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坦克
德国1930年代研制的中型坦克
三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Ⅲ),被誉为“闪电刀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生产的一种中型坦克,为纳粹德国“闪电战”初期成功做出重要贡献,于1937年至1943年间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三号坦克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战争的推进,三号坦克的多种改进型和变型车相继问世,以适应不同的战场需求。生产厂商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秘密设计了装备37毫米炮的“轻型拖拉机”,实为规避《凡尔赛和约》坦克禁令的伪装。1933年底,德军召开秘密会议,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WaPrw6)与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代表齐聚,专门商讨新坦克炮塔的设计人选,底盘设计则不在议程之内。1934年1月,德军装备部召开会议讨论未来轻型坦克和步兵坦克(即中型坦克)需求问题。1935年,德国装甲兵创始人海因茨·古德里安在“装甲部队构想”中,提出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车型,即第一种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坦克,第二种为火力支援坦克。1936年,戴姆勒-奔驰公司成功设计制造出德国第一辆代号ZW的三号中型坦克原型车,并且在1937年的样车测试中战胜其他竞争对手,获得了德国军方的最终生产订单。三号坦克是德军前期闪电战的主力,总共生产了5688辆。
三号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独立扭杆悬挂的坦克。早期的三号坦克安装一台250匹马力“迈巴赫”HL108TR型v16发动机缸汽油发动机,中后期则换装为动力更强的320匹马力HL120TR型V12缸汽油发动机。三号坦克全车长5.38米,宽2.91米,高2.50米。战斗全重19.5吨-20.3吨。早期的3号坦克采用15毫米厚的高强度轧制装甲板,顶部和底部装甲厚度分别为10毫米和5毫米。之后将其厚度增强至30毫米。主要武器是37毫米主炮,后期火力不足,全部换装50毫米主炮。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政府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发展和生产坦克。20世纪20年代末期,德国最早设计的坦克之一是装备了37毫米主炮的“轻型拖拉机”(Leichttraktor)。这里的“拖拉机”一词是试图欺骗西方盟国对其实际用途的误解。然而,在1930年,这些“轻型拖拉机”被运送到靠近喀山(当时位于苏联,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当时合作进行武器开发)的一个设施进行各种实地试验。两年后,这些坦克被送回德国进行大修,之后它们被用于测试未来的装备并评估坦克使用的不同战术。它们被赠送给奥尔登堡附近的坦克炮术学校。尽管对后来的设计影响不大,但“轻型拖拉机”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使德国武器制造商在坦克设计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德国联邦国防军开始引入装备机关枪的“农业拖拉机”(La.S.,后来被称为PanzerI)坦克以及后来装备20毫米炮的二号坦克时,人们认为需要一种防护更好、装备更强大主炮的坦克设计。根据Inspektorat 6(机械化监察局)的军事装甲战略,这种车辆的主要目的是与敌方坦克交战。在开发这种车辆的过程中,第一步是于1933年底举行的一次秘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WaPrw6)、克虏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代表们聚在一起,讨论谁将参与新车辆炮塔的设计,但不涉及整体底盘设计。
