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堂
养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马礼堂(1903年-1989年),原名马步周,是中国的武术家和气功师。他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马户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习武,并培养了坚韧、不畏强暴、善于维护正义的性格,因此在武林中名声显赫。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波于南北之间,为国家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但始终坚持不懈。他还专注于医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61年,他因为给彭德怀元帅治病而被诬陷为黑线人物,尽管受到批斗和监督,但他仍然坚持行医治病,为人民减轻痛苦。晚年,他致力于研究儒家气功的“六字诀”。1989年5月20日,马礼堂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武术名家
简介
马礼堂(一九O三——一九八九),男,原名马步周,河北省河间市马户生村人。生前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中山健身会导师、湖南马王堆气功学院顾问兼教授、北京大学气功武术协会名誉会长、养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并兼任陕西省吉林省河南省等十三个省市气功顾问。1989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履历
河间地处沧州市地区,自古以来习武成风,直到清末,各村还都设有拳场,所以名家辈出。
马老7岁始学少林潭腿、华拳,13岁随威震武林的表叔张兆东学形意拳、八卦拳。
1931年,经张兆东介绍,马礼堂拜著名拳师郭云深的得意弟子,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河北省武术馆馆长刘为祥为师,学习形意拳。此外,他还向太极名家刘采臣学习太极拳,向南北大侠杜心五学习推手。
翌年,他考入华北大学教育系。不久,便组织“华北武术研究会”,聘请孙禄堂尚云祥、刘采臣、恒寿山、许禹生张策、郭树棠等武术名家担任导师,研究和倡导武术。
马礼堂喜作诗文,在校期间,组织过“檀玉诗社”,出版过“檀过诗集”,目睹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沦陷,曾感慨赋诗:“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众黍熟私家食,商女袍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媚倚栏杆。误民误国曾识否?多少英雄血变酸。”
后来,马礼堂到山东济南,一方面在省立商中教书,在青年会教剑术,在国术馆教形意拳和国术教育课;另一方面以志然作笔名在《求是月刊》上大力倡导国术革命,提出打倒是已非人的师承门派观念,揭穿武术神秘化,反对武术舞台化,主张武术一要强健身体,二要技击胜敌,当时在开林中颇具影响。
1935年,马礼堂又发起组织“健康实验学社”和“技击实验学社”。上海市、南京、武汉、山西省北平市、东北和知名武术家纷纷响应,不远千里,奔赴济南市,共商国术改革大计。参加学社者达数百人众,可谓盛极一时。由于他的武功扎实,精通多种拳术,功力超群,攻防能力强,所以有“坦克车”之美誉。
马礼堂晚年多致力于儒家气功“六字诀”之研究,经常应邀赴各地讲学,徒弟遍布大江南北。以90高龄而仙逝。
轶事典故
习文修武,名震武林
马礼堂出生在一个自耕家庭,幼年入私塾读书,7岁丧父。为健身立业,不受欺侮,从10岁开始,向单马李(占奎)学少林弹腿,向周凤岐老师学习花拳;13岁时,又跟随其表伯父——威震武林的拳师张占奎学形意拳、八卦掌。马礼堂自幼受多位老师武德的熏陶,养成了坚韧倔强、不畏强暴、好打抱不平的性格。1923年,有一天他去束城赶集,遇见一个拳师一伙徒弟在大上调戏一卖草帽辫的女孩子,十分气愤,上去就给了那拳师一个耳光。拳师挨了揍,立时火冒三丈,挥拳就朝马礼堂打来,十几个徒弟也一拥而上。马礼堂见他们人多势众,几步路到一条水沟边上,这样便没有后顾之忧,等那拳师追来,打了没两个回合就被善用腿功的马礼堂扫到水沟里;那十几个徒弟纷纷拥上,马礼堂施展全身解数,拳如流星闪电,腿似铁帚扫地,又把他们一一踢进了沟里。围观人见恶人挨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称赞马礼堂是“铁腿”。从此,“马铁腿”的名声不胫而走,许多人找上门来拜师学武。
