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脊蛇(
学名:Achalinus spinalis)是
游蛇科、
脊蛇属的
爬行纲,又称为彼得氏异鳞蛇、日本异鳞蛇、日本地蛇或灰色穴蛇。其分布于
越南北部、
日本(九州、
本州岛、
琉球群岛、岛、之岛:徳和猪之川)和
中原地区中部(东至
福建省,西至
云南省和
四川省,北至
甘肃省和
陕西省,以及
浙江省、
江西省、
江苏省和湖北),
平均海拔最高可达1230米。黑脊蛇体细长,呈圆柱形,无毒,鼻间鼻沟短于前额鳞沟,鳞2+2,下枚前颞鳞入眶甚多,背鳞通身23行,全部起棱或仅两侧最外一行平滑,脊鳞不扩大,腹鳞144-177枚。其常生活于山区以及亦见于
长江沿岸,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800米。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武夷山市(福建)武夷山(福建)雷公山 梵净山
神农架林区 八面山 鄱阳湖 武夷山(江西)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 金佛山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古田山 古田山 瓦屋山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乌鞘岭 浙江天目山 岷山 清凉峰
秦岭,该物种已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体细长,呈圆柱形。上唇鳞6枚,下唇鳞5枚;无眶前鳞和眶后鳞,眶上鳞1枚;颊鳞1枚,入眶;颞鳞2枚+2枚,上下前鳞均入眶;背鳞通身23枚,起棱,最外行光滑无棱或微棱;腹鳞146~173枚,尾下鳞
雄性50~66枚,
雌性39~56枚;肛鳞1枚。体背面棕黑色,背中央有一条醒目的黑脊线,线宽占脊鳞及其左右各半鳞;腹面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