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写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之前。
文中告诫和劝勉
刘禅只有“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修复汉室”,表达了作者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完成先帝遗愿,收复国土的决心。文章用笔平实,对仗工整,情真意切,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一片赤诚以及对后主的谆谆教诲。
《出师表》树立了诸葛亮忠君,廉洁,爱民的道德楷模形象,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诸葛亮也使得《出师表》超出了其文本价值,变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经典。
名称由来
章表等公文是从书奏演化而来,“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古代公文中,“表”除了陈情,还有荐举,谢恩,让爵劝进等作用。《出师表》应属于陈情一类,表达诸葛亮对后主的忠诚与劝诫。
诸葛亮这篇表始见于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十五,原本无题,后来
萧统《
昭明文选注析》收录时加上了现在的题目。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仅有一篇《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仅见于《三国志·蜀书》本传
裴松之的注文。此后梁昭明太子的《文选》中仅录《前出师表》,考虑到名气和影响力,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创作背景
自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始终以辅佐刘备完成统一大业为己任。赤壁一战,孙刘联军打败了
曹操,刘备占据荆州,旋即又取得了
益州(现四川全境及陕西、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继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孙权攻杀
关羽于章乡,占领了荆州。
自汉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担任
丞相。次年刘备大举伐吴,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彝陵一战后,刘备病死,将后主
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举措,对外结交
孙吴,巩固与孙权的联盟关系,对内修明政治,加强军备,平定叛乱,使得
蜀汉国富民强。为了兴复汉室,实现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后,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际,上书后主刘禅,写作这篇《出师表》。
作品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皇帝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
皇帝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
南阳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
皇帝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主旨内容
内容分析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
益州目前的艰难处境,“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告诫后主
刘禅要继承先父遗志,集思广益,听取忠言,赏罚分明,兢兢业业,谨慎治国。文章一开头就指明
蜀汉形势危急,引起后主的警惕和自勉,打消后主的苟安之念,
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虽经数年的励精图治,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蜀国地处偏远,国力贫弱的现状。此外,表文开头接连三次提及“先帝”,指出
刘备的事业、恩泽、遗范仍在影响朝中的“忠志之士”,这表明虽然形势危急,但国家此时仍然大有希望,关键在于后主能否把握这一关键时机,虚心纳谏,“开张圣听”“恢弘志士之气”。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诸葛亮指出了“内外异法”,赏罚不公的弊端,要求后主对待侍臣(内)和官员(外)要一视同仁。接下来诸葛亮为
刘禅推荐了
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宫中和府中的贤良辅佐后主,告诉刘禅宫中府中的事可以去咨询哪些人,为刘禅治国提供了抓手,并告诫刘禅要亲贤远小,用“先汉所以兴隆”“
东汉所以倾颓”的历史教训提醒后主,强调能否亲贤远关系着国运的安危。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转向自述生平及抱负,讲述了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直述及此后二十一年间自己承担的重任,概括了大半生的经历。这一段叙述表达了作者对
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报效之诚,佐证以上种种建议均出自肺腑,消除
刘禅可能产生的误解,又为下文出师的动机做了铺垫。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北伐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决心要“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最后围绕“讨贼兴复”,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志在必得的决心:“不效则治臣之罪”,对宫中府中大臣和后主也各有托付。结尾数语,一片真情流露,千百年后读罢仍令人动容。
主题思想
文章主旨可概括为“开张圣听、刑赏严明、亲贤远小、攘凶兴汉”十六个字。
文章从天下形式谈起,诸葛亮出师前向后主提出了三项忠谏,劝诫
刘禅要赏罚分明,察纳雅言,任用贤良。接着向刘禅举荐宫中府中的忠臣,追叙先帝的殊遇,自叙出师图报的愿望。接下来紧密围绕君子小人的分别展开论述,表现亲贤远小的主题思想,通过正反论证论述这一中心。分析三项忠谏的内在关系可以发现,“开张圣听”开的是忠谏之路,只有亲贤远小,才能广纳忠言;只有刑赏严明,才能不使小人得势,导致内外异法,保障开张圣听顺利实施。可以认为开张圣听是核心,刑赏严明是前提,亲贤远小是关键。文章后面自叙生平,向后主表明了伐魏的意义,表达了自己攘凶兴汉的决心。
艺术特色
《出师表》的语言和结构颇有特色,对此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
张东分析了《出师表》的用词和句法,提出其多用四字格句式,节拍匀称,形式整齐;采用重章迭句的表现手法,造成回环往复,余音绕梁的效果;采用
对偶的句式,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东汉时期,文辞崇尚藻饰,文风趋向华丽。表彰之文多含有奉承取悦君主的伪饰矫揉造作的态势,谦辞卑语,言不由衷。而从《出师表》一反当时流行的文风,言辞朴实,论理清晰,词约意丰,精炼得体,涵意隽永。
文章结构上貌分实合,明疏实密,统观全文布局,段与段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语,或者过渡性词句,看似结构松散。例如前半部分在讲开张圣听、刑赏严明和亲贤远小之间插入了一段推荐忠良的内容,看似不协调,认真分析会发现这部分内容是开张圣听建议的具体内容,也是第二段刑赏分明谏言的深化,因为纵然有好的
