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汤
中国地方特色传统风味小吃
糁(Sà)汤,一种肉粥,别称啥汤、饣它汤、糁等,中国地方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临沂、枣庄等地的传统名吃。糁汤多用鸡肉(或牛、羊肉)和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香油、酱醋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汤稠味浓,独具“热、辣、香、肥”的特色。
糁汤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喜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糁汤在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县市皆有,尤其以临沂、济宁市徐州市枣庄市等地最为盛行。
糁汤是中国地方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曾获得山东省十大金牌旅游小吃。2006年,糁汤被埇桥区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05月,临沂糁汤入选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18日,宿州糁汤入选中原地区金牌旅游小吃200强;2021年10月,临沂糁汤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同年12月,糁汤获得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名称
在标准字典中,“糁”字确实存在两个主要读音:一是读作“sǎn”,其含义通常指米饭粒儿;二是读作“shēn”,在此读音下,它表示的是由谷类磨制而成的碎粒。糁在临沂方言中念sà,转换为普通话时应读作sá,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
“sà”字写为“月䪞”,据《宿州市志》记载:“月䪞”字为会意字,注曰:“悉盍切,音及,合韵,肉杂也。”释义正好说明汤的用料。“月”即肉,“韭”为佐料,“天”示制作方法,即“要熬一天,汤才好喝”。
糁汤其实在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县市皆有,尤其以临沂、济宁市徐州市枣庄市等地最为盛行,其做法大同小异,称呼也大致相同,因为方言的差别又被写作澈汤、啥汤等。
不管是糁汤,还是啥汤,终究是一种古老的食品。麦仁熬粥,是战国时期石转磨发明之前先民“粒食”的饮食特征。
历史渊源
临沂版
说法一
糁汤的历史悠久。糁字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墨子·非儒下》“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这表明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400多年前。相传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饮料,唐朝传入内地。当时叫“肉湖”。随着时间的推移,仿制者越来越多,到了明朝末年,几经演变改进,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当地人将这种肉粥直呼为糁。清康熙编纂的《沂州志》“祭祀篇”记载的16种祭品中,有“糁食”可见。另外,也有观点认为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周代时期,《礼记·内则》中就有关于糁的描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喜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说法二
据传,糁汤是古代西域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早餐饮料。在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加强,这种味道鲜美的“肉粥”制作技艺,也传入了内地。相传,在元代时期,有一对回族夫妇从大都(今北京)迁徙到沂州(今临沂),他们带来了家乡的肉粥烤馕,这两种食品迅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仿制经营者越来越多,到了明朝,这种肉粥逐渐在当地被称为“糁”,并成为了沂州的一道传统名吃。”
