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是清代吴敬梓笔下《
中国古典小说最经典: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参与了三十多年的科举考试后中举,最终任命为山东学道。
范进出生于广东,从20岁考到54岁终于考中
秀才,之后又考中了
举人。但是
范进中举后,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被岳父胡屠户一巴掌拍醒。范进恢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从嘲笑变为夸赞,同县的书生、邻居也纷纷巴结,乡绅张静斋也前来拜访,赠送范进钱财房舍,但范母却因喜极而死。在为母亲守孝期间,范进曾与张乡绅一同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由于母亲去世,范进三年后才进京
会试,中了进士。他先后担任部属、御史等职务,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之后又升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范进是
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因为科举忍饥、受冻、挨骂,却仍然把科举考试看作唯一出路,其中举前后的不同也表现出了他的愚昧与虚伪,是科举制度的典型殉道者。“范进中举”这一情节先后被
京剧、
越剧、
晋剧、
黄梅戏、
河北梆子、
高甲戏等诸多戏曲剧种改编和演绎。
形象设定
身份
范进,《儒林外史》中封建社会众多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之一。范进作为童生,从20岁就开始考秀才,30多年来考了20余次,直到54岁才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后,有了考
举人的资格,当年就中了举。
外貌
范进刚出场时,年纪已高,头发与
胡须发白,家境贫困,无法吃饱穿暖,面黄肌瘦,在十二月上旬的广东,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带着破毡帽,参加考试。范进中举后便疯了,在街头头发散开,满脸都是污泥,鞋子都跑掉了一只。恢复正常后,便洗脸整理衣裳,将头发好,接受着许多人的奉承。
性格
中举前:固执单纯,卑微怯懦。作为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范进一心一意追求科举,高中举人之前,范进无法养活家庭,生活穷困潦倒,范进在岳父
胡屠户面前也是唯唯诺诺,向其讨要接济盘缠,受到打骂与嘲讽。
中举后:虚伪体面,世故圆滑。中举后,范进在与
张乡绅的交际中应对自如,明知张乡绅虚伪,仍如此表现,说明范进早已深谙人际交往圆滑之道;面对张乡绅送钱送房的举动,范进也只是礼节性的退让,最终收下,范进的世故贪婪使他迅速的融入到了官场文化中。跟随张乡绅打秋风时,不用银酒杯和象牙筷子,但是却吃荤腥,将其虚伪表达的淋漓尽致。
主要经历
范进中举
范进首次出场,是一个考了二十多次
秀才还没考上的童生,面黄肌瘦,胡子花白,衣衫单薄。相同的经历引起考官周学道的注意,考官将范进的卷子看了三遍,认为是好文章,试卷未收齐就给他取了第一名。过了几月,范进准备参加
乡试,没有盘缠,便与岳父商议,却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最终与几个同案一同去了城里乡试。出榜那日,范进出门卖鸡买米,报录人前来报喜,邻居连忙奔到集市找范进。范进本不信,回到家后看到报帖,发现的确中了举,一下子摔倒后不省人事,灌了几口水醒来,便疯了跑出门外。报录人说可以请范进害怕的人来打他一个嘴巴,痰吐出来,就能醒来。于是范进的岳父
胡屠户一巴掌将范进打醒了,范进清醒后,胡屠户又忙上前巴结范进,称他贤婿
老爷。
张乡绅也来拜访范进,送范进钱财与房子,后来便有更多的人来奉承他,一下子,田产、店房、细瓷碗盏、银镶杯盘全都有了。范进的母亲看到这些,大笑一声,跌倒后便不省人事。
随张乡绅打秋风
范进办了母亲的丧事,张静斋劝他去见取中他
举人的房师,即高要县汤知县,认为高要县富裕,可以打秋风。范进听从,换去孝服,汤知县不知他在居丧,知道其母亲去世后,忙换了吉服,摆上酒来。只见范进不用银筷,也不用象牙筷,看似在居丧守孝,实则在燕窝碗里捡个大虾元子吃,仍然吃荤腥之物。
范进报师恩
范进考中进士后,钦点
