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岛
中国广东湛江市东南部的岛屿,中国第五大岛
东海岛(英文名:DonghaiIslang),古称“椹川”,中国第五大岛、广东第一大岛,地处广东省湛江市城区东南部,海岛东临南海,西邻通明港,南邻洲港、雷州湾,北邻湛江港,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0°55′~21°05′,东经110°11′~110°31′,海岛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2千米,面积28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6千米。该岛是西南诸省对外贸易重要出海通道之一。
东海岛位于东海断凹陷盆地内,主要由白垩系地层构成,该岛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砂质、松散软泥质岩类互层、基性火山岩、白垩系地层,土壤含盐量较高,多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东海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征表现为风害多,雷暴频,旱季长,雨量集中,夏长冬短而温和,冰霜罕见,年平均气温为23.1℃,年平均降水量1353.6毫米,平均蒸发量1774.1毫米。该地区地表水体稀少,多年平均径流深仅为656毫米,地表径流量为2.26亿立方米。东海岛海域水产资源丰富,鱼类种有17目73科131属171种,主要为、大鳞鲻、黄鳍棘鲷等,软体动物门约有瓣鳃纲166种,主要为近江牡蛎褶牡蛎毛蚶等。
东海岛自2003年启动“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形成以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石化产业集群以1163.34亿元成为湛江市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岛内交通运输主要有东海岛港区公共深水码头,宝钢30万吨级矿石码头,蔚律港和北山港等港口,以及全长6.8千米的堵海大堤,该大堤被邓小平称为“真正的愚公填海”,是市民进出海岛的主要通道。
东海岛内人文景观众多,东海岛的人龙舞被誉为“东方一绝”,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海岛度假区位于湛江市东南面,是中国3A级旅游景区,其中“中国第一长沙滩”绵延20.66千米。
名称由来
东海岛,明清时代叫作“椹川”,法国强租湛江市后,把东海岛划分“东海区”,此名字沿用至今,称作“东海岛”。
位置境域
东海岛,地处湛江市城区东南部,距离湛江市区40千米,有长6.8千米的堵海大堤与市区相连,该岛经纬度范围为北纬20°55′~21°05′,东经110°11′~110°31′,海岛东临南海,西邻通明港,南邻硇洲港、雷州湾,北邻湛江港,距离国际航运中心香港409千米,距离新加坡2740千米。海岛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2千米,面积28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6千米,沿岛水深26~40米。岛上有东山、东简、民安三个镇。东海岛是中国第五大岛、广东省第一大岛。
历史变迁
东海岛,根据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距今5-6亿年前的雷州半岛是广阔的海域,随后地壳不断上升,约在1.8-2.25亿年时,地壳发生强烈的印支运动,雷州半岛全部露出水面,沧海变成陆地,而东海岛上升缓慢,保持残留的海水凹地,而成为海岛。
东海岛经历了由地槽—地台—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普宁和加里东运动以来的各期构造变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该区深大断裂主要有:①近东西向的遂溪断裂(F2)、洲一硇州(F3),该组断裂属潜伏的基底断裂,除切割深外,其生成时代也早,大多数已在加里东运动期已具雏形,力学性质为压性,燕山运动晚期至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复活并显示张性活动特征;②北东向的南三—海康港断裂(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该断裂是吴川—四会断裂的西南延伸部分,强烈活动于燕山期,在第四纪以来活动有所减弱;③北西的杨柑—沈塘断裂(F5),该断裂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有明显活动。
地理特征
气候
