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
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健康码”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与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由个人自行网上申报,通过审核后自动生成的用于个人在某一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其作用旨在让各地区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
健康码是由杭州市公安局提出,钟毅及其团队进行开发,最早于2020年2月9日在余杭区推出,随后在中国全国推广。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随着新冠实施“乙类乙管”及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通信行程卡”服务于2022年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健康码防疫功能随之弱化,部分地区如粤康码相关健康码服务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健康码”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三种:绿码、红码和黄码。红色健康码代表高风险人员,黄色健康码代表中风险人员,绿色健康码代表低风险人员。涵盖了社区管理、企业复工、交通出行、学校开学、买药登记、超市商场等使用场景,可以协助社区、企业、学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点工作。
概述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最终被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新冠疫情的致病性相对比流感重、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轻,但是传染性相对强,存在潜伏期。。“健康码”是在此疫情防控状态下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由个人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个人在某一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各地区会基于自身大数据技术推出了本地版本的手机健康码,如杭州市“健康码”、上海市“随申码”、广州市“穗康码”、北京“健康宝”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其作用旨在高效地推进各地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各地健康码大都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显示绿码者,亮码通行;显示红码者和黄码者,需要集中观察或居家观察,满足条件后将转为绿码。即在疫情期间,必须持有“绿码”才能进入办公区、商场、超市、学校、生活小区等公共场所。此外,“健康码”的颜色是动态变化的,会根据个人的健康信息变化及环境暴露史等情况随时发生改变,这种方式将有效阻止疑似或新发患者的空间移动,降低在人口大批量移动后带来的潜在二次暴发的风险。
发展历史
余杭绿码
健康码的前身是余杭绿码。2020年2月3日,余杭区联动阿里云钉钉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组成虚拟在线团队,紧急开发绿码,区委办要求“健康码”要做到“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2天后第一个版本诞生,随后开始半小时一迭代的优化过程。 2月7日凌晨,余杭绿码正式上线,24小时内完整录入信息达26.9万人。2月9日上午10时,第一版杭州健康码诞生。
快速推行
2020年2月11日,杭州健康码在支付宝率先上线,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健康码管理模式。2月14日,浙江省健康码全链路逻辑开发完成,2月15日完成灰度测试,全省上线。2月22日,“苏城码”上线。2月24日,湖北健康码第一版上线测试。同日,健康码便推广至全国200多座城市,浙江、四川省海南省重庆市上海市云南省山西省实现全省覆盖。
2020年2月28日,浙江省与河南省率先签订“健康码”互认合作协议,实现“健康码”跨省互认。同时,浙江省还和海南省,山东省贵州省也在开展“健康码”互认合作,长三角、京津冀“健康码”互通互认也在推进中。
2020年2月29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码”,公众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中“防疫信息码”入口,或者部分省市的公众也可以通过微信城市服务中“防疫健康码”入口进行健康码的申领服务。
2020年3月4日晚,随着江苏省健康码正式上线,长三角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省一市健康码全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部上线省级健康码。
普及完善
2020年3月5日,《防疫通行码参考架构和技术指南》送审稿通过专家评审会审核并正式报批,为防疫通行码的开发企业提供了技术规范,并对防疫通行码使用单位的人员管理、授权管理、采集点管理等所需具备的功能等,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2020年3月10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决定开展湖北健康码发放工作,比对核验全省防疫数据库中“四类人员”数据发放绿码、黄码和红码,中低风险地区持绿码人员可全省通行。
3月16日下午,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三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省针对返浙华人华侨、留学生及其他外籍人士的实际情况,推出国际版健康码,实行橙、黄、绿三色分类。
2020年4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标准共包括《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GB/T 38961-2020)、《个人健康信息码 数据格式》(GB/T 38962-2020)和《个人健康信息码 应用接口》(GB/T 38963-2020)3项内容,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归口。
2020年5月3日上午9时,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启用“澳门健康码”,仍采用“绿色、红色、黄色”三色标准,实现从入境到小区管理全覆盖,启用7个小时使用人数达9万人,使用次数为17.6万次。
金色健康码
2021年5月3日,山东省健康码完成金边绿码升级版,针对已完成两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人群,在绿码周边加上金色边框,左上角还有“针剂”和“盾牌”加持,表示持有人已受新冠疫苗保护。5月14日,山东健康码团队为接种新冠疫苗人群推出山东健康码2.0版“金色传说”,自带音效,完成全针剂接种后即可解锁。截止5月16日,天津市广东省黑龙江省、安徽、山东、江西省海南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等省市区陆续上线金色健康码。
2021年5月23日23时30分,广西健康码进行功能更新新增3种显示状态,分别为“新冠病毒全程免疫”、“新冠病毒未全程免疫”、“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完成疫苗接种后变成金色。
跨地区一码通行
2020年5月24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孙雍容提出了健康码“一码知健”的设计思路:通过集成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生活方式管理的相关数据,在关联健康指标和健康码颜色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对楼道、社区、企业等健康群体进行评价。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完善“健康码”管理,推进“健康码”与身份证等证件互相关联,逐步实现“刷卡”或“刷脸”通行,尽最大可能便利老年人通行。
