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绶(1891-1966年10月1日),字印甫,山西
五台县槐阴村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兵科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骑兵司令兼骑兵第1军军长、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
山西省政府第二行署主任。
赵承绶幼年随父课读,后入五台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1909年(
宣统元年),求学省城,就读于陆军小学,后入保定军官学校。1918年(民国7年)9月,于保定军校第五期骑科毕业,旋即加入
晋绥军。1928年(民国17年)10月,赵承绶兼任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所长,1936年(民国25年 )1月年冬,参与
绥远抗战,获颁二等
宝鼎勋章。1937年7月,赵承绶率领骑兵直捣察北的
商都县,
张北县等地,贺龙推荐其为晋西北抗战总指挥。1939年12月,赵承绶在
阎锡山的指令下制造“
晋西事变”,次年被山西新军和
八路军击溃后,脱离军职。1940年11月到1941年10月,阎锡山以日阎双方首先消除敌对行为,共同防共等达成协议,派赵承绶先后与
日本代表签订《汾阳协定》。1945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嘉奖抗战有功人员,赵承绶获
忠勤勋章;次年5月,再获
胜利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赵承绶在
晋中战役中被俘,
太原战役前要求入城商谈和平解放太原未果,战后协助解放军进行接收工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他为水利部参事。1953年,赵承绶担任北京捐献分会主任委员,积极带头捐献房产、现金、公债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冲击,10月1日病逝于北京。
赵承绶一生戎马,抗日战争前,他为文教事业奔走呼号,在家乡投资建设了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医院,并购置图书仪器,聘用优秀校长和教师管理教学。
解放战争时期,赵承绶自愿劝说
晋绥军的第八总队司令赵瑞起义。
大同市战役时,赵承绶又建议集中兵力攻打
太原市,迫使大同守城敌军放下了武器,保护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承绶,字印甫,
五台县槐荫村人。父赵长庚,字星西,前清附生,候铤训导,以教书为业。赵承绶幼年随父课读,后入五台县创办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学堂。
1909年(
宣统元年),赵承绶求学省城,就读于陆军小学。辛亥太原光复,赵承绶与同学续培梅、
王靖国等一起参加忻代宁公团,担任教练官。公团解散,继续求学,先入清河陆军中学,后考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晋军中成长时期
1918年(民国7年)9月,于保定军校第五期骑科毕业,旋即加入晋军,历任排、连、营长等职。
1927年(民国16年)6月北伐发动前,赵承绶升任新改编的国民革命军北方军第二师师长。北伐完成,晋军主力缩编为12个师,遂改任陆军第三十九师师长。北伐胜利,晋军占有了晋、冀、察、绥四省及平、津两市后,先后接管了散驻于绥、察的一些杂牌骑兵队伍。
得到
阎锡山的全力支持后,赵承绶就任第3集团军骑兵司令,设司令部于
大同市。1928年(民国17年)10月,第三集团军骑兵教练所设立,赵承绶兼任所长。经过整顿、并编、教练,
晋绥军骑兵规模初步形成,晋军之正式有骑兵序列由此开始。到
蒋阎冯大战时,赵承绶所属骑兵已经扩编为4个师。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晋军骑兵虽几经变动,扩编、缩编、整顿,但骑兵司令却一直为赵承绶所任,统领晋绥骑兵长达10年之久。
1936年(民国25年 )1月,赵承绶以战功获
国民政府四等
云麾勋章;同月25日,被国民政府授予
中将军衔。7月,获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念
勋章。11月,赵承绶获三等云麾勋章。是年冬,
