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义(1909年10月7日—2000年1月8日),男,福建
闽侯县人,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名誉所长。
1933年傅承义从
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先做一年研究生,后当上助教;1938年应邀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0年进入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进修;1941年获得麦吉尔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得
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1947年回国到中央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50年担任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并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1957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1年担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七研究室主任;196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2年创建震源物理研究室;1973年兼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傅承义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包括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
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等研究。
人物生平
1923年14岁时,在母亲提议下,傅承义跨入北京育英中学校门。
一年之后,他感到功课太容易,便背着家里跳两级报考了汇文高级中学,结果考取了,但没有去读。初中三年,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全校第一,数学和英语成绩尤为突出。他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
越南语和英语讲演比赛,总是名列前茅。《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他最喜欢阅读的英文原著之一。他更喜欢逻辑推理,并勤于演算。傅承义不但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还曾赢得全校三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及百米跑第一名。
1926年,傅承义考入汇文高级中学。
1929年,傅承义以获得
物理化学、数学两项
银杯奖的优异成绩结束中学时代的生活。傅承义原已考上
燕京大学,但更喜欢
清华大学的校风,选择了
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这里,他的旺盛求知欲亦无法得到满足,更不满意当时教师队伍中的某些不正风气,痛切感受到教书育人者为人师表之重要性。傅承义和同窗好友
王竹溪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教书育人,一定要立德、立言、立身。
大学四年,傅承义以自学为主,从教师之讲解获益不多。虽考试成绩仍能保持在中、上之间,却因不重视教师的启发,多走了许多弯路,事倍功半,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后检查,追悔不已。
193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傅承义先做一年研究生,后因教学工作需要,当上助教,从事
核物理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分别与
黄子卿、
赵忠尧合作,完成有关热力学研究和核物理实验方面的论文共4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清华大学举校南迁,在
昆明市与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合并成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傅承义应邀到西南联合大学继续任教。
1939年,傅承义考取英“庚款”公费留学,在当时是全国少数优异学生才享有的殊荣,而
地球物理学专业仅此一个名额。由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0年,傅承义与
林家翘、
郭永怀、钱伟长等一行24人才转赴
加拿大。傅承义进入
麦吉尔大学物理系,师从当时最有声望的地球物理探矿学权威D·A·基斯(Keys)教授,进修地球物理勘探。
1941年傅承义获得硕士学位。基斯教授对傅承义的成绩极为赞许,推荐傅承义到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里颇负盛名的美国
科罗拉多州矿冶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是傅承义对这里的专业方向不甚满意。此时,又赶上腰病发作,医生建议傅承义不要做野外工作,傅承义放弃了
地球物理学探矿专业。1942年,基斯教授又把傅承义推荐到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近代地球物理学泰斗B·古登堡(Gutenberg)教授,攻读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学。古登堡对傅承义在学习中和在学术论坛上表现出来的才能极为赞赏,将自己没能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从理论上证明沿分界面传播的所谓“折射”
地震波的存在,让傅承义去解决。傅承义凭借着深厚的物理学和
数学基础,从数学上严密地论证了首波的存在,并从物理学上解释了首波与折射地震波之间的区别。此项研究成果得到古登堡高度评价,他也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推崇。1944年获该校
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于几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做
技术咨询工作。
傅承义以对地球物理学发展所作的贡献,赢得地球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1946年被聘为
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在此期间,傅承义在
地震波传播的研究领域里,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地震波研究的先驱。傅承义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杂志上一组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地震体波、面波及首波的传播等问题。这些论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苏联等国家都引起极大的重视。在1960年纪念该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这组论文被评为