1934年1月德军装备部召开会议讨论未来轻型坦克和步兵坦克(即中型坦克)需求问题,德国摩托化部队的代表们参加了会议。1935年,德国装甲兵创始人海因茨·古德里安在“装甲部队构想”中,提出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车型,即第一种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坦克,第二种为火力支援坦克。前者装1门高速反坦克炮,后者装大口径火炮,可发射杀伤爆破高爆弹。根据这一观念,古德里安要求陆军部草拟开发一种最大重量为24吨(会上根据欧洲桥梁承重极限的数据,确定新型坦克的最大重量不超过24吨),以及最高行进速度为35公里/小时的中型坦克,并打算将之作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力坦克,以用做摧毁敌方坦克。
同年1月,陆军武器署提出了由三号与四号两种坦克搭配组成装甲部队,前者作为主力,而后者则定位为支援型坦克。而“主力坦克”即由三号坦克来充当。为了应付调查,三号坦克最初被称为ZW。
研制历程
1933年末,一场秘而不宣的会议标志着这款坦克研发的开端。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WaPrw6)、克虏伯及戴姆勒-奔驰的代表齐聚一堂,专门商讨新坦克炮塔的设计人选。
这四家公司根据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提出的技术要求建造车辆。这些要求包括最高时速至少达到40公里/小时,以及使用迈巴赫HL100发动机、SSG75变速器和威尔逊式转向系统。各公司被要求在1934年6月之前提交首批图纸和方案。在公司提交设计方案后,德国陆军第六武器测试局签发了首批生产合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负责生产两个底盘,而MAN公司则获得了一个底盘的订单。克虏伯公司获得了生产两个炮塔的合同,而莱茵金属则获得了一个炮塔的合同。
在库默斯多夫和乌尔姆对每个底盘和炮塔设计进行了一系列评估后,克虏伯的炮塔设计和戴姆勒-奔驰的底盘设计被认为是最令人满意的。克虏伯甚至制作了几种不同的炮塔设计,采用两名乘员而不是三名,因为机械化监察局和第六武器测试局曾一度考虑为该车辆采用双人炮塔。1936年1月22日,克虏伯公司收到第六武器测试局的梅杰·奥尔布里奇博士的通知,告知其将获得生产5个炮塔的合同。德意志优质钢铁厂将为克虏伯提供额外组件,用于组装另外5个炮塔。在完成首批三号坦克的炮塔设计后,克虏伯的工程师们将继续开发和测试不同的想法和设计,直到1939年。虽然莱茵金属设计的炮塔将被建造并在一辆三号坦克底盘上进行测试,但它并未被采用服役。
随后,德国工业界的佼佼者——戴姆勒-奔驰公司、克虏伯公司、MAN公司以及莱茵金属公司纷纷响应号召,投入资源研发符合要求的试验型坦克。经过1936年至1937年间的严格测试与评估,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设计方案凭借其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定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新锐力量。
生产历程
1937-1938年德国工厂生产了数量不多的三号坦克用于训练,1937年5月,戴姆勒-奔驰公司制造出第一辆三号A型战斗坦克。其后分多批次生产,一边生产,一边对火炮、炮塔、车体和其他部件进行改进,先后生产出12种三号战斗坦克。其中A、B、C、D四种型号都属于试验型,生产量很少。1939年德国开始生产E型,E型是正式装备部队的初生产型。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军才装备了98辆三号坦克和196辆四号坦克用于作战。从法国战役开始(1939-1940年),共有435辆三号F型坦克参加作战,从三号D型坦克开始后续的坦克都加强了正面的装甲防护。在使用过程中,德军发现37毫米火炮和50毫米短身管炮的穿甲性能不足,尤其是遇到法军装备的CharB2重型坦克时,德军往往要依靠88毫米高射炮才能将其击毁。