绥远抗战爆发,其时,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经当时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晋绥骑兵整编为骑兵第一军,仍由赵承绶任军长,所属3个旅,整编为两个骑兵师,分驻
集宁区、武川、五原、临河一带。
抗日时期
1936年7月30日至8月4日,察北伪蒙西北防共自治军王道一部2000余人,以一部侵犯绥东
陶林县土牧尔台,被民众守备队击溃。其主力围攻
红格尔图,被傅作义军赵承绶部和内蒙正黄旗总管达密凌苏龙骑兵击退。
1936年(民国25年 )秋冬,日伪犯绥日亟,当傅作义将军获
阎锡山首肯抵抗日伪,与驻兵绥远的赵承绶及
王靖国等全力抗敌。
绥远抗战以胜利载入史册,赵承绶因绥远抗日有功,获颁二等
宝鼎勋章。绥战归来,他感慨系之,奋笔自题一联:“出征未遂男儿愿,班师犹恨
日本奴。”
1937年3月16日,
晋绥军为庆祝绥远抗战的胜利,在归绥小校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晋绥军骑兵总司令赵承绶和
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担任总指挥,受阅部队有袁庆曾部
国民军三个团,董其武旅三个团,一个
高射炮大队,两个骑兵团,一个
炮兵团,一队装甲车。
1937年7月,赵承绶率领骑兵直捣察北的
商都县,
张北县等地,后转战到哥岚、
五寨县,与八路军一二O师师长贺龙会晤。贺龙与他一见如故,推荐其为晋西北抗战总指挥。
抗战军兴,赵承绶出任骑兵第一军(此前骑一军番号曾一度取消)军长。1938年(民国27年 )初,赵承绶奉命率部由绥远撤回晋西北,驻守贵岚、
神池县、
宁武县,
静乐县一带。
1939年12月,
阎锡山命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决死队第二纵队进攻日军,使该部陷于日顽两面夹击的境地。第二纵队拒绝执行命令,阎锡山便宣布第二纵队为“叛军”,纠集
晋绥军6个军的兵力,袭击八路军后方医院,杀了
山西省隰县等6个县的民主政府和牺盟会干部以及八路军第115 师伤病员1000余人。同时,阎锡山命令晋绥军赵承绶部进攻晋西北抗日决死队和第115师第358旅,杀害共产党领导的军队600余人,绑架了1000余人。
沁水县、
阳城县、
晋城市、
浮山县等县抗日政权被摧毁,史称“
晋西事变”。
1940年1月11日至13日,山西新军和
八路军在晋西北击溃晋绥军赵承绶部,使后者被迫退向
晋西南。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力量得到明显加强。至此,中共在晋西北的斗争取得胜利。之后,赵承绶离开他一手组建起来的骑一军,脱离军职。自1941年(民国30年)起,先后担任民族革命同志会驻会高干、北区领导组主任、汾东领导组主任等职。
1940年11月, 赵承绶受
阎锡山在指派到
孝义市白壁关与
楠山秀吉谈判前,以‘亚洲同盟, 共同防共, 外交一致, 内政自理’为目的签订《汾阳协定》。
1941年3月,阎锡山又派代表赵承绶等与日军若松旅团达成协议,即日阎双方首先消除敌对行为,互相提携,共同防共;离(石) 军(渡) 公路以北地区对解放军的“防御进剿”由日军负责, 离军公路以南等地区由
晋绥军负责,必要时,双方可“实行会剿”。同年9月, 阎锡山再派赵承绶为代表与日军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司令官
田边盛武等在汾阳县谈判并签订了《日本军与晋绥军基本协定》 和《
停战协定》(总称为《汾城协定》) ,规定:日阎双方“停止一切敌对之战斗行动。本共存共荣之旨……首先铲除
共产主义之破坏而密切合作”等等。
1941年10月, 随着国际
法西斯主义势力甚嚣尘上,
阎锡山抗战思想更加动摇, 故加快私通
日本的步伐。为此,他派亲信赵承绶与日本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参谋长
楠山秀吉在太原进行关于履行《汾阳协定》细则的谈判,决定在太原、汾阳、
临汾市、
运城市等地设立“办事处”,作为他私通日本和辅助日伪政权的常设机关。同月, 阎锡山派赵承绶与日本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签订《日阎合作条款》, 规定双方交换物资的项目, 即阎方以
油桐、生漆、
桃仁等换取日方的纸张、西药和布匹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主力逐渐向大后方撤退,集中到西南、
西北。1945年8月10日,日本外务省通过中立国向