东海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受热带海洋性暖湿气流活动的影响,在北方大陆性冷气团的参与下形成独特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风害多,雷暴频,旱季长,雨量集中,夏长冬短而温和,冰霜罕见,东海岛年平均气温为23.1℃,海岛年平均降水量1353.6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9月,夏秋季约占全年总雨量的80%以上,冬春不足20%,东海岛年平均蒸发量1774.1毫米,年内以7月的蒸发最烈。东海岛周边湛江港和雷州湾区域全年太阳辐射量为4700兆焦耳/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全年风速较大,约为3.2米/秒,台风、强台风主要出现在7~9月,平均每年约1次。
地质
地质构造
东海岛是大陆岛,是大陆块延伸到海底并出露海面形成的岛屿,该岛位于东海断凹陷盆地内,盆底主要由白垩系地层构成,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新生代坳陷地区,为距今约一百万年的第4系,盆地受现代地壳隆起作用而形成,东海岛在地史时期发生过火山活动,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台地,无断层、流沙和溶洞
地层特征
东海岛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由湛江组、北海组沉积和玄武岩构成。其下伏约1000米厚为新生代松散砂质和松散软泥质岩类互层,覆盖于其上和夹于其间的是基性火山岩,盆地基底为白垩系地层。地表出露主要为中更新统北海组和早更新统湛江组地层,北海组地层为滨海相沉积,是构成两岸低缓台地的主要地层。其下的湛江组则是一套砂与黏土互层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物,顶部有杂色粘土、红砂层和铁质胶结层,与北海组地层有一假整合接触的浸蚀面。湛江组地层也常出露在海湾岸坡的高潮线附近和海湾的底部,在海区表层所揭示的流泥—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层则属于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土层。岛内地下水系统主要由新生代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构成。按照埋深、水力特征和开采条件可分为三层,浅层:岩性主要为粗砂、中砂、细砂等,厚度3~10米不等,中间层:岩性为湛江市组的粗砂、砾砂及中细砂,总厚度50~90米,深层:岩性为下洋组的砾石、砾砂及中粗砂。
地形地貌
东海岛平均地平线高程为2.2米,东海岛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起伏变化不大,地面标高在东山—民安一带为5~25米,在东简地区为10~60米,龙水岭火山锥(标高为110.8米)是该岛的制高点,地势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中间较高,四周靠海边较低。东海岛在地貌上属于砂堤砂地,地貌类型以北海组平原为主,其次为滨海平原环岛分布,湛江市组台地仅局部分布,玄武岩台地分布于东部龙水岭一带。
水文
地表水
东海岛地区地表水体稀少,有零星水库分布,东海岛多年平均径流深仅为656毫米,地表径流量为2.26亿立方米,虽有若干小溪沟,但无河流,因地势平坦,多为砂质土,不利于水利工程蓄水,地表径流大部分在暴雨之后流入海中。
地下水
东海岛深层地下水受地下水开采、降水潮汐效应等因素影响,中、深层地下水流场以人工流场为主,地下水由南向北径流。地下水位主要受开采量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双重影响,开采量增加,水位随之降低,丰水年,地下水开采量减少,水位逐渐回升,2001年、2006年、2009年地下水开采量分别为2.29万立方米/天、5.32万立方米/天、3.96万立方米/天,总体趋势呈现先增后减,地下水位则在2004年~2006年间中层水位降低3.02~8.63米,深层水位降低2.7~3.96米,2007年后开始呈上升趋势,至2009年中层水位上升2.02~6.99米,深层水位上升0.62~3.73米。
海水
东海岛位于广州湾与雷州湾中部,该区为不正规的半日潮。最大潮汐差为5米左右,一般潮汐差为2.0~2.5米,由于台风引起暴潮在广东省以雷州湾为最大,约5米左右,潮汐引起的海流速度也较大,大潮时最大流速为2海里/小时,区域内春季盐度一般表层水盐度为31~33‰,底层盐度增高0.5‰,夏季表层盐度为21~33‰,底层盐度为25~34‰,秋季表层盐度为19~33‰,冬季则为30~33‰。海水透明度一般在1~2米之间,海水PH值一般在8.2左右,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含量一般为0.3毫摩尔/立方米左右。
土壤
土壤分布
东海岛地表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土壤,土壤主要为粗砂、中砂、细砂等,南岸水深1米以内浅海域主要为粗沙潮滩沙土、砂质碳酸氢钠潮滩土,少量分布砂质中碱潮滩土、泥质弱碱潮滩土,东海岛西部水深1米以内浅海域为半封闭潮滩,主要为泥质弱酸潮滩土,也是广东省红树林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东海岛北部主要为泥质重碱潮滩土,东海岛东部主要为泥质重碱潮滩土,如图所示:
土壤特征
东海岛西部滩涂的质地较细,一般为重壤土,其余为中壤土和轻壤土。沙壤土所占比例较小,有机质含量大部分为1.5~2.5%,且上下层较接近,弱酸潮滩土的底层因红树林残体影响而含量尤其高,达7.8%,胡敏酸富里酸的比值较低,一般在0.3以下,与腹地自然土壤相近,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较高,全磷含量中等,但速效磷含量很低。海涂土壤经常受海水的淹浸或半淹浸,加之本区缺乏大河注入,滩面海水含盐度较高,一般在24克/升以上。除粗沙质和细沙质潮滩沙土在0.6%以下外,其余为0.2~0.8%,且多数在1.5%以上。由于本区属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硅铁铝率一般为2.1~2.5%,土壤多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在6.5~8.1之间。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东海岛东临南海,西邻通明港,南邻硇洲港、雷州湾,北邻湛江港,该海域中栖息的鱼类种有17目73科131属171种,软骨鱼类8种,占总数4.7%,硬骨鱼纲163种,占总数95.3%。鱼类种类主要为鲻、大鳞鲻黄鳍棘鲷平鲷灰鳍棘鲷尖吻鲈、鲈、中华乌塘、遮目鱼等,软体动物门经调查约有瓣鳃纲166种,隶属于31科91属,其主要种类为近江牡蛎褶牡蛎毛蚶、凸壳肌蛤、棒锥螺等。
植物
东海岛主要植被以红树林为主,主要分布于民安镇东南滩涂,海岛环线约有3万多亩,是东海岛的著名景观之一,其它发现的植物种类有金沸草鸦胆子长春花狗牙根、断节莎、龙爪茅、洋金华、牛筋草、绢毛飘拂草针晶粟草、辐射砖子苗、长管糙叶丰花草单叶蔓荆苍耳等。所属湛江市植物主要种类有52科76种,主要的有樟科番荔枝科桃金娘科桑科红树科无患子科柿科楝科大戟科壳斗科等。
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沿海港湾滩涂,沿雷州半岛1500千米海岸线带状分布。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整个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划分为徐闻县、雷州、遂西、高桥、麻章区—东海岛5个保护站分级管理,保护区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6种,有鸟类312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3种,附录Ⅱ的41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的5种,保护区内还有贝类41科130种,鱼类60科139种,虾类3科19种,蟹类11科57种,浮游生物126种,底栖硅藻类256种,昆虫130种等,包含东方白鹳、中华风头燕鸥、遗鸥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全球珍稀水禽。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东海岛古称阽远,它四面汪洋,孤悬海上,是雷州大地的屏障,又是进出外海的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朝都有设防。宋朝绍兴年间,属遂溪县管辖,明洪武和正统年间,在东山圩设置椹川巡检司。
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加强东海岛的防御,原设在旧县村的椹川巡检司迁往东海岛,驻地在东山圩。故历史上东海岛又称椹川岛、东海洲。清嘉庆十年(1805年)朝廷把雷州守备合并移驻东海岛,将原驻通明白鸽寨雷州市右营水师249人全部移防东山圩,改为东山水师营,守防极角、麻参、崩塘、遂遐四汛海面及10多个港口码头。清政府在东海岛设置重要军事机构达160年。
1899年,法国强行租借了广州湾,把东海岛划入租界范围,法国在东山、那简(今东简)、水流沟(今民安)设公局作一级政权机构和地方武装,统治东海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3年2月日本强行占领广州湾,把东海岛作为南洋战线的桥头堡。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东海岛光复,广州湾辟建湛江市,东海岛为湛江市东海区。1949年12月湛江市解放,东海岛由湛江市人民政府管辖。1952年经广东省政府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东海岛和硇州岛划建渔民县,定名为雷东县。1958年7月雷东县撤销,并为麻章区管辖,1992年以东海岛为主体,成立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2009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区合并为新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交通运输
