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
福建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
高甲戏,是一种主要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方言区(厦门、泉州、漳州)、港澳台地区、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的独具风格的地方戏剧种,别名亦称“九甲戏”或“戈甲戏”。高甲戏与梨园戏、闽剧、莆仙戏、芗剧,并列为福建省五大剧种,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被誉为“南海明珠”。
高甲戏最初是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被称为“宋江戏”。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与“竹马戏”、“四平戏”合流,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与此同时,“宋江戏”也仍然存在,随着“合兴戏”与“宋江戏”的相互交融,至清末又吸收梨园戏、悬丝傀儡、掌中木偶和外来剧种如弋阳腔、京剧昆曲的精华,艺术上趋于成熟,组织形式走向专业化,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始称“高甲戏”。
高甲戏是一个具有极强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地方剧种,广泛吸收了多种艺术元素,尤其以丑角见长。整体唱腔音韵或雄健有力、高昂浑厚,或清婉细腻、惆怅绵长。半个世纪以来,高甲戏剧种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是海内外泉腔语系观众喜爱的剧种。代表作品有《连升三级》《大河谣》《围头新娘》等,代表人物有王冬青、颜佩琼等人。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来源
高甲戏名称来源说法多样,其一,演员多披甲执戈,称为“戈甲戏”。因为戈和高在闽南地区话中音相同,故有人称之为“高甲戏”;其二,在闽南地区流行的梨园戏只有7个角色,称“七子班”,而高甲戏多2个角色因此称“九角戏”;其三,原称“吹班”,20世纪40年代在南洋演出大受侨胞喜爱,说是高级甲等的戏,有“高甲班”的称呼。高甲戏在台湾的名称有不少,计有九角、九脚、九家、交加、戈甲、狗咬、狗梗等,这些称呼带有深厚的民间气息。闽南群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真正确立“高甲戏”称呼的是1951年的戏改会,由吕文俊、杨波、林英仪等几个文艺工作者商定的,有人认为以“九甲”为名不够文雅,便以“高”易“九”,高甲者,高台上演出的袍甲戏是也。
历史沿革
福建高甲戏
宋江戏阶段
高甲戏是闽南地区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起源于明末清初。它最初是民间模仿“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的化装游行活动,每当有祭神或庆典时,村民们就会穿上戏服,随着队伍走街串巷,边走边演,以武打为主,配以南锣鼓和“红甲吹”、“十音”等曲调,有时还会编排“凤蝶总科阵”、“中国圆田螺阵”等花样。这种形式深受村民们的喜爱,逐渐发展成为由儿童或成年人组成的业余或专业的戏班,专门演出宋江故事,称为“宋江戏”。宋江戏早期的套路多借用民间的“杀狮”,即艺人扮演的武士与演员扮演的狮子进行搏斗,现在高甲戏武打套路中的“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同时高甲戏也吸收了提线木偶的表演动作,俗称“傀儡打”。宋江戏只演水浒传,剧情单一,发展迟缓,逐渐式微。
“合兴戏”阶段
清代中期(约1820~1840年),在南安县岑兜村宋江戏艺人与漳州市竹马戏艺人合作,创立了“合兴班”。这个戏班不再局限于演宋江故事,而是增加了许多半文半武、公案、绣房等剧目,同时还引进了一些弋阳腔、昆曲和徽戏的剧目,如《杏元思钗》《龙虎斗》《狸猫换太子》等,小戏多来自竹马戏,如《管甫送》《番婆弄》等。音乐方面,合兴戏大量借鉴南音,部分采用闽南地区民间的锦歌和傀儡调,并根据合兴戏的风格改编其他外来剧种的曲牌为自己所用。合兴戏在表演方面,吸收了梨园戏的身段科步如“七步颠”“灿叛行”,较为生动夸张。
“合兴戏”发展过程中,“宋江戏”并未消失。两者的剧目可以相互借鉴,基本功、表演风格也很相似。那时有规定:要加入“合兴班”的艺人,必须会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剧目),才能上台演“桶外戏”(即“合兴班”的幕表戏)。合兴班出现后,很受群众欢迎,因“合兴班”有个“兴”字,早期涌现的高甲戏班也多带有一个“兴”字,以示薪传之意。
繁荣时期
清末,“合兴戏”与“宋江戏”逐渐合流,始称“九甲戏”,且高甲戏愈发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始称“高甲戏”)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百余个戏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左右,京剧传入闽南地区后,高甲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武打套路、锣鼓经都有不少是借鉴京剧的,但也有所改变,使之融入自己的风格中,仍保持了高甲戏特色。这一时期,剧目发展很快,一部分是引进京剧的,如《屯土山》《古城会》等三国戏。而更多的是根据章回小说和民间传说而改编的。其中不少是连台本戏,演出剧目约有600多个,但大部分属幕表戏。
