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轰炸机(英文:TupolevTu-4,俄文:ТуполеваТу-4,北约代号:Bull,译文:公牛),是苏联以美国B-29轰炸机为蓝本仿造的一种
战略轰炸机。
1944年,苏联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获得了三架美国迫降苏联的B-29轰炸机,四个完整的机组人员。海军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全权负责对B-29轰炸机的“摸底”。1945年6月22日,苏联正式启动“图-4计划”,即复制B-29的绝密计划。
约瑟夫·斯大林任命
图波列夫公司为“图-4计划”的总工程师。1945年7月10日晚上,图波列夫首次登上了贾雷尔的美制B-29轰炸机,这标志着绝密计划的开始。1947年5月,
苏联生产出了第一架图-4轰炸机。同年5月19日,图-4型
轰炸机完成首飞。1948年底,斯大林亲笔签署命令,图-4轰炸机开始进入苏联战略空军部队服役。1949年起,
苏联空军开始大规模换装图-4轰炸机。1950年,
苏联红军已经拥有9个图-4
战略轰炸机团。
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已经拥有了845架图-4轰炸机。1951年10月18日,图-4轰炸机成功投掷了
原子弹,成为具有战略核打击能力的飞机。至1954年苏联共生产图-4轰炸机1200多架,其中1/3装备远程航空兵,其核心任务就是投掷原子弹。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空军的图-4轰炸机全部退役,20世纪60年代初
苏联海军航空兵图-4轰炸机全部退役。
苏联图-4轰炸机只是保留了
B-29轰炸机的雪茄形状机身和厚厚的玻璃驾驶舱设计,其他的武器、发动机和仪表等子系统则是改为苏联本国产品,比如,动力改为4台苏联自己设计的ASh-73TK 18缸风冷径向活塞发动机;自卫
航空机炮改为NS-23系列航炮,4座
炮塔和机尾各装两门。图-4轰炸机装备有自卫武器遥控装置和乘员座舱增压系统,机组由7名人员组成。图-4轰炸机还携带一部由列宁格勒电子技术工厂仿自美国APQ-13的领航轰炸雷达。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
B-29轰炸机空袭
日本累计达34790架次,投下的炸弹和
燃烧弹合计达170000吨以上,B-29轰炸机完全体现了大型轰炸机的价值。
苏联认为应该具备类似于美国的战略轰炸能力,希望拥有
战略轰炸机。
苏德战争开始后,
约瑟夫·斯大林依据租赁法案多次向美国表达希望能得到B-29轰炸机,但均被美国政府拒绝,美国只愿意向苏联提供中型轰炸机、战斗机和
战略运输机。由于技术基础薄弱,苏联一直处于不得其门而入的境地。
研制历程
意外收获
1944年7月29日,
美国空军上尉霍华德·贾雷尔驾驶的一架
B-29轰炸机。在执行对
鞍山市的日本昭和钢铁厂轰炸时被
高射炮击伤,迫降
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随后B-29轰炸机和贾雷尔机组人员被苏联军方扣留。同年8月20日,另一架从
成都市起飞的B-29轰炸机在轰炸日本八幡市的过程中受损,飞往苏联实施迫降。途中飞机失控,机组跳伞,飞机坠毁在伯力以东的山区,机组人员全被苏联军方扣留。11月10或11日,在对九州大村市的夜间空袭中,编号42-6365的B-29轰炸机受损迫降到海参崴。11月21日,编号42-6358的
B-29轰炸机因为同样原因迫降苏联。这两架飞机和机组人员毫不例外地再次被
苏联军方扣留。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军方就获得了三架完整堪用的B-29轰炸机,四个完整的机组人员更是重要的财富。
技术摸底
约瑟夫·斯大林速命
苏联海军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全权负责对B-29轰炸机的“摸底”。库兹涅索夫则挑选精通英文的苏联海军头号试飞员谢苗·赖德尔对被扣B-29轰炸机进行秘密试飞。赖德尔花了几个星期时间搞明白了
B-29轰炸机的操纵原理。他和一群技术员一起对飞机的各个部分进行了仔细检查,然后把每个开关和系统都贴上
俄语说明。
1945年1月9日,赖德尔和切尔诺夫一起驾驶B-29轰炸机升上了蓝天,成功地降落在罗曼诺夫卡附近的一个
空军基地内。两天后,另一名试飞员马鲁诺夫也成功地试飞了B-29轰炸机。库兹涅索夫的分析报告认为B-29轰炸机上应用的诸如轻质铝合金、增压座舱、遥控炮塔、大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诺顿”轰炸指挥仪、雷达和其它所有的机载设备都远超过当时
