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化佛(1884年-1964年),原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
日本,参与同盟会,
辛亥革命参与者,被称为“
辛亥首义老人”,中国画家。他画技精湛,绘佛像数千上万幅,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达摩渡江图》《八仙祝寿图》等。
人物生平
钱化佛出生于
江苏省武进区,自幼喜爱武术,常常跟随父亲观看
京剧表演,逐渐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岁时,随父亲钱怀芝迁居
上海市,进入教会学校竟存公学就读。业余时间,钱化佛在住所附近的观盛里参与组建了京剧爱好者团体“韵天集”票房,每年缴纳2元会费,每逢夜间,票房内总是座无虚席。当时,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京剧演员
赵如泉、
王益芳、艺名四盏灯和十四盏灯的演员,以及童伶盖叫天,时常前来清唱。定居上海后,钱化佛自号玉斋,别号化佛。
1910年,钱化佛自
日本回国,留在上海学习英语。此后在
天津路创办了名为补救社的机构,表面上是一家民办教育单位,但实际上吸纳了许多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志士成为会员。1911年秋季,随着武汉辛亥革命的爆发,钱化佛积极参与其中,成为
上海市响应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民国建立后,尽管许多同盟会员成为了政府官员,但钱化佛选择退出政治舞台,拒绝所有官方职务,转而在上海组织新剧社,创立影片公司,致力于通过电影和戏剧活动改善社会教育状况。此时,钱化佛开始使用化佛这一名字,专注于绘制佛像,并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万佛楼”。
钱化佛虽然绘制了数千乃至上万幅佛像,但每一幅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和绘制而成。每次作画之前,他都会先焚香洗手,然后先勾勒草稿后再进行细致的描绘。在民国期间,钱化佛举办了多次专题画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钱化佛不仅擅长绘制佛像,而且还精通戏剧艺术。革命胜利后,他组织成立了新剧社,并创办了影片公司,积极投身于电影和戏剧活动中,致力于通过这些形式提升社会教育水平。
钱化佛有着收藏爱好,尤其是对于民国元老们的书法作品。他的收藏品类丰富多样,包括成扇、历代钱币、紫砂壶、鼻烟壶以及日伪告示等多种类别。有一次,著名戏曲艺术家
梅兰芳出国访问时,钱化佛特别嘱咐她带一些
俄罗斯沙皇时期的珍贵火花回来,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火花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收藏规模日益壮大,被誉为“民间收藏大师”。
解放后,钱化佛被聘请为上海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并与
郑逸梅合作编写了《三十年来上海》一书。在五十年代,他还绘制了《陆羽煮茶图》《张衡》等作品。1964年,钱化佛在上海去世。
主要作品
钱化佛的主要作品包括《达摩渡江图》《八仙祝寿图》《纯阳酒醉岳阳楼图》《蟠档会图》《十八罗汉图》《降龙伏虎图》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绘画技艺,曾经携带着这些作品前往
日本展出。
兴趣爱好
在中国
清代晚期,火柴刚刚引入时,他就已经开始搜集这些珍贵的火花。他的收藏行为不仅是出于个人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记录历史,保护文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冒险收集日军在租界张贴的告示,这些告示后来成为了重要的历史文献和日军侵华罪证。他还参与了
上海市光复时的红十字会救援工作,在一次行动中,一枚流弹击中了他的胸口,但由于口袋里的硬币阻挡了子弹,他幸运地没有受伤,而这枚硬币他也一直珍藏着。
钱化佛将他的收藏品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和展示,提升了它们的艺术价值。比如,他将十把紫砂壶与十只鼻烟壶搭配起来,形成了“十壶春”系列;还在扇子上题字作画,或者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展览,让这些物品更加引人注目。
