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芳村,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南鲁山镇下辖村,位于南鲁山镇南部,山东省最长
内陆河沂河流经村内,芝芳村原名(纸坊),因河流充沛,古时有多处
造纸作坊而得名,清末沿革为芝芳,以
唐姓为主,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
博沂公路经村内,村北有县著名的九龙泉终年泉水源源不断。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村北。
地理人口
唐氏宗族祠堂
祠堂简介请关注后期编辑
景观
沂源猿人遗址
1981年9月18日,沂源县文物普查人员在南鲁山镇芝芳村东北,骑子鞍山根,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后由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吕遵谔与
山东大学、
山东博物馆、
沂源县图书馆等单位组成发掘队发掘,又获
猿人颅骨1块,眉骨2块,牙齿8颗、
肱骨、股骨、
肋骨各1段及伴生动物骨骼化石10余种。经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等有关教授、专家鉴定,确系
旧石器时代的猿人遗骸,并且属于两个猿人以上的个体出土的古人类化石点。经国家有关单位命名为“
沂源猿人”又名“沂源人”。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在山东省博物馆保存。
九龙泉
位于芝芳村北,
沂河支流起点,泉水终年源源不断,泉水冬暖夏凉,泉旁有吕祖洞,山上有白龙一条长约6米,高越1.5米,山高而险峻,上有神像多处。
吕祖洞
吕洞宾 唐朝道士,后
道教奉为神仙。是“
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先人。宋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顾道教尊称他为“吕祖”。民间传说吕祖得道成仙后,云游四方,路过此地当时这里
瘟疫成灾,病死的人随处可见。吕祖就在此洞住下行医发药。不长时间就控制了瘟疫,治好了很多灾民百姓。后来他就到别处去了。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此洞塑了吕祖神像,称“吕祖老爷”。此洞取名“吕祖洞”,并立了庙会,流传至今。逢年正月十六日,从四面八方来到
吕洞宾仙洞焚香祷告人们,成千上万、人山人海,吕祖治病救人的大恩大德永远世代相传。
下崖洞
下崖洞为天然石洞,内有地下水,
沂源猿人住所,洞内冬暖夏凉。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
沂源县南鲁山镇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背山面水,环境优美。1981年9月18日,沂源文物普查组在此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后在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吕遵谔与
山东大学、省文化局、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掘,先后发掘出1块头盖骨、6颗牙齿、1块
肱骨、1块肋肌、2块眉骨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10余种。经
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教授、专家鉴定,确系
旧石器时代(
更新世中期,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与举世闻名的“
北京猿人”处于同一时代,并在考古史料
中将其命名为“
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也是
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沂源猿人”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样珍贵的发掘成果,在
山东省是第一次。在全国按古人类进化的年代来看,属第五位;按其分布来看,属第九个地区,填补我国
猿人地理分布的一个空白,对研究
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分布、古地理、古气候和东夷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山东唯一的
旧石器时代遗址——“
沂源猿人遗址”,现已成为研究人类学起源的重要科学基地。
地形地貌
芝芳村
沂源县的北部部,
淄博市最南端,属沂蒙山区,东经117°48'-118°31',北纬35°55'-36°23'。县域总面积1735.85平方公里。
芝芳村内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岩性、河流、气候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螳螂崮为群山之首,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中、低山和丘陵面积占99.3%,系纯山区。
芝芳村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等几种。海拔400-800米之间,
相对高度300米。其中,砂石低山分布于西南部和东部,山岭低缓,沟谷开阔,坡度在20°-30°之间,土质粗劣,砂砾含量高;青石低山,分布于南部和北部。山势陡峭,沟谷深,坡度在25°-35°之间,
土层10-40厘米。
沂河
沂河又名沂水,沂河主要发源于
大张庄镇东南部松山北麓大张庄河,另有发源于
徐家庄乡南部交岭北麓的徐家庄河和发源于大张庄镇西南部断路山的南岩河,三个源流注入
田庄水库,田庄水库以下称为沂河。其主要支流有螳螂河,饮马河,马庄河,杨家庄河,韩庄河,苗庄河,水北河,马泉河,红水河。流经
沂源县,
沂水县、
沂南县、
河东区、
兰山区、
罗庄区、苍山、
郯城县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
道口村入
江苏省境内,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坟河、
蒙河、
柳青河、
祊河、谏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立方米,河床最宽处1540米。
气候
芝芳村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mm。
历史沿革
沂源县
南鲁山镇 芝芳村原名[纸坊],因河水充沛,古时有多处
造纸作坊而得名,清末沿革为芝芳,以
唐姓为主,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
博沂公路经村内,村北有县著名的九龙泉终年泉水源源不断,著名
沂河流经村内,是
沂源猿人的骄傲..........
南门围子墙
芝芳南门围子墙始建于清朝时期,是先祖为阻挡外侵而修建的,它充分见证了清末民国初年先辈抗击于三黑。
刘桂棠等贼寇的事实依据,现存的围子墙不足二百米,南门城堡只有一角,其他部分已不存在.........