苏联的技术水平。
图-4计划
1945年6月22日,苏联正式启动代号B-4的“四发动机轰炸机计划”,计划后来正式改名为“图-4计划”,即复制
B-29轰炸机的绝密计划。
约瑟夫·斯大林任命
图波列夫公司为B-4计划的总工程师。整个复制计划在莫斯科郊外的中央机场内进行,因为只有这个机场才具备容得下B-29轰炸机的机库。图波列夫决定三架B-29轰炸机,一架用于拆解
测绘学;一架用于参考;一架用于测试试飞。
1945年7月10日晚上,图波列夫来到了中央机场,首次登上了贾雷尔的美制B-29轰炸机。这标志着绝密计划的开始。
斯大林命令
拉夫连季·贝利亚直接监督图-4计划的进程。拆下来的每个部件都要经过仔细的测量和照相以便供复制时用。拆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时特别小心,无数的线路被一一编号,贴标签,并且记录在案。之后这些部件才交给设计小组进行仿造。
B-29轰炸机的105000个部件,需要画40万份草图。美国的工艺技术也与
苏联不同,如B-29轰炸机的标准铝合金厚度为十六分之一英寸,苏联根本无法生产出如此薄的铝合金。图列波夫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图-4轰炸机并不完全是B-29轰炸机的仿制品,其雷达、弹药和
发动机都是苏联自己的。发动机改用苏联自己设计的ASH-73TK涡桨发动机,其产生的功率可达1.69兆瓦,功率大于B-29轰炸机的发动机,使图-4轰炸机的最大航程甚至超过了B-29轰炸机。
首飞成功
1947年5月,苏联生产出了第一架图-4轰炸机。同年5月19日,
图波列夫公司亲自挑选了三位
苏联试飞员,第一架图-4型轰炸机如期飞上蓝天。
生产历程
图-4轰炸机的试飞工作到1948年夏结束,随即投入批量生产。到1950年,
苏联空军已经拥有了845架图-4轰炸机。到1954年共生产1200多架图-4轰炸机。
装备历程
1947年8月3日,
莫斯科航空节上,3架图-4轰炸机的公开亮相成了西方媒体的焦点。
1948年底,
约瑟夫·斯大林亲笔签署命令,图-4轰炸机开始进入苏联战略空军部队服役。
1949年起,苏联空军开始大规模换装图-4轰炸机,取代二战时期使用的B-25以及佩-8,此后部署在东欧的苏联空军B-17、B-24飞机也陆续退役。图-4轰炸机最早大面积部署的地区是
苏联西部,那里是莫斯科一贯重点部署新式武器区域,像立陶宛、
乌克兰、列宁格勒乃至
卡累利阿共和国等地都出现过图-4轰炸机。而换装图-4轰炸机的重型轰航团的主要任务就是以位于
欧洲西部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战略目标、经济中心及军事基地为主要打击对象,随时待命执行空袭任务。在一次军事演习中,驻列宁格勒的图-4轰炸机就以
德国(西德)的北约军事基地为假想敌,尝试过远程奔袭。
美苏冷战高潮时期,与经常窜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空的美国RB-29侦察机针锋相对,图-4轰炸机也曾在北约与
华沙条约组织交界处进行过战术巡逻。
第一支装备图-4
轰炸机的
苏联红军部队是第12远程轰炸航空兵师所属第185团,该团飞行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驾驶过美国军援助的B-17、
B-24轰炸机等轰炸机,能够较快地接受并熟练操作有“美国血统”的图-4轰炸机。从1949年4月装备第一架图-4轰炸机开始,到当年5月,该团完成图-4轰炸机的全面换装。
1949年中期,战略部队的图-4轰炸机达到全操作状态。1949年底之前,苏联战略部队装备了约300架图-4轰炸机。除战略部队外。海军航空兵还装备了一些图-4用于远程巡逻。
1950年,
苏联红军已经拥有9个图-4
战略轰炸机团。
朝鲜战争爆发时,
苏联已经拥有了845架图-4轰炸机。
1951年10月18日,图-4轰炸机成功投掷了
原子弹,成为具有战略核打击的飞机。图-4后来还发展出空中加油型,为
米格-15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至1954年苏联共生产图-4轰炸机1200多架,其中1/3装备远程航空兵,其核心任务就是投掷原子弹。
20世纪50年代中期
苏联空军的图-4轰炸机全部退役,20世纪60年代初
苏联海军航空兵图-4轰炸机全部退役。
基本设计
机型结构
苏联图-4轰炸机是美国
B-29轰炸机的逆向工程复制品,外形和功能均模仿自美国B-29轰炸机。从本质上讲,图-4轰炸机融合了苏联的武器、
发动机和仪表,保留了B-29轰炸机的雪茄形状机身、厚厚的玻璃驾驶舱。机翼安装在飞机的中部,每个机翼上都有一对大型发动机舱,带有巨大的四叶螺旋桨。尾翼采用一种大型弯曲的垂直尾翼。起落架由机翼下的两轮主起落架和驾驶舱地板下的两轮机头架构成。
动力系统
