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森(1938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号忘山,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和美术教育家。他曾任
中国工艺集团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05年5月25日生于
广州市,名应能,乳名阿能。父亲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名西餐厨师。生长于广州手工业区,其中金属工艺、牙雕、玉器等传统工艺美术较为发达。
1921年考入广州市圣心中学,这是一所
法国教会学校。每日步行上学,早晚两餐,中午留连于手工艺作坊,较早的接触了红木家具、贝雕、牙雕、玉器等多种
工艺美术,并懂得了许多制作工艺。
1922年与麦君瑞合作设计制造了一只竹壳船,船中的锅炉蒸汽机等均为
郑可制作,这可以算作是其第一件作品。喜爱音乐,是圣心中学乐队的
萨克管手。同年,拜
广州市牙雕艺人潘亮为师,学习象牙雕刻。
1924年与郑厚湖(志声)、罗广洪共同发起创办“中华音乐会”,以广州维新路的一个大茶馆为会址,参加的人约有30多人,冼星海也在其中。同期还常去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经私塾同学伍千里介绍认识了
李桦(后曾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系统自学。
1925年
孙中山逝世后,他曾用照相腐蚀法制作金属纪念章,并在中华书局广州分局售卖。同年,考入广州工业专科学校,学习了一年机械,这奠定了他后来从事金属工艺制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他还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学习法文。
1927年通过中山大学签证去法国勤工俭学,乘船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到
里昂中法大学。同行四人均为中山大学的学生:郑厚湖(志声)学音乐,陈节坚学哲学,李子翔学水利,黄士辉学
农学。签证填表时改名为郑可。不久后去哥伦诺布学习法文。
1928年5月转入哥伦诺布美术职业中学,学习绘画基础(素描、构图、色彩、临摹、写生)、家具木雕、
建筑雕塑等课程。老师为贝利。
1929年夏,去巴黎勤工俭学。
1930年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著名雕塑家
弗朗索瓦·布歇。同时,在巴黎市立装饰美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染织、陶瓷、玻璃工艺、金属工艺等等。老师是巴黎染织学会主席弗路。此时,在夜校和私人画室继续绘画基础的学习。
1931年春,其为同学
廖新学和另一个意大利人雕塑的两件人物半身
塑像获
法国沙龙奖。
3月与
常书鸿共同起草拟定“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之名,4月学会正式成立,任第一届展览股股长。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原军需处处长找到郑可,要他学习室内装饰,并供给以生活费。当时
十九路军供给中国留法学生生活费的共有三人,即郑可、冼星海和马思聪(后曾任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目的是回国后在十九路军将要兴办的大学内任教。
1934年初,十九路军在
福建省失败,主要领导人撤入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夏,
郑可学成回到
广州市,任勷勤大学建筑系教授,教室内设计,并在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兼教素描课。
同年,与
李桦共同主持《现代版画》的编辑出版工作,十八期《现代版画》中约有十期的书籍装帧是他设计的。
设计了广州、香港的几个大厦、剧场、乐园、舞厅的建筑装饰,其中以
爱群大厦、百乐门舞厅最为著名。
1935、1936年在广州大维路举办了两次个人作品展,一次以
浮雕和圆雕人像为主,一次以陶瓷雕塑为主,其中大部分作品具有实用功能。部分作品曾在《良友》画刊上发表。
再度赴法,参加以“艺术与生活”为主题的
世界博览会,并对
包豪斯体系进行深入考察。
1937年回国途中
广州战役,留法同学张汝器留其在
新加坡的一家家具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参与新加坡大酒店的室内设计。
同年,结识了爱国华侨
陈嘉庚。为支援国内抗战募捐,设计了
大型浮雕,送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铸造(此作品后因香港失陷而没有铸成)。
1938年迁居香港,创办“郑可美术供应厂”。
1942年香港失陷,经伍千里介绍去往广西柳州,在
中国国民党将领
张发奎处成立“郑可工作室”,学生有
高永坚(后曾任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尹积昌(后曾任广州雕塑创作室主任),许家先(美国
新泽西州美术学院教授)。曾为张发奎
塑像,并设计铸造了“光复桂南纪念碑”(铸铜)。
柳州市失陷后辗转逃至湘桂边界的
象州县,自制“红娘”牌香烟度日。
1945年回到
广州市,参加“黄土展览”。不久,受
十九路军旧部和民革中央的委托,去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办了几个工厂。同时,与早在
法国时就已经认识的何香凝联系频繁。
此间,与留居香港的
张光宇、
黄苗子、
郁风、
叶浅予、
廖冰兄、
丁聪、