东海岛内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有东雷高速、湛江东海岛铁路、通明海特大桥等,全长分别为47千米、57.31千米、5762米,高速、铁路、桥梁的建成使东海岛与雷州、湛江等地的交通更为便利,对东海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
东雷高速起于湛江市东海岛民安镇,跨越通明海后进入雷州市沈塘镇,跨越湛江海湾桥连接线二期和粤海铁路,止于奋勇高新区,与湛徐高速公路相接,路线长约47千米,设计时速100千米,采用双向四、六车道(跨海大桥)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打通东海岛西南方向的海上通道,东海岛与雷州、奋勇高新区之间的交通车辆不再需要绕行疏港大道,行程时间从8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进而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铁路建设
湛江东海岛铁路全长57.31千米,由黄略至湛江市西段,以及湛江西至钢厂段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段从茂湛铁路黄略站引出,西至粤海铁路湛江西站,为茂湛铁路延伸段,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长为17.56千米,速度目标值为200千米/小时,第二段从湛江西站引出,跨通明湾到达东海岛钢铁和炼化基地,长39.75千米,速度目标值为120千米/小时,东海岛铁路的开通,湛江乃至整个粤西地区进入高铁时代。
桥梁建设
通明海特大桥全长5762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塔高约121米,可通航3000吨级海轮。建成后该桥成为粤西地区第一长跨海大桥,以后从东海岛到雷州、奋勇高新区间的交通时间将从8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对推动东海岛钢铁、炼化等重大项目发展,促进东海岛、雷州市、奋勇高新区协调发展、加快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
港口建设
货运码头
东海岛港区公共深水码头
2016年,东海岛港区首个公共深水码头开建,工程总投资约9亿元,码头结构按20万吨级建设,年通过能力近800万吨,填补了东海岛港区公共码头的空白,对促进东海岛临港重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宝钢30万吨级矿石码头
湛江钢铁基地项目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主要包括1个30万吨级和1个25万吨级泊位,可以同时靠泊1艘30万吨和1艘25万吨级散货船,设计水深为24.2米,总长为856米,码头下方设置12个集污池。
渔港
东海岛内主要有蔚律港和北山港两大渔港,蔚律港附近6.2千米岸线,水深26~40米,其中40米深水航道650米,港面1.5平方千米,涨潮水深10~15米,码头可停靠80~90吨船只,北山港早东海岛南岸中部,港长500米,宽26米,高潮水深3米。硇洲渔港,位于硇洲岛南面,2000年被列为中国一级群众渔港,该渔港水陆域宽阔,避风、补给条件良好,是广东省重要的区域渔船避风塘。
水利工程
堵海大堤
1961年,东海岛建成堵海大堤,大堤全长6.8千米,跨海部分4.7千米,1958年10月动工,1961年2月合拢,其中因故缓建6个月,实际施工22个月。共用劳动日400多万个,完成土方227万立方,石料50多万立方。1961年邓小平视察堵海工程,称之为“真正的愚公填海”,堵海大堤的建成对于湛江港航道的疏浚和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该大堤成为市民进出海岛的主要通道。
经济发展
东海岛是以农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为辅的海岛型经济,2003年后开始向第二产业,即重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开发区、特区型集约型经济体转换。至2022年,湛江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湛江市占比均超过50%以上。
农业
东海岛在“工业立市”战略(2003年)以前,是以农业、养殖业等为主,其传统三大专业型农业:对虾养殖、香蕉种植及无公害蔬菜,占全区GDP一半以上,区内对虾养殖面积近3万亩,其中高位池有大约9000亩,普通塘2.1万亩,但这些农产品均是作为初级农产品出售,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工业