图-4轰炸机动力由4台
苏联自己设计的ASh-73TK 18缸风冷径向活塞发动机提供,每台发动机输出2400马力。这为飞机提供了557千米/小时(高度10250米)的
最大平飞速度、6200千米的航程(载弹量3000
千克)和11201米的实用升限。
武器系统
图-4轰炸机的防御由NS-23系列航炮提供,4座
炮塔和机尾各装两门。携带的武器包括3000千克的FAB-3000炸弹以及1500千克的FAB-1500重型炸弹、500千克的
KAB-500型精确制导炸弹500-280S以及250千克的KAB-250-150S化学炸弹,还有
核武器。该飞机的反舰版本使用了一对KS-1“
彗星”
反舰导弹。
苏联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图-4还加装了500千克以及1吨的重型
穿甲弹,用于对付西方大型军舰。
航电系统
图-4轰炸机装备有自卫武器遥控装置和乘员座舱增压系统。图-4轰炸机需要一个由7名人员组成的机组人员来操作各种机载系统。图-4轰炸机还携带一部由
圣彼得堡电子技术工厂仿自美国APQ-13的领航轰炸雷达,可满足多种气候及夜间条件下在3000米高空为飞机提供导航服务,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误差距离约为100米,误差角度约2度。
性能数据
服役情况
采购国家
中国空军是图4轰炸机唯一的外国用户。1953年3月,10架图-4轰炸机在
石家庄市交付,编成独立第4团。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1954年,独立第4团转场至北京。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该团的图-4轰炸机参加了空中阅兵式。20世纪50年代末,
中国国民党空军的
侦察机多次窜扰,为了拦截P2V之类的夜间侦察机,空军曾将2架图-4轰炸机的前下方
炮塔拆除,安装1台可以360度旋转的强光探照灯,用于拦截夜间侦察机。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空军依靠自身技术力量为图-4轰炸机换装了涡桨6型发动机,并改装成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发射平台和
预警机——“空警1号”。至1988年,图-4全部从中国空军退役。
实战运用
1948年底,随着
约瑟夫·斯大林亲笔签署命令,图-4轰炸机开始进入
苏联空军服役。在当年纪念“
十月革命”胜利30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批20架图-4轰炸机从
莫斯科红场上空掠过。
1959年,西藏上层农奴主集团发动规模空前的叛乱,解放军紧急动员进藏。独立第4团也奉命派遣两架图-4轰炸机进入青藏高原的
格尔木机场。3月11日,叛军试图夺回被解放军占领的
拉萨市制高点
药王山。平叛指挥部指示图-4飞机在随后的飞行中携带炸弹,务必粉碎暴露的叛军集团。携带有250
千克和100千克炸弹的两架图-4轰炸机找到目标。一边扫射,一边投弹轰炸,叛军很快被消灭了。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决定在开阔地带试验
原子弹。9月14日,两名图-4
轰炸机飞行员全部准备完毕,每架飞机上都挂载了原子弹,飞行员们同时发动飞机,准备执行任务。两架
米格-17战斗机歼击机和1架
伊尔-28轰炸机陪同升空,分别进行护航、气象侦察和录像工作。图-4轰炸机在第二次俯冲时从8000米高空投掷下一颗原子弹,这枚代号为“塔季扬卡”的
钚弹威力为4万吨当量,是
美国军队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的原子弹的数倍。托茨基演习中的“塔季扬卡”在距离地面350米的空中爆炸,偏离预定爆炸中心西北方向280米。不幸的是,最后时刻风向突然变化,辐射云没有吹向预定的没有人烟的草原,而是直接冲向了奥伦堡市及更远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地区。
延伸型号
图-4A
在图-4定型后不久,苏联就开始图-4A升级版的研发工作。与图-4基本型相比,图-4A拥有电子导热的耐热弹舱,并配有一部电子控制系统和一部
核航弹悬浮储存系统。此外,为了避免机组成员在核弹运输、投放过程中受到核辐射,在机舱与弹舱之间还加装防辐射隔层。1953年中期,四架图-4A再次在哈萨克斯坦的
塞梅伊进行核弹空投试验,其中两架负责投弹,另两架负责对核放射物进行数据采样。1953年9月,图-4A还参与当时苏联最新型原子弹RDS-5的空投试验。
图-4D
20世纪50年代初,
苏联空军提议将图-4轰炸机改装为
军用运输机,并命名为图-4D。图-4原有的弹舱部位被最大限度地拆除,改成能容纳28名