说法三
相传,在乾隆年间,临沂还叫沂州府,一日,爱新觉罗·弘历微服私访,途径沂州,因为吃腻了宫中山珍海味的乾隆,想要来点不一样的味道。于是从沂州当地找了一个老厨子做菜,其中有一道甲鱼汤异常的鲜美,让乾隆连连赞叹。便把这个老厨师叫来,打听这道菜叫什么。这老厨师哪见过啥世面,说了句“鳖科sá”,但是至于由来,老头子却不知如何表达。正在尴尬之时,旁边的和珅急忙说到“此乃味三鲜温河甲鱼糁,此糁取温凉河之泉水加牛骨大火熬开,再加麦仁、甲鱼小火熬一个时辰,佐蒙山松姑继续熬制,集天、地、水一体,三鲜一绝,强筋壮体,童叟皆宜。”乾隆龙颜大悦,嘉赏老厨,即兴赋诗一首“遨游千里客渔家,膳味三鲜温河糁。四海升平万民乐,万国来朝映彩霞。”从此甲鱼糁流传至今。
说法五
传说:古时候,一对穷困潦倒的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们非常可怜,就经常接济他们,夫妇二人非常感动,但无以为报。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把家中惟一的母鸡杀了做成汤,并在汤里加了一些驱寒的中草药。他们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可照看火的丈夫因为太累睡着了,鸡汤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乎乎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只好把煮“糊”了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吃了中药后病情已略有好转,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二人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本来是想沾沾唇做个样子,免得二人难堪。没想到这一喝,他只觉得柔嫩滑爽,味道咸鲜,口感非常好,喝完后顿感神清气爽,一时间高兴,便写下“米参”二字,意思就是“米做的参汤”,后人就把两个字合成了一个成了现今的“糁”字。
徐州版
篯铿徐州辣汤,今天依然流传在徐州,称作Shá汤,并为之创造出一个左食右它的专用字,通常写作“啥汤”,也写作“歃汤”。1998年《中国食品报》发表了关于马市街“天下第一羹”的文章:2002年《中国烹饪》,第二期刊登了《徐州马市街饣它汤一“天下第一羹”》的文章:徐州的马市街饣它汤渐成了徐州的一张亮丽“饮食名片”。
宿州版
早在4300多年以前,中国烹饪的先师——彭铿,相传曾用环颈雉、麦糁、稷米,和以盐、梅,煮成汤羹,名为“徐州辣汤”,献给尧帝,得到尧帝的赏识,封邑于大彭氏国(如今的徐州市),雉羹也就是糁汤的前身。而至今为宿州市人所津津乐道的爱新觉罗·弘历与宿州糁汤的传奇故事,更是让宿州糁汤声名远播,与符离集烧鸡砀山酥梨萧县羊肉汤,并称宿州美食“四绝”。
相传清乾隆下江南,途经宿州微服私访喝了糁汤,问:“这是啥汤”?掌柜道:“咱这就叫sà汤。”回京后,乾隆每每想起,时常念叨,遂御封sà汤为“天下第一汤”。因此又赐字,便御笔一题写出“月䪞”(sa四声),解读为月月熬、天天熬,非一日之功,又代表每个月非得有一天要喝这个汤,从此糁汤便流传于世。
薛城版
“糁”是薛城的传统名吃“糁汤”,迄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最早形成影响的是鸡肉糁,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制作猪肉糁、牛肉糁、羊肉糁等等,种类繁多,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当地人所钟爱,早晨喝糁是薛城人的传统食俗,糁也因此而成为闻名全省的地方小吃。糁这种吃食非常流行,多用鸡肉(或牛、羊肉)和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小磨香油、酱醋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汤稠味浓,讲究“热、辣、香、肥”,无论在街边小摊还是在大酒店里都能喝上。
毫州版
据传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时,偶尝此汤,大加赞赏,从此“糁汤”声名远播。清代乾隆,乾隆皇帝微服游访江南路过蒙城县,走得又饥又渴,傍晚,到一家客店投宿,店主是位老妈妈,还有她的独生女儿。老妈妈见来了几位贵客,虽然风尘满面,穿戴却十分整齐,店家婆笑脸相迎,一面端茶,一面吩咐女儿杀了两只肥老母鸡,用沙锅煨炖。时值初夏季节,乾隆和待从坐在院中,一边饮茶,一边闲聊,等待用膳,谁知直等到日落月上柳梢,还不见店家送饭,乾隆饿得饥肠辘辘,命侍从前去催促,店家回答说:“鸡汤没煨好,请客官再稍候。”乾隆心中不耐烦,步出小店,看个究竟,只见店家婆正在门前月下磕麦仁。乾隆问道:“老妈妈,磕麦仁做什么呀?”店家婆答道:“俺这里没有喜米,都用麦仁烧稀饭吃。”乾隆双手捧起一捧白花花的麦仁走进厨房,对姑娘说:“把这麦仁放进鸡汤锅里好吃吗?”姑娘微笑道:“会好吃的。”说着掀起锅盖,乾隆把麦仁放了进去。乾隆回到院中又等了半个时辰,忽闻一阵扑鼻的香味从厨房飘来。姑娘盛了几碗鸡汤,放入香油、胡椒等调料,用托盘端置桌上。乾隆品尝了一口,味道十分鲜美,用竹筷一捞,鸡肉已经脱骨,与麦仁混合在一起,吃起来胜过皇宫御宴。
