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桥镇地处
洋县,旧称江坝。因上坝、下坝中间有一条小河阻隔,不便通行,1950年初,上、下坝百姓自发地用
杵磨垒建了一座小桥,方便了生产、生活和出行,后因磨子桥而得名。
历史沿革
境内上坝、下坝两地间有一条小河阻隔,不便通行,1950年初,上、下坝百姓自发地用石磨垒建了一座小桥,后把小桥称磨子桥,因而得名。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洋县江坝管理区。
1949年12月,设江坝乡。
1950年底,改为磨子桥乡。
1958年,成立磨子桥公社。
1966年6月,更名为红旗公社。
1976年12月,复称磨子桥公社。
1984年4月,改为磨子桥乡。
2011年7月,草庙乡并入改为庙子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辖磨子桥、砖庙、周铺、冯杨、张山下、白何、
杨湾乡、张赵、柳树庙、白马、治杨、水田、常牟、朱刘、牛砭、袁寨、小江、张村、
二龙镇、梁家垭、梨树、阳光、一心、八一、联合、火光、三台、沙丰、洛家、晏家坝、龙新、张家坝、新屋、长沟、金土、中营、艾河垭、林化、沙溪、新庙、罗坝、石佛、
关垭43个行政村;下设29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磨子桥镇下辖1个社区、3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
磨子桥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磨子桥镇地处
洋县县城之南,东邻
黄安镇,西接
城固县五堵镇,南靠
西乡县沙河镇,北依
汉江与
戚氏街道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1千米,总面积209.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磨子桥镇地处
大巴山脉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气候特征
磨子桥镇气候属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低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8℃。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
磨子桥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主要河流
汉江及其支流沙河等。其中汉江自西而东,流经境内11个村,流长13千米。其主要支流沙河,源于
城固县五堵镇元山村流经三台、沙丰、洛家、晏家坝、中营5个村,汇入沙河水库,终
泄洪于汉江。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辖区总人口469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08人,城镇化率5.5%。总人口中,男性25091人,占53.5%;女性21847人,占46.5%。总人口以
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0.5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磨子桥镇常住人口为3482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磨子桥镇财政收入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财政收入208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磨子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41元。
2018年,磨子桥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1个。
2018年,磨子桥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69个。
第一产业
2011年,磨子桥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35%。农业耕地面积39022亩。
磨子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磨子桥镇粮食生产1.4万吨,其中水稻0.96万吨,小麦0.23万吨。
磨子桥镇主要
经济作物有
烤烟、中药材、
葡萄、蔬菜。2011年,磨子桥镇烤烟种植面积1895亩,产量568吨;中药材种植面积9460亩,产量6770吨,主要品种有
元胡、
乌药;葡萄种植面积1200亩,产量12吨;蔬菜种植面积1.73万亩,产量7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萝卜、
箭干白、有机蔬菜等。
磨子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磨子桥镇生猪饲养量7.8万头,年末存栏4.3万头;牛饲养量0.83万头,年末存栏0.63万头;家禽饲养量10.74万羽,上市家禽8.27万羽。
第二产业