2003年东海岛启动“工业立市”战略,凭借拥有建设优良大港的港池及岸线条件,再加上处于中国南方与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及欧洲海陆的重要交通走廊,东海岛相继引进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工业企业,2011年,占地1800亩、投资76亿元的广东冠豪高新特种纸项目开工,2013年,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纸业东海岛高端纸种项目也落户东海岛,截至2021年,东海岛初步形成以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为龙头的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特种纸业、生物医药、机械电器、海洋高新等重大产业集群,其中,绿色钢铁、绿色石化产业进入战略性支柱产业“第一方阵”,石化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163.34亿元,成为湛江市首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至2022年,湛江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在湛江市占比均超过50%以上。
旅游业
东海岛海岛自然资源丰富,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湛江市东海岛旅游度假区位于全国第五大岛——湛江东海岛东部,是“湛江新八景”之一,这里面向南太平洋,可观日出,一条28公里长的海滩,可与意大利的“黄金海滩”媲美,东海岛的“人龙舞”有“东方一绝”之称,旅游区内宾馆、酒店30多家,仅2019年,东海岛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已超过12万人次。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东海岛海域水污染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海河流和工业直排海排污口;二是沿岸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和农业径流、以及沿岸围海养殖排放等,其中位于东海岛西部的民安镇养殖区以年流量20610万立方米成为雷州湾沿岸围海养殖污染最主要的养殖污染源。东部区域的鱼虾等育种和养殖规模较大,产生的废水量巨大。
生态环境破坏
东海岛整个北部区域平地、填海、修筑沿岸设施、建造桥梁等,使得原有海岸地貌彻底改变,湿地生境不复存在,工程完工后,整个北部岸段无论何种湿地类型都将消失,在这中国第一长滩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排污渠道,东部海岸的岸滩已经被冲刷切割得破碎不堪,而且它的直接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为因素已经成为东海岛滨海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
其他污染
1993年至1997年湛江市海域发生重大海洋污染事故13宗,造成污染水域面积累计4.5万平方百米,其中1995年3月9日韩国籍“春木一号”货轮与洪都拉斯籍“昌通一号”货轮在湛江海域相撞导致“春木一号”货轮装载的苯乙烯(单体)有230t泄漏入海,污染海域达160平方千米。1997年2月15日新加坡籍“海成”号油轮在湛江港卸油时发生机械故障,造成大量石油排泄入海,使湛江港湾1.2万平方米海域受污染。
环境保护
水资源保护
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投入建设使用的污水处理厂为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规模1200立方米/小时的污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处理内部污水及初期雨水。2019年,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对水产养殖实行登记制度,建立台账,2000年以后,湛江市对渔业水域环境进行常规监测,每年公布湛江市海洋渔业环境质量公报,并印发《关于加强农业(水产养殖)等生产性入海排污口水质监测的通知》,加强监管监测,同时,湛江市海监支队加强海上巡查力度,组织海上执法力量对辖区养殖用海开展巡查监管,并向海上养殖户发放《依法用海告知书》,大力宣传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提高民众的依法用海和环保意识。
湛江钢铁自2008年立项之日起,为了实现“全流程钢铁废水零排放”,湛江钢铁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采用节能环保技术153项,并建成了钢铁行业首套外排水综合利用系统。此外,中科炼化项目则投入36.88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控制技术,实现了外排废水及有控废气100%达标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