乾隆连吃三大碗,赞道:“好汤。”乾隆膳后问店家这汤的名字,店家也不知道这汤的名字,于是小声嘀咕了一句“啥汤?”这“啥汤”本是蒙城县土语“什么汤”的意思,可爱新觉罗·弘历误以为这汤就叫“啥汤”,一高兴想留下墨宝给这位店家,就问这店家“啥”字怎么写,可是这店家不识字,不知道怎么写,还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侍从急中生智,想起皇上在月下久等鸡汤的情景,于是便编造了个生字:月光为伴,一边为“月”字,另一边皇上为天子,“天”字为上头,久等的“久”字放在下边,并取其谐音字“韭”代之,这样便造出一个“啥”谐音的“雁”字。乾隆看看也像个字样,但觉得眼生,记不清什么时候在康熙皇爷字典里似曾见过。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𦠿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店家婆不识字,把乾隆题字拿给当地一位有学问的人看,那人一看,大吃一惊,说是当今爱新觉罗·弘历的亲笔题字。事后店家请木匠精心制作了一块招牌,将乾隆题字刻在上面。过往行人见此招牌,都来品尝乾隆皇帝品尝过的“𦠿汤”。从此,小店生意十分兴隆。其他店家见此,也模仿乾隆御书“𦠿汤”字样做出金字招牌,开起了𦠿汤店。
砀山版
砀山潵汤源于四千三百多年前,相传烹饪祖师篯铿曾用环颈雉配稷米做成徐州辣汤献给尧帝,得到尧帝的赏识,封邑于大彭氏国,也就是现糁在的江苏省徐州市(解放前砀山县隶属于徐州府)。这个雉羹就是砀山潵汤的前身。明朝末年,一些回族山西省迁居砀山县,回族有经营糁小吃生意的传统,他们除了带来了回族特有的美食,还对砀山的鸡肉潵汤进行了改良,改用羊肉熬制,从而使砀山的潵汤和其他地方的潵汤风味迥然不同,制作工艺也更具有回族饮食的特点。改良后的砀山县潵汤风味更加鲜香、浓郁,深受砀山人的喜爱。现在砀山城老字号潵汤店大多为回族人经营。
夏邑版
相传清代末年,这里盛产一种大白麦,一家姓苏的老少八口人,一年到头靠卖麦仁汤营生。当地县官常令店主送汤进府。久而久之,县官吃腻了酸甜两种麦仁汤,非要喝咸浑麦仁汤不可。官命难违,苏老大只好想法熬制。那天,他将备好的鲜牛、羊肉和大白麦仁放入锅内,生火煎熬。由于苏老大年事已高,疲劳过度,睡倒在灶堂,而灶中的炭火仍在燃烧。
金鸡报晓,县衙小吏扣门大喊:“县太爷亲来进餐。”苏老大猛醒,惊恐万状,只好将葱、姜作料倒进锅内,熬制片刻,匆匆端上。县官进店,顿觉香味扑鼻,端腕一看,汁浓肉艳,粒粒麦仁橙红透亮,似珍珠如玛瑙:喝到嘴里,美味可口。一连喝了三大碗,仍不足性,连连夸赞:“好汤、好汤!”县官当场重赏苏老大,并赐名叫“糁汤”。至此,苏家糁汤名声大振。苏家糁汤逐渐流传到江苏省、安徽、山东省河北省等省。传说临沂市那里的百姓,不仅家家争相效仿熬制糁汤,而且每逢节令佳期,人们还把它当成一种高贵礼物而互相赠送。到了佳期这一天,灶灶都烧糁汤百余碗,赶集参加糁味大赛,各家糁汤摆放市面,供人们品尝,吃光者为优胜,披红挂绿游街四方,并奖给千碗烧糁汤的原料。
发展
临沂
糁汤最初起源于元朝时期,据传由一对来自北京的回族夫妇在临沂经营,当时称为“肉糊”。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糊”逐渐在临沂地区流传开来,并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在明朝时期被正式定名为“糁”,成为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汤在明朝末年已在当地广泛流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解放前,临沂城有8家糁汤铺,以黄家、刘家的鸡肉糁和陈家牛肉糁最负盛名。随着时间的推移,糁在临沂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6年,临沂市区发展至百家专营糁汤铺。上海市青岛市等地也先后开设了临沂糁汤馆。上海国际饭店济南南郊宾馆分别聘请了临沂的制糁技师,使糁汤登上了大雅之堂。2013年,许多糁汤铺都贴上“祖传秘方”的标签世代相传,汤料也都是百年老汤。正所谓“卤汁里面加新汤,汤汤不息”。
宿州
食客与糁汤的相遇,历史悠久。据记载,唐宋之时,宿州已是舟车会聚之地,来往官吏商贾、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皆品一碗糁汤。