地球物理学经典著作。
1947年春天,傅承义收到大学时同窗好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赵九章的来信,希望傅承义能回国主持气象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傅承义毫不犹豫,两周之后便启程回国,到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8年,
中国国民党当局责令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傅承义与赵九章、
陈宗器一起予以抵制,为新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保存了力量。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义任研究员。
1952年,国家决定从大学物理系抽调一批优秀毕业生,从事
地球物理学探矿工作,由傅承义主持对他们进行培训。
1953年,
中国科学院接受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请求,委托傅承义去该院任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当时物探教研室初建,傅承义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傅承义不仅要向大学生讲授“地球物理勘探”课,而且还要给教师(全部是物理系毕业生)系统讲课。为了使教师能尽早走上讲台,傅承义夜以继日地工作,为每一位教师修改、审定讲稿;为了使教师在讲台上能站得住、讲得好,傅承义还亲自去听课并作讲授示范。一次,一位实验员在准备磁法实验时,失手将刃口式磁秤掉到了地上,刃口出现了一个缺口,傅承义在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将教研室全体人员召集到实验室。傅承义首先指出,这不是件小事,而是个错误,特别是发生在教学实验室里。学校要培养学生爱护仪器,杜绝任何操作中的失误,否则就不能保证野外观测的质量。现在实验室里发生了这种事,对学生会有什么影响呢?接着,傅承义又作了自我检查,说自己对实验室工作抓得不严,没有像过去在
清华大学工作时那样认真对待实验。最后傅承义表示,希望大家都以此为鉴,上下一心搞好教学工作,不再犯类类似的错误傅承义处理这件事,实际上是对教研室全体人员的一次极其生动而又非常深刻的思想教育。
傅承义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的3年(1953—1956)时间里,和教研室的同事们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使每个人都深受其益。傅承义常告诫年轻的同事们,作为一个地球物理学家,既要有理论修养,又要能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去把握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而在实践中则必须学会根据地质条件去部署工作,正确地进行观测,并对所得资料作出符合客观地质情况的解释,等等。这些方法的传授同知识的传授一样给人以教益。然而比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傅承义那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学术作风和对己、对人的严格要求使大家懂得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品质,这使得年轻的教师们在前进道路上少走了弯路。
此后,傅承义教授于1956—1961年间在
北京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于1964—1966年间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分别主持领导这些教研室的工作,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3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把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推崇和爱戴。傅承义在
地球物理学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30余载,在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傅承义在为发展中国地球物理教育事业的同时,潜心学习,使自己的
学识水平处于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前沿。
1956年,傅承义参加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订工作,是第33项任务“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研究”的两执笔人之一。傅承义率先提出在中国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长远规划,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途径及实施方法。这项工作领先其他先进国家约5—10年时间。为了开展核爆炸地震侦察研究,并藉此全面提高地震学发展水平。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义担任室主任。该室在核爆炸地震观测和地震侦察工作中,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并对中国地震学与测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64年,傅承义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至1966年)。
1971年,傅承义提出地震成因的“红肿假说”。
1972年,傅承义创建震源物理研究室,并领导震源物理研究工作。从此,中国的
震源物理研究工作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傅承义发表专著《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把20世纪
地球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板块大地构造假说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结束之后,
中原地区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傅承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著述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编著了《地球十讲》、《地球物理学基础》;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固体地球物理学》,并亲自撰写其中的部分条目。
傅承义是中国固体
地球物理学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7年,傅承义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傅承义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室主任、所负责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所长。傅承义是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47)的发起人之一,长期担任《