为准备实施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联邦国防军还对三号坦克进行了潜渡改装。在对车体进行密封处理后,坦克的顶部接出一根通气软管,与在海面上的舰船相连。德军设计改进的这种潜渡坦克可在7.5米深的水下进行潜渡。从1940年12月起,德军开始升级火炮,将37毫米炮升级为50毫米炮。到1941年,德国又发展了F、G、H型战斗坦克。1941年到1943年之间,三号战斗坦克又增加了4种型号,即J、L、M、N型。J型在以上12种型号中的生产量是最大的。分两批一共生产了3000余辆。在1941年夏天,遭遇苏联红军的T-34坦克后,德军继续将剩余的37毫米KWK36L/45(身管为口径的45倍)及50毫米KWK38L/42火炮升级为50毫米KWK39L/60火炮。但战场上长矛和盾牌的较量永远不会停止,在三号坦克系列的最后一个版本N型上,德国人将50毫米炮升级成751eb毫米KWK37L/24型短身管火炮(这也是四号坦克早期型号使用过的火炮),它的用途是保卫虎式坦克不被敌人的步兵袭扰。
同时,该坦克从1941年12月生产的坦克开始,主炮变更为了60倍口径长炮身50毫米火炮,一共生产了2616辆。L型(653辆)与M型(250辆)为J型的改良版,将间隙装甲(炮塔前部以及驾驶室前部)标准化,并废止了炮塔和车体的小舱门(L型),并导入了深水渡涉装置和烟幕展开装置等(M型)。到1942年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地位颠倒了过来,三号作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四号坦克因拥有75毫米KWK40L/48型火炮而成为德军装备的主力中型坦克,作为装甲部队进攻力量使用。这样,在德军坦克产量排行榜上,四号坦克排第一,三号坦克排第二。三号坦克也被改装成其他各种运输工具,如三号突击炮(StuGⅢ)、指挥坦克、喷火坦克(在主炮位置上配备火焰喷射装置)、火炮射击侦察车装甲抢救车等。
到1945年,各种型号的三号坦克大约生产了6000辆。三号坦克中第一次将50毫米火炮作为标准装备的是G型,共产出600辆。接下来的H型使用了后部容积扩大的新型炮塔,并在生产时装备了3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除此之外该型号还在行走装置方面做了小修改,并变更了变速器,一共生产了308辆。接下来的J型成为之后型号的基准,将炮塔、车体的装甲都强化到50毫米的同时,也对各部位的设计进行了微小的变更。
装备历程
1939年,三号坦克装备部队。同年9月,德军波兰战役时首次参战,共使用了87辆。1940年5月,德军装甲兵横扫西欧时,共投入329辆三号坦克。到1941年约有1500辆三号坦克装备了部队,并在苏德战争初期的作战行动中有良好的表现。后来在北非的战斗中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1943年下半年以前它一直是德军活跃在各战线的主力装备。但后来证明它对付不了苏联红军T34重型坦克和KV坦克,其主力地位被四号坦克所取代。三号坦克一直使用到1945年。该型坦克还输出到匈牙利罗马尼亚轴心国的军队中。
基本设计
车体结构
三号坦克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和无线电员兼前机枪手。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前面和左侧各有1个观察窗,上方还设有双目望远镜。无线电员在车体右侧,其前面装有1挺7.92毫米机关枪,右侧装有天线,车内安装有无线电台和车内通话系统。炮塔位于车体中央,手摇操纵,可旋转360度。车长、炮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炮塔上有1个突出的指挥塔,可供车长进行周视观察。炮塔两侧设有乘员进出舱门,舱门上有1个小型观察窗。炮塔上安装有1门火炮和1~2挺7.92毫米并列机枪。火炮防盾有内装式和外装式两种。三号坦克系列在不同的车型上安装的火炮有所不同:A、B、C、D型和早期E型安装37毫米火炮;后期E型和早期J型安装50毫米短身管火炮;F、G、H、后期J、L、M等型安装50毫米长身管火炮;N型装备1门75毫米短身管火炮。L型是第一种在指挥塔上安装高射机枪的坦克。炮塔内设有弹药储藏柜,全车携带的炮弹和机关枪弹也各有不同。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是1台“迈巴赫”V型12缸水冷式汽油机。传动装置与二号坦克相同。变速器在车体前部,有10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在车体前部上方设有检修舱口,驾驶员和无线电员也可由此口出入。车体两侧有乘员逃生舱口(L和M型取消)。行动装置采用独立的扭杆弹簧悬挂装置,每侧有6个负重轮、1个前置主动轮、1个后置诱导轮和3个托带轮。负重轮上安装有阻尼器。车体和炮塔均为均质钢装甲焊接结构,装甲厚度为10~50毫米。制造的最后200辆N型坦克均安装了侧裙板。