磨子桥镇形成以烟花爆竹、药品加工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境内有中小型企业30个。2011年,磨子桥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工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28%。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商业网点184个,职工293人。2011年,磨子桥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陕西信合、邮政储蓄银行等6个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279亿元,比上年增长4%;种类贷款余额1.4329亿元,比上年增长9%。
交通
磨子桥镇境内有
京昆高速公路(北京一昆明)公路穿过11个村,在辖区杨湾村设有洋县出入口,县道洋西路,磨秦路通过辖区,磨五路、磨沙路(磨子桥一沙溪村)直穿辖区南山丘陵18个村,通村公交达60%的村。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县乡(镇)级公路52条,总长156千米。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
镇区桥梁4座,总长度60米。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23个,文化娱乐场所12个。有民间社火、高跷、狮子彩船演出队伍及婚庆、丧葬
说唱演出团队。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672人,完全小学6所,中心小学2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771名,专任教师3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个,其中中心医院2个,村级卫生室(所)43个;病床13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
2011年,磨子桥镇农村卫生用水普及率8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万人,参合率93.3%。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磨子桥镇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21户,人数2586人,支出2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58人。
文化
老人都记得,昔日磨桥的桥墩是用磨盘和碾盘垒砌而成的。拂去泥土,仔细辩认,有“大明
崇祯,采自江南,
吉孔嘉置”字样。众人不免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此大石千里迢迢,何以能在
陕西省的
洋县安家?一个美丽的传说给了答案。
据说明代崇祯年间,皇帝
朱由检钦命陕西洋县江坝人吉孔嘉为主考官赴江南主持大考。江南众学子认为吉孔嘉是北方的山野匹夫,不配来风景如画、才子如云的江南水乡考他们,于是大考在即他们仍然踢健子,踢鞠,荡秋千,赛龙舟,于街头闲逛,于茶肆酒楼纵歌滥饮,一点儿也不在乎。吉孔嘉十分生气,觉得这班人太恃才,得让他们领教一下什么是德才兼备,先让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于是,主考官
吉孔嘉决计出一道“暗题”,考考这些“聪明人”。
考试开始了,只见一人举一木牌,牌上书:“季氏富于周公而
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非吾徒也。”紧跟着的是一孩童携带一鼓,边走边敲,另有一孩童持矛做冲刺状尾随其后。这行人一连在考台上转了几圈。众考生瞧完热闹,便耐心地等待考官出题.但直等到考试结束,也没等到考题。试后众学子质问考官,主考官吉孔嘉回答他们说:“实际上,考题已经给你们出过了,那个牌子上说的是
鲁国大夫季孙氏比周天子左右的卿士还富有,而冉求还去帮他搜刮,增加他的财富。接下来的话是
孔子对这件事情的评论: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这样一来,
冉求再也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反对他啊!所以这次考题再明白不过了,三个孩童的行为暗示了题目,即:鸣鼓而攻之,出自《
论语·先进篇》呀!”众考生这才恍然大悟。
这次大考,主考官
吉孔嘉的雄才大略使考生们不得不服,他们再也不敢轻慢了,然而他们都心下生恨。他们在吉孔嘉官府大门上大书:“水流千里石头在”。意思很显然:你姓吉的远道而来不过是终归要流去的河水,而我
江南考生依旧如磐石一般,岿然不动,你奈何不了我们!吉孔嘉看到后即配就下联:“山耸万年猛虎来”。他以此言志,明确地向江南学子宣告了自己执著的态度。
传说后来吉孔嘉又两次请旨去江南主持考务,一次仍出暗题“三才者”,即让一孩童怀抱三小捆柴禾坐于考台之上,经过前次的“锻炼”,一些考生领会了题目。最末一次出明题:“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意思是说,
周朝虽然古老,但周朝的国君能够改革更新,因而国家强大了。这次考生们都能围绕题目作文。
吉孔嘉请旨,从这次考试的学子中补录了头两次考试空缺的名额,
江南学子皆大欢喜。吉孔嘉离开江南时,学子们都来给他送行,并敬上许多钱物,吉孔嘉一概拒收,只让学子们为他采集江南大石,凿为磨盘和碾盘。吉孔嘉硬是将这批江南的石头运回了
陕西省故乡
洋县,为乡里乡亲修建了一座桥,南来北往通行其上的人总会想起这个典故,从此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人争一口气,佛争