山东省学道,去拜见当初任他为
秀才的周司业。周司业提及他在山东有个学生,名叫荀玫,如果他前来应考,请范进留意提拔他一下。范进上任后,查了六百份卷子仍没查到荀玫的卷子,便和众慕客商讨。一少年慕客对范进说,提到此事让他想起之前一件事,即前人在科考中寻找
苏轼的文章亦没有寻到。而范进却不知苏轼是何人,还以为是当朝的考生,便说苏轼的文章不好寻不到就算了,但是老师想要提拔的人的文章是一定要寻到的。另一慕客提议查看已取中的人,最终查到了荀玫。之后,在传见
汶上县新进儒童时,头一个便点到荀玫,范进便嘱咐其要用心读书,不要枉费老师的栽培。
最终,范进升任通政使司通政使。
关系设定
胡屠户
胡屠户是范进的丈人,以杀猪为业。他对未中举的范进并不满意,用粗鄙之词奚落范进,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态度就发生了大转变,面对疯了的范进大着胆子打了一下,但手却抖得不行,范进清醒后,他也前倨后恭,还不忘替范进扯了几十回滚皱了的衣裳后襟。对范进十分夸赞。
范进妻子
范进妻子在范进进学回家后欢喜烧饭,照顾家庭,勤劳厚道,得知范进疯了之后十分担心范进,虽哭哭啼啼,却也能将邻居拿来的东西处理了,尽显坚毅。
范进母亲
范进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儿子,支持范进参加科举考试,范进进学后欢喜,中举发疯后只担忧范进身体,
胡屠户要把发疯的范进打醒时也担心他下手太重,范进恢复正常后顿时又欢喜起来,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家境突然变好而倒下不省人事。
张乡绅
即张静斋,在范进中举后前来拜访,送钱送房子,与范进攀关系,拉拢范进,后又带着范进打秋风,表现出官场上投机圆滑的交际状态。
众邻居群像
范进进学回来,并没有来道喜的,对范进也很冷漠,中举后却有来报喜的、找范进的、送东西的等等,还有一个邻居替范进穿鞋,十分热情。
形象分析
中举前的贫困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范进是迂儒的典型。中举前,他是
封建社会下八股
科举制度以及社会恶俗的受害者,为人老实,会遭到人们的嘲笑,范进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来参加科举考试,对于封建时期的知识分子来说,要改变困窘的环境,只能依靠科举考试。几十年的读书生涯,范进不事劳作,一心考取功名,他的家庭穷困潦倒,艰苦辛酸,他自己也是面黄肌瘦,胡子花白,十二月还穿着麻布
直裰,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当范进进学后,依旧没人关注他,胡屠户还是看不起他,训斥他,但是范进找胡屠户借盘缠不成,还是偷偷参加
乡试。
中举时的疯魔形象
支持范进一直参加科举考试的强烈欲望就是飞黄腾达,他在逆境中挣扎了三十年后,突然得到喜报,导致了他的发疯。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先是将报贴“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然后“拍”着双手“笑”了一声,口中“说”着“我中了”的话时往后“跌”倒,不省人事了。被水灌醒后先是“爬”起来,再次“拍手”“大笑”“说话”“跑”出门外。跑出门外后,又一脚跌进池塘,头发跌散,两手黄泥,一身泥水,鞋子都跑掉了。种种描述,将范进的疯癫形象描述的极为完整,大喜之后带来的是大悲,而这样一个心理被摧残,人格不健全,年过半百又疯癫过的人来却即将走马上任,参与政事。
中举后的圆滑世故形象
范进中举后,一改逆来顺受的心性,再见到胡屠户,不称其为岳父,而是老爹,明知
张乡绅的虚伪,却在交际中应对自如,打着官腔,与其虚与委蛇,收下了张乡绅送的钱财和房子。在母亲去世服孝期间,还与张乡绅一同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称自己正在服孝期间,不用银杯象牙筷子,却对荤腥来者不拒,在酒席上矫情作态,当了学道后把苏轼当作本朝人等,尽显愚昧和虚伪,也反映了封建
统治阶级下相互勾结的悲剧。
形象起源
范进的原型一说是
芜湖市人
陶镛。陶是雍正十三年
举人,
乾隆四年
进士。“陶范”指的是铸造
青铜器的陶制模范,“范进”隐指陶镛进士。陶镛的岳父是宰猪的屠户,陶镛也因求取功名心切,常发“羊角疯”,范进赴任受师嘱托关照荀玫,陶镛亦有此举。一说是明万历三十五年状元
黄士俊。黄士俊34岁时进京赶考,到岳父家借盘缠,岳父见其寒酸,不让他进门,只拿给他两个
