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鸻
鸻形目鸻科动物
蒙古沙(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haradrius mongolus)属小型涉禽,体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下体包括颏、喉、前颈、腹部白色。跗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
外形特征
蒙古沙鸻夏羽头顶部灰褐沾棕,额部颜色为白色、黑色或仅具白斑。头顶前部具一黑色横带,连于两眼之间。将白色额部和头顶分开。眼先、贯眼纹和耳羽黑色,其上后方有一白色眉斑,后颈棕红色,向两侧延伸至上胸与胸部棕红色相连,形成一完整的棕红色颈环,背和其余上体灰褐色或沙褐色。翅覆羽和内侧飞羽同背。翅上大覆羽具白色羽端,次级飞羽基部以及内侧初级飞羽外部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具白色羽轴,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腰两侧白色,尾灰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外硼白色;其余尾羽具黑褐色亚端斑和窄的白色尖端。颏、喉白色。胸和颈两侧栗棕红色,与后颈栗棕红色颈环相联,其余下体,包括翼下覆羽和腋羽自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所有的黑色和栗色均变为褐色。前额白色向后扩展,与白色眉纹紧相连。眼先淡灰褐色,头顶、后颈和上体灰褐色,翅覆羽具窄的暗白色羽缘,下体白色,上胸具断裂开的灰褐色胸带或仅为上胸两侧的一大块灰褐色斑。
幼鸟似非繁殖羽,但上体和翅下覆羽具沙皮黄色羽缘,胸斑也为皮黄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脚暗灰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55-67g,♀51-67g;体长♂180-198mm,♀180-196mm;嘴峰♂17-19mm,♀17-19mm;翅♂124-139mm,♀126-131mm;尾♂47-60mm,♀45-51mm;跗蹠♂31-36mm,♀30-34mm。
(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边沙滩、河口三角洲、水田、盐田,繁殖季节见于内陆高原的河流、沼泽、湖泊附近的耕地、沙滩、戈壁和草原等。垂直分布高度从地平线至青藏高原(海拔5500米以上)。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河口、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以及附近沼泽、草地和农田地带,也出现于荒漠、半荒漠和高山地带的水域岸边及其沼泽地上,有时也到离水域较远的草原和田野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活动,有时也见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大群。性较大胆,常在水边沙滩上走走停停,边走边觅食。迫不得已时一般不起飞。主要取食昆虫、软体动物门植物病原线虫、蝼蛄、蚱蜢、螺等小型动物。也取食蠕虫、直翅亚目、蝼蛄、黑小蜂及鞘翅目昆虫。
在中国台湾3-5月为普遍的过境鸟,秋季和冬季较少见。春季约有700-1800只分别在鸭绿江口、双台子河口、盐城滩涂和长江口出现,亚洲东部种群数量约6万只。蒙古沙鸻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春季出现的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初,研究证实其寿命至少有10年。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旅鸟:不丹加拿大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丹麦法国德国以色列、哈萨克斯坦、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纳米比亚挪威波兰、卢旺达、西班牙瑞典、阿拉伯叙利亚瓦努阿图赞比亚津巴布韦
中国分布
山西省太原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革吉县聂拉木县、普兰、波密、噶尔、日土县班公湖安多、仲巴、狮泉河、帕莫错、岗巴、当雄县)、陕西省甘肃省兰州市、河西、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天峻、泽库、海晏、青海湖、祁连、达日、玛多)、新疆(天山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繁殖鸟,旅鸟);北京、天津市河北省北戴河区、唐山、滦南县、新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池)、辽宁省兴城市朝阳市双台子区河口、盘锦市营口市、旅顺、大连市、鸭绿江口)、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上海市崇明区南汇区、余山)、江苏(盐城、大丰、射阳)、浙江(宁波、宁海、温州)、福建(福州、厦门)、江西(鄱阳湖)、山东(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河南省、湖北、广东省(深圳、硇洲岛江门上川岛陆丰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北海北部湾梧州市)、海南省海口市、陵水、文昌市万宁市、崖县、琼海市临高县琼山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台湾、香港、澳门(旅鸟,偶然冬候鸟)。
繁殖方式
野外5-8月繁殖,营巢于高山林线以上的高原或冻原地带。巢多置于高山苔原地上和水域岸边。在新疆南部和西藏自治区多见于海拔4000-5000米的湖边草地或戈壁。在西伯利亚地区东部沿海和岛屿,也在海边砾石滩或沙地上营巢。窝卵数多为3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褐色或皮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1-40×23-29毫米。孵化期22-24天。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