20世纪20-30年代,高甲戏达到了顶峰。闽南各地有数百个高甲戏班,其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戏班,被称为“五虎班”,即“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金秀春”和“福金升”。这五个高甲戏班拥有众多名角,剧目新颖多样,擅长对棚演出,在观众中赢得良好的口碑。20世纪40年代,又出现了五个新兴的优秀戏班,分别为“新秀春”、“大祥春”(1947年易名“通华兴”)、“金成兴”、“新大福”和“福联兴”。闽南百姓就把30年代的五个戏班叫做“前五虎”,而40年代的五个戏班叫做“后五虎”。此外,1931年,南安人谢天造等和金门人合股创办了“金莲升”高甲戏班,吸引了郑文语、陈清河、施长等优秀艺人加盟,积累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剧目,具备了与“五虎班”竞争的实力,被俗称为“龙班”。“金莲升”与前后“五虎班”共同见证高甲戏的黄金时代,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建国以来
新中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振兴与发展。1950年,泉州市分期集中高甲戏班艺人学习,选取戏曲剧本演出,请新文艺工作者执导,促使其由幕表戏向舞台戏发展。1951年初,泉州市举办高甲戏班会演,从众多高甲戏戏班中抽选出董义芳吴远宋等名伶40多人,组成国营性质的“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名泉州高甲戏剧团)。1960年,该团携《连升三级》等剧赴京,在中南海礼堂演出,得到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称赞。另一方面,1951年“金莲升”班在厦门市漳州市等地演出深受欢迎,遂在厦门安家。1953年,经过民主改革,正式改制为国营性质的“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这一时期晋江、惠安县、南安、永奢、德化县安溪县同安区、大田等地的高甲剧团也相继成立。
从此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60年代初,新编古代戏《连升三级》等,赴上海市、南京、济南市天津市、北京巡演。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陈毅等领导人和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郭沫若、老舍、邓拓等观看《连升三级》后均题诗赞誉。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甲戏《连升三级》被批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大毒草”,作者王冬青被关进“牛棚”。民营国营性质的剧团被解散,许多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但在高压环境下,闽南地区民间仍然有“黑戏班”存在。最初是两三个艺人凑在一起演唱传统小戏,随围观人数增多遂搭草台演出大型剧目。一两年间“黑戏班”风靡闽南各地,从石狮塔前“王金龙班”发展到4个班,到1975年演出380多场,覆盖60多个村庄。1975年7月,“黑戏班”组织者之一王金龙被捕入狱,同年9月下旬因“现行反革命”罪被判死刑,随即枪决,全国震惊。
改革开放以来,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民间称呼“土班”)迅速流行闽南各地。1988年,晋江县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中,演出质量较高的一类剧团每场戏价在1000元左右,年演出约250场,总收入为25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不含膳食),最高收入达7000元,最低不少于2500元。为数最多的二类剧团每年人均收入也有3000元。他们既无负债,亦不依靠政府资助,还能每年上交近10万元管理费。
公办剧团新编剧本,开放姿态邀请委托编剧名家创作,如《阿搭嫂》的剧本由国家一级编剧曾学文负责。同时,公办剧团重视交流汇演和扎根推广,先后赴香港特别行政区金门县、台湾等地演出,进入高校扩展受众。佳作频出,如安溪高甲戏剧团诸葛辂的《凤冠梦》、《玉珠串》、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大河谣》、南安市高甲戏剧团的《大汉魂》等,均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的奖项。老、中、青作者创作的一大批新的高甲戏剧目如:《颠倒乾坤》《真假王》《高平关》《施琅将军》《唐宗逸事》《开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也受到了业内外的好评。
台湾高甲戏
兴起
高甲戏传入台湾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中叶之后,并且“台湾的九甲戏与闽南高甲戏发展路数不同,大约在合兴戏时代就传入台湾,后来在本地受到京班的影响,形成南音戏及新的九甲戏,则又与大陆高甲戏殊途同归。台湾的九甲戏确有多变、庞杂的特色。台湾民间称九甲为南腔北调、南北交加。
在台湾的戏剧史上,高甲戏的兴起对梨园戏产生了不少威胁,使得梨园戏剧团改弦更张,成为高甲戏剧团。也就是说,一些高甲戏班是从梨园戏班蜕化而来,如早期的和声戏班及锦上花剧团。成立于1919、1920年左右的锦上花剧团,它的前身是演出梨园戏的七子班“小锦云”,其经营受到整个演艺环境的影响求新求变,先是演出“特别改良大好戏”,后来开始吸收高甲戏曲调,转化为高甲戏戏班,剧团大受欢迎,但剧团在太平洋战争之后被迫解散。锦上花剧团虽然解散了,但是流散的成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续传承高甲戏。
发展与繁荣
