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锡晋(1847年—1912年),生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年),字桐卿,江苏无锡人,
清代官吏。父文源,阖门殉粤难,积尸满井。乱平,锡晋拾亲骨,沥血取验,誓奉遗训力行善。光绪初,闻豫、晋灾,始募义赈。十四年,以恩贡授安东县教谕。时淮、徐、海大水,锡晋棹小舟往赈,忧劳甚,须发为白。明年,安东涝,益募金赈之。冬,复赈
山东省沿海诸郡灾,为置常平仓。
人物介绍
二十六年,
两宫西狩,
渭河平原大饥,人相食,锡晋金四十万往赈,历二州八县,艰困不少阻。灾区广,赈款且匮,乃单车诣行在,请於
大学士王文韶,得二十万金益之。事竣,返安东。坐劾安东知县贪残,同落职。
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等奏复锡晋官,改长洲,后以输金助赈保
道员。三十二年,湘中灾,官绅复以赈事嘱。秋,淮浦被水,流民数十万汹聚,喻遣勿散,咸曰:“有司行赈不足恃,必得
李渊。”时锡晋卧病,犹强扶而至,众见其来,曰:“吾生矣!”乃各还归待赈,遂以无事。
宣统三年,方筹赈江、皖,而武昌变起。锡晋忧愤,病日剧,越岁卒。锡晋治赈,自乙亥至辛亥,凡三十有七年,其赈地为行省八:
山西省、
河南省、
江苏省、
山东省以及
陕西省、
湖南省,东至
吉林省,西至
甘肃省;其赈款过百万以上。义赈之远且久,无过锡晋。殁后众思其德,受赈各省咸请立祠祀之。唐锡晋临终前说了一番话,表其“一生尽赈务”无愧父命,末了又示遗憾,“救一人即救一家,救一家即救一国之贫弱,此予所欲为而未及为,须汝辈志之。”他视救灾如救国的夙愿必不能在当时竟,然而知识阶层坚忍报国的品格却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
文学诗作
唐锡晋脾气急躁,情感丰沛,常将感情化入诗句。在义赈队伍登山攀崖寻不见人迹,却在豺犬洞穴中发现人骸时,他曾激愤地写道:“诸君莫怨风霜苦,百万灾黎待此行。”以告诫
属下人命关天,赈务急迫不可懈怠。
唐锡晋《赈涟杂咏》
“秋来一雨动经旬,水灌城闉浪拍津。桥外绿波平雁齿,屋边碧涨蹙鱼鳞。室庐半作河中,禾稼全成水上萍。太息催科诸长吏,还将租赋病灾民。”
诗中描绘1899年,
涟水县顿成泽国的悲惨景象,流露出唐锡晋对受灾人民的同情,对不顾灾民死活依旧横征暴敛的
清代官吏的愤懑!
他还用诗记录查赈所见:“轻车简从出郊圻,历遍茅檐与枳篱。露半筐茅有脊,迎风一路树无皮。千般鹄面窥门早,百结鹑衣出户迟。更有不堪倾听处,编芦将裹未埋尸。”
《赈沂南旋留别杨卓斋太守及郡幕诸君》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土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安全。”
所受表彰
1919年,唐锡晋专祠落成。专祠位于
惠山之麓,宝善桥畔,是惠山祠堂群中的重要祠堂之一。
其时,能建专祠者,须获政府恩准,后例行官祭仪式,享受官府编银。
清代无锡以文人身份入专祠的,仅唐锡晋一人。这也是继清廷为彰其赈灾业绩,授予“
道员加二品”衔后,
北洋政府对他的隆重褒奖。
唐锡晋专祠首次祭典仪式于1919年
清明节举行。
聂氏宗祠周围悬挂曾任大总统
黎元洪、副总统
徐世昌、
曹锟、
段祺瑞、
冯国璋以及
蔡元培、
曹汝霖、
阎锡山、
齐燮元、王辑唐、张文藻等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题写的匾额22块,挽联、颂词、赞文246幅。祠中铸立着三方石碑,分别是由
内阁国务卿徐世昌撰写的“墓碑铭”,由清末民初大文学家、书画家
林纾撰写的“庙碑文”,和由
国史馆总
屠寄撰写的“祠堂记”。
唐锡晋之子
唐宗愈曾是父亲从事义赈事业的重要臂膀,曾在政界、金融界、司法界任过多职,上通近代史风云人物
盛宣怀,下达江南一带的中小商人,为义赈带去了丰富的社会资源。父亲去世后,唐宗愈联合志同道合者,在北京成立以唐锡晋本名唐孝惠命名的“孝惠学社”,尊家父宣扬的“义赈学说”为社旨,立下严格规约和章程,设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继续发扬唐锡晋行善入微的义赈作风。
放赈规章
唐宗愈尊家父“义赈学说”为社旨,结合西洋、
日本宪政经验,严格规约章程,设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继续发扬唐锡晋行善入微的义赈作风。
唐宗愈出任
中原地区义赈会长、唐宗郭出任秘书长。
李豫愈、唐宗郭把这些规章都编撰成书,作为律已和教育后代的准则。
《唐锡晋查赈规章》:
一、誓神以坚其心。凡能自备资斧出任查户者,类皆心怀恻隐者也。然或混淆于吏胥,蛊惑于董保,将有不能坚持初心者,或始勤而中怠,或始滥而终遗,悚以维神降鉴之思,庶隐慑其衷而始终克一。
二、合查以同其眼。境异菀枯,情殊厚薄,有此视为当赈,而彼视之以为不当赈。有彼视之以为可赈,而此视之以为不应赈者。故分查之先,必先合查一二日,以同其眼,庶免偏厚偏枯之弊。
三、严厘剔以杜冒滥。多剔以尚可敷衍一家,即多给一非赈不生之户。故复查之际,查看其栏栅有无牲畜,瓶盎有无储蓄,斧所余何食,床榻所拥何衣,必如马长卿家徒四壁,
陶渊明瓢屡空,方为应赈之户。并须区别其家人面色是肥泽?是浮肿?是瘦挺?是枯瘠?是病废?以决去取。
四、勤搜访以防遗漏。凡困穷无告颠连待毙之人,皆董保所攒眉蹙额而不与为缘者也,或情疏而弃置,或地僻而遗忘,然彼保甲册所不及载,正我散赈册所不忍弃,故复查之际必遍访绅耆,周巡偏僻,苟有一二得则生,不得则死之贫户,即不惮数里十数里之行,须知我不远千里而亲临灾区者,正为此辈,慎勿错过。
五、却供应以绝干求。查户之人,一肩行李,卧具食物皆备,取之在我,无求于人,义赈必如是者。诚恐受人之供应而生循庇,因循庇而容冒滥,因冒滥而致遗漏也,故一切馈遗概行屏却。
六、惜刻以期迅速。查一家即一家生,查百家即百家生,一日多查一家,十日即多查百家,故查户之人向明即起,黎明即食,逮明即行,向晦方息,旦晚两餐,当午每不及食,即以馒头
鸡蛋疗饥,
大禹圣人尚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此
东晋陶士行语也,当与诸君共勉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