空降部队的载员舱。另外,每侧翼下还可挂一个可以装载一辆BTR-40
装甲输送车的货运吊舱。根据计划,在需要的时候,这些图-4D还可在短时间内重新改回
战略轰炸机。
1954年7月10日,苏联部长会议签署第1417-637号命令,决定将图-4改造为
空降兵用
战略运输机。根据命令,
图波列夫公司将在1955年将300架图-4轰炸机改成运输机,其中在1955年第一个季度向
苏联空军交付30架,第二季度为100架,第三季度为120架,第四季度为50架。1955年底,300架图-4被改装为图-4D运输机,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初,之后被
乌克兰安东诺夫国营公司研发的安-12中型运输机所取代。
图-4R
图-4R远程
侦察机其功能类似于
美国陆军航空队装备的RB-29侦察机。与图-4
轰炸机相比,图-4R安装多部侦察
照相机,同时将弹舱部位改成附加油箱,可额外携带10500
千克燃油,使得总载油量增加到24500千克,整机重量达到653吨。在侦察器材方面,图-4R安装了AFA-33或AEA-33M昼间侦察照相机,以及NAFA-33S/50或NAFA-5S/100夜间照相机。如果需要,图-4R的一个附加油箱可临时改造成小型弹舱,以加装
航空炸弹。
在后来的服役过程中,一部分图-4R装备了PR-2电子情报侦察以及电子对抗系统,可探测敌方150-3100兆赫的雷达回波,还可发射2600-3100兆赫的干扰信号。1954年之后,图-4R还装备SPS-1宽频干扰器。20世纪50年代末,一部分仍在服役的图-4R还装备了图-16轰炸机上的SPS-2宽频干扰器。
图-4K
1948年8月2日,
苏联部长会议责成有关单位开始“彗星
航空武器系统”(KometaWeaponSystem)的研发工作,它包括图-4K轰炸机(K代表”彗星‘’)、KS-1飞航式反舰导弹以及“彗星一2”导航系统。作为武器系统的核心部分,KS-1(北约代号“狗窝“)导弹几乎就是一架缩小版本的米格-15歼击机,由
米高扬设计局提供而系统的导航部分由航空工业部主持开发。
图波列夫公司作为工程小组成员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图-4轰炸机上加装”彗星-2"导航系统与武器接口,包括一部”彗星-M"搜索定位雷达、机翼两侧的BD-KS专用挂架(用于加装KS-1导弹)。1949年,图-4K(也称图-4KS)改装完成。
1952-1953年,
苏联空军完成对“彗星
航空武器系统”的验证工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该系统发射一枚
战斗部重500
千克的KS-1导弹(全弹重2735千克),成功击毁
黑海上的靶舰“红色高加索”号
轻巡洋舰。此后,“彗星武器系统”被作为
苏联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武器投入批生产。后来图-4K逐渐被更先进的图-16KS所取代,一些状况不错的图-4K在卸掉
导弹装置后改装成图-4D
军用运输机。
图-4UShS导航训练机
20世纪50年代末,数十架图-4轰炸机被改装成导航训练机,并被命名为图-4UShS。与图-4轰炸机相比,图-4UShS的
航空机炮被取消,同时换装RBP-4导航雷达及OPB-11R轰炸瞄准器。图-4UShS不仅可以用于训练领航员,而且也可用于对投弹手的训练。该机主要分配至
苏联空军下属的各个领航员学校,并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被
图-16轰炸机所替代。
图-4航拍飞机
20世纪50年代末,
图波列夫公司收到苏联中央纪录片厂的请求,为其设计一款可执行360度全角度航拍的飞机。对此,图波列夫将任务交给其位于
莫斯科郊区多米利诺的分部。约在1959年前后,第一架样机交付中央纪录片厂,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许多
苏联老纪录片就是通过该机拍摄的。
图-4极地侦察机
1957年,苏联空军北海航空兵(主要负责北极巡逻及为科考提供支援)向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出设计一款执行极地侦察任务的图-4系列战机。与其他图-4系列相比,该机的最大不同是在中央增压舱进行特殊处理。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两架图-4极地侦察机曾飞越
格陵兰岛与
斯匹次卑尔根岛之间的
格陵兰海、约瑟夫-弗兰兹岛以及
北极点后进入
加拿大领空执行侦察任务。此次侦察任务历时25个小时,两架飞机分别携带最大限度的燃油,当时的起飞重量达到图-4家族的极限——60吨。
图-4空中加油机