黄永玉等艺术家交往甚密。
1950年5月随第一批“港澳同胞回国观光团”回大陆参观,廖承志邀请他回国参加建设,并给予具体安排。
1951年下半年,他带着在香港的机器、工人和家眷回到祖国,定居北京,主持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美术工厂的工作。
1952年调入
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授,讲授雕塑和素描等课程。
同年,主持新侨饭店的室内装饰的设计与制作,并设计雕塑与成套餐具。
1956年参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建立,并转入任教授。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
右派,下放到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此期间,他和
郭效儒等人共同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
工艺美术生产相结合,创造了“电动磨玉”、“超声波雕刻玉器”、“电成型”、“
石蜡铸造”、“旋压成型”、“滚胎成型”等新工艺。
1958年初,调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李葆年共同主持陶瓷雕塑专业的教学工作,学生有何宝森、申勇等。
此后,还曾担任过玻璃工艺、工业产品设计、装饰雕塑、金属工艺、金银币纸币设计等专业的教学。
1961年对现代工艺美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许多教案和文章,并起草了“现代工艺设计教学纲要”与“成立现代工艺系的建议书”。自费请人合译外国现代工艺设计理论著作,如《现代设计》、《现代工艺简史》、《工业设计总论》、《设计教育》、《美国美术中心学校的设计教育》等,共一百多万字。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国内对现代设计认识的局限,这些译著和他自己撰写的文章均未能发表。
1962年陶瓷雕塑专业撤消。
1970年下放到
石家庄市部队农场,期间画了大量的素描。
1971年在
邯郸市利用花釉设计制作了一大批陶瓷制品。
1978年9月主持78级装饰雕塑班的教学。
同年,“郑可工作室”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
1979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有张、陆盛章、杜宏宇、任世民。
担任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科学的春天》的艺术顾问,指导
陶瓷壁画的烧制工艺。
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
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我是党的人啦》。
1982年7月7日只身一人前往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阿兰杰洛瓦茨,参加“大理石和声音”学会举办的
中国艺术节,创作了两件作品:陶雕“钟馗”和一座喷水池。
南斯拉夫报刊曾发表专文对其进行评论。
同年,发明了烧陶新工艺“麻布造型法”。
1984年主持“金属工艺大专班”的教学工作。
与何宝森、
吴少湘共同设计
淄博市纪念碑——大型煅铜
金属雕塑“奔马”。
主持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金属模具培训班”的教学工作。
1985年装饰艺术系成立五个工作室,第四工作室为“郑可工作室”。
主持“造币班”的教学工作。
1987年9月22日因
心肌梗死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介绍
男,1938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教授。
中国民主同盟。1962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
中国工艺集团雕塑专业委员会曾任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老教授团负责人,1970年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创办工人美术训练班,填补了当时
美术教育空白,其事绩载入《80年北京文艺年鉴》,1985年创办《民办北京艺术大学》、《民办北京民族大学》美术系,分别任校长、系主任,在首都成人教育上做出贡献。80年代于中央工艺美院开创装饰雕塑、金属雕刻、首饰设计新学科,为国内外培养研究生、留学生。多年从事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研究,曾参与了《香港天坛大佛》的投标设计,亲手为日本东京八王寺创作的《牛头明王》铸铜佛像深受赞誉。90年代专门研究
中国画之中西结合,创"光墨画"法,参加了1994、1995、1996、1997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注目。近年为日本东京明星保育园总《弥勒百字图》壁画,为中南海紫光阁设计《彩陶艺术》壁画为
乐亭县"
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创作"李大钊雕像"受到好评。学术论文有《论装饰画的形式美》、《装饰雕塑》、《首饰与美》。1999年荣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世界杰出人士雕塑大师金龙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