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如骑摩托车为花店
送花、在中餐馆打工等等。从南加州大学读完比较文学硕士后,期间深受60年代
民权运动影响,张北海放弃了博士学习,过着吉普赛式的漂泊生活,陆续又打了近十年的零工。张北海将打零工的自己比喻成一艘船,“我不想像一艘抛锚的船,固定在一个地方,但我又不知道我这艘船应该开到哪里,所以我先每个港口停一停,每个地方跑一跑。”
1971年,中国在
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联合国中文处扩大规模,开始在全球招募翻译。次年,张北海顺利通过考试进入联合国。张北海在联合国担任翻译与审校工作,并开始定居
纽约。当可以自由选择国籍时,张北海没有选择
美国,在长达25年里,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张北海边在联合国任职,边为报刊写、译文章,文章主要刊登在李怡主办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杂志《七十年代》上,张北海翻译的文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剧作家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在中国》。在此期间,他还参与创办了纽约第一份华文当代艺术刊物:《新土》杂志。
联合国为了让非美国籍的工作人员不脱离母国的社会文化和语言更新,会每两年提供两个月左右的带薪假期,且支付回国的旅费,因此从张北海1974年首次回
北京市开始,他每两年都会回国在北京待一段时间。1975年,张北海被调往总部设在东非
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作三年。
1977年秋,张北海从肯尼亚回到
纽约,在与Soho隔一条街的Tribeca地区买下自己第一栋房子:2800平方英尺的双层公寓。1983年,张北海在杂志《七十年代》开了定期专栏“美国邮简”,发布的文章涵盖时闻、历史、文化、评论等。1980年代,张北海的客厅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前往纽约拜码头的第一站:
关锦鹏拍摄电影《
人在纽约》时,带着
张曼玉等“三个女人”住在他家;王安忆随母亲
茹志鹃第一次赴美访问时,也落脚在张北海家。张北海虽然和“苏荷世代”的那一批赴
纽约闯荡的台湾艺术家关系好,却也只是以局外人的视角为他们在纽约的打拼回顾立传,始终没有辞去
联合国的翻译工作,纵身投入文艺事业。
著作随缘
1994年,58岁的张北海得了
腹膜炎开刀住院,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萌生了写现代武侠小说的想法,开始找资料筹划创作《
侠隐》。1996年动笔写《侠隐》之前,张北海已经出了几本写纽约生活的散文集,在海外华人文学界享有声誉。《侠隐》之后,又陆续出版了系列散文:《人在纽约》《天空线下》《美国:八个故事》等。张北海对
纽约十分熟悉,却仍谦逊地表示他只是
曼哈顿天空线下的一个漫游者,对这个复杂多样多变的大都会,他只“取一瓢饮”,因而后来他将纽约题材散文自选集,书名为《
一瓢纽约》。1996年,张北海从工作了二十多年的
联合国退休,并入了美国籍。从94年到00年,张北海花了六年才完成《
侠隐》这本小说,小说25万字,共四十二回,其中每一章都写了至少两三遍,再又删改不下十来次。此前,张北海曾为了了解自己的出生地和年代,购入了几百本有关老北京的书,这批书对写作《侠隐》帮助极大。2000年《侠隐》完成后,张北海表示愿望达成,就此搁笔,此后不再写小说。同年,《侠隐》在台湾由
麦田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2007年则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出版了简体版。写完《侠隐》之后,为了能系统综合地了解、书写
纽约,在纽约大学选课进修,前期选的是关于纽约四百年历史的课,从十七世纪
荷兰殖民到二十一世纪“9·11”灾难,之后则侧重多方面的专题课程,如纽约的建筑、都市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有关纽约的十九世纪经典小说等。2007年,
姜文决定将《
邪不压正》拍成电影。2015年,《一瓢纽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姜文导演,改编自《侠隐》的电影《邪不压正》于2018年上映。
2015年11月初,张北海带着侄女
张艾嘉等人一同回了
山西省老家,去
五台山下的祖宅寻根,但当年的故居已被山西省政府改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的纪念馆。去世前,张北海曾因一只眼突然失明,导致走路失去平衡回家后不慎踩空,从二楼楼梯滚下撞到了硬物。张北海意识到生命有限,为把握最后的光阴,表示不再跟外界多接触。