台湾高甲戏和京剧的接触,始于京班到台湾演出。京班在台湾流行的时间,在1910年以后,来自上海市福州市的京班对日据时期台湾戏剧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尤其以机关布景取胜的连台戏演出方式及武戏的表演程式,都使得高甲戏、歌仔戏、布袋戏受到甚大的影响。京剧对高甲戏最大的影响为其豪华的布景和完整的武戏程式,这种影响扩及到光复后的高甲戏班。京剧对台湾高甲戏的影响,在于剧种本身的吸收融合,如高甲戏在20世纪60年代演出的剧目《新玉堂春》《西厢记》就是改编自京剧。同时,高甲戏培训的囝仔班武戏课程都聘请京剧的教师来担任。如新丽园剧团聘请京剧团的李元元和陈一全指导武功,正新丽园和生新乐市也请了京剧出身的吕金虎教授武戏。高甲戏的囝仔班除了武生之外,所有角色都必须学习武戏的程式,因此京剧的武打身段,对高甲戏演员可以说是全面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是台湾传统戏剧最兴盛、最辉煌的年代,各地的戏院从事内台售票演出,在各方面都有亮眼的成绩。
衰败
20世纪60年代新兴娱乐电影电视兴起,台湾传统戏剧开始走下坡路,传统戏班的营业模式从内台改为了以酬神为主的外台演出。对高甲戏而言,生存压力不只是来自新兴娱乐,还有歌仔戏大军压阵。演唱高甲戏的难度较高,有些高甲戏传统戏的大片段唱词,文词细腻文雅,做功繁复,不如歌仔戏的随兴自由。戏班渐渐不敌现实压力,只得“日演高甲,夜演歌仔”,最后彻底变成歌仔戏班。
20世纪90年代唯一能坚持高甲戏演出的也只剩下生新乐剧团,因此它被封为“高甲戏最后堡垒”,其团长周水松在20世纪70年代高甲戏班纷纷歇业或转演歌仔戏之际,仍然坚持传统,固守高甲戏最后一个堡垒,1967年,他排除万难成立生新乐剧团,培训两个“团仔班”,承传高甲戏,后来生新乐迫于生计“日演高甲,夜演歌仔”,然生新乐剧团仍有自己的坚持。1997年,周水松因肺水肿住院,两年后敌不过病魔的摧残,生新乐剧团随之解散。1998年陈廷全以“新锦珠南管剧团”的名义重组高甲戏团,这是截至2017年高甲戏仅存的戏团。
高甲戏与东南亚社会
晚清民初时期,东南亚华侨不仅频繁返乡组织高甲戏班,而且还在居住国当地组建了高甲戏班。在马来西亚演出的最早实践者是“三合兴”高甲戏班。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至二十四年间(1834—1844),高甲戏“福金兴班”赴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演出,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欢迎,高甲戏的知名度在东南亚有所提高。高甲戏诸戏班在马来西亚演出期间,当地福建省华侨中有部分爱好者积极向戏班学艺,等戏班回国后,他们就自导自演高甲戏。
近代开始,高甲戏就远离了生存的“母体”,在东南亚华侨区域里得到培育。民国期间,东南亚的高甲戏演出空前繁荣,表现为戏班多、名角多、演出剧目丰富。近代高甲戏在菲律宾华人社会播下的种子在战后迅速壮大,菲律宾华人社会不但有许多高甲戏迷,而且还培养了一批高甲戏艺人,为组建起菲律宾华人社会自己的的高甲戏剧团奠定了基础。1951年成立了高甲戏南国剧艺社,后成立了高甲戏胜兴剧团,1962年创办了高甲戏秀联兴剧团,1965年成立高甲戏金秀英剧团。高甲戏逐渐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生活里。
流传地域
高甲戏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地区,包括泉州市及其下辖的市县。目前,晋江、南安、惠安县永春县安溪县等地以及厦门市三明市大田县都有国家级的高甲戏专业剧团,从业人数约500人。此外,还有许多高甲戏民间剧团,数量超过专业剧团。南管新锦珠剧团是台湾地区唯一有能力薪传和演出高甲戏的剧团,是台湾高甲戏仅存的硕果。
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也有高甲戏的业余或职业剧团,例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有四个非职业剧团,分别是“福建班”“南国剧社”“金来香剧社”和“金秀容剧社”,它们主要活跃在华人区的王彬街和总统府附近。
艺术特点
音乐唱腔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旋律节奏进行必要的改进以配合舞台角色的性格,同时对曲调的风格加以统一“南曲”风格突出,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曲调约有二百余首,各行当都有其主要曲调。唱工使用本嗓,唱腔属泉腔,用泉州话演唱,语言声调与梨园戏相同,行腔唱词雄浑高昂,也有温腻婉约的音韵。高甲戏除了独唱、对唱的演唱形式以外,还使用帮腔的方式来加强语气和烘托氛围。
唱腔结构形式为曲牌体,常用曲牌有浆水令、玉交枝、双闺、福马郎、北调、筒车、大环着、胜葫芦、望远行、金钱花等,还有吸收民间小调如病子歌、担水歌、长工歌、灯红歌、五更鼓、十步送哥、十二生肖、守节歌、雪梅歌、四拜歌等。
唱腔调式以商调式为最多,宫、羽调式次之,徵、角调式较少。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调门分洞管、品管两类,洞管以洞箫的管孔命名,有五空四调(C调)、倍士调(D调)、四空调(F调)、五空调(G调);品管以品箫(笛)的管孔命名,有小工调(E调)、品倍士调(F调)、小工四空调(A调)、小毛弦调(B调);品管比洞管同一孔位的调高小三度。节拍形式有紧七撩(8/4拍)、紧三撩(4/4拍),紧一撩(2/4拍),紧叠(1/4拍)、慢头(散板)等。
乐器配置
高甲戏传统的文乐乐器只用唢呐、三弦、二弦伴奏。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适应时代的新潮流又陆续加入了笛子、南琵琶、洞箫、二胡、北琵琶、高胡板胡中胡扬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有:小嗳仔(中音唢呐)、大吹(大唢呐)、笛、洞箫、三弦、二弦、南琵琶、北琵琶、扬琴、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等;武乐有:大钞、小钞、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海锣、响盏、通鼓、百鼓、大鼓、拍及木鱼等。其中琵琶、南嗳(即唢呐)、响盏是该剧种的特色乐器。
锣鼓经
有通用的和专用之分。通用的有空关、大碰场、三催紧、正滚四大柱等;专用的有三不和战介、文四大柱、小锣介等。配合唱腔、道白和曲牌音乐的鼓点,分别称为曲介、白介、牌介;用大锣鼓演奏的称为大锣鼓介。
大吹