地球物理学报》主编。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质学会和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物探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固体地球物理编辑委员会主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傅承义的祖父在清朝做过
道员,
伯父在北洋军阀时期的海军部供职。父亲傅仰贤长期在
北洋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馆工作,曾任驻
苏联圣彼得堡总领事。父亲虽然是旧官吏,但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亦比较
开明。傅承义兄弟姊妹4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哥哥
傅鹰是化学家,担任过
北京大学副校长。
社会任职
1946年,被聘为
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
1947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赵九章的来信应邀到气象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并兼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义任研究员。
1953年,
中国科学院接受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请求,委托傅承义院任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
1953年,傅承义在北京地质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4—1966年,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
地球物理学教研室,并担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3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11修正)第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义担任室主任。
1978年3月—1983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常务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室主任、所负责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所长。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石油物探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总编辑委员会委员、长期主编《
地球物理学报》。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负责建立了有关
地球物理学教研室,并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
主要成就
在地震勘探和地震测深中采用的折射波法,实际上用的并不是真正的折射波。因为按照几何地震学的原理,地震波在以临界角
单射时,折射波就不应再返回原来的介质。20世纪30年代,曾有许多人对这种“折射波”做过不正确的解释。直到1938年,O.Von.施密特(Schmidt)在实验室里通过电火花在
音速不同的双层溶液组成的声波介质内放电,用阴影照相法记录了所有胀缩波波型,首先证明这种所谓的折射波的独立存在。由于光波波长太短,在光学实验里观测不到,但
地震波的波长要长得多,这种波则是很明显的。施密特给出的物理解释是用简化了的惠更斯原理:当地震扰动沿着界面以高于
单射介质中的波速传播时,就会在介质中产生一种首波——其实是半个首波,就如同子弹以超声速运行时,空气中声波波阵面的情况一样。傅承义研究了这一问题。他把A?索默菲尔德(Sommerfeld)在研究电磁波传播中所用方法移植于弹性波,从数学上证明了它的存在。在求解弹性波的
运动方程时,傅承义发现格林函数的积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沿分支点割线的回路积分,这导致各种类型的体波(包括首波);另一部分则是极点的
留数,可导致各种面波。根据这一认识,运用摄动法原理,傅承义进一步研究了面波及薄层的影响。后来这些概念已经是众所熟知,并且方法几乎规范化了,20世纪40年代初,这种方法人们还是不大熟悉的。傅承义对于面波的能量传播及瑞雷
方程的三个根也有独特的见解,为同行们所称道。傅承义在地震波传播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注意。世界上一些著名
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家,如美国科学院院长、曾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F.普雷斯(Press),曾任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主席的
苏联地震学家、通讯院士В.И.凯依利斯鲍洛克(Кейлис.Борок)等都曾称,在从事
地震波问题研究中,傅承义的研究成果给予他们很大的启发。
对地震预测的探索
傅承义作为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目睹地震灾害的惨烈,对地震预测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同时,作为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傅承义也清楚地认识到地震预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1956年,傅承义负责起草在中国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长远规划,即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第33项任务第4中心课题“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在该规划中提出解决地震预测问题的科学途径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规划中列举的五个方面的工作是:地震成因的研究,重点是震源的地质条件和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开展地震前兆观测,包括地倾斜、微弱的
前震和地声;在地震频繁地区,连续积累地震观测资料,并对地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震发生时间的规律;在地震区进行长期、重复的
大地测量学,以确定地震前后的地形变化;在地震区进行经常的地磁观测,以确定地震前后的
地磁场变化。