百年古槐
芝芳村古槐已有几百年历史,现存的古槐只有这棵。
风土人情
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此节源于
秦汉间,相传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太乙神”之说。从
破五节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各社区、村庄便组织各种文娱节目及杂耍,走村串乡开始演出,称作“玩十五”、“玩灯”。正月十三以前,主要是农村剧团及杂耍的串乡演出。
十四、十五、十六主要是乡村文娱节目进县城演出,主要节目有“跑荷花灯”、“闹海”、“耍龙灯”、“舞狮(也称
霸王鞭)”等。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沿街皆于门前悬挂灯笼,有“荷花灯”、“跑马灯”等各种造型的彩灯及宫灯,光彩夺目,争奇斗妍。繁华的十字路口或广场设灯会,备各种灯谜,供游人猜赏。各种游艺活动及灯会,以十五日为高潮,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到县城看“十五”。近年来,
元宵节除游艺活动外,还要燃放礼花。全城灯火辉煌、彩车如流、锣鼓喧天,人如海,歌如潮,呈现出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太平景象。
在人们欢天喜地闹元宵之际,依然还保留着为祖宗神灵“送灯”的古老习俗。人们在门前、坟墓地点上面灯、
胡萝卜灯,以此来寄托着人们对祖先的追念,也祈求着祖先保佑新一年的丰和居家的平安。
重要的民俗有:
1、乔迁温锅
某家新房竣工,需要迁居,先得找专人查一吉日,一大清早(多数于后半夜),四邻八舍、本家亲故都自动前来相助。桌椅板凳,箱笼厨柜,粮囤面缸,杈耙笤帚,锅碗瓢盆,衣帽被褥,鸡狗鹅鸭,乃至砖头瓦块都得要整理搬运。大家肩担手提,人抬车拉,搬到新居整理一番之后,即稍饮茶水,略事休息,各自回家。当天下午,帮助搬家的人又凑上酒肴,写上贺联,来到喜迁之家,或在屋内围桌而坐,或在院中绕案而踞,同主人一家共同喝杯老酒,吃顿便饭,表示祝贺。主家也做上几个
小菜,敬上几杯薄酒,表示诚挚的答谢。
“乔迁”来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
乔木”。后来人们用鸟儿由深谷飞到高大乔木的典故,喻人的迁居或升迁,而称作“乔迁之喜”。唐代诗人
张籍《赠殷山人》诗中有:“满堂虚左待,重目望乔迁”的诗句。祝贺乔迁的习俗在
唐朝已经形成。当地祝贺乔迁这一简朴、淳厚的民风充分表现出一家有事,众人相助的乡里亲情和人际关系。
人们搬进新居,即要另起炉灶吃饭,所以又称“温锅”。温锅之俗源于农村的“添囤”。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帮忙迁居变成了送钱送物,由简单招待变成了大吃大喝,由在家庭温锅变成到大酒店温锅,而且贺礼也越送越多。这种传统民俗也就失去原汁原味了。
2、祝寿
在农村,每逢老人的寿辰,儿、女、女婿、外甥、孙男、侄女等在头午就带上鸡、鱼、肉、蛋、
浒湾油面、点心、酒、烟、蔬菜等,聚到老人住处。一般由儿媳、女儿下厨,母亲帮炊,个别家庭还得由母亲掌勺,做下一桌比较丰盛的菜肴。然后,把老人让到正位,其他人依次落座。先由主持人简单地讲几句祝寿词,然后把第一道菜中的鸡头敬给老人,寿宴就正式开始。第二道菜上鱼,先由老人按住
鱼头,众人才能开吃。酒过三巡,由代表向老人敬酒双杯,也有的轮流把盏。因为老人高龄,不耐久坐,大都不等上全菜肴就吃饭离席,于是晚辈们就开怀畅饮,猜拳行令,吆五喝六,显示出一片欢畅兴旺气氛。
有的人家,小辈坐席,母亲烧汤燎水,一直喝到红日西沉,老母还未吃上午饭。等众人喝的东倒西歪,分头散去,老人还得拾掇这个摊子。更有的小辈进入醉态,拌嘴打架,动手动脚,以至于掀翻桌子,不欢而散。这哪是给父母拜寿,几乎是一场小小的劫难。所以有的老人到了自己生日之际,干脆躲出去不回家门。
城镇给老人拜寿,以前与农村大体相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宾馆酒楼设宴,边吃边喝,边谈边祝愿。有的要开卡拉OK,儿女们不时地为老人献歌祝福。还有的花钱到电视台为老人点歌点唱,以表达小辈的拳拳孝心。
特产
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属葫芦科特蔬菜品种。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名店
芝芳大锅全猪饭店、唐慎军十大碗、唐国富十大碗、唐慎水炒鸡店、马姐花园、唐家大骨、芝芳羊肉馆、乐万家连锁之弘泰超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