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承瀛
清朝的大臣、水利专家
帅承瀛(1767—1841),字仙舟,是清朝的一位大臣,出生于黄梅县。他于嘉庆元年考中进士,后授编修,历任国子监祭酒、督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学政、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礼部侍郎等职。帅承瀛曾奉命按山西雁平道福海、陕甘总督先福,罢之。他还按山东徐文冤狱,得平反,劾承审官吏,降黜有差。帅承瀛在清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才干和清廉受到了仁宗的赞誉。
人物简介
帅承瀛(   1767—1841)字仙舟,湖北黄梅人,清朝大臣。爱新觉罗·颙琰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吏部。
生平事迹
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丁母忧,服阕,补原官,调刑部。论劾郎中宝龄婪贿状,仁宗以承瀛到官浃月,釐剔宿弊,予议叙。奉命按山西雁平道福海、陕甘总督先福,罢之。又按山东省徐文诰冤狱,得平反,劾承审官吏,降黜有差。
十五年,授浙江巡抚。浙盐疲敝,议裁浙江省盐政,归巡抚兼理,诏责承瀛整顿,疏言:“浙江运库尚无亏挪,惟多移垫。拟以报存馀价追补,须足额后拨解。至收支数目,务划清纲款,即有急务,不再以内款垫支。每年加价,应许停输。向例洒带盐引,豫占年额,愈积愈多,请并停止,以商力。”又酌改章程十事:定盐务官制,裁盐政养廉,革掣规供应,灶课由场徵解,销引先正后馀,引目通融行销,收支力杜弊混,枭私商私并禁,掣验改复两季,甲商酌裁节费,下部议行。浙自此渐有起色。宁波市、温、台诸府滨海,土盗出没,令兵船巡缉以遏其外,严口岸以防其内,洋面渐安。
两江总督孙玉庭上八折收漕之议,廷臣多言其不可,下疆臣覆议。承瀛疏言:“漕弊始由州县浮收,以致帮丁需索,而帮丁沿途用费亦因以渐增。帮丁用费愈大,需索愈多,州县迫於帮费,有难循旧例征收之势,其究耗费归之小民。由此包户侵渔,刁衿挟制,积弊至不可回。八折之议,原以去其太甚,补救目前。无如因弊立法,而弊即因法以生。诚有如廷臣所议,惟严禁官役需索,沿途之规费除,即帮丁之用费省,而州县浮收勒折之弊,亦力绝其萌,庶爱民恤丁两有裨益。”疏上,前议遂寝。清釐仓库亏缺,奏请先就现任各官次第弥补;又以浙西频遭水患,应与江苏省合力疏濬,察勘形势,偕孙玉庭等疏陈两省水道原委,实共一流,请专任大员综揽全局:诏之。寻去官。后陶澍至江苏,乃先治吴淞江焉。
承瀛治浙数年,以廉勤著。陆名扬者,归安乡民,以抗浮收得一乡心,久为官吏所嫉,请兵掩捕,乡民集众抗拒,而名扬逸。巡抚陈若霖以入告,遣兵往治,久之名扬始就获。承瀛初至浙,诛名扬,后乃知由于官吏之酿变,深悔之。爱新觉罗·旻宁四年,丁父艰,服阕,至京,以目疾久不愈,乃乞归。二十一年,卒於家。优诏惜,依总督例加恤,赐其孙远举人,寻祀浙江省名宦祠
水利专家
道光元年,帅承瀛官拜两浙巡抚,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查办盐务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不久,其母李老夫人去世,依例帅承瀛告假离任,归家治丧守孝。一年多以后,浙江告急,道光帝再次急征帅承瀛为两浙督抚。第二任期的帅承瀛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两浙的地方建设上。
浙江,古代因为其境内长江曲折而得名。上天赐予了她优越的地理环境——东临烟波浩的东海,仅这一点就足以使身处内陆的人们羡慕不已。临海,带给社会以发展的强大基础,也供给清王朝源源不断巨大财政收入,成为清王朝的“钱箱”。然而,灾难也伴随着财富一并到来。每年夏季,临海的浙江省就自然会遭受来自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袭击。严重地威胁浙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其中,海塘建设就是最令人头疼的头等大事。
海塘最早起源于钱塘江口,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钱塘江口一带的潮水特别大,有著名的钱塘观潮。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曾以简洁的笔墨描述钱塘潮:“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余。”
宋代嘉定十二年(1219年),今海宁县南四十多里的土地,曾因海潮而沦入海中。另外,海盐县望海镇,也曾被海潮整个吞没。时至今日,海塘仍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沿海屏障。
康熙帝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浙江巡抚朱轼选择最危险而又地基较好的海宁老盐仓海岸,创筑鱼鳞大石塘五百丈。由于大石塘坚固耐久,故被广泛采用于潮水顶冲地段。据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统计,当时已修筑的鱼鳞大石塘长度共约八十七里,并用千字文顺序编号,立石碑于塘顶,以明确里程和地段,便于维修管理。
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江浙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市海宁市一段,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江浙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及物质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一千多年来,海塘都是土石堆积起来的“土石大坝”,过不了三年五载,就会被海浪冲刷而夷为平地。真可谓“日费斗金,不过东风一浪.”
为了总结抗台治海的历史经验,帅承瀛不仅饬所属各州、县地方官吏,绘图立说,详细叙述建筑海塘历史和现状,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不顾年迈眼疾,亲赴各地巡视和考察,历经数年,终于编著《浙江水利备考》一书。
湖北通志》中记载:帅承瀛编有《浙西水利备考》一书,全书十四卷。今有光绪四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梁恭辰在跋中说:“《浙西水利备考》,中丞帅公承瀛饬各属绘图立说以成此书者也。”此书对浙西水利有详细介绍及绘图,十分实用,备受推崇。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帅承瀛确为一十分务实的好官。”
《浙西水利备考》八卷,清黄梅县帅承瀛(1867—1841)修,婺源县王献唐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4年)江声帆影阁首刊,南京图书馆藏。
人物记念
道光元年巡抚浙江省,锄奸除弊,兴利举废,其中较大的事迹,有如奏请盐政改归巡抚兼理,停止加课银五十万两,每年减少商捐外款银二十万两,对国库即无亏损,对商人又减轻负担。
当时,杭、嘉、湖三郡发生水灾,他申请拨国库钱,留住漕粮以作赈济;并奏请免除米贩关税,以便招徕远商。因此,军民无一流亡。又捐费疏浚西湖,修建海盐石塘,凡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无不尽心竭力筹划经营,直到做得完善妥帖才肯罢休。爱新觉罗·旻宁嘉奖他是“一代名臣”。
甲申年(公元1824年)因亲丧回籍,有应入他名下的平时积余钱八万两,役吏告诉他可依旧例提取。他拒辞道:“拿这笔款子何用?留下来一半作疏浚湖泊的用费;其余的用来救济贫苦的读书人和寡孤独的受苦人。”浙江人很感激,修建生祠于西子湖边叫“帅公祠”。
守服期满,奉召回朝,因眼病辞归,归家十余年,布衣蔬食。并严教子弟,对待劳动人民要有礼貌,不可恃势欺人。又捐款置办琼林庄田,藉以资助贫困的读书人。庚子年(公元1840年)病卒,年七十四。死时留下疏章。推荐重用山左杜受田,闽中林则徐。国事以外曾无一语谈及家事。曾祖父帅明赠光禄大夫,叔祖父光阳、光年、赠奉政大夫,光榜赠光禄大夫,叔父上敬、上钰、上文赠光禄大夫。子宁拭赠户部陕西司主事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生平事迹
水利专家
人物记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