1963年,傅承义进一步把地震预测方法分成三大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地震地质方法是以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地估计地震发生的地点和强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震区域划分。由于地质上的时间尺度太大,地震时间的预测不能靠这种方法。地震统计法是从地震发生的记录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统计规律,估计地震的危险性,求出发生某种强度地震的概率。这种方法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地震资料的多寡。地震地质方法着眼于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在比较大的时间、空间尺度内的地震活动变化。统计方法指出的只是地震发生的概率和某种“平均”状态。若要确切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还是要靠地震前兆。这三种方法不是彼此无关而是互相联系的。寻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测的核心问题。
20世纪70年代,傅承义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提出孕震区假说。临震前,相当一部分
地球介质已经处于
应力加速积累状态,这部分物质可称之为孕震区。在这个区域内,可能发生岩石变形、物质迁移和其他形式的运动,从而使大面积地球上层介质的性质发生变化。各种地震前兆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他特别提出,地震前兆研究不要受地震
断层成因假说的束缚,只把注意力集中于断层位置附近。傅承义的这一假说,已被许多观测资料所证实。傅承义一再提醒人们,地震预测是个有待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的课题,切不能因偶然失误而丧失信心,更不要为一时成功而忘乎所以,迷失前进方向。傅承义非常关注并鼓励科学上的探索活动。
20世纪80年代,傅承义对构造地震断层成因提出质疑,进一步发展了孕震区假说。许多震例都表明,真正伴随成因断层的地震并不多;许多大地震也并非都发生在有新构造差异运动的地方。傅承义认为,有些地震是
断层造成的,但并非全都如此,
岩浆活动也是地震成因之一。岩浆活动是孕震区物质迁移的一例。断层成因和岩浆成因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但两者又有明显差别,主要是地震能源不同。前者是应变能,而后者除应变能之外,还包含岩浆活动的动能和
热能。因此,傅承义认为地震学不只是力学问题,把地热学引入地震研究中是大有前途的。关于地震前兆研究,傅承义认为,直到现在,集历来各国地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尚未能找到一个满足地震发生必要条件的前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前兆机制不清;前兆同震中区地质情况、环境条件有关,不是一成不变的;前兆观测的精度不够。此外,识别前兆的判据有很大任意性,缺乏科学约束。若使地震前兆研究真正有所突破,必须在基础研究,特别是在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上下功夫。
20世纪80年代末,傅承义在地震预测的方法论上提出颇有新意的见解。傅承义认为,大地震的发生是个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应该从地震发生的全过程去看问题。近代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观点应当引入到地震预测中来。
指导中国核试验地震效应观测和地震侦察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
苏联两国在大气层中进行的一系列核爆炸试验,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1958年,各国专家聚会
日内瓦,讨论禁止大气层核试验问题。自此以后,美、苏两国的核试验逐步转入地下。地下核试验的地震侦察,一时成了国际间注目的问题。显然,它不仅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而且对地震学本身的发展也会起推动作用。地下核试验地震侦察,包括地震事件侦察和天然地震与爆炸信号识别两方面内容。前者要求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能把地震事件记录下来;后者要求能够从记录的
波形上把地震信号和爆炸信号区分开。无疑,这项工作将有助于观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震源物理研究的深入。
1961年,在傅承义倡议下,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以下称七室),傅承义任室主任。建室之初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主要研究课题是地震核侦察的信号识别问题。
1962年底,中国自己研制的
核武器爆炸试验工作提上日程。核爆炸地震效应观测是核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
1963年,七室承担这项任务。傅承义对美国核武器研制计划和试验工作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七室承担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七室发展有两个主要方向:爆炸的力学效应分析;爆炸的远距离侦察。并为七室在五年之内的发展做出详细规划,包括:强震观测,用
强震仪、选频仪和地震仪记录各种运动参数、动力参数及爆炸的
三硝基甲苯当量;气球观测;远震台,两年内建成7个标准台,5年内全国基本台均配备3种频段的仪器;仪器设计,成立测震试验室,负责仪器设计和制造;理论研究,强调理论研究工作要与以上所列工作密切配合。理论工作可分:空气冲击波与
地球介质相互影响问题;野外资料的分析及解释问题;大炸药量的外推和频谱的关系(相似率问题);地震信号的通讯理论(包括组合检波的理论);爆炸
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包括地震与爆炸的识别标志)。后三项工作由他负责。在中国首次核试验中,关于用地震波计算爆炸当量的问题,傅承义坚持认为:“爆炸引起的地震效应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土壤介质的多样性,目前尚难通过纯理论的途径来解决上述任务”。傅承义建议:通过模拟试验及理论探讨,找出经验关系式,用相似原理,外推当量;对比国外经验资料,估算当量。事实证明,傅承义的观点是正确的。
20世纪60年代初,傅承义提出的开展地震核侦察的研究工作,并没能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和支持,直到1965年,才被正式纳入有关的计划当中。在傅承义的指导下,七室圆满地完成中国首次核试验地震观测工作,为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受到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表彰。由傅承义开创的地震核侦察工作,在1965年以后,有了新的发展,受到国防科委的表扬和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个人作品
出版著作
1956年,《地震面波的能量束》、《关于瑞雷波方程的无关根》、《平行介质中的弹性波之传播》、《地下薄地层自由振动》、《折射探矿法的研究》和《地表层的本质对于地震勘测的几种影响》
1963年,有关地震预报的几个问题。科学通报,(3):30—36
1971年,关于地震发生的几点认识。地震战线,(8):35—36
1976年,《地球物理学基础》
期刊论文
傅承义.对几个地球物理问题的想法[J].科学,1986.