钱化佛的收藏成果离不开家人和几个儿子的帮助和支持。据
郑逸梅的著作记载,尽管经历了多次浩劫,但钱化佛的许多藏品仍然得以保存下来,大部分是由他的第三个儿子海光负责保管的。
特殊爱好
他在1940年代出版的《三十年来之上海》一书中提到:“集藏香烟盒,这是我的独特爱好,当时很难找到其他同行。”他曾将收藏的香烟盒和火花整理成册,并请国画大师
吴昌硕在封面题写了“香火烟缘”四个字,以此参加了多次展览。每当看到新的香烟品牌上市,他会购买两盒用于招待客人,自己则留下空盒子。
钱化佛还曾将世界牌与和平牌的烟盒并排放置,组成了“世界和平”的图案。另外,他还将
孙中山、紫金山、万寿山、万宝山、
马占山(抗日将领)五种烟盒拼贴成“五岳图”,表达了对孙中山和马占山的敬仰之情。在火花收藏方面,他将
日本、如意、算盘三种品牌的火花放在一起,象征着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只是“如意算盘”罢了。他还将蛇牌和象牌火花放在一起,暗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贪婪之心。
文化贡献
钱化佛在抗日战争期间专门收集日军在租界张贴的告示,这些告示最终成为了抗战时期的重要文献。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他白天观察告示的位置,晚上趁天黑人少的时候偷偷去揭下,确保告示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举凡抓丁、征税、逼税、屠杀革命人士等情况,都有案可查。解放后,他将这份珍贵的收藏捐赠给了国家。
人物评价
钱化佛最奇特的一个爱好就是收藏讣闻。他收藏了
孙中山、地产大王
哈同、创办
大世界游乐场的富商
黄楚九、被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头子
戴笠暗杀的《
申报》总经理
史量才等名人的讣闻。有人评论说:“钱化佛的收藏已经达到了‘玩’死人的程度。”就讣闻而言,侨居
中原地区的犹太富翁哈同的讣闻最具特色。20世纪30年代,哈同在上海去世,葬礼依照中国传统习俗举行,
主事者请求当时唯一的末科状元
刘春霖撰写行状,并请他为哈同点主。葬礼办得极其豪华奢侈,讣闻同样如此。
百驼集藏
在动物中,钱化佛最喜欢的是骆驼。钱化佛以“百驼集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惧艰难险阻,一步一步坚定前行。他的“百驼集藏”包含了各种材质的骆驼,如铜质、瓷质、木质、橡皮、
石膏、玻璃等,还包括来自北京的毡驼,以及墓地中出土的陶驼,甚至还有一条骆驼图案的织绒毯。有一天,他听说
虹口区某个店铺正在售卖骆驼造型的茶壶,于是冒着大雨特意赶过去购买,并表示:“知道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不买回家,晚上就睡不好。”
人物作品拍卖
80多件钱化佛的作品将在北京荣宝2007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并计划于2007年6月6日至10日在
北京亚洲大酒店正式开展。《万佛楼》专场包含了80多件钱化佛的作品,以及40多件他的收藏精品。在这80多件钱氏作品中,有许多都在民国时期参加过展览。钱化佛(1884-1964)享有“民国第一画佛高手”的美誉。他的画斋名为“万佛楼”。钱化佛与
辛亥革命的元老们关系密切,收藏了大量的辛亥元老墨宝。他除了喜欢绘制佛像、收藏古钱币外,还对收藏扇子情有独钟,也是
中原地区火花收藏的首位专家。钱化佛虽然有意绘制数千上万幅佛像,但每一幅都是认真创作的,并且在绘制前一定会先勾勒草稿,然后再进行渲染。钱化佛的作品大多由民国元老
于右任、
章太炎,或者是海上名人如
黄宾虹、
康有为、王震、
钱崇威、
袁克文、
姬觉弥等人题跋,而他自己则很少落款,有时甚至只加盖印章。无论中外人士得到这些作品,都会将其视为珍宝。例如,《文殊、普贤菩萨》双轴,各自有40多处题跋,题跋者包括民国文人如
老舍、
欧阳予倩、
戈公振、
王钝根、
潘飞声、
许啸天夫妇、
经亨颐、
周瘦鹃、
蒋维乔等;还有民国政界人士如于右任、
许世英、
田桐、
姚雨平、诸民谊、
孙洪伊、
杨度等;以及书画界的
贺天健、
邓散木、
朱孔阳等。这些作品中的《文殊·普贤菩萨》双轴、《观自在菩萨》、《无量寿佛》、《睡佛》、《红衣罗汉》等,都曾在民国时期的“教育部第一次美术展览会”上展出,极具收藏价值。据了解,这次拍卖分为
中原地区书画、中国油画、中国古董三大专题,共有上千件拍品。
人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