一柱香。吉孔嘉那样做,知道个中原委的人都清楚,全是为了“水流千里石头在”那句话啊。
金鸡山传说
传说一:很久以前,金鸡山下住着一户
王姓人家,王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虽然很穷但是非常善良,常有动物受伤都由
王母娘娘包扎,绝不会将其烹煮下肚。天有不测风云,王母在山上采集野果
食用野菜不慎失足摔伤,老人家卧在病榻不能动弹,破旧的草房逢雨必漏四处漏风,其子非常孝顺,眼看着冬日将至其母日衰,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想尽办法救治其母,他白天给地主放牛的间隙挖挖草药,好不容易攒够了草药却被地主冤枉说没有放好牛,牛都饿瘦了,罚没了他的工钱,没收了他的草药,晚上他在地主的棉花坊里弹棉花,常常深更半夜想起苦命的娘亲暗自垂泪。弹棉花飘起的棉丝逐渐堆积在屋梁之下,随着竹棍的敲打翩翩起舞,一日他实在又累又乏的睡倒在地,在梦中那团棉絮变成了一只雄鹰,雄鹰告诉他不要着急,他家屋后的山下有两只金鸡,三日后它将在晚上子时抓起山顶,让他获得金鸡救母。虽说是黄粱一梦,但他醒来之后的确看到屋梁下的棉絮犹如茁壮的雄鹰,他跪着向雄鹰叩头祈祷:假如三日后的子时果真能取得金鸡救母,他将永记恩德永远感恩。谁知地主夜里醒来,发现棉花坊久无声息,正要进门训斥却听到他的祈祷。地主暗暗的打定了主意,这山是地主家的山,山下的宝贝自然该归自己,于是地主悄悄的跟在王家孩子的身后准备打劫。三日后的夜里,那团棉花直飞山顶摇身一变为一只雄鹰,只见雄鹰抓住了山顶,扑闪了两下翅膀就提起了山顶,刹那间金光四射,一对金鸡轻轻的向外走去,王家孩儿正要进入捉鸡,结果被地主抢先进入,地主怒斥王家孩儿强取他家山下的宝贝,还说要抓王家孩儿告官,王家孩儿眼看金鸡被夺还要遭受官司顿时嚎啕大哭,谁知地主向那对金鸡走去,金鸡却向山内飞走,忽然间雄鹰气绝,山顶坠下,地主被压在山下。王家孩儿看着雄鹰变成了
柏树,树上飘下几片叶子掉入他手中,树叶气味醇香顿时神清气爽,王家孩儿对着柏树磕头,拿着几片树叶回家救母,果然闻了闻其母就精神焕发,再吃了一剂汤药立即就能起床,三剂服下已可下床活动。从此以后,天刚刚亮就能听到一对
红腹锦鸡在山内打鸣,其鸣传播深远,周边鸡全跟着鸣叫,那些心胸测之人听到鸣叫犹如当头棒喝,那些穷苦百姓听到犹如告诫善良孝顺勤劳的劝慰。金鸡山由此得名,山上香火绵延不绝,每年正月初一子时就有香客络绎不绝的上山朝拜,每年正月二十开始连续三天香客更是摩肩擦踵,山上戏台高筑诵经礼佛,各路上山之人路遇首座
土地庙跪拜之后上山就如履平地,下山时均手持柏朵一支带回家中驱邪避毒。
传说二:很久以前,各地兴修寺庙,好多人建议在金鸡山附近修建寺庙,那时金鸡山也未曾得名,也未能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因此没有得选。一百多个健壮的汉子,天天嘴里唱着小调,硬是用肩膀扛木头、青砖瓦、沙石等,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一根根一块块一袋袋扛到金鸡山斜对面的王梁山上,准备完成建筑寺庙用的各种材料。当天夜里,他们还在王梁山上热烈庆祝胜利果实。次日一觉醒来,所有用来建筑寺庙的材料和自己在一夜之间,全部到了另一座山。所有的人都在慌乱中呼喊:“大山显灵了,显灵了”,纷纷跪拜叩首,跪拜中一只金鸡从天而降,闪着金光在金鸡山上盘旋几圈后浮于山顶,大家都说金鸡是天神降福地。从那以后建筑的师傅们和工匠们没有了疲劳,也没有了白天黑夜。三个月后寺庙建成了,金鸡化成一片树林,貌似“鸡”型,没有了光亮,但从此“金鸡山”得名,同时有了灵性,有求必应。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灵山”。
“人争一口气,佛争
一柱香”,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这三天,都逢金鸡山庙会,附近的村民都会齐聚这里。整座山,烟香飘,烛蜡红,炮长鸣,锣鼓喧天,彩船摇曳,
秦腔声扬。朝山香客来来往往,祈求顺利、平安、健康,少灾少难。每朝拜一尊
佛像,都会有一位老人边敲边祝福一段快板式的吉利话,再给你拴上吉祥带,山上免费供应茶水和素食饭。朝山,朝山,一朝至少三年。时间久了,那样去做了,也就是一种习惯,习惯了也就成了一种信仰。
旅游
景点
金沙湖风景区位于汉江南岸磨子桥镇,距
洋县县城8千米,距
西汉高速公路出口5千米,北依汉黄路,南邻
城固县,是
陕南、
渭河平原的休闲度假后花园。景区内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围绕“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以“有机健康生活”为内涵,依托天然的绿色生态,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和康体运动为一体的全时段、区域生态度假胜地。
金鸡山
金鸡山风景区位于汉江南岸磨子桥镇,距磨子桥镇中心小学3千米,距西汉高速公路洋县出口约4千米。景区位于
汉江以南,属
大巴山脉支脉,金鸡山最高点海拔691米,比磨子桥街道高约180米,金鸡山是
洋县最佳观景点之一。金鸡山属于原生态景区,四周群山叠韵,错落有致,山上茂林修竹,松涛阵阵,山下鱼塘、水库、
梯田、果园、村落萦绕。数条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直达山顶香火旺盛的
庙宇,山顶的古柏历经岁月轮回,
树干粗大,树冠如伞。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上建有
观音殿、财神殿、三官殿、娘娘殿、药王洞,特别是娘娘殿采用独特的
庑殿顶,药王洞属于
石窟寺,依山而凿,开凿时间不详,洞顶新建三层阁楼式仿古建筑一座,属于洋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