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蒿
桔梗目菊科植物
白苞蒿(学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别名珍珠花菜、鸭脚菜、甜菜子、四季菜、土酬菜,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气。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长卵形,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上部叶与苞片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头状花序排成密穗状圆锥花丛,花白色或浅黄色,全为管状。
白苞蒿生于林缘、林下、路旁、灌丛下、村庄周围湿地,或栽培,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至西部各地区。
白苞蒿含芳香油,成分有黄酮苷、酚类,还含氨基酸及香豆素等物质。全草入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作“奇蒿”(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用于治肝、肾疾病,近年也用于治血丝虫病。
形态特征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明显,侧根细而长,根状茎短,直径4-8(-15)毫米。
茎:茎通常单生,直立,稀2至少数集生,高50-150(-200)厘米,绿褐色或深褐色,纵棱稍明显,上半部具开展、纤细、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5-15(-25)厘米,茎、枝初时微有稀疏、白色的蛛丝状柔毛,后脱落无毛。
叶:叶薄纸质或纸质,上面初时有稀疏、不明显的腺毛状的短柔毛,背面初时微有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长卵形,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具长叶柄,花期叶多凋谢,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长5.5-12.5(-14.5)厘米,宽4.5-8.5(-12)厘米,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少深裂,每侧有裂片3-4(-5)枚,裂片或小裂片形状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常有细裂齿或锯齿或近全缘,中轴微有狭翅,叶柄长2-5厘米,两侧有时有小裂齿,基部具细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有小裂齿或锯齿。
花:头状花序长圆形,直径1.5-2.5(-3)毫米,无梗,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排成密穗状花序,在分枝上排成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端组成开展或略开展的复总状花序,稀为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背面无毛,外层总苞片略短小,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近倒卵状披针形雌花3-6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细长,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4-10朵,花冠管状,花药椭圆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花果期:8-11月。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产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河南省(南部)、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省区,陕西、甘肃及东部、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西南省区可分布在海拔3000米附近地区,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边缘、山谷等湿润或略为干燥地区。为亚洲亚热带与热带地区较为广布的种。
【国外分布】
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印度(东部)、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广州附近。
生长环境
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边缘、山谷等湿润或略为干燥地区。喜温暖,在土壤含水量为60%、38-45℃的高温下仍生长良好,表现出很强的耐高温能力,较耐低温,地下部分在中国南京地区短时-8至-5℃可露地越冬。短日照植物,在南京地区8月底现蕾,强光照与半阴环境都能适应,耐旱抗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繁殖方法
插育苗:根据定植时间,在温室大棚内全年均可进行。采用基质穴盘扦插育苗,基质按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混合均匀,灌满50孔穴盘,浇透水备用。选健壮母株,截取2-3节6-8厘米的茎作插穗,扦插于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中,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2。扦插后压实、浇透水保湿。棚室育苗由于温度高、光照强,需要采用60%-75%的遮阳网遮荫,保持温度20-25℃,空气湿度90%,基质湿度60%以上,1周即可扦插成活。扦插10天后,用三元复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长型肥料配制成1000倍营养液浇灌。每隔10天1次,促进幼苗生长。苗龄30-40天。
分株繁殖:根据定植时间,在基部留取3-5厘米,切除地上部分,挖出株丛,用刀把各小株切割开,剪去老根老叶,即可定植。采用分株繁殖,一般繁殖系数为10-20。
栽培技术
整地、施基肥、定植:白苞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为获优质高产,宜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土或壤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千克、45%复合肥40~50千克作基肥,深耕30厘米,整平,8米大棚作成4条宽140厘米、高20厘米的,按株行距均为30厘米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田间管理:白苞蒿属浅根性作物,定植初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扦插苗定植后3-4天分株移栽,1周后即恢复正常生长,可用三元复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长型肥料配制成300-500倍营养液进行浇灌,半月后再浇灌1次。结合追肥,封行前中耕除草2次。当外界气温高于25℃时,将大棚两边通风口完全打开,保持通风降温,6-9月,采用50%遮阳网覆盖棚顶遮荫,进入冬季,最低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晚上盖好大棚膜,大棚内最低温度下降到5℃以下时,覆盖2层膜,提升夜间温度。白苞蒿进入采收期后,根据植株长势,每收割2~3次进行1次追肥,每次追施45%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
采收:3-4月定植的白苞蒿30-40天后开展度达20-30厘米、叶片长15-20厘米时可采收,以后每隔15-20天收割1次。随着气温升高,生长加快,采收的间隔也会缩短。采收时收割高度以地面上2-3厘米为宜。一般全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8000-10000千克。
病虫防治
白苞蒿栽培过程中无明显病害发生,采收后地上部残留的汁液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会吸引蚂蚁,要注意防治,地表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发生蛞蝓蜗牛,可用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另外,注意防治蛴螬,可在被害植株根部捕杀。
主要价值
药用
白苞蒿全草入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作“奇蒿”(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用于治肝、肾疾病,也用于治血丝虫病。白苞蒿气味甘、辛、涩、平,微清香,其全株可入药,具有理气、活血、调经、利湿和消肿等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失调、白带多和小儿疳积、水肿、痢疾等病症。正常人少量常吃,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与保持身心健康,而孕妇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以免造成流产。
食用
在食用价值方面,白苞蒿作为一种食用野菜,可取茎叶凉拌或炒制食用。
经济
在经济价值方面,白苞蒿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
变种
细裂叶白苞蒿(变种)
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var. incisa (Pamp.) Ling et Y. R. Ling in Bull. Bot. Res. 8(4): 42. 1988. ——A. lactiflore Wall. ex DC. f. incisa Pamp. l. c. 34: 675. 1927; Hand.-Mazz. in Act. Hort. Gothob. 12: 280. 1938; S. Y. Hu l. c. 18 (2-3): 238. 1965.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中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小裂片先端具长尖头,边缘常有不规则的细裂齿或深尖锯齿,叶柄基部具明显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边缘均有细锯齿。
陕西省(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省,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林下、林缘、山谷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芳香油,成分有黄、酚类,还含氨基酸及香豆素等物质。全草入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用于治肝、肾疾病,近年也用于治血丝虫病。
本种分布广,生态适应性较强,在东部及中部与南部省区的湿润及阴蔽地区通常叶形大,裂片也大,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深裂,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开展或中等开展的复总状花序,而在略为干燥环境及在西南省区的中海拔地区,其叶略小,裂片也小,中部叶二回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中等开展、稀为狭窄的圆锥花序。
植物名录
植物学史
白苞蒿别名广东刘寄奴,因其叶片羽状分裂而得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
食用
经济
变种
植物名录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