法律制度而不能有忠良之人认真执行付诸实际也将是一纸空谈。此外本文运用前后照应,使得本文结构严谨,层层相扣,逻辑性强。
作品影响
张东从《出师表》的时代精神和文风渊源的角度出发,认为《出师表》既继承了前人的文学成就,上承汉乐府民歌反应政治内容,又融合了中国文学自先秦到两汉诗词歌赋与散文的风格,把丰富健康的思想内容与反映时代特征的形式相结合,具有自己独特的文风,不仅体现了重大的现实内容,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反映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且立意高远,不落臼,开一代文风,使中国散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
汤恩伯分析了文章反映出的道德价值对
中华文化的影响,认为《出师表》刻画了诸葛亮受恩感激,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公正贤明的性格,其爱国忠君、忧国忧民、鞠躬尽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代的爱国志士,仁人君子,比如宋代爱国诗人
陆游歌颂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千古,千载谁堪伯仲间”,成为中国儒家精神的内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师表》入选部编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语文
教科书。
作品评价
美学价值
南宋末代
丞相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评价《出师表》“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充分肯定了《出师表》表现出诸葛亮对
蜀汉忠心耿耿的情怀。
南宋诗人陆游给予《出师表》高度的评价,用“出师一表真千古,千载谁堪伯仲间”称《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刘勰将《出师表》与
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至如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刘称赞孔融的《荐祢衡表》“气扬采飞”,意思是有风骨,文采好。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志尽文畅”,意思是肯定其毫无保留顺畅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刘勰看来,表不一定要文采出众,朴实无华同样也值得肯定。《出师表》开门见山,语言凝练简洁,锤炼字句的功夫很高。
道德价值
正面
学者
蔡茂肯定《出师表》的价值,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道德使命:“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反面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认为
刘备从称
汉中王开始,其道德定位已经大打折扣,到称皇帝时,实际上已经完全背离了“兴复汉室”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旗帜。王夫之认为诸葛亮“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诸葛亮伐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感。而这种牺牲行为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人们可能会折服于诸葛亮为理想牺牲的崇高使命感,但如果把这种牺牲精神上升为国家意志,其道德正义性就会广受质疑,因为谁也没有权利绑架整个国家为自己的个人理想而殉道,用
蜀汉的鲜血成就个人的历史地位。
版本流变
三国志版本
《出师表》最早见于
晋朝史学家
陈寿撰写,
刘宋裴松之作注的《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彼时未有篇名。
文选版本
《出师表》收录于《
昭明文选注析》卷三十七中,题目为《诸葛孔明出师表》,后
南梁萧统编定《文选》时增加了现在的篇名。《文选》版本与目前流传的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此句无“殊”字,为“盖追先帝之遇”;“以昭
皇帝平民之理”此句中“理”作“治”;“此悉忠良死节之臣”句中“良”作“亮”。
武侯祠版本
南阳卧龙岗的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关中五丈原武侯祠,多地均有
岳飞手书出师表石刻,这些碑多为明清时代重刻,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屹立。后代广为流传的是拓本,明代或更早有没有碑刻,原碑立于何处,均已无从考证。
相关争议
出征动机
高云认为诸葛亮率兵出征,意不在北伐,而在于夺走兵权,跋扈领主,使其不再陷入
白帝城托孤的险境。原因在于其一,
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人口最少,
诸葛亮北伐兵力不足,战略上却从未想过以少胜多,而是全靠阵地战,因此在军事上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其二,粮食产量方面蜀国也落于下风,魏国占据北方广阔领土,长期积极实行屯田制这一以农养战的基本国策;而蜀国屯田,不仅时间晚,而且限于局部,更像是临时救急。因此魏蜀政权若无
孙吴呼应,根本难以与蜀国抗衡,其战争方略除了第一次使得蜀国较为被动外,历次征伐都四平八稳,小打小闹,诸葛亮还屡次拒绝
魏延提出分兵一万作为策应的作战计划。因此诸葛亮出征的目的很有可能只是夺走兵权。
刘禅其人
刘禅因乐不思蜀,招致世人鄙夷,但其头脑聪明,绝非庸才。《晋书·李密传》甚至拿他来比
齐桓公。《
三国演义》也多处盛赞其才智,说他劝阻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之后,不要急于北伐,可谓打中诸葛亮急于求成的要害;说他告诫
蒋琬,与
孙吴东西角,抵抗
司马懿,俨然联吴抗曹的翻版;又说他在魏延污蔑
杨仪谋反时,立即识破魏延奸诈,“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诸葛亮曾经盛赞刘禅有“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说
刘禅“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仅没有还政刘禅,反而大权独揽。甚至在北伐之前,派心腹监管刘禅。此后,诸葛亮又长期率兵在外,将刘禅彻底架空。高云认为,一句后主暗弱就将刘禅架空,实际上是诸葛亮的跋扈行为。
托孤影响
对托孤真实历史情节的争议是理解诸葛亮创作《出师表》动机的一个切入点。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率兵攻打
孙吴失利,被
陆逊火烧连营。此战使得巴蜀政权遭受重创,刘备从此一病不起。次年,刘备在
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要求他辅佐嗣子
刘禅“终定大业”。
三国志记载:“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
成都市,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
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
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托孤情节历来存在争议,
文学史家推崇备至,而
裴松之却认为,刘备托孤言语荒唐透顶,所用手段诡诈阴暗,种下祸根也及其危重。若非刘禅愚钝,必定会与诸葛亮火拼。托孤过程给诸葛亮留下恐怖阴影,令其须臾不忘封建君主的嗜血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