用大嗳(大唢呐)主奏,配大锣鼓介,用于各种排场,如傍妆台、文弟子、武弟子、点唇、静板等。
小吹
用嗳仔(海笛)或品箫(笛)主奏,配小锣鼓介,用于各种文戏场面,如北元宵节、柳青娘、火石榴、粉红莲、北上小楼、小开门等。
角色行当
高甲戏一般分为六门行当:小生、老生、北、旦、丑、杂。根据各行具体人物的身份、年龄、扮相及表演上的特点,又有不同分工。
小生
分为文小生、武小生。文小生分为巾生、穷生、官生。武小生分为长靠(穿甲)、短打(捆身)。
老生
分为文老生、武老生。文老生可分为三类:一是帝王、贵族、官吏;二是员外、平民;三是老仆人。武老生要能兼演红北,如高甲戏的关羽赵匡胤,都由武老生应工。
北(净)
分为大花、竖眉、二花、大花扮曹操董卓张士贵潘仁美严嵩诸类奸诈、狠鸷人物。二花又分为红北、黑北。红北扮孟良、吴汉王英等;黑北扮张飞李逵牛皋焦赞等。
分为苦旦(青衣)、花旦、武旦、大旦(闺门旦)、小旦、老旦六类。
文丑、武丑。文丑分为公子丑、袍带丑(服丑)、破衫丑(包括傻丑、童丑、家丁丑)、老丑;武丑分长甲、短甲两种。
扮太监、龙套、旗牌、军士及武行。
高甲戏的行当与京剧类似,但丑角最为突出,有男丑和女丑,各有不同细化的分类和名称,如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等。丑角的表演艺术很丰富,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丑角形象,表现出幽默、夸张、轻快、舞蹈性等特点,给人以轻松愉快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维启发。
表演轻盈灵动,舞姿优美,节奏清晰,形象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高甲戏老一辈丑行演员柯贤溪许仰川蔡友辉、施纯送等精彩表演艺术负有盛名,为高甲戏剧种增添异彩。
表演风格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吸收了不同剧种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表演上吸取木偶戏京剧的武打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园戏旦行的指法、科步;话白采用泉腔,唱腔则大量取自“弦管”,主要来自南音兼收民歌小调和傀儡调,因而活泼、诙谐、粗犷,既有清婉缠绵的音韵,又有激昂刚健的腔调。
文戏的青衫、文生和花旦,舞姿优美细腻,采自梨园戏的科步;武戏的老生和净角,气势恢弘刚健,带有京剧色彩。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其表演动作模仿木偶,善于夸张变形,形象夸张,头、手、肩、臀部及脚等部位各有专门动作和基本功,表演妙趣横生、诙谐滑稽、活泼轻快,令人捧腹大笑。
代表剧目
连升三级
新编古代戏。王冬青编剧。故事发生在崇祯时期(1628~1644年),富家子贾福古追求才女甄似雪不成,便冒充死去的举人贾博古去京城参加科举。贾福古误撞魏忠贤马头,魏忠贤醉酒后觉得贾福古可笑,就让人把他送进考场。考官以为魏忠贤举荐,就把甄玉斋的试卷换成了贾福古的,让他中了状元。琼林宴上,贾福古丑态百出。魏忠贤过生日,让贾福古出寿联。甄似雪为了摆脱贾福古的纠缠,代替他写了寿联,联中暗指魏忠贤谋反。正巧魏忠贤被捕入狱,贾福古也被牵连,但因为他在寿联中曾揭露魏忠贤的罪行,反而得到了崇祯的赞赏,还被连升三级,并奉旨和甄似雪成婚。甄似雪在铜殿上拒绝了婚事,并揭穿了真相,君臣狼狈不堪。
1958年夏王冬青根据闽南地区布袋戏个仅存的故事梗概获得最初的骨架,又受到当时的连环画《连升三级》的启发而创作。1962年,老舍、曹禺、阳翰笙等剧作家及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后到闽观看演出,大为赞赏,老舍、郭沫若赋诗赠送。该剧自1958年至1962年前后易稿五次,最终问世。1963年,为扩大福建省地方戏曲的影响,泉州高甲戏剧团去到上海市、南京、济南市天津市、北京作巡回演出。彭冲同志在南京观剧后大加赞赏,并指示《新华日报》宣传,卖票率大增。田汉、邓拓、李健吾等也纷纷称赞高甲艺术,舆论一片好评,票房火爆。剧团回闽后,社会上对其刮目相看,群众中掀起“高甲热”,影响深远。
1981、1984年到香港、菲律宾访问演出,受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热烈欢迎,载誉而归。至今,高甲戏《连升三级》被列为“中国十大经典喜剧”之一,获得中国第十届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舞美奖”,获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六十多年来《连升三级》已演出超过2600多场,成为一部脍炙人口、有口皆碑的经典传统保留剧目。该剧将高甲戏喜剧表演艺术展示得淋漓尽致,集中挖掘、继承了高甲戏丑行表演特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百丑图”。
凤冠梦
新编古代戏,诸葛辂1982年创作。剧情发生在嘉靖年间,七品知县李元顺因醉酒后说了一句骂奸相严嵩的话,被沈铄误认为是忠义之士,推荐他进京做了五品吏部郎中。李元顺趁机把女儿李月娥许给沈铄的儿子沈少卿。后来沈铄因为上奏弹劾严嵩而得罪了皇帝,全家被关进了监狱。李元顺怕受牵连,逼迫沈少卿写下退婚书,并把月娥改嫁给严嵩的孙子,自己也升了三品吏部侍郎。沈少卿逃亡时被渔民李伯父女救了,结识李春娘与之相爱,并在赴京赶考前约定了终身。不久,严家被贬,沈铄恢复了官职,沈少卿考中了状元,李元顺又想改变主意,否认曾经退过婚,结果引起了“凤冠三讼”。
一诉中审案的是官职卑小的顺天知府吴乙九,审案中要李月娥和春娘回答到底为什么爱沈少卿。李月娥直言不讳:“我爱命与敕封,我爱霞帔与凤冠!”而春娘回答:“我爱他为人诚实心似玉璧,我爱他驸马不当愿做渔翁婿!”于是,吴乙九将风冠霞帔、诰命判给侍郎千金,将状元夫婿判给渔家女,表示“这是各得所爱,两全其美”。二诉审案官是御史当了二十年未曾升一级的都察御史赵基为讨上司欢心将公堂变喜堂做出了“两女嫁一男”的判决,当沈少卿不服时,他轻声告诉沈“你可多得一个,已是占了便宜了!”“三讼”由参倒严嵩的刑部尚书邹应龙主审,他略施一计宣称沈少卿有欺君之罪,而“革去状元,永不录用”,侍郎千金随即变脸,供出已退婚的事实,取得退婚书这一关键物证,将沈少卿判给渔家女,从而结束了侍郎千金的“凤冠梦”。