2017年,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宿州糁汤,宿州市成立了糁汤协会,并鼓励通过师父传授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广开门店。2022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很多经营糁汤老字号店铺和新兴的连锁餐饮企业,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央厨房加工配送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成本,又保证了产品口味的稳定。次年,糁汤不仅遍布宿州市的大街小巷,还在安徽省内广泛传播,并成功拓展至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周边地区。
济宁
截至2023年,济宁市区的糁汤铺子已不下几百家。
分类
糁汤大致分为“黑糁”和“白糁”两类。受临沂人民喜欢的一般是“黑糁”,因为在熬制的时候放入大量黑胡椒,并添加进粉碎的大骨进行熬制,所以汤色偏黑、偏浓,入口鲜香辣、醇厚,回味无穷。
后来经临沂传入外地的糁,由于黑糁颜色较深,并不大被接受,于是便根据各地区人们的饮食审美和口感改用白胡椒或者不放胡椒,汤色微黄,口感较淡,故称“白糁”,与临沂毗邻的枣庄市济宁市一代的人们就喜欢这种“白糁”。
制作方法
主要配料
糁汤的原料主要以肉、麦米、葱、姜、五香粉,盐、面粉等为主,有的加进砂仁、丁香、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茴香、玉果、广桂,白芷高良姜花椒等中草药,以增加其温脾健胃功能。
糁汤的用肉,古代仅用牛、羊肉,传入内地后兼用鸡、鸭肉,后来汉族人又制作了猪肉糁,其中以鸡肉糁味道最佳。糁不仅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效能。
做糁的学问主要在汤上,许多惨铺都是世代相传,汤料都是百年卤汁,可谓老汤里面加新汤,“汤汤不息”另外,煮汤用的锅盖和柴火都有讲究,做糁用的锅盖必须要用柏树木做,烧汤的柴火也要用果树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糁汤。
做法
传统做法
麦米糁
最早的糁是用麦米做的。其做法是,先将麦米在水中浸泡一夜,然后用事先熬好的鸡汤(可适量加水)熬煮。煮到麦米软而不失筋道,汤汁浓稠的时候,加入姜和胡椒粉,然后改用小火煮2一3小时,再将熬汤时煮熟的鸡肉撕成细丝,将鸡蛋打成糊状放在碗里,再在碗中放入香菜,少量的小磨香油,醋,将滚热的糁直接冲入碗内即成现在临沂做糁更加讲究,对火候、时间、搅拌、工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头一天选料、夜里制汤,次日早晨才成糁。
鸡糁汤
鸡250克,熟火腿50克,鲜蘑菇100克,油菜心20裸,熟鸡皮50克,味精2克,细盐5克,熟猪油250克,胡椒面0.5克,清汤1000毫升。
将鸡糁内加入味精0.5克,清汤50克搅匀,装入抹上猪油的方形器皿,刮平成正方形。放入笼屉内蒸约10分钟,熟后取出切成3.3厘米见方的块,再回馏熟。菜心洗净,鸡皮、火腿均切成薄片
汤锅置旺火上,放入鸡汤、鸡皮、蘑菇、火腿、菜心、胡椒面、味精、细盐,烧开后捞出放入汤碗内,取出笼内的鸡糁馏入汤碗内,将清汤灌入即成。
清淡可口,味极鲜美。营养健脑。鸡糁,指色洁白发亮,质嫩松泡的糊状原料。一般以茸状动物原料为主,加清水、猪肥膘(或猪板油)茸、鸡蛋清、水淀粉、盐搅制而成。多用川菜高级菜肴,如鸡蒙葵菜、三色鱼元、鱼香酥皮兔糕。
牛肉糁
面粉500克,牛肉800克,干麦仁50克,姜75克,葱50克,盐35克,酱油30克,五香粉5克,胡椒粉5克,肉桂5克,八角5克,味精、小磨香油、醋各适量。
将牛肉洗净切大块,大沙锅中加入清水煮开,放入牛肉、葱、姜、肉桂、八角,煮2小时后放入干麦仁与牛肉同煮,煮约2小时,待牛肉熟后捞出,切成小丁备用。
将葱末、姜末、盐、酱油、五香粉、胡椒粉放入小碗拌匀,倒入汤内烧开,将面粉调成糊状,倒入汤中搅匀,再烧沸,即可关火。
食用时,将少许牛肉盛入碗中,再盛入熬好的糁汤,淋上少许香油、醋,加味精拌匀即可。
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羊肉糁
面粉500克,羊肉1000克,干麦仁30克,姜50克,葱50克,盐50克,酱油50克,五香粉5克,胡椒粉5克,肉桂5克,花椒、大料各5克,味精、小磨香油、醋各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大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及葱、姜、桂皮、花椒、大料上火煮开,炖2小时,将羊肉捞出,切小丁备用。