傅承义.地壳形变与地震[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1(1):47-54.
傅承义.
地球介质中的面波与导波(综述)[J].声学学报,1965(2):3-9.
傅承义.地球的构造[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1956(6).
后世纪念
《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文集》
2009年
地震出版社出版了《纪念傅承义先生诞辰100周年文集》,该书汇集了傅承义的亲属、学生等的纪念文章45篇,照片76幅,以及傅承义先生部分手迹。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款设立的傅承义地球物理基金颁发的奖项,宗旨是:奖励热爱祖国,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促进地球物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鼓励年青的地球物理工作者(45岁以下(含45岁))的创新性工作。
人物评价
傅承义是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科学家、教育家。不但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更有为人们所敬重的高尚品德。为人光明磊落,从不迎合潮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在是非问题上,直言不讳,刚正无私,傅承义认为是正确的,就敢于坚持。这曾使他吃了不少苦头,蒙受了不少冤屈。
1958年
大跃进时,有些人只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地震预测工作中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并形成一种声势,使得这一工作偏离了正确方向。傅承义以其科学家的责任感,反对这种做法,结果被扣上“反对搞地震预报”的帽子,直到“文化大革命”中还屡遭批判。
1975年,海城地震之后,有人过高估计海城地震“预测成功”的经验,认为在中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已近在眼前。针对这种倾向,傅承义一针见血地指出,海城地震的预测是“歪打正着”,提醒人们不能头脑发热。
20世纪60年代初,傅承义担任七室主任期间,亦曾因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学术观点而被指责为“反对搞国防任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对于诸如此类的事情,傅承义都泰然处之。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把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坚持真理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崇高目标,至于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淡如清水,从不计较。傅承义在学术界有很高声望,但傅承义对别人的恭维却极为反感,也从不以自己的声望谋取私利。傅承义非常注重科学道德。在研究工作中,受过他的指导帮助的人很多,但是,不管傅承义对别人的研究工作出过多大力,傅承义从不在研究成果上署名,包括他指导完成的研究生论文。傅承义思路敏捷,在学术讨论中,直言快语,不讲情面,但从不以势压人。傅承义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傅承义的论著,字字句句都经过仔细推敲,不仅内容深刻、丰富,而且文章结构严谨,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文笔生动、流畅。
傅承义的严谨学风也反映在他长期担任《
地球物理学报》主编的工作中。凡是投到学报的稿件,一视同仁,傅承义都亲自审定,录用、退稿一定要有他的签字。对于有争议的稿件,处理更为慎重。英文版的每篇文章,他都要亲自把关。在傅承义的指导和带动下,《地球物理学报》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中国被世界四大检索系统同时选用的九种刊物之一,连续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傅承义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科研、教学实践,为树立了一代人民科学家、教育家的风范。
2000年1月8日,傅承仪与世长辞。
刘光鼎院士挽之:“三篇文章开世界震波研究先河创新典范,一生耕耘育中华找矿精英大成风节长存”。
傅承义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三篇文章开世界震波研究先河创新典范,一生耕耘育中华找矿精英大成风节长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评)
傅承义是国际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对地震体波、面波、首波、地震
射线及地震成因的理论均有独特贡献,为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