1983年参加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获剧目创作、导演、表演、舞美、音乐等六项全奖,外加集体“龙套”奖(特别奖)。1985年应邀晋京演出,1985年,《凤冠梦》应邀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创造了“闽南一台高甲戏,一夜倾倒北京人”的奇迹。2015年高甲戏《凤冠梦》表演人才培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凤冠梦》作为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名单入选剧目。
玉珠串
《玉珠串》创作于1989年,是安溪县已故著名剧作家诸葛辂先生继《凤冠梦》之后的又一力作。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某朝代,公主丢失玉珠串,遵祖训“日后得此珠串者,为皇家婿也”,皇帝悬赏拾得玉珠串即可得金、做官、升官、做驸马。穷汉丁四、富翁钱三、刺史马文广、太尉卜重庸为各种目的相互角逐,丑态百出。玉珠串落于村妇柳家,其子柳青、养女银娘为此高兴,却又担心因此珠串而情爱割离。无赖丁四趁夜将玉珠串盗走,银娘发现遗珠一颗,决意献珠以免公主落入骗子之手。玉珠串被卜重庸高价买下,由其子卜大巴冒充拾珠人献珠。在金殿上真假拾珠人展开交锋,当皇帝查明真相后按皇诏规定行赏时,银娘要求先封自己为公主,以便以公主身份让柳青成为驸马,银娘、柳青终成眷属,卜、马、钱、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该剧由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演出,198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首届福建艺术节演出,获剧本二等奖、导演奖、演出奖、演员奖。1995年获曹禺戏剧文学奖。1996年,获第六届全国“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剧作奖”与“文华导演奖”。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第二届百花文艺奖特别荣誉奖”等众多殊荣。
世界第一部高甲戏电影《玉珠串》于2021年5月11日安溪县正式开机,2023年5月19日在泉州首映,2023年5月20日全国公映。
围头新娘
围头新娘》是由著名编剧、作家陈欣欣创作的,她在2023年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该奖项为全国性戏剧剧本创作最高专业奖项。剧作中的围头村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泉州湾的围头半岛,与金门隔海相望,正面距离仅5.6海里。1949年两岸隔绝,奶奶乌英的丈夫去了金门再也回来了。1958年8月20日“万炮震金门”(又称“八二三”炮战),围头人民“爱国爱乡”支前参战,搬运发射炮弹,乌英朝金门放风筝,风筝上写着“我的亲人盼你回家”。此时海上飘来浮尸,按照围头凡是海上的浮尸都是“好兄弟”,都要带上岸擦洗干净埋葬了。但是浮尸身着中国国民党军装,有极大的政治风险,然而善良的围头人最后还是按乡俗,当作“好兄弟”体面地入葬了还将墓碑朝着金门,让死者能看见家乡。
该剧是同时具有浓厚历史悲情和民族温情的高甲戏作品,讲述当“万炮震金门”的硝烟远去后,从“送炮弹到送姻缘”、“冤家变亲家“浪来潮去,两岸人民携手共建家园的传奇故事,延续着两岸间涛涛江水冲不断的民族亲情。2021年12月22日,高甲现代戏《围头新娘》在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中精彩上演。这部戏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排,陈欣欣编剧,郭小男导演,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陈娟娟携爱徒陈情瑜领衔主演,郑添龙、叶建国、黄光荣等一批实力演员联袂出演。
该剧入选2021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2023年5月31日晚泉州高甲戏《围头新娘》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剧目参加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
代表人物
颜佩琼
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五至七届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13岁入泉州高甲戏训练班,师承肖迪频、蔡秀英,主工青衣、兼工闺门旦、花旦。扮演过的知名角色有《昭君出塞》的王昭君、《连升三级》的甄似雪、《王金鸾祭法场》的王金鸾、《珍珠塔》的陈翠娥、《黄卷与蚊诗》的白雪贞,人物形象鲜活,感染力强。因驾驭角色和控制舞台局面的高超能力,为高甲戏演员中所罕见,观众封她为“高甲皇后”。自1972年起,她致力于高甲戏的演出及传承,颜佩琼先后就职于泉州市高甲剧团、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艺术学校等单位,桃李天下,教出几百名学生,其中著名的有陈素萍、陈娟娟等。
2006年颜佩琼和丈夫姜玉杰收集整理出版《高甲戏旦行传统套路》一书,以保存、记录、薪传高甲戏表演艺术。
2012年7月9日下午2时30分,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颜佩琼女士,因突发脑出血辞世,享年70岁。
吕忠文