2016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生态公园正式动工建设,工程位于东简街道官节僚和极角水库库区,主要对库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造而成,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500万元。
湛江经开区创新开展东海岛产业园扩园工作,利用东海岛红树林保护区,推进东海岛产业园(扩园)生态环境导向片区综合开发(EOD)项目,同步推进红树林保护性开发和园区的生态治理,把东海岛6万亩红树林保护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低碳产业示范区。
保护成效
依据2021年1月东海岛东部海域监测结果,各站位所在区域海域水质标准要求,其中5#站位于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三类标准,6#和9#站位符合(GB3097-1997)一类标准,其余站位均符合(GB3097-1997)二类标准。5#站位沉积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类、硫化物、有机碳、铅、锌、铜、镉、总汞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的三类标准,其余点位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的一类标准,东海岛南部海域的监测结果,水体中pH值、溶解氧、铜、锌、镉、、铅、铬、、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以及无机氮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90%站位的表层水质汞含量、全部站位的化学需氧量、85%站位的表层以及全部站位的底层无机磷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风景名胜
旅游度假区
东海岛度假区位于湛江市东南面,中国3A级旅游景区,距市区45千米,有一级公路与广湛高速、渝湛高速连接,东海岛是湛江市开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滨海旅游区,“湛江八景”之一,拥有以阳光、沙滩、海浪著称的“3S”滨海自然风光,其中“中国第一长沙滩”绵延20.66千米,为景区独有亮点。
龙水岭
龙水岭又名蔚律岭、蔚崒岭,屹立于湛江港出海处,是船舶来往的天然航海陆标。龙水岭由火山喷发而成,火山锥标高81米,地质年代为喜山期。山岭由凝灰岩和玄武岩组成,原无植被,现为木麻黄覆盖。每当南海风平浪静,登岭远眺,远处海天一色,白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
龙海天
龙海天位于湛江市东海岛东面,龙海天沙滩长28千米,宽150-300米,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海滩平整干净,沙粒细腻,海面宽阔,海浪适中,海水清澈,龙海天拥有壮观无比的日出景观,东海旭日被列为“湛江八景”之一。
飞龙滩
飞龙滩于1988年建成,位于东安码头东侧,与硇洲岛相对,西经新村海滩,至白沙岭为终点,全长2.5千米,宽160多米,沙滩呈伞状倾斜,斜度20~30度,是湛江难得的天然沙滩。
文化相关
影视相关
2020年,动作电影《愤怒的黄牛》完成了全部取景和拍摄工作在经开区东海岛顺利杀青,影片主要讲述男青年巴图与帮手们合力摧毁歹徒团伙,并成功地解救被绑架的妻子的故事,由郭玉龙执导,吴樾董璇崔志佳主演。
诗词相关
明朝高州市郡守吴国伦曾写下《硇洲吊古》一首:“一旅南巡瘴海边,孤洲丛系楼船。从容卷土天难定,急难防胡地屡迁。丹凤未传行在所,黄龙虚兆改元年。当时血战潮痕在,常使英雄涕泫然。”
历史名人
1277年3月,南宋将臣陆秀夫张世杰等文武官员及十万士卒,护送年仅11岁的赵昰和其弟卫王赵昺,避元兵追杀,从东南沿海逃亡到洲岛(硇洲岛岛),4月便在岛上病亡了,其8岁幼弟赵称帝,史称“宋帝昺”。1278年,张世杰等人护赵昺迁往新会崖山,后与元军血战崖山,全军覆灭,陆秀夫抱赵昺投海,苟延的南宋末代终结。
陈乔森,原名桂林市,字一山,号逸山、颐山,原籍东海遂溪县同治初年定居雷州府城,曾任户部主事一职,曾创作《秋兴》《乞巧》《梦铁乡》等诗词作品。
窦振彪(1785—1850),字升堂,出生在这个岛的那甘村,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年)任广东省水师提督,旋调任福建水师提督。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窦振彪率领所属水师哨船抗击英军,在梅林、穿山、虎屿等处洋面截击从广东北上的英国侵略船舰,“击毁夷船”,屡立奇功。道光三十年(1850)窦振彪任职期间去世,清廷赠以太子太保衔,谥武襄,赐御祭,建“宫保坊”于硇洲上街以示旌表。
其它文化