动力系统
发动机
三号坦克早期使用的是水冷式迈巴赫HL108TR发动机,它在2800转/分时可产生250马力。三号坦克a型的最高时速为35公里/小时(越野时速为10-12公里/小时),作战半径为165公里,越野作战半径为95公里。发动机通过三个橡胶衬套固定在原位。
300升(部分资料为250升)的燃油负载储存在发动机舱内散热器下方的两个油箱中。为避免意外火灾,这些油箱装有防火墙。三号坦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两个散热器和风扇组成,它们位于发动机两侧。进气口位于发动机舱后部的两侧,还有额外的进气口位于发动机舱的顶部。
传动系统
三号坦克a型配备有SFG75型五速(和一档倒档)变速器。变速箱通过一根穿过战斗室底部的传动轴发动机相连。三号坦克的转向机构固定在车身上,并与两个最终传动装置相连,这两个传动装置也固定在车身外侧。发动机舱内装有一台12V博世公司发电机,其主要作用是为两个12V瓦尔塔蓄电池电池提供电力,而这两个电池是电动启动马达所必需的,用于启动主发动机。中后期则换装为动力更强的320马力HL120TR型V12缸汽油发动机。
行走机构
三号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独立扭杆悬挂的坦克。它的特点是动行程很大,结构简单,占用车体空间很少,扭杆平铺在车体底部即可,弹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好。大大减轻了坦克在不平路面行驶时的颠簸程度。三号坦克a型的悬挂系统由每侧五个大型负重轮组成。这些负重轮通过安装在箱形组件上的扭力轴和螺旋弹簧进行悬挂。首批三号坦克每侧仅使用两个托带轮。在车辆前部有两个驱动链轮(各有21个齿),在车体后部有两个带有可调曲柄臂惰轮。初期生产的三号坦克所使用的履带宽度为360毫米,并通过销钉连接。该车的离地间隙为35厘米。为了提高在复杂地形上的通过性,每条履带链节上都装有抓地杆。在前部驱动链轮中间,增加了一个1厘米高的齿。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履带导向器,但更重要的是,防止在泥泞地形中行驶时履带弹起。
武器系统
三号坦克的炮实际上是德国标准步兵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的略微改进版。它被选为这款坦克的主要武器,主要是由于标准化和后勤方面的原因;其弹药和备件可以轻松获得,且数量庞大。在研发过程中,德国人清楚地意识到这款炮将来可能会过时。因此,他们故意将炮塔环的直径做得稍大一些,以便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更大口径的炮。这一决定是基于不同军事组织之间的激烈争论,即主张使用37毫米炮的军械局和炮兵监察局,与支持使用更大口径50毫米炮的大多数高级坦克军官之间的争论。基于上述原因,双方同意妥协,使用37毫米口径作为主武器。这门炮装有半自动步枪炮闩和垂直滑块,可使射速提高到每分钟20发。半自动炮闩通过自动弹出已使用的弹壳来提高射速。在装入第一发炮弹之前,需要先打开37毫米炮的炮闩,之后炮闩会自动关闭。主炮及其位于炮塔外部的复进机被一个钢套和一个偏转防护装置所覆盖。
这门炮的初速为762米/秒,使用标准穿甲弹时,可在500米距离上穿透48毫米厚的装甲(角度为0°)。该炮的射角范围为-10°至+20°。弹药载量为120发。三号坦克的早期版本主要配备了穿甲弹。除了主炮之外,三号坦克a型还配备了1~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机关枪,用于防御步兵。其中一挺机枪安装在车体的球形枪架上,由无线电操作员操作。三号坦克A型的球形枪架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可以分开安装机枪或完全打开,以便无线电操作员获得良好的视野。这挺机枪的左右旋转角度为20°,俯仰角度范围也为20°。在一些三号坦克A型上,最初的球形枪架被更换为更现代化的类型,这种类型后来也被用于三号坦克的其他版本。