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副研究馆员,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入泉州市安溪县演员训练班,拜“老技师”“天从师”为师,精通生、丑两个行当,丑角表演幽默,幽默诙谐,技艺高超,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长期以来导演高甲戏《大汉魂》《玉珠串》《金魁星》、木偶戏《钦差大臣》,均荣获文化部举办的文华导演奖。2018年导演高甲戏《李光地》荣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全省第27届戏剧会演剧目、导演等五项一等奖。2021年导演高甲戏《莫耶·延安颂》荣获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全省第28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2021年执导高甲戏电影《玉珠串》。收徒有著名演员王琼芬、陈江锋。
诸葛辂
命途多,贫农出身,初中失学,因勤奋好学受一位师范毕业的地主老乡资助上高中,因受不了富家女同学辱骂扇了一耳光导致被迫退学。报名青年军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49年,诸葛辂从北大政治系当兵来到解放军四野政治部文工团,与创作组辛乱合作发表中型话剧《朝鲜一夜》,随后受镇反运动扩大化的影响被“资遣”回家,来到安溪教书,1955年,他所在学校的一位校友溺亡,使他蒙上“杀人犯”、“特嫌”的罪名入狱,2年后因证据不足释放,从此失业。1963年到安溪县高甲剧团担任编剧,写出了《千古长恨》、《兰溪风云》、《青龙湾》等剧作,1964年,《兰溪风云》被批判为“大毒草”,他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下放农村劳动长达十八年之久,其中有6年时间喂猪,直至粉碎“四人帮”沉冤才得以昭雪。诸葛辂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打击,伤心回江西省老家务农。改革开放之初,安溪县政府派人专程到江西,用真情把诸葛辂请回安溪,并为他解决住房、子女就业等实际困难。1982年创作了讽刺喜剧《凤冠梦》荣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1987年,诸葛辂再次创作了高甲戏《玉珠串》,由吕忠文导演,该剧参加泉州戏剧创作剧目会演,获得了领导、专家、群众的一致好评。
欧阳燕青
女,汉族,1950年1月出生,泉州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60年进晋江高甲剧团学艺,师承高甲戏著名艺人洪金乞,较系统地学习基本功,1972年调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经高甲戏著名艺人蔡秀英的指导、点拨,较全面地学习、继承、丰富了高甲戏花旦、小旦、武花旦的精湛表演艺术,擅长花旦、小旦、刀马旦表演,其表演别具一格,曾参加省、市戏剧比赛并获奖。曾到菲律宾,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金门县、台湾地区访问交流演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并毫不保留地授艺于廖红新、郑冬红等人,为培养后续人才表现突出。
王冬青
王冬青(1917——1973),原名王松龄,泉州市人,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是医生,父亲逝世后,王冬青勉强读完初中。青年时期的王冬青喜欢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臧克家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冬青结识了司马文森,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王冬青阅读了大量苏联文学作品,并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曾在上海《报告》月刊上发表报告文学《泉州一日》,因写作杂文《28万与女人》针砭时弊遭到当局的迫害。解放前夕,王力军参与策反林梦飞,并营救出大批被捕的地下党员。
1957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成立,王冬青任剧团编剧,后任创作组长兼业务秘书。他先后改编、创作的高甲戏《连升三级》、《笋江波》、《管甫送》、《许仙谢医》、《织锦迥文》、《王金銮祭法场》、《邱二娘》、《刘胡兰》、《绿水情深》等。禺先生赞誉王冬青的《连升三级》堪与莫里哀的经典喜剧《悭吝人》相媲美,田汉先生撰文称其为“南海明珠”。“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连升三级》被打成“大毒草”,王冬青也由此惨遭迫害。1968年王冬青卧病不起,1973年然离世。
李龙抛
男,汉族,1929年8月出生,南安市石井镇溪东村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父亲是渔民,他出生37天时,父亲竟被盗贼劫杀。母亲为还债,无奈把他卖到隔壁溪东村;养父常年在印度尼西亚打工,8岁时,养父过世了,留下孤儿养母相依为命。李龙抛说,14岁时,宗族要排高甲戏《打花鼓》,自己长相清秀,从此开始“男旦”生涯。师承民间高甲戏艺人李达材、李真亏。扮演过白毛女樊梨花、地主婆、唐婉等各种女角色。在民间戏团演出,曾演出《四美救夫》《征西全传》《珍珠塔》《药茶记》《狸猫换太子》《白蛇游月宫》《李旦下湘州》和自编、自导、自演《钗头凤》等传统剧目。2006年,78岁的李龙抛最后一次登台,“高甲戏舞台上最后一位男旦”谢幕,整理高甲戏志,四处奔波,寻访老艺人,搜集老绝活、老戏段。70多年来一直进行调查、搜集、研究高甲戏发源、发展、传承历史,采访清末民初170多位艺人,材料堆满一间屋。与人合作出版《高甲戏》20万字,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为《中国戏曲志·福建省卷》搜集提供素材近一百万字,撰写的材料被该志30多个条目采用。
王琼芬
