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岚秋(1882年-1930年)京剧演员,艺名九阵风,北京人。出身艺人家庭,是著名武旦朱文英之婿。在小天仙科班习艺,演武旦,兼演花旦。早年曾用“飞来凤”艺名。他的腰功柔软,蹻功稳健,武功出手迅疾,深受观众爱重。擅演《泗州城》、《蟠桃会》、《取金陵》、《演火棍》、《娘子军》等剧,花旦戏《
小放牛》亦十分著名。
阎岚秋(1882年——1939年8月14日)男,
京剧武旦。艺名九阵风,早年曾用飞来凤艺名。北京人。为青衣
阎金福之子,与
朱桂芳为“郎舅”。幼时在小天仙科班习艺,从方二群练功学戏,专攻武旦。后得其岳父朱文英传授,技艺日精。曾用“飞来凤”艺名远走外埠,深受欢迎。回
北京市后他搭同庆班,又入双庆班,出演于文明茶园(华北戏院),声誉大噪。他曾和
杨小楼、
俞振庭合作,中年后又搭入
余叔岩、
高庆奎、
尚小云、
程砚秋等各班,晚年在富连成科班执教。
他的戏路很宽,除武旦、刀马旦外,兼演花衫、玩笑旦。他的武功扎实,跷功极好。武打率利轻捷,出手优美灵活。演武戏注意按照不同剧情、不同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一改过去武旦只突出武技的传统。在武旦技巧上也殊多创造,如单指捻鞭、胯下掏枪翻身亮相等。他还能反串小生、武生。
阎岚秋嗓音虽不宜大唱,但是对武旦、花衫念京白来说,绰绰有余。他腰功柔软,跷功稳健,武功出手迅疾。在表演上,既娇媚又豪迈,可谓“佳侠含光”。他的扮相明丽俊秀,天赋一个会演戏的
华盛顿奇才队。他宜喜宜嘻宜骠宜凝宜憨宜敏。他演《打花鼓》是骀荡春风;演《
小放牛》则是憨跳活泼;演《
扈家庄》是尾妙舞、恃勇媳戏;演《芦林坡》则是沉着勇猛,老练成熟。阎岚秋演武旦戏最突出的是“起打”武功技巧的性格化。例如他演“闹妖戏”打的是勇猛剽悍,风驰电掣,迅捷火炽,因为要被天兵天将捉拿,当拼命竭尽全力地反抗。而阎岚秋更适宜表现轻敌恃勇以战为戏的女将。因为阎派的特点不光是刚健婀娜,还有风流花哨。阎自创的刀枪把子艺技,可以说是前后左右都是戏,打起来手中的刀枪把子如流星赶月,神出鬼没,而身子或倚或正或俯或仰或立或摇,都显得轻盈翩跹。
“阎派”有许多艺术流派上的创造,像出场的步法,有时走快步像跳出来的。这点多为后来者所宗法。还有他的“打出手”,无论是刀、枪、
双鞭,就像粘在他的手、脚上一样,在“打出手”间歇中,风流自赏扭着身子甩着胳膊走着碎步,这种增添美感的“扭”,也是创自“阎派”。
他既擅演《夺太仓》、《取金陵》、《芦林坡》、《泗洲城》、《雄黄阵》、《百草山》、《摇钱树》、《青石山》、《
打焦赞》、《青龙棍》等朱派武旦戏,也能演《
虹霓关》、《
穆柯寨》、《
扈家庄》、《
马上缘》、《
翠屏山》、《打花鼓》、《
小放牛》、《
战宛城》等一类花旦、刀马旦、泼辣旦戏。其他如《
八大锤》、《花蝴蝶》等反串武生戏,他也演得非常出色。
阎派代表剧目有《泗州城》、《蟠桃会》、《取金陵》、《演火棍》、《娘子军》、《小放牛》等。阎岚秋有侄儿
阎世善演《芦林坡》、《青石山》等戏,颇能继承家学。风流花哨的
宋德珠,也深受阎派教益影响。现在很多演武旦的演员,大多不出阎、朱两派。
他为人正派,艺术作风严肃。晚年悉心传艺,他曾在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执教,宋德珠、陈金彪等人均受其教益。其侄阎世善的武旦戏,颇具“阎派”风范。
程艳秋和
果素瑛在前门外同兴堂饭庄举行结婚典礼。整个饭庄喜气洋洋,四周挂满了贺喜的祝辞和书画,宾客达四五百人。
因为新郎程艳秋、岳丈
果湘林、冰媒
梅兰芳以及新郎的师傅
荣蝶仙、
王瑶卿,新娘的外祖父
余紫云等人,都是唱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几乎倾巢出动,前来贺喜助兴。包括:
陈德霖、
余玉琴、
田桂凤、王瑶卿、
王琴侬、朱幼芳、阎岚秋、
朱桂芬、
荀慧生、
于连泉、
朱琴心、
王蕙芳、
姚玉芙等,全都在座。报刊称之为“自有伶人办喜事以来,真正巨观之名旦大会也。”
杨小楼、
余叔岩之双庆社报散。杨小楼重组忠庆社,演于新明戏院,言菊朋应邀短期搭入。
2月5日,新明夜戏,压轴言菊朋《法场换子》,大轴杨小楼、侯喜瑞、
钱金福、九阵风《
战宛城》。
因为程艳秋首次赴武汉演出卖座太好,刚过
春节,汉口民乐园内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又聘请其来演出一个月。这次随来的有
谭小培、
侯喜瑞,武旦九阵风。
其中余叔岩反串
朱光祖,扮相、白口、身段活脱脱一位极好的开口跳。特别是在桌子上的椅子上,拿了一个大顶,又直又干净,前后台都服了。后来,
谭富英在北京,
杨宝森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均按
余叔岩的路子反串过朱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