鸭蛋。仆人见其可怜,凑钱给他。黄士俊高中状元后,给丈人写了一首《鸭蛋诗》,写尽一路科举之辛酸冷暖。黄士俊走上仕途之后,始终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历任宫谕少詹、
礼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等职,直到
文渊阁大学士。直到90岁,才致仕回乡。
“中举发疯”一事在古代确有其事。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也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明末一神医袁体庵接待一个中举发疯的病人,在了解病情后,故意大惊对病人说这病没法治,赶紧回家吧。又说路过
镇江市的时候再找何医生看一下。袁医生写了一封信让病人带给何医生。病人大受惊吓,立刻回家,路过镇江时病已经好了。他把信交给何医生,只见信上写着这个新举人欣喜若狂,不是药能治的,用危险和痛苦来吓唬他,能让他的心窍合上,到镇江应当就痊愈了。新举人看来这封信,拜谢医生后回家了。
不仅如此,作者在创作中还放入对儒生可怜可悲生活的观察与思索,如他的《哭舅氏》就写了他的
舅父十几岁考上
秀才,60岁还没有中举的事,即使因为考试已经心力俱疲,但是仍带病奔赴考场,结果依然失败,最终悲伤忧郁而死。科举考试的成败决定儒生的地位,这正是范进中举前后的真实写照。
影响
作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
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生活道路、内心世界、历史命运,塑造了范进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树立了范进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展露出封建社会中无数个热衷功名利禄,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也蕴含着全社会的危机,希望“范进们”不断改善,不再做
科举制度的殉道者,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民族悲剧意识和醒世意义。
“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情节,受到
京剧、
越剧、
晋剧、
黄梅戏、
河北梆子、
高甲戏等诸多戏曲剧种改编和演绎,在戏曲舞台广泛发展。各剧种在尊重戏剧创作的基础上,注重充分发挥剧种特点,表达鲜明。
范进被现代广大考生奉为考神,贴吧上还出现一则“拜神帖”,在当时,帖子的回复人数就达1200多条,此后,也有考生来“拜神”。
相关评价
当代作家冯志评:“像范进、荀玫这些人,贫穷时都还是老实人,一旦科举成功,做了官,就变得唯利是图。”
南京财经大学中文系教授石钟扬在《性格的命运 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中评:“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之类喜剧形象皆为迂腐空疏而令人同情的人物。”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鲁德才在《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中评价:“功名富贵不仅腐蚀了知识分子,也对社会的其他人散布着恶劣影响。范进就是一个被腐蚀的典型人物。”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傅璇琮在《
儒林外史》中评价:“所以范进发疯的原因尽管有让人同情的一面,总的说却是污秽和浅薄的,为人不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美林在《儒林外史人物论》评价:“范进的所言所行,并不是科场中个别人物的异常表现,而是与他所生活着的那个科举社会有关,是那个社会的必然产物。”
大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日晖在节目《百家讲坛》评价:“范进是一个喜剧的形象,但范进的人生是悲剧的,范进的性格是悲剧的,整个人生的过程也经历了一场悲剧。”
相关作品
戏剧
影视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