东海岛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盛行于湛江市东海岛的东山镇,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人龙舞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龙头则由一个大人身负三个小孩组成,龙身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舞龙时,演员按照锣鼓的节奏舞动,龙头、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摇摆,独具特色,被誉为“东方一绝”,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海岛人龙舞始于明末清初,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
东海拜坡和东海嫁
拜坡是岛内各村根据侍俸的神诞期当日,全村男女老少备祭品集中到村外固定的坡地朝拜,祈求平安吉祥纳福。拜坡有个不能违规的俗例,出嫁女头3年内和当年生小孩的外嫁女子,必须回村拜坡,寓意不忘故土亲人,祈望外家日子顺当;新进门的媳妇,不管在本村或外地,均需参加拜坡,寓意扎根村中,旺夫益子。据说拜坡习俗,自明朝洪武年间起便世代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东海嫁,又叫哭嫁,是岛上女子出嫁盛行的一种习俗,也是以哭代唱的一种民间民歌艺术。
革命年代的“小延安”
东海岛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东海岛成立了东海农民协会,1928年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935年黄明德等一批青年受进步思想影响,以东海岛觉民中学为据点,秘密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列主义。1939年初,中共东海支部建立,成立“抗青会”,并在岛内普遍发展游击小组,开展抗日斗争。1947年5月成立了东海岛人民解放政府,东海岛成为游击根据地和革命堡垒。1948年夏秋间,粤桂边区党委领导机关曾一度移驻东海岛,领导和指挥粤桂边区革命斗争。著名的西山村扩大会议就是在东海岛举行,东海岛有粤桂边区“小延安”的美誉。
特产相关
民安灶蟹
灶蟹也是蟹,它是以捕捉于“灶”而得名,这“灶”便是人为的蟹洞。蟹肥了要入灶“脱壳”,人们在这人为的蟹洞中捕获它,便称“灶蟹”。灶蟹最显著的特点是肥,蟹肉丰满,蟹膏殷红干实,味道芳香、甜美可口。
硇洲龙虾、鲍鱼
硇洲沿海是一个庞大的天然鲍鱼场,硇洲岛独特的火山地理环境,给中国龙虾、鲍鱼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一年中,夏、秋两季为捕鲍期,但采捕旺季为5月和6月,被誉为“历代朝迁贡品”。
参考资料
·东海岛,真正的“乐游岛”.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07-21
湛江晚报·数字报刊.湛江日报.2023-07-18
湛江晚报·数字报刊.湛江日报.2023-07-26
东海岛人龙舞.湛江市人民政府.2023-07-25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资源简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07-25
滨海度假名片.人民网.2023-07-25
..2023-07-02
湛江概况.中国湛江.2023-08-10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林业局.2023-07-25
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贯通.新浪看点.2023-07-25
湛江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07-27
湛江最好玩的旅游景点.文化旅游网.2023-08-09
..2023-06-24
行走|寻访龙水岭.中国海洋报.2023-07-25
探访硇洲岛.北海新闻网.2023-07-25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位置境域
历史变迁
地理特征
气候
地质
地质构造
地层特征
地形地貌
水文
地表水
地下水
海水
土壤
土壤分布
土壤特征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植物
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交通运输
高速公路建设
铁路建设
桥梁建设
港口建设
货运码头
东海岛港区公共深水码头
宝钢30万吨级矿石码头
渔港
水利工程
堵海大堤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旅游业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
其他污染
环境保护
水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成效
风景名胜
旅游度假区
龙水岭
龙海天
飞龙滩
文化相关
影视相关
诗词相关
历史名人
其它文化
东海岛人龙舞
东海拜坡和东海嫁
革命年代的“小延安”
特产相关
民安灶蟹
硇洲龙虾、鲍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