1930年,马礼堂在河间城北太平庄教小学时,因“诋毁”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被搜捕,遂逃至北平市,半工半读,学习中学课程,后考入华北大学教育系。他在北平求学期间,一直不忘习武。先由张占奎介绍,拜形意名家郭云深之高足刘纬祥(河北国术馆馆长)为师,专攻形意拳,后又向太极名家刘采臣学太极拳。1932年,向东方大侠杜心五学自然门。同年,参加了严朴、安若定、殷震夏组织的铸魂学社,任北平通讯文任,在《大侠魂》月刊发展文章。同时,向北平武林界号称“三绝”(刘福山的枪、刘绝山的刀、刘仑山的棍)的武术名家学习技击。还曾两次到陈家沟,与当时名家陈宝聚、陈敬中等研究陈氏太极拳,到深县李存义的故里研究形意拳。从而遂得武术之奥秘,成为精通拳理、武德高尚、身手不凡的武术家。武林界继“马铁腿”之后,又得了“坦克车”的称誉。邱万春先生在《武林》称马礼堂“太极”功底深厚,是形意拳第七代仅有的人物。
1937年马礼堂在南京曾打败八卦名手孙锡坤。孙系一贯道长,在南京与日本特务勾结,依仗权势,骄横跋扈,并利用迷信造谣惑众。马礼堂对孙的行径十分气愤,决心教训他。这天,河南大学教授汤化府与雷仲山路经南京,马礼堂同他们相约到邓府巷去会孙锡坤。孙十分高傲,目中无人。汤化府提出跟他推手。孙身材高大,体重足有200多斤,而汤又矮又小,当然不是他的对手。接着,雷仲山与他推手也没取胜,孙不由狂妄地哈哈大笑。马礼堂看在眼里,气压心头,说:“咱俩推推吧!”孙锡坤高傲地嘿嘿一笑。两人一搭手,马礼堂感到对方双臂很沉,心想孙确实有点功夫,马不可小觑。这时,孙突然一个转身掌,到了马礼堂身后,接着又一招掖掌,直朝马礼堂胸侧击来。这一掌十分狠毒,如被击中,定被伤及内脏。说时迟,那时快,马礼堂左手顺势一领,右手一招虎托掌,正打在孙的小腹上。只见孙踉跄几步,砸在一个圆桌上,人桌俱倒,立时脸色煞白。汤化府讥讽道:“不认识吗?这位就是有名的“马铁腿”、‘坦克车’!”说完,三人扬长而去。
南北奔走,救国图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沦陷,马礼堂十分忧愤,曾赋诗曰:“泪洒山河半壁残,雄心未死发冲冠。公家黍熟私家食,商女饱温织女寒。傀儡登场凭线索,娇花弄眉依栏杆。误国误民曾知否,多少英雄血变酸。”在抨击中国国民党政府腐败的同时,及时提出“强种救国”之国术革命。组织国术研究会,聘请孙禄堂、尚云详、刘采臣、王占恒、邓云峰、恒寿山等著名国手为导师,吸收各大学的爱国青年,共同学习研究“强种救国”之武术。因此,获得中央国术馆长张之江的支持,书赠“强种救国”四个大字。
1935年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华北日军司令梅津,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后,加紧了对抗日救国志士的镇压。由于马礼堂早年曾因参加李大钊的葬礼被捕过,后又组织出关杀敌救国团,因而被中国国民党当局通缉,北平市不能容身。于是他潜入济南市,化名志然,住在山东国术馆田振峰(中共地下党员)家,助编《求是》月刊,并在山东省立中学教课,在青年会教剑术,与田振峰一起揭起了以抗日为宗旨的国术革命大旗。当时曾发表“告北平同伴书”,响应者数百人。同时,在济南相继建立了健身实验学社、技击实验学社,以练武强身抵御外侮为目的,主张揭穿一切迷信传说,排除师承门派之见,共同研究武术技击之精华。此举受到一些进步武术家的拥护,获得山东省国术馆长窦峰山的大力支持。现在国家体委武术处的李天骥、吴江平当时也都由东北地区去山东响应。马礼堂提出“黄魂重铸”,与田振峰在济南四里山下结庐,榜其庐为“铸魂里”。大门两旁镌字为联:“投机分子滚出去,革命男儿请进来”,门楣上写“黄魂重铸”。马礼堂在山东省国术馆组织了各县国术馆长训练班,公安局长训练班,创办刊物,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抨击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曾写《浪淘沙》:“吾怒视中原,风潮降天,战争循环永不安,要向国人知否?箕豆相残。”从而引起中国国民党中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注意,《求是》、《侠魂》两刊物被查封。1936年夏,马礼堂组织的出关杀敌救国团,由曹尊贤、刘俊生等率领,在龙口市登船时被韩复的特务队扣押,马礼堂逃出济南市