反法西斯同盟发出乞降照会,准备无条件投降。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阎锡山根据
蒋介石的命令,决定以第7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率部抢占上党地区。后来,因赵承绶赴
太原市与日军联系,组织开设前进指挥所,抢占
上党区地区的部队改由第19军军长
史泽波指挥。
1945年(民国三十三年)8月10日前后,阎锡山得悉
日本将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即派赵承绶到太原与日军头目商定:日军在原防区防堵共产党及
八路军并听候阎锡山受降;又派部队向太原挺进。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嘉奖抗战有功人员,赵承绶获
忠勤勋章;次年5月,再获
胜利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
1948年6月9日,徐向前发布
晋中战役命令,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
阎锡山的主力———赵承绶、原全福(留用侵华日军战犯)指挥的野战集团军,大部被解放军歼灭,赵承绶集团军总部及其三十三军、第十总队共一万多人退守到
小常村进行垂死挣扎。通往小常村的所有道路,用火炮、
机关枪严密地封锁着,并设置了鹿柴、铁刺网等障碍物。赵承绶所部在村外构筑了临时野战防御工事。
1948年7月16日,解放军下达了发起总攻的命令,在赵承绶总部执法队大院(今毕振生院)前展开了激战。由于赵承绶藏在执法队后面的小院里,经过前后夹击,并在执法队后面的小院里活抓了阎军野战集团军司令赵承绶,至此,敌军全部被歼。
1949年4月,赵承绶受解放军委托进入阎军六十九师二〇六团二营前线指挥部,要求入城商谈和平解放太原事宜。当时
阎锡山飞赴南京,
孙楚、
王靖国答以无人负责,拒其入城。在解放军总攻的前一天,他再次到
晋绥军前沿的一个团部,打电话给王靖国,劝他和孙楚等为全城军民着想,依傅作义先例,和平起义,复遭拒绝。4月24日解放军攻克
太原市。赵承绶随解放军进入太原城,协助进行接收工作。
晚年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他为水利部参事。1953年,阎锡山的旧军政人员在太原发起捐献运动时,他担任北京捐献分会主任委员,积极带头捐献房产、现金、公债等,他把在
大同市、太原等地的房产均捐给了国家,后来赵宅成了大同报社发行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冲击,10月1日病逝于北京。
人物影响
协助解放太原
晋中战役中
山西省保安副司令赵承绶被俘后,徐向前立即会见了他。经过徐向前勉励,赵承绶在解放
太原市战役开始后不久,以“争取阎军工作小组”组长的身份,带领包括
梁培璜在内的阎军起义和被俘将领,从
石家庄市奔赴太原前线。在徐向前和胡耀邦的指导下,“争取
晋绥军工作小组”积极开展对守城阎军的瓦解和争取工作。
助力起义统战
徐向前制定解放太原的作战方案期间,通过赵承绶等人的介绍,充分了解了太原守军的防御设施、装备技术、后勤供应以及防御作战特点。赵承绶等人经过解放军统战教育后,认清形势,对解放太原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广泛深入的统战工作下,
临汾战役、
晋中战役期间出现许多投诚起义的部队,极大瓦解了阎军心理,为两个多月后的解放太原战役提供了统战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对
晋绥军下层军官和士兵进行统战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对阎锡山集团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徐向前把在邯郸起义的高树勋、
临汾市战俘
梁培璜、
晋中市战俘赵承绶接来前线,配合对国军高级将领的统战工作,为解放军的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解放军对赵承绶等人的优待,也使赵瑞对共产党政策有一些了解和认识,为以后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1948年7月,赵瑞第八总队第二团团长张寿芳在东阳车站起义,这一事件对赵瑞震动很大。接着赵承绶和杨诚在小常起义投降,使赵瑞在
阎锡山阵营中极为孤立,受到严重歧视和排挤。赵瑞在解放军的政治攻势下,率其直属部队700余人起义。
福济社会