纽约时间2022年8月17日凌晨2点40分,北京时间当天下午2点40分,张北海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86岁。侄女
张艾嘉表示,“他没有太多痛苦,安静离世”,且有幸在他离世前告诉了他“好好休息吧,我们都很爱你”。
主要作品
《
人在纽约》是张北海的随笔集,共收录了《我爱纽约》《纽约的外号》《地下艺术》《纽约学库》《曼哈顿故事》《应召女郎》《历史时间表》《太平洋乐园》共八篇文章。张北海从三十多年定居
纽约的经验出发,在书中呈现了异域生活的故事,有
普利策奖的后裔所闹出的离婚风波,地下艺术家的城市
涂鸦与市政府的紧张关系,也有发现不讲情调只求实用的
希腊咖啡店,发现平均三百五十页足足有四磅重的《纽约星期天时报》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书写纽约。
《美国:八个故事》
《
美国:八个故事》是张北海的散文集,是从他的诸多文章中辑选出来的篇幅较长、故事较完整的八篇,分别为《牛仔裤的故事》《纽约地下铁的故事》《摇滚乐的故事》《东河大桥的故事》等。书中收录的八篇文章虽然主题不一,但写的都是有关美国的故事。该书还采用了著名画家
韩湘宁的
纽约组画作为封面图片,与张北海的文字相得益彰,互相增色。
《一瓢纽约》
《
一瓢纽约》是张北海的散文自选集,本书是从作者已出版过的散文集中选编并另添加新文的散文精选,还增附了张北海特意为文章拍摄的百幅图片。本书展示了张北海在海外的所听所想所虑,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传奇老人的真实经历,体现出一个写“无用之物”、视角独到、让人着迷的老嬉皮。
《侠隐》
《侠隐》是张北海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本书讲述了1936年从
美国回到
北平市的青年侠客李天然,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调查,与京城各路人马斗智斗狠,最终成功复仇的故事。小说较少着墨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传统武侠刻意渲染的爱恨情愁,也没有刻意塑造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而是更侧重于对北平生活场景的刻画。
书籍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
编剧作品
创作风格
创作内容
北京市和
纽约是张北海着墨最多的两个城市,张北海通过记录时代氛围,很好地描摹了不同时空的社会状态。六十岁以前,张北海已持续二十余年用幽默的笔调书写自己对纽约的观察,谈牛仔裤、
摇滚、
华特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
纽约时报》的讣闻,也借
美国掌故说
台北市往事。从
联合国退休后,张北海创作出长篇小说《
侠隐》,开启了从纽约到
北平市、从美国现代社会到20世纪30年代的
中原地区、从现代散文到传统武侠小说叙事的转变。
叙事手法
风景书写
一方面张北海的《
邪不压正》将1937年沦陷前后的北平社会作为叙述背景,极力渲染北平最后的“黄金时代”。张北海在书中写的不仅仅是侠客的传奇往事,而是追溯拥有传奇故事的城市,借助对传奇之城(北平)风景的独特发现,挖掘个人与集体关于城市即将消逝的文化记忆,进而刻画自我的文化
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李天然的对
北平市的探寻呈现了其隐藏的裂变:乡土中国的没落与现代都市的崛起。因此《侠隐》呈现的风景具有分裂的倾向:一方面维持着乡土北平与现代文明微妙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战争暴力加速了城市文明的分裂。。
现代性反思
张北海在《
侠隐》中用国际性的视野来叙述
北京市,使其北京叙事更具文化混杂性和开放性。小说主人公
李天然的身份、经历及交际圈都呈现出文化混杂的特点:从
美国归来的留学生却是太行派的掌门,与美国人生活在一起,接触各类人等,吃北京小吃、喝加冰洋酒、
长袍马褂和美国休闲衫一起出现等。主人公是生活在现代社会,接触过
美国文化,却执着地坚守侠义精神,以最传统的方式复仇的矛盾个体。
主人公执着以武林复仇的方式解决个人恩怨,一方面反映张北海对侠义精神的理解:执着、坚持、忠守信义,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张北海对现代社会中法律和道义关系的思考。。
高度自由的主观创作