女,汉族,1963年3月出生,泉州安溪县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出生于碧水青山的西坪镇,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1978年,正在读高二的王琼芬,为了缓解家里经济压力,报名参加县高甲戏剧团组织的面试,从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剧团录取,开启高甲戏生涯。师承著名高甲戏名旦苏燕玉、刘秀华、黄惠卿,专攻文武旦、小旦,戏路宽阔,唱腔清亮悦耳。1982年被导演相中饰演《凤冠梦》女主角、渔家女李春娘。1985年,高甲戏《凤冠梦》晋京演出,轰动京城,王琼芬出色的表演,好评如潮。1995年,由王琼芬主演的高甲戏《玉珠串》晋京演出,再次轰动全国,一举拿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文化领域三大最高奖。1990年剧团与省艺校联办高甲戏表演专业,兼任科目教师,授徒传艺近百名,2013年3月退休后依然忙碌在台前台后,专心指导后生晚辈的表演,学生中不乏优秀者,宋军泉、苏丽玲获得省第十七届水仙花小戏、小品、小话剧大奖赛优秀新苗奖;张艺灿获得省第五届优秀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
黄光荣
黄光荣,1983年参加晋江地区青年演员比赛荣获一等奖;1983年参加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荣获铜牌奖;在高甲新版高甲戏《连升三级》中饰演冯庸,该剧2007年在福建新剧目展演获 “优秀剧目奖”;2007年12月,参加第十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舞美奖”; 2008年5月获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评选一等奖; 2009年在高甲小品《特殊宴请》中饰演村长,该小品获得“海西清风颂”廉政文艺晚会“优秀节目奖”;2010年参加第二十五届戏曲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昭君出塞》中饰毛延寿等。多年来数度随团出访台北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演出。
非遗传承人
传承与保护
困境
演员结构不合理
丑行、旦行是高甲戏特色所在,擅长采用“官袍丑”“公子丑”“媒婆丑”“破衫丑”“傀儡丑”等,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塑造社会各个阶层人物。高甲戏中其他角色与丑角相比起来少之又少。此外,在戏曲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编剧、导演、舞美及音乐设计人员十分稀缺,这也造成目前高甲戏发展的困境,甚至影响到高甲戏的生存。
继承者不足
如今,传承性的高甲戏剧团仅剩泉州高甲戏剧团、晋江高甲戏剧团、安溪高甲戏剧团和厦门金莲升剧团等少量剧团。现有的继承人多是中老年人,而愿意学习高甲戏的学生人数则非常少。目前,福建省仅有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及其分校开设高甲戏学习课程,但是每年招收人数远低于计划人数。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对高甲戏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高甲戏主要依靠闽南地区各种民俗、酬神等活动开展演出,一般在寺庙及其附近举行,高甲戏演职人员的收入不高,很难吸引人们以此为业。
区域化特色过于显著
随着高甲戏剧团的减少,在剧场表演的高甲戏场数有限,很多高甲戏依靠民俗活动开展演出,观众多是中老年人。同时,高甲戏作为闽南特色剧种,使用闽南语表演,这是高甲戏的特色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阻力。在闽南地区,外来人员听不懂闽南语,难以对其产生兴趣。而闽南地区的年轻人对闽南语的需求也降低了。这导致高甲戏在大陆的发展有限,而在台湾、东南亚等闽南语地区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待加强沟通宣传。
传承保护
政策引导
 2017年,中宣部下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2019年,泉州市教育局启动高甲戏“校团挂钩”项目,促成泉州小学、泉州市新隅小学、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等首批4所学校与泉州高甲戏剧团合作共建。剧团派出专业教师每周固定时间到各校对高甲戏兴趣班学生进行高甲戏基本功及经典传统剧目教学,疫情期间各校开展线上教学打卡活动,实现了高甲戏教学活动停课不停学。
历年来,泉州市坚持将戏曲纳入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范畴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实施戏曲进校园工程,构建自我品牌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至2020年9月,全市已创建晋江青阳街道象山小学(高甲戏)等9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2所省级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培育)示范校,23所市级中小学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64所市级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
高甲戏户外博物馆
南安石井岑兜村是高甲戏的发祥地,2022年,井镇、岑兜村经过思考研究,通过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高甲戏户外博物馆。为了更好传承高甲戏这门古老戏种,自2015年起,岑兜村便办起了高甲戏兴趣班,聘请了专业的高甲戏师傅来给孩童进行授课,为高甲戏培养传承人,并为培养乡村振兴新业态埋下伏笔。