赵承绶一生戎马,抗日战争前,他为文教事业奔走呼号,在家乡投资建设了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医院,并购置图书仪器,聘用优秀校长和教师管理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赵承绶任中央水电参事,
山西省政协委员等职,先后把他在大同居住的户部角聚宝巷大院和大北街城隍庙前街大院献给国家。
人物作品
其一
出征实践男儿愿,抗敌班师誓灭倭。军纪严明多教练,骑兵劲旅勇挥戈。当时联共同朝敌,协手齐心要灭魔。连克诸城收失地,军心大振势摧峨。
其二
骠将雄威降烈马,征尘灭敌不离鞍。治军严训业基奠,除害为民黎庶安。建校家乡培学子,就医免费助伤残。农耕牧副其多赞,改善民生父母官。
人物评价
赵承绶在山西是个响当当的存在,积极抗战,并且有路子。(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
赵承绶豪爽不羁,性格豁达,胆大心细,遇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打仗充满血性,因此留下不少传奇。赵承绶倾心文化,广交朋友,因而有极广的人脉。(大同日报·文化周刊)
人物轶事
智编杂牌
北伐完成,
阎锡山从扩充实力起见,察、绥甫定,即委其第六军军长
傅存怀为骑兵司令,对杂牌骑兵进行改编。傅存怀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酿成了王英部一个骑兵旅拉走当了土匪的后果。于是,骑兵司令易人,赵承绶走马上任。骑兵科出身的赵承绶吸取傅存怀的教训,他就杂牌骑兵整编问题向阎锡山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第二,逐次编遣,由我斟酌用人;第三,创办一个教育机构,培养基层干部,以便逐步打入各骑兵队伍内部。
赵承绶所在教练所从培养基层干部、加强骑兵的正规化建设出发,分设两个军官队、5个军士队,先后共培养军官320名、军士630名。由赵承绶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批骑兵干部逐步被配备到关系复杂的杂牌骑兵中,通过他们赵承绶及时地了解各骑兵部队的动态和具体情况,因此编遣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初步奠定了晋绥军骑兵统一的基础。与此同时,赵承绶按
阎锡山规定的“不出事,编的越小越好”的原则,采取“培养基层、轮训中层、调配上层的办法,经两次并编,把这些骑兵缩编为4个旅12个团。”
献计破敌
1948年10月5日至16日,经11天激战,解放太原初期战斗初战告捷,
太原会战初期战斗胜利结束。由于解放太原初期小店等地战斗进行的比较顺利,使解放军对攻破太原城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为了避免冬季作战,
前敌委员会决定于10月17日发起太原战役中期作战。第7、第8、第13、第15纵队在晋中军区部队配合下,分别由南北两面迅猛地向东山要塞马庄、南坪头、黑驼、牛驼寨等守军发起攻击,但由于这次攻击基本还是采取平推战术,重点不明确,打不准要害,进攻连连受挫。在付出较大代价,取得局部成果和短暂胜利(牛驼寨得而复失)后,解放军暂时停止了进攻。面对失利,前委冷静思考,寻找打开
太原市外围缺口的钥匙。经过认真总结,深入分析,最终采纳了
晋绥军降将赵承绶(晋中战役阎军野战军总司令)和
梁培璜(
临汾战役阎军总司令)“攻太原必先取四大要点”的建议,决定以4个纵队(第7、第8、第13、第15纵队)分别包打最难攻克的牛驼寨、小窑头、山头、淖马四大要塞,实施“一剑封喉”行动。
人物故居
赵承绶故居位于大同城内西北隅大十字户部角聚宝巷内,是一处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名为“赵宅”。院落为三进三出,既有中式建筑的严谨,又有西式建筑的精美,是晋北少见的高规格、高等级大宅院。院落内,各处房舍的房脊为两出水的歇山顶,灰瓦滴水,龙头兽脊。室内地板用进口
比利时瓷砖铺砌,与北京段祺瑞总理府、南京的
南京总统府及
长春市的
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地面一模一样,据考证是当年从国外同一
轮船买进的货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阎锡山由
大连市飞抵
大同市后在“赵宅”居住,1932年
蒋介石及
宋美龄抵大同后也在此小憩。
冰心、郑振铎来同访问时,赵承绶也在“赵宅”招待了他们。在赵宅的东室保有赵承绶的许多文物,
打字机、温度计等。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