1936年秋,马礼堂来到湖北,在汉口协助董必武筹备战斗书店,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理论。七七事变爆发后,董必武介绍马礼堂去南京见周恩来,接受新的任务。马礼堂持介绍信星夜赶赴南京。周恩来因战事繁忙无暇,便派叶剑英接见了马礼堂,马礼堂被派往豫北做战地服务工作,任志愿团员训练班文任。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部队退过黄河,马礼堂便率领一千多名爱国青年学生进入太行山打游击,失败后由山西荣河、到西安市;几经辗转于8月又回到武汉,从武汉又返敌后坚持抗战。马礼堂在战地服务团河北民军政治部任副文任,国民党政府授予他少将军衔,在冀南一带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配合行动。同年10月,马礼堂与牛席卿在南京结婚,当时活动在冀南的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东进纵队纵队长陈再道及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副主任宋任穷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并书赠两幅含蓄幽默的祝词:一幅是“牛马姻缘”;另一幅是“从来白马犯青牛,全凭月老牵一线。黑白二色有所忌,又仗日上渡双星。”
在国共合作期间,由于马礼堂与共产党配合密切,时时受到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统的监视,处处受到刁难,把他看成共党嫌疑分子,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所以,马礼堂于1939年底到重庆市,向国民党当局陈述工作中的困难。于是陈诚又任命他为华北策反专员,其任务是做庞炳勋孙殿英、张兰峰等人的工作。在返回豫北途中,在郑州遇到罗青(解放后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二人一起回到豫北冀南一带,坚持抗战。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礼堂恰与罗青在天安门前相遇。阔别40载,一朝相聚,欣喜若狂,追昔抚今,感慨万分。罗青亲书赠诗与马礼堂:“当年跃马太行山巅,燕赵驰驱竟着鞭。推倒三山兴四化,白头握手叙天安。演武知医擅气功,关河人欲识途翁,献身保健开新局,一代干城老返童。”
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礼堂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特派专员,第一个被派往开封市,在开封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秘密逮捕,解往西安特种监狱。1946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主席提出释放政治犯,马礼堂获释后又回到开封,在开封北士街192号开办了圣马利亚医院,以中医维生,但行动仍被监视。直到1947年秋,马礼堂才与中共豫皖苏区取得联系。1948年,由吴芝圃派往南京与许天民(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同作地下工作,住在校门口36号(原苏联使馆),公开身份是行医治病,讲武授徒。在大军渡江前夕,他与许天民以筹备医院做掩护,筹备渡江前线情报站。全国解放后,马礼堂由宁返京。
几度铁窗,意志弥坚
马礼堂青年时期就追随革命,屡遭曲折,百折不挠。在华北大学读书时,因参加1933年4月23日李大钊的葬礼游行,散发传单,被做为共产党嫌疑犯逮捕入狱,与韩子栋(《红岩》中的华子良,当时北平地下党的负责人)关在一起,坐监三个月后被释放,韩被解往南京。1936年,马礼堂在济南市助编《求是》月刊时,第二次被捕,经与韩复榘攀乡亲而获释。1945年9月,在开封市被军统逮捕,解往西安特种监狱,与毛泽东的族弟毛泽润一起关在自治室,毛泽润在狱中赠给马礼堂七绝一首:“革命男儿不寻常,铁窗风味要多尝。他年姓字留青史,全凭今日磨练光。”马礼堂答毛泽润诗:“几度铁窗志未灰,蛟龟久困望春雷,犬欺虎豹凭门障,蚓戏龙蛇仗水杯。漫将驽骀方老骥,久经霜雪耐寒梅。民生国计终谁属,不到成功誓不回。”1961年,马礼堂因给彭德怀元帅治病,被诬陷为黑线人物,第四次被捕入狱,直到“文革”开始,被做为专政对象遣返回乡。他一边接受批斗和监督,一边行医治病,为人民解除痛苦,并亲笔写了“精研医术为乡里;潜心岐黄送瘟神”的对联悬于住室。由于他医术精明,就医者络绎不绝,多者日达百余人。后来,南到昆明市,北至满州里,不少人也都慕名前来,并对他的医术和服务态度交口称赞。马礼堂潜心医术,硕果累累,他从少年开始,在习文修武之余,就随其族祖学中医。
目录
概述
武术名家
简介
履历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