通过建设户外博物馆、高甲戏浸染式戏剧体验馆、高甲戏传习所等,推动非遗传承和乡土文化的保护,并以此作为旅游切入点。岑兜村计划结合村里丰富的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活化村域闲置空间,规划精品路线,以“乡村文旅+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研学”等为概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出类似五店市、梧林村的这样文创基地,将高甲戏这份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品,打造独具高甲戏特色的乡村文旅品牌。
价值与影响
历史文化价值
高甲戏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传统戏曲,起源于300年前闽南乡间所流行的“宋江戏”,融合了多种民俗音乐和外来剧种的特点,高甲戏经历从无到有、从简到精的衍生过程,见证了闽南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厚,多元文化背景铸就闽南人民“胸襟豁达、视野宽阔、敢拼敢干、广纳博采”的特质,这与高甲戏的格调浑然天成。在高甲戏的本体语言中存留着许多古汉语的传承,在发音方面保留许多上古音,可谓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闽南文化意识自我认定的传承载体。高甲戏在闽南民间草台流传数百年,是酬神敬祖、宗教仪式、婚丧嫁娶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表达,充分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区域认同和爱拼会赢的自强意识,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艺术价值
高甲戏以大气豪迈的英雄故事为主要题材,体现肝胆侠义、气势豪迈、蓬勃大气的艺术美。高甲戏本身的念白分明、唱腔韵律具有独特之美,念白形式多样,这些道白根据角色的不同而使用不同,表达精准。凸显其语境除了丰富的念白,高甲戏的唱腔也因语言的独特发音而拥有本身的韵味。它没有卷舌音、唇齿音、撮口呼,但保留了古代入声字韵尾的读音及喉塞尾韵,保留三个鼻音韵尾。富有韵味,体现了闽南语言的独特之美。把握好高甲戏语言特殊的“声、韵、调”等,依字行腔,且投情入戏,方能“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这些念白、唱腔充分体现高甲戏以闽南语为戏曲语言贴切表达的独特之美。
高甲戏最为突出的是丑行表演。高甲戏的丑行形态纷呈,角色丰富,高甲戏以“丑”见长,是因其丑行表演经发展提炼,已具备戏曲程式化的特征。通过手、足、头、肩、臀等细腻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幽默生动。外在变形夸张的表演却传递出内在的质朴自然之美,充满闽南地区民间情趣,可谓寓丑于乐、丑中见美。
社会和谐价值
高甲戏是闽南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凝聚民众的情感,营造和谐氛围。高甲戏也具有教化功能,能够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甲戏是闽南海丝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东南亚华人华裔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高甲戏不仅是维系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华裔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高甲戏曾经随着闽南移民传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慰藉乡情的乡戏乡音。高甲戏在海外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和尊重,成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新加坡有位高僧宏船法师来到泉州晋江,特意要看八十高龄高甲戏名丑的戏。这位法师离家四十多年。小时喜看高甲戏。离开家乡后仍念念不忘。
参考资料
..2023-11-12
..2023-11-12
高甲戏.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09-03
..2023-11-12
..2023-11-12
高甲戏.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2023-09-03
..2023-1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明风.2023-09-03
颜佩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1
吕忠文.豆瓣电影.2023-09-21
黄光荣 演员.福建省泉州市高甲戏剧团.2023-12-01
泉州市举办高甲戏进校园展示演出.泉州市人民政府.2023-11-12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历史沿革
福建高甲戏
宋江戏阶段
“合兴戏”阶段
繁荣时期
建国以来
台湾高甲戏
兴起
发展与繁荣
衰败
高甲戏与东南亚社会
流传地域
艺术特点
音乐唱腔
乐器配置
锣鼓经
大吹
小吹
角色行当
小生
老生
北(净)
表演风格
代表剧目
连升三级
凤冠梦
玉珠串
围头新娘
代表人物
颜佩琼
吕忠文
诸葛辂
欧阳燕青
王冬青
李龙抛
王琼芬
黄光荣
非遗传承人
传承与保护
困境
演员结构不合理
继承者不足
区域化特色过于显著
传承保护
政策引导
高甲戏户外博物馆
价值与影响
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艺术价值
社会和谐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