将煮好的麦仁及葱、姜放入羊汤,汤开后再煮一会儿,倒入酱油、盐,将面粉调成糊状倒入汤内搅匀,待再沸时即可关火。
将适量羊肉丁放入小碗,再盛入煮好的糁汤,撒入胡椒粉、五香粉、味精,淋入香油及醋即可食用。
汤薄而味浓,油多而不腻,味香可口。
各地做法
临沂
作糁用的肉,在古代西域仅用牛羊肉,传入内地后,又增加了鸡肉糁、鸭肉糁。汉族人民接受技艺后,又增添了猪肉糁。其中,以鸡肉糁味道最佳。在做鸡肉糁时,如果每四只母鸡中再配一只肥鸭,味道更加鲜美。
做糁除用肉类以外,还有麦仁、面粉和香辣佐料:胡椒粉、五香粉生姜、味精。制作时,先把肉放入锅中,煮熟后捞出,在肉汤里放入麦仁,待麦仁煮熟便可调入白面,再按比例加好各种佐料做成糁汤。最后,把熟肉切成碎片置入碗内,浇上糁汤即成。作糁,要配料适当、掌握好火候;吃糁,要趁热食用,这样才更鲜美可口
薛城
糁的做法相当繁琐,尤其在薛城区地区,对火候、搅拌、工具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通常需提前一天选料,夜里制汤,次日早晨方能成糁。有些糁铺还会加入砂仁丁香粉、陈皮、肉桂、紫豆(去皮)、八角、茴香茴香、玉果、广桂、白芷高良姜花椒等中草药,以增强温脾健胃的功效。更有甚者,用料多达40余种。做糁的锅也非同一般,其体积远大于普通锅,最显著的特点是锅上有一个高约50厘米的“颈”,由樟木制成,据说这样能有效防止香味流失。
准备净肥老母鸡10只(约18千克)、大麦仁2千克、水70千克,以及适量的葱、姜、细药料包、酱油、盐、胡椒粉、味精、面粉等。
将甑锅加水,放入老母鸡,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
下入大麦仁、料包、葱、姜,转小火煮2小时,待鸡熟后捞出晾凉,鸡肉撕成丝备用。
鸡架放入锅中继续与麦仁等小火煮2-3小时,捞出鸡汤中的骨架、葱姜、药包,加入酱油、盐、葱姜水调味,再以稀面水勾芡成薄羹,盛入放有鸡丝的碗中,最后浇入醋、小磨香油即可(约可制作200碗)。
牛肉糁的主要配料及比例与鸡肉糁相似,但为去膻味需增加一些香料。制作时先用木柴烧开,后改文火熬煮4-8小时(根据肉的老嫩程度调整),制出的牛肉糁汤精而味浓。
制作羊肉糁时,头天晚上将水烧开,洗净的羊肉待水开后下锅,煮约2小时捞出熟羊肉,再下入麦米。开锅后将炉火封闭,次日凌晨重新点燃炉火,开锅后加入葱姜,再次开锅后,将盐、酱油、胡椒粉、五香粉等调料一并入锅,待汤再次沸腾,将面糊下入煮熟。饮用或出售时,碗中放熟羊肉片,浇上糁汤,最后点上香油和醋即可食用。
做糁的精髓全在于汤的熬制,许多糁铺都是世代传承。此外,煮汤用的锅盖需用柏树木制成,柴火也需选用果树木,方能煮出原汁原味的薛城糁。
宿州
一般经过选料、制汤、成糁三步来完成糁的制作。首先,选用本地三年以上饲养的老母鸡和精选的猪骨头作为原料,共同熬制高汤。通常,我们以制作300碗糁为一个单位,这需要准备母鸡10只,麦米(大麦仁)250克,葱750克,以及其他数余种调味品适量。水的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确保能充分熬煮所有材料,而小磨香油和醋则作为点碗时的调味品,适量准备即可。
制作时,先将火调至最大,待锅热后,加入老母鸡和麦米。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制3至4小时,期间需适时撇去浮沫,以保证汤的清澈。待鸡煮熟后捞出,拆骨取肉,鸡肉撕成丝备用。接着,将葱、姜、盐、胡椒粉等调味料放入一个大盆中,与鸡肉丝一起搅拌均匀。
之后,将搅拌均匀的鸡肉和调味料一同投入甑中(或继续在原锅中),再用文火慢炖十几个小时,以充分吊出高汤的鲜美。在吊汤的过程中,需不时检查并调整火候,确保汤汁既不过于浓稠也不过于稀薄。
当高汤吊好后,开大火使汤再次沸腾。此时,将面粉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缓缓倒入沸腾的汤中,同时用勺子不断搅拌,以防面糊结块。待面糊完全融入汤中,且汤再次沸腾后,一碗香浓可口的糁汤就出炉了。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可在碗中加入适量的小磨香油和醋,以提升糁汤的风味。
毫州
使用老母鸡、猪骨等优质食材为原料,经过精心炖煮后,制成浓郁鲜美的肉汤。接着,在碗中打入生鸡蛋,并充分搅拌均匀。随后,用沸腾的肉汤迅速浇沏在鸡蛋液上,利用高温使鸡蛋液瞬间凝固成细腻的蛋花,从而制成色泽黄橙、香气扑鼻的肉汤蛋花羹(或汤)。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在羹(或汤)面上撒上牛肉末、芥末、香菜碎和芝麻油
口味和特点