2020年12月10日,由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2021年1月,为避免因扫码造成聚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意见,要求春运期间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则要求,“码”上加“码”是个例、是特殊,确有原因暂不能与其他地区互认的,要先报告。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老年人无“健康码”也能通行,切实做好老年人便捷出行服务保障。
2021年3月30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的信息整合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相关信息,主要为了在健康码中显示用户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行程信息。9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再次优化把健康码和行程码直接整合“一页可查”。同月,国家卫健委考虑到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在推动相关部门推进健康码互通互认。
区域内功能整合
2022年4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调整“健康码”出示模块,在“核酸检测信息查询”栏可显示最近一次的核酸检测结果和时效。蓝色圈的7d代表这是7天内的核酸检测结果,黄色圈的7d表示这是7天以前的核酸检测结果。
2022年4月22日起,浙江杭州市开始试点健康码扫码“四码一屏”,即手机扫一扫“场所码”,健康码、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结果和行程卡信息同时展现。
2022年4月29日,适老版山西健康码正式上线,通过增大文字字号和行间距,让文字的显示更为明显。此外还增加“老幼核酸代查”“码上健康”转码申诉等服务。
2022年5月,贵州健康码增加了场所码,为场所管理者和来访人员提供电子化登记服务,同时增加“外籍人员申报”功能,方便外籍人员在黔有序流动。
合并乘车码
2022年5月19日,北京市公共交通票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预计5月底实现乘客刷卡或扫码乘车与健康码信息自动同步校验实现“二码合一”。
2022年6月30日,由河北省政务服务办、石家庄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河北健康码乘车功能上线启动。
2022年9月1日,长沙公交集团“湘行一卡通”APP在全省首创“三码合一”,即乘车码、健康码、行程码合并,实现“一码乘车”。
健康码下线
2022年12月5日,杭州宣布不再查验健康码。
2022年12月13日0时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相关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相关用户信息也将彻底销毁,以杜绝数据安全风险。
2023年2月14日,广东省健康码“粤康码”发布公告称,粤康码的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入口将于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同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的所有数据。
2023年3月27日,据澳门特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将停用澳门健康码系统,但暂不下架,主页设有“系统停用”文字提示,并保留常规(自费)核酸检测预约连结、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申报及查询平台连结,在停用后用户相关信息将进行全面清除。
健康码国际版
防疫健康码国际版是国务委员王毅于2021年3月7日在“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宣布推出的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跨境人员往来便利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3月8日,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介绍举行的中韩外长会晤成果时表示,双方支持将在本国的对方公民纳入疫苗接种范围,协商建立健康码互认机制。6月30日,小程序正式下线。
技术细节
工作原理
健康码的本质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个人基础信息采集和认证匹配工作,简单说就是用IT系统实现信息的录入与信息互通。比如在申领健康码的时候需要如实填写很多信息,那么AI平台就会根据多个维度对你的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如通过比对出行轨迹,判断是否经过高危疫区、停留时间长短、人际接触情况等,最终按照不同的比值进行量化评分,呈现出用户所看到的三色健康码。
组成结构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GB/T 38961-2020)文件规定了健康码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结构如图。
整个健康码所包含的信息是由A、B、S三段构成。A段是用户身份标识,需要经过用户实名实人认证后取得,代表个人信息主体身份,可使用网证数据。B段是业务数据,由五部分构成,依次是:码的长度及版本、码的类型(标准中固定为JKM1)、制码平台标识(一般使用行政区划代码)、码的截止时间(UT时间)和个人信息主体授权记录摘要。S段是针对A+B内容的签名值。
数据结构
《个人健康信息码 数据格式》(GB/T 38962-2020)文件规定了健康码的数据由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健康信息,行程信息和健康证明信息组成,结构如图。
(1)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主体(自然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户籍区划、区划内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基础病史等。
(2)个人健康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主体(自然人)的健康数据。包括体温、当前症状、高风险地区居住和停留情况、高风险人员接触情况和健康信息申报时间等。
(3)行程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主体(自然人)在近期一段时间内居住或曾经停留超过一定时长的位置信息。包括当前所在或曾停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城市(州、盟等)、区(县、县级市旗等)和行程信息核验情况等。
(4)健康证明信息: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部门对个人健康信息主体(自然人)健康状态评定结果。包括健康风险等级、健康风险等级评估时间、健康风险等级评估原因、医学检测结果、医学检测机构、医学检测时间和数据来源等。
应用系统
健康码的应用以用户实名实人认证为前提,提供制码验码及个人授权使用信息查询等功能,整体上通过健康码服务和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相互协作完成对外信息服务。
(1)健康码服务主要提供制码、验码功能,还可为应用端提供个人授权使用情况查询;主要的功能模块是健康码引擎,用以生成和验证健康码,同时制码和验证的记录应保留一段时间以供查询。
(2)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系统是个人信息的控制者,根据个人信息主体(健康码应用的用户)的身份凭证或授权来响应个人健康信息查询请求;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外的信息服务由顶层健康信息目录库统一提供,各子级平台负责本区域人员的健康信息更新和质量保障。
(3)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可与其他个人信息控制者建立联系,采用接口调用等方式在个人信息主体授权下查询其他信息并作为本服务的数据来源或参考值。
(4)健康码的申领、出示、验证等应通过健康码应用完成,使用时应先进行可信的用户身份认证,认证范围应能覆盖可能使用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的各人群,包括大陆居民、港澳台人士、华侨和外籍人员等。
互认标准