其余两挺机枪与主炮同轴配置。如有需要,这两挺机枪的枪架可以与主炮枪架分离,并独立使用(类似于车体上的机枪)。MG34机关枪使用弹鼓供弹,总备弹量为4500发。
装甲防护
三号坦克a型的车体前装甲厚度在10到14.5毫米之间。侧面装甲为平板装甲,厚度为14.5毫米,顶部装甲(倾斜角度为85°至65°)为10毫米,而底部装甲仅为5毫米。前部上层结构装甲厚度为14.5毫米,倾斜角度为9°。乘员舱的垂直侧装甲为14.5毫米厚。
炮塔前装甲为16毫米(倾斜角度为15°),侧面和后面装甲为14.5毫米(倾斜角度为25°),顶部装甲为10毫米(倾斜角度为81°至91°)。炮塔前部的防盾是一块16毫米厚的圆形装甲板。指挥塔周围的装甲均为14.5毫米厚。这些装甲板采用无镍的均质轧制钢板制成。这辆坦克的薄装甲仅能提供有限的防护,主要能够抵御步枪口径的穿甲弹
从1938年8月起,几乎所有德国坦克都配备了烟幕弹发射装置(Nebelkerzenabwurfvorrichtung),该装置安装在车体后部。部分三号坦克a型也配备了这种系统。该装置内有五枚烟幕弹,由坦克指挥官通过有线系统激活。
性能参数
服役情况
1939年9月1日,德国装甲部队跨越了德波边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此时,德国新生产的98辆3号坦克全部被部署至战场,分别编入德军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装甲师。同年9月3日,德军装甲部队遭遇了波兰武装力量的首次有组织抵抗,波兰军队利用40毫米反坦克炮对德军坦克实施了突袭,导致数辆德国轻型坦克被摧毁。面对这一攻势,德军随即调整战术,利用3号坦克的机动性绕至波军侧翼及后方,发起反击。战斗持续至当日黄昏,德军成功俘获了两个波兰步兵营的士兵。这一行动展示了3号坦克在战场上的初步作战效能。在整个波兰战役期间,鉴于波兰军队的装备相对落后,德国3号坦克在战场上发挥了显著作用,取得了多场胜利。
1940年,纳粹德国装甲部队,其时已拥有350辆3号中型坦克,由海因茨·古德里安埃尔温·隆美尔等杰出指挥官统领,执行了对法国的入侵行动。部队穿越阿登森林,成功突破色当防线,随后占领阿布维尔,并最终实现了对敦刻尔克的合围。此次行动中,德军以惊人的速度在10天内推进了超过400公里,充分展示了“闪电战”战术的高效与威力。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启动,德军投入约1000辆3号坦克作为装甲集群核心力量,深入苏联领土。初期,这些坦克主要面对的是苏联红军庞大的T-26和BT-7轻型坦克集群,数量高达8000余辆。由于这些苏军坦克装甲薄弱,面对3号坦克配备的50毫米主炮时显得极为脆弱。加之苏军战术滞后与训练不足,3号坦克在初期战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3号坦克遭遇了苏军的T-34和KV系列坦克,其性能劣势逐渐显现,引发了所谓的“T34重型坦克危机”。3号坦克的火炮难以有效穿透T-34坦克的倾斜装甲,而T-34装备的76毫米坦克炮则能在500米距离内轻松击穿3号坦克的正面装甲,显示出明显的火力优势。
延伸型号
三号A型、B型、C型、D型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推出三号A型坦克,采用250马力迈巴赫发动机。但因其悬挂系统被德军视为不足,随后推出三号B型、C型、D型等改进型,采用不同悬挂方案。其中,D型还升级了指挥塔和装甲。然而,追求完美悬挂导致生产延迟。1939年波兰战役时,德军主要使用一号、二号坦克及少量三号坦克。共生产75辆初期型号,实战中显示装甲薄弱,很快面临淘汰。至1940年入侵法国前,约349辆新型三号坦克装备德军,重19吨,装备37/50毫米炮及机关枪,成员布局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流形式。
三号E型
三号E型坦克基于新的扭杆悬挂系统开发,该悬挂系统支持其独特的六个负重轮布局(每条履带侧各配置两个,总计24个负重轮)。波兰战役后的评估促使设计团队增强了坦克的装甲防护,所有主要结构面的装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有效提升了乘员与系统的防护能力。然而,装甲的增厚也导致坦克总重量增加至21吨。为应对这一变化,坦克配备了更新、更强大的迈巴赫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300马力。初期,坦克装备了37毫米Kw.K.36L/46.5系列主炮,但随后部分坦克被改装为搭载50毫米Kw.K.38L/42系列主炮。德国陆军军械局认可了这一设计,并批准了Pz.Kpf.W.Ausf.E的批量生产。从1938年至1939年间,共生产了96辆该型号坦克。