糁汤具有肉嫩汁浓,色泽鲜艳,醇香爽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根据其配料和营养价值的不同,有三十余类,共一百多个品种,可以适应多种营养需要和不同口味,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各个群体。
综合味的糁,鲜香微辣,细细品味,又稍有一点中药的苦味,食后舌下生津,回味甘甜,特别是那淡淡的药香让入回味无穷。
甜味的糁,香甜可口,伴随着一点淡淡的中药味,香甜爽滑,细细品味,香甜中有一点点中药的甘苦,又有稍辣的感觉,食后舌下生津,回味甘甜。
糁汤可依据每个人的口味来把握,酸、甜、咸、辣、鲜,可以任人选择。
食用方式
喝糁汤,讲究“热、辣、香、肥”四美。其中“热”是关键。不热,就无从突出“香、辣、肥”等特点了。所以,俗话说:“开锅糁,刮缸粥。”一碗热糁,配以适量具有临沂地方色彩的面食,如烤牌马蹄烧饼、油条、锅饼之类,吃起来才有滋有味。
营养和健康风险
鸡肉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糖、尼克酸、灰份等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强壮身体,增强体力;可以促进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缓解亚健康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含有磷脂亚油酸亚麻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烟酸、钙、磷、铁、胆甾醇等成分,具有益气养胃、促进康复、减肥等功效。
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钾、磷、钠等矿物质,适当食用可以帮助补充机体所需要的部分营养物质,可以帮助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帮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并且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
糁汤主要好处有补充营养、易于消化吸收、改善便秘,但应避免一次性喝太多。
孕妇适当地喝糁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自身以及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
相关影响
糁汤具有地方代表性,其制作工艺和食疗效果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制汤工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它已经成为国内外来宿州市的特色羹汤。中国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曾不止一次来宿州专访糁汤,并向全球播出。
相关荣誉
2006年,糁汤被埇桥区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05月,临沂的传统名吃“糁”入选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1月18日,宿州糁汤入选中国金牌旅游小吃200强。
2021年10月,临沂糁汤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
2021年12月,糁汤获得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参考资料
一碗sa汤的乡愁.拂晓新闻网.2024-07-31
【济宁味道】糁汤.澎湃新闻.2024-07-31
鸡肉的营养价值与功效.www.youlai.cn.2024-07-31
糁汤.www.zzszq.gov.cn.2024-07-30
.www.lytoday.com.2024-07-30
宿州sà汤:肉杂滚沸 一字只因一味.新华网安徽频道.2024-07-31
【济宁味道】糁汤.澎湃新闻.2024-07-31
沂蒙乡愁汤汤不息——糁.琅琊新闻网.2024-08-09
吃羊肉的十大好处.ww.youlai.cn.2024-07-31
喝糁汤的好处.百度健康.2024-08-09
孕妇可以喝糁汤吗.百度健康.2024-08-09
目录
概述
名称
历史渊源
临沂版
说法一
说法二
说法三
说法五
徐州版
宿州版
薛城版
毫州版
砀山版
夏邑版
发展
临沂
宿州
济宁
分类
制作方法
主要配料
做法
传统做法
麦米糁
鸡糁汤
牛肉糁
羊肉糁
各地做法
临沂
薛城
宿州
毫州
口味和特点
食用方式
营养和健康风险
相关影响
相关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