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正明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关正明(1926年-2009年7月12日),满族,原名关宝永,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国家一级演员、“关派”须生大师、著名表演艺术家、原武汉京剧团(现武汉京剧院)副团长。
1940年,关正明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习,从师关盛明,后向李文骏学艺深造。1954年,关正明从上海去往武汉,参加了武汉市京剧团,并任武汉市京剧三团团长等职。同年,他拜马连良先生为师,学习马派。1978年后,关正明重返舞台,恢复上演了许多传统剧目。他担任武汉市京剧一团团长后,带领全团同志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81年11月中旬,他们在安庆、南京等地演出;同年11月22日至24日,到上海劳动剧场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薛平贵与王宝钏》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等传统京剧。此后,武汉市京剧一团在关正明的领导下,积极挖据、整理、恢复和上演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为京剧走出低谷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1986年,关正明退休。次年,他领衔湖北省京剧演出团赴中国香港演出,演出了《徐九经升官记》《女杀四门》《别宫祭江》《乌盆记》《杨门女将》等剧目。1990年,关正明被特邀作为京剧名老艺术家在纪念会上演唱一段其代表佳作《二进宫》,被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关正明晚年参加了武汉市“协力振兴京剧联络会”,并任名誉会长,他还亲自带领武汉市戏剧学校的学生,到河南等地演出一个多月,共演出39场。2009年7月12日下午5时29分,关正明逝世,享年83岁。
关正明嗓音好,接受能力强,谦恭有礼,对于内外行前辈,均趋前求教,对徐慕云王庾生等均执弟子礼。关正明还善于吸收众长,不固守一派,对于谭、余、马诸派的演唱技法,均有所吸收,溶为己用。常演剧目有《浔阳楼》《空城计》《红鬃烈马》《四郎探母》《搜孤救孤》《战太平》《定军山》《珠帘寨》《宝莲灯》《汾河湾》等。
人物生平
启蒙学艺
1926年关正明出生在杭州市,他从小善于侃谈,学习成绩较好。1940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正字科班学习,在出科于富连成班的关盛明老师名下学艺,老师对学生象富连成科班那样严格要求,实行强化训练。由于关正明的长相不错,嗓音较好,接受能力强,一直被老师视为高材生,重点加以培养。十个月后即能演出唱工戏《二进宫》。期末考试时,在77名考生中,他和同班女生领正秋同获男、女生之榜首。
崭露头角
关正明从上海市戏曲学校毕业后便正式登台演出。在一台打泡戏《四郎探母》中,关正明扮杨延辉,顾正秋饰铁镜公主,以认真、出色的表演闻名上海滩。此后,二人又连连在《汾河湾》《骊珠萝》《御碑亭》等生、且配角戏中,一挑头牌老生,一挂青衣首席,互为轩,齐头并进,堪称正科“双杰”。
1941年4月20日夜场,关正明与顾正秋挑梁合演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由费穆执导,将他们二人联袂演出的此剧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并将片名改为《古中国之歌》,由上海民华影业公司制片出品。拷贝不仅走俏大陆,还发行到港台和美国,一时风靡海内外。
博采众长
关正明从上海戏校毕业后,立即跟随前辈艺人李文骥学戏,边学边演。他对表演中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虚心求教,潜心琢磨。经过一段实践后,他的演唱技巧很快得到提高,受到戏剧界同仁和观众的重视,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演员。他的嗓音好,加上在行腔吐字及韵味方面狠下功夫,所以唱腔优美动听。但是,他不满足这些,又向杨宝森先生学戏,如唱工戏:《失空斩》《伍子胥》《洪羊洞》《战太平》等,都是学习的杨派戏。1947年,关正明开始搭班演戏,这时,他专习余(叔岩)派的演唱艺术,演出了大量的余派剧目。次年,他和李慧芳联袂到武汉献艺。同时,他还先后与李玉茹赵燕侠杜近芳、黄松秋、刘美君、张云溪张春华李蔷华、李薇华等合作,在上海、宁波市苏州市杭州市、天津、西安、长沙、郑州、开封及苏北等地演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原地区。1950年,他与同窗校友组织了一个“红旗青年京剧团”,在上海为庆祝解放进行了许多演出活动。
继承发展