张北海在进行散文创作的时候常常以“故事说得好不好听”为标准,也即不求绝对的真实性,但求情节的引人入胜和精彩程度。在进行散文创作的时候,他往往是“从心所欲”的,《人在纽约》的前言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故事,他的回答是“我喜欢”,正是由于他创作时极大地发挥自身思维的主观能动性,他的文章才体现出自由随性的风格。
家族成员
荣誉奖项
人物成就
张北海的创作对象从二十一世纪的
纽约地铁、西方
摇滚,再到民国年间的北平胡同、仗义江湖等,既记录了
美国当代,又回归了
中原地区传统,勾勒出一个横跨中西文化的文学世界,在港澳台和全球华人文学圈中享有盛誉,是作家
阿城、王安忆、
王德威、
陈丹青、
张大春、
骆以军等中国当代文坛的偶像。
《侠隐》继续了在系列散文“文化
纽约”中的文化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视角来介入对
北京市的想象,带着一种跨国视野来面对老
北平市,展现出北京容量,赋予北京新的阐释。《侠隐》同时也实现了对武侠小说审美意境的再造,对老北平的生动再现,既是小说中人物李天然对旧日时光的留恋,也是张北海对传统生活与文化的怀念。
张北海善于以敏锐的观察和幽默的文风来描绘他眼中的美国社会,代表作品有《
人在纽约》《
美国:八个故事》等,从地下铁到
摇滚,从计程车到自由女神像......张北海就是从一处又一处的细节中构筑起他的作品的。他的这些作品为旅美华人提供了一扇从全新角度看
纽约的窗户。在那个年代到美国纽约的华人,如
陈丹青、
罗大佑、
李宗盛等,对纽约的认识大多都受到张北海作品的影响。
人物评价
女演员
张艾嘉:叔叔张北海就是中国最后一位老嬉皮,永远的棒球帽、牛仔衣和匡威鞋,是他的招牌形象。
作家
许知远:他(张北海)
消瘦、修长,颈上绕一条窄巾,戴棒球帽,穿白色运动鞋。他
鹰爪花般的手指钻进冰桶,颤抖却有力地将冰块扔进酒杯,他尤其钟爱单一麦芽威士忌。他身上有少见的酷,那是北平的公子哥儿与
纽约的波希米亚混合出来的质地。他喜欢白光与
詹姆斯·迪恩,他自己的牛仔裤后袋里常揣着小酒壶。
前
香港特别行政区《九十年代》专栏作家殷惠敏:我不想说张北海是什么时代缩影之类的门面话。张北海就是张北海。他跑遍了大江南北,他的人生阅历无穷。他是特立独行的,独一无二的。我想不出还有第二个张北海。
作家
阿城:我常常寻思我为何迷张北海的文字,总结为,我在张北海的文字中,总能发现我自己思维中的空白点……这就是张北海的风度,风度不可学,学来的不是风度……也因此,我迷张北海的文字的根本原因,在于迷其风度。
作家
詹宏志: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读者来说,张北海就是
纽约……他(张北海)行文说话的口吻是一个有耐性的老友的口吻,不慌忙、不卖弄、不情感泛滥,更不会道德教训。他的好奇心代替了我们的好奇心,他的研究却补救了我们的怠惰。读这些文章像是饮年份老酒,初时只觉顺口,后来就知道是真滋味了。
人物纪念
告别仪式
张北海葬礼及遗体告别仪式在
曼哈顿华埠五福殡仪馆(NG Fook)举行,于2022年9月2日上午10时正式开始,现场布置简洁肃穆,布满其生前亲友致送的花牌,身旁围绕着白色鲜花。其子张南山及众多生前亲友、同事和社区人士到场追悼,怀着沉痛的心情送他最后一程。
追思会
2022年9月16日下午,张北海追思会在美华协会四五六艺廊举行,近二十位好友聚在张北海艺当年常去的场所,缅念与张北海的交往,气氛十分温馨。
人物轶事
唱歌
张北海幼时随母在回
重庆市的路上曾给司机唱歌解闷,唱了一首
法语版的《
两只老虎》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接连唱了多首外文歌曲。不多时,他会唱歌的消息传遍了车队,司机们都想让他给自己唱歌。最后,当张北海唱完歌回到自己的卡车上时,母亲发现他的嗓子已经哑了,得知原因后很生气,将车队长教训了一顿“都是你们这些不管我儿子死活的驾驶搞出来的,把我儿子当
收音机”,车队长连忙道歉,之后,张北海只能乖乖坐在母亲身边的行李上,直到重庆。
蓝山咖啡
张北海和朋友去一家布置精巧的咖啡厅喝咖啡,那家店的地板上铺了地毯,要求顾客脱鞋入内。张北海本欲与朋友离去,经理又主张他们可以在户外的小喷水池旁落座。在嘈杂的环境里,这位经理还要喋喋不休地吹嘘他们家的
蓝山咖啡,张北海最终忍无可忍,遂与经理发生了如下对话:“你说
蓝山县咖啡好,你知道蓝山在哪里吗”“呃……我不清楚,好像是……是在中南美洲”“所以你没去过蓝山。我告诉你,蓝山在
牙买加,我去过三次,还上了山。那里不但有咖啡,还有大麻”经理瞬间消失。
侠义之举
张北海在
内罗毕工作时,曾经得知家中男佣出不起五百头牛的费用,导致妻子被扣在岳父家中,决定自己替男佣出钱。钱付清后,这位男仆的妻子到内罗毕不久就逃跑了。张北海虽然没有再追问男仆其妻子的下落,但这件事过后他告诫自己,不要太急于向陌生人表达善意。另些时候,他不禁又想,或许她真的因为自己冲动的侠义之举,找到了真正的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