各地区建设的健康码应用系统均需要对接实名实人认证系统,在编码组成、码制和展现形式方面需要遵循《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GB/T 38961-2020)标准,并且需要获得第三方机构相应的技术检测报告。经过改造和技术验证的健康码应用系统在国家统一的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注册并取得平台标识、证书和密钥对等信息,根据此标识进行制码验码,对应的健康信息目录再汇聚到国家统一的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安全要求
(1)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及其应用应达到GB/T22239一2019等级保护第三级的要求。
(2)个人健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应符合GB/T35273一2020的规定。
(3)个人健康信息服务及其应用采集数据时,应获取用户的明示同意或授权同意,并承诺对相关隐私内容进行保密。
(4)健康码服务运营方和个人健康信息控制者应遵循GB/T3527,1一2017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实施必要的数据安全技术措施。
应用范围
健康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涵盖了社区管理、企业复工、交通出行、学校开学、买药登记、超市商场等使用场景,可以协助社区、企业、学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点工作,实现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在办公楼、商场、地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点提高过检效率,避免过多的人员接触和聚集,为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提供助力。
老人、儿童、孤寡老人等可由家人或社区代为填报健康信息,申请开通“健康码”,如果老人、儿童等不持有移动通信终端或专用终端时,可通过健康码应用打印有较长有效期的纸质健康证明作为“亮码”通行凭证。
截止2023年2月20日,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北京、山西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多地已经几乎不使用健康码。
社会评价
各类健康码的推出,彰显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但要进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的人流、物流堵点,还有赖于更加精准和灵活的治理模式,让技术应用更好地为疫情防控“加码”护航。(新华网
在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使用也体现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状况。以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为突破点,能够更好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也为政府其他工作领域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推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国县域经济报)
健康码具有双重功能:依托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一种新型行政治理方式,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一部分;健康码作为民众权益让渡的产物,承载着维系公共服务与保障个人权益的双重价值,具有极高的可信赖性和权威性。这意味着必须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健康码管理权限和责任承担,推动健康码管理体系完善和法律责任落实,促进健康码数据和服务规范化、法治化。(民主与法治时报)
社会影响
2020年12月9日,“健康码”入选“汉语盘点2020”年度国内词前五位的候选字词。
2020年12月16日,“健康码”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相关事件
故障事件
2020年5月6日早上7时49分,杭州市健康码临时出现接口不稳定问题,导致亮码故障,健康码专班根据预案迅速组织抢修。8时31分故障即予排除,系统恢复正常。杭州健康码专班将对系统运行状况作持续跟踪,全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篡改事件
2020年12月,中国驻俄使馆在与检测机构反查数据时发现,中国公民黄某篡改检测报告骗领健康码回国并确诊新冠肺炎,相关案情大使馆已于12月29日予以通报。其行为严重影响和干扰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相关法院已依法判处黄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遭到攻击
2021年5月初澳门健康码连续两天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发生故障,导致部分人无法转换粤康码,珠澳出入境大受影响,关口一度人流拥挤。针对该事件澳门保安司司长黄少泽于2022年9月14日在修改“国安法”咨询专场上表示,经调查发现,这是来自欧美地区的持续性攻击,多达300多万次。特区政府认为这并非普通的网络攻击,明显是想影响澳门的整体社会运作。
“赋红码”事件
2022年4月,河南省多家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问题,一到当地就被赋“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6月22日,郑州市通报“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事件调查结果,共计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系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冯献彬等同志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违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办法》及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擅自对不符合赋码条件的人员赋红码,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被撤销党内职务、给予政务撤职处分。
参考资料
什么是“健康码”?.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06-30
什么是“健康码”?.河北医科大学.2023-07-30
只为健康“加码” 不给抗疫“添堵”.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2023-11-16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世界卫生组织.2023-11-20
健康码的“长征”.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1-17
个人健康信息码国家标准发布.中国政府网.2023-07-15
今日起,正式下线!.澎湃新闻.2023-11-20
深度关注丨大国奇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11-21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GB/T 38961-2020.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11-21
《个人健康信息码 数据格式》|GB/T 38962-2020.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11-21
健康码应用的优点及风险.中国县域经济网.2023-07-01
浅谈健康码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民主与法治时报.2023-11-22
目录
概述
概述
发展历史
余杭绿码
快速推行
普及完善
金色健康码
跨地区一码通行
区域内功能整合
合并乘车码
健康码下线
健康码国际版
技术细节
工作原理
组成结构
数据结构
应用系统
互认标准
安全要求
应用范围
社会评价
社会影响
相关事件
故障事件
篡改事件
遭到攻击
“赋红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