三号F型
三号F型是E型的一个略有修改但相似的版本,每条履带侧同样配置六个负重轮。F型的特点是采用了铸钢制动通风管和重新定位的前车体板上的最终传动装置。主要武器是37毫米Kw.K.36L/46.5系列主炮(后期改装为50毫米Kw.K.38L/42系列)。三号F型坦克从1939年末到1940年年中,共生产了435辆。在它们投入使用时,E型和F型都是入侵法国行动中首选的三号坦克。
三号G型
三号G型是在E型和F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号G型配备了一个全新的指挥官圆顶和一个经过改进的驾驶员观察窗。在现有的30毫米结构上增加了30毫米厚的钢板,从而大大提高了正面装甲防护能力,并引入了更强大的发动机来补偿增加的重量。新增的钢板效果如此显著,以至于它们被改装到了之前的E型和F型号上。主炮是50毫米Kw.K.38L/42系列,而第二挺7.92毫米同轴机关枪则从炮塔设计中移除。G型自1940年初至1941年共生产了600辆。三号G型坦克在入侵法国战中以有限的数量参战。
三号H型
三号H型配备了50毫米Kw.K38L/42主炮,共生产了308辆。1940年10月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41年4月。螺栓固定的装甲使总正面装甲厚度达到60毫米(固有的30毫米+螺栓固定的30毫米),更宽的履带有助于其增强抓地力。
三号J型
三号J型于1942年3月正式服役,这款坦克由多家工厂生产,基础装甲厚度统一为50毫米。为了增强其防护能力,德国人在坦克的主要正面装甲(包括炮盾)上额外加装了20毫米厚的装甲板。动力核心是一台300马力的迈巴赫HL120TRMV-12汽油水冷发动机。在公路上,三号J型的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25英里,但一旦离开公路,其速度就会显著下降至每小时12英里。续航能力方面,它在公路上的行驶距离可达85英里,而在越野条件下则减少到55英里。此外,为了提升性能,该坦克的车体被进一步加长。1941年,共生产了482辆三号J型坦克。随后,从1941年底至1942年中期,又生产了第二批共1,067辆三号J型坦克,这批坦克配备了更长且火力更猛的50毫米Kw.K.39L/60主炮。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火力,只要条件允许,之前生产的G、E、F型坦克也都被改装成了配备新型50毫米主炮的版本。
三号K型
三号K型是指挥坦克“装甲指挥车”(Panzerbefehlswagen)。这个版本虽然保留了完整的战斗装备,但采用了新的改进型炮塔
三号L型
三号L型与J型生产型号相似。三号L型配备了长管50毫米主炮,并在1942年中后期生产了653辆。除了原有的50毫米装甲外,还增加了20毫米螺栓固定装甲板。其作战重量约为24.2吨,几乎是初代三号坦克的两倍。为了满足希特勒战争所需的大量坦克,生产再次分散到德国多家工厂。三号L型也是首批使用间隔装甲裙以提高车体和炮塔侧面防护的三号坦克。在埃尔温·隆美尔北非战争中,三号L型坦克被投入使用。这些非洲战场的三号坦克在对抗英国早期装甲时表现出色。它们配备了热带套件,以在炎热干燥的沙漠气候中扩大作战能力,凭借其强大的火力优于较轻的盟军坦克,并通过速度优势超过了更大(更重)的盟军步兵坦克
三号M型
三号M型坦克成为了三号坦克系列的最后一个改装型号。这型坦克总重超过22吨,并配备了长管50毫米主炮。其他变化包括为实现一定的两栖能力而安装了深潜排气管。生产工作从1942年底持续到1943年初,共生产了约250辆。三号M型由一台迈巴赫HL120TRM12缸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产生300马力。其最高时速为每小时25英里,而续航里程则限制在110英里以内。坦克可涉水深度达2英尺8英寸,并能在坡度高达60%的地形上行驶。此外,该坦克还能攀爬高达2英尺的垂直障碍物,并跨越深达8英尺6英寸的壕沟
三号N型
随着三号坦克在战场上的效能逐渐减弱,三号N型坦克应运而生,它成为了提升该系列坦克火力对抗新型装甲的最后努力。设计师们试图为其安装一门长管75毫米炮并配备全新炮塔,但受限于底盘承重能力,这一尝试未能成功。最终,他们选择了安装一门低速75毫米Kw.K.L/24炮,这款炮虽与四号坦克上的主炮相同,但在实际效能上却略逊于之前配备的50毫米L/60炮。