图-4系列轰炸机最初的设计初衷是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从
苏联本土出发,其覆盖范围包括整个
欧洲、
北非、
中东以及
日本,但如果要涵盖整个北美,就需要进行空中加油。空中加油的概念起自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而苏联进行此方面的研究是在1948年,其备选机型正是图-4。图-4空中加油机包含一个空中加油软管,在加油时,两架飞机形成加油编队,彼此保持50米左右的距离,其中加油机位于上方,受油机则在加油机下方约12~15米处。通过人工抛管技术,实现软管连接,并在加油泵的压力下实现空中加油。最初的加油速度可以达到700升/分,加油结束后,受油机油箱盖自动关闭,而加油机则慢慢收回软管,两机彼此分离。
图-4NM无人机母机
1952年,6架图-4轰炸机被改造成图-4NM无人机母机。该机可携带一对拉-17喷气无人靶机,用于
地空导弹训练。该机的爬升率非常慢,需要两小时才能爬升到8000米的高空,并且非常耗油。因此,从空中实施发射的方法不久便被放弃,改为借助
火箭发射器从地面发射,而图-4NM也因此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图-4LL发动机试验机
从服役伊始,体型硕大的图-4就扮演各种先进机载设备“孵化器”的角色,其中就包括对新型活塞发动机、涡桨发动机和涡喷
发动机的飞行试验。1950年,喀山第22厂生产的第9架图-4(机号220204)被用于验证2000马力(1471千瓦)的VD-3TK发动机。根据计划,一旦通过试验后,该发动机将被安装在阿列克谢耶夫设计局研发的I-218
强击机上,而执行试验的220204号机的型号被单独命名为图-4LL。此后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
图波列夫公司又将两架图-4(机号分别为221203以及225402)改造为发动机空中试验平台,此后又追加四架图-4LL。
苏联许多著名军机的动力系统都曾在图-4LL身上进行试验,机型包括
米高扬设计局的
米格-19战斗机、米格-21F,
苏霍伊航空集团的苏-7、苏-7U、苏-9、
苏-11战斗机,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
雅克-25、
雅克-27、雅克-30等。
图-80超远程重型轰炸机
20世纪50年代初,图波列夫设计局提出“80号飞机”工程,就是在图-4基础上发展真正达到洲际航程的
战略轰炸机,这就是日后的图-80。由于换用动力系统耗时巨大,且不容易赶上工程进度,
图波列夫公司更多在气动布局上想办法,重点是提高飞机升阻比。图-80采用升级后的ASh-73TKFN
发动机,螺旋桨也被更换为AV-16U四叶螺旋桨。新的发动机-螺旋桨系统在提高飞机起飞动力(达到2720马力,约2000千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飞机的油耗。加上对油箱的进一步增容,与图-4相比,图-80的最大航程增加了30%~35%,达到8200千米。图-80还对内部构造进行全面改动,机舱前部安装新型无线电通信装置,使所有机组成员可以无障碍、全时段保持联络,而投弹手及领航员的位置也被提升到机舱前部,令其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图-85超远程重型轰炸机
1949年9月16日,
苏联部长会议命令
图波列夫公司设计一款航程在1.1~1.3万千米之间的四发超远程
战略轰炸机,并将该计划定名为“85号飞机”工程。因为有图-80的设计经验,这一指标对图波列夫设计局来说不算困难。1951年8月1日,第一架图-85模型通过审核。与此前的图-4以及图-80相比,图-85采用全新的发动机、螺旋桨以及机翼,并对许多航空材料进行大幅度改进。图-85的机翼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与苏联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TsAGI)合作开发,其展弦比达到更现代化的11.75,机翼采用了TsAGI的S-3和S-5
层流翼型,升阻比达到28.6(图-4的机翼升阻比为26.5)。这些指标的改善,使得图-85更接近于现代
战略轰炸机的标准参数。此外
图波列夫公司的工程师还对飞机副翼进行改造,使图-85的飞行性能进一步改善。在机舱部分,图-85的设计与图-80大同小异,但在弹舱的设计上,图-85的弹舱进一步被扩展,同时还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可由伙伴式加油机进行“翼尖到翼尖”的空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