从1942年6月开始,装备了新炮的三号N型坦克开始生产,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共有约700辆该型号坦克被投入德国军队使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德国军队还将之前生产的更先进的三号坦克型号(如J型、L型和M型)进行改装,加装了75毫米主炮,以延长其服役时间。
随着战争的深入,三号坦克逐渐从前线主战坦克的角色转变为支援更大、更强大的坦克(如六号重型坦克)的角色。尽管其生产在1943年8月停止,但三号坦克在德国军队中的战绩和传承却永载史册。到了1943年底,几乎所有前线三号坦克都被更先进的四号坦克所取代。然而,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阿纳姆战役中,仍然可以看到三号坦克的身影。
三号突击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于德军装甲和火力的不够用,德军以3号坦克的底盘为基础,改装出了没有炮塔的3号突击炮,并且大量生产,是德国二战时期装备最多的坦克类装甲车。在战斗中消灭了盟军坦克总数超过2万辆。
Su-76i
SU-76i是苏联在二战期间创新利用缴获的德国三号坦克底盘,结合苏联自身的火炮技术,于1943年初启动研发的一款突击炮。它装配了苏联特有的固定式战斗舱和F-34型76毫米主炮,从而诞生了SU-76i这一独特的变种。
总体评价
三号坦克在德军欧洲早期的侵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德国联邦国防军追求速度和压倒性战术的作战理念。随着坦克技术的不断进步,每款新坦克的出现都提高了战斗的激烈程度,三号坦克也不例外。它的大规模生产确保了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持续多年的存在,而其适应性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Military Factory评)
三号坦克是二战时德军第一种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方面达到平衡的坦克,因此成为德国闪电战时期的标志、在战争初期使用广泛。但战场经验证明了三号坦克的实力不如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因此三号坦克逐渐被强化后的四号坦克代替。(辽宁美术出版社图书《坦克》评)
德国坦克发展史中,有一款为纳粹德国“闪电战”初期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的坦克,它就是被誉为“闪电刀锋”的德国3号中型坦克。而它的生厂商就是大名鼎鼎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评)
参考资料
Panzerkampfwagen IIl Ausf.A (Sd.Kfz.141).The Online Tank Museum.2024-07-12
PzKpfw III Ausf. F.Tanks of World War Il.2024-07-12
Panzer III Ausf.F-N.The Online Tank Museum.2024-07-12
SdKfz 141 Panzer III.militaryfactory.2024-07-12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A (Sd.Kfz.141).The Online Tank Museum.2024-07-12
苏-76i.tanks-encyclopedia.com.2024-07-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生产历程
装备历程
基本设计
车体结构
动力系统
发动机
传动系统
行走机构
武器系统
装甲防护
性能参数
服役情况
延伸型号
三号A型、B型、C型、D型
三号E型
三号F型
三号G型
三号H型
三号J型
三号K型
三号L型
三号M型
三号N型
三号突击炮
Su-76i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