1954年,关正明从上海市去往武汉,参加了武汉京剧院,并任武汉市京剧三团团长等职。同年,他拜马连良先生为师,学习马派的身段、唱腔、念做、表情等技巧,学演了一些马派名剧:《斩马谡》《战太平》《借东风》《搜孤救孤》等,并在表演新编历史剧:《关汉卿》《二子乘舟》《满江红》《杨继盛》《宋江题诗》中,他的马派演唱技巧得到充分运用和展现。1957年,他再次拜马连良为师,经马先生的亲授和指点,已基本熟谙和掌握马派之真缔。他表演的《宋江题诗》获湖北省戏曲观摩演出一等奖。在此期间,关正明除了演出传统戏外,还演出了许多新编历史剧《杨继盛》《二子乘舟》《关汉卿》《满江红》《金山战鼓》《崖山烈》和现代剧《焦裕禄》《赠马》《红军远征》《林海雪原》《芦荡火种》《渡江第一船》《龙文忠》等。他成功地塑造了《二子乘舟》中的急子,《关汉卿》中的关汉卿以及现代戏《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芦荡火种》中的郭建光等各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1958年,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汉召开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不止一次地看过关正明的演出,对他的“反二黄”、“四平调”尤感兴趣,毛泽东同志曾高兴地和他手拉手唱京剧片断。“文化大革命”期间,关正明不论身处何等艰难环境和待遇,他从未问断过练功习艺。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重返舞台
1978年后,关正明重返舞台,恢复上演了许多传统剧目。他担任武汉市京剧一团团长后,带领全团同志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81年11月中旬,他们在安庆市、南京等地,除了演出传统剧:《铁弓缘》《失街亭》《空城计》等剧目外,还复编演了《关汉卿》、《柯山红日》、《焦裕禄》等剧目。同年11月22日至24日,他们到上海劳动剧场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薛平贵与王宝钏》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等传统京剧,关正明还与上海京剧院黄正勤同台合演了《打侄上坟》等剧目。在沪轮换演出的十多出戏中,关正明的老生戏挑大梁,并在一个晚场中连演双出:贴演《宋江题诗》《碰碑》和《桑园会》《庆顶珠》两台戏。此后,武汉市京剧一团在关正明的领导下,积极挖据、整理、恢复和上演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为京剧走出低谷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
余热生辉
1986年,关正明退休;同年元宵节期间,上海市戏校举办“正”字科班校友汇演活动,关正明赴上海与校友团聚,共同商计京剧的发展方向。他还与“正”字科班校友,著名京剧演员孙正阳黄正勤等,联袂演出了《打侄上坟》《举鼎观画》和《乌盆记》等代表剧目。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展,京剧作为国剧出访演出的机遇日益增多。1987年,他领衔湖北省京剧演出团赴港演出,带领该团在港演出九天,演出了《徐九经升官记》《女杀四门》《别宫祭江》《乌盆记》《杨门女将》等剧目。
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微班进京、汉调北上,京剧形成两百周年之际,关正明被特邀作为京剧名老艺术家在纪念会上演唱一段其代表佳作《二进宫》,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后。
关正明晚年参加了武汉市“协力振兴京剧联络会”,并任名誉会长,在专场演出中作了示范表演。他还在《武汉晚报》之友京剧演唱会上,为观众献上由他自己作曲的叶剑英元帅的诗《八十书怀》。在第二届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他出任了评委工作。他还亲自带领武汉市戏剧学校的学生,到河南省等地演出一个多月,共演出39场。2008年3月,关正明参加武汉市京剧票友协会成立庆祝演出。
人物逝世
2009年7月12日下午5时29分,关正明逝世,享年83岁;7月15日,关正明的追思会在武汉京剧院举行。
主要作品
戏剧作品
参演电影
获得荣誉
艺术特点
关正明在唱腔处理上,即使用同一板式,也尽量注意变化。他在《薛平贵与王宝钏》里饰薛平贵时,唱的几个导板,几乎都不雷同,令人感到新颖别致。他不固守一派,对前辈表演风格和技巧,不仅是外形和原样的模仿,而是按照本身具体条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大胆革新创造,演唱出自己的艺术特色。他在设计新戏唱腔时,一切从表现人物出发,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剧情的发展,唱出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在表演方法上吸取各派的长处,不局限于哪一派,因此,他在表演“宋江题诗”这出戏中,在分析剧本的基础上,对全剧的唱腔进行重新设计,力求以理想的唱工手段去表达人物的典型性格。全部唱腔起点是以“余派”风格为骨干,同时融合了“马派”的某些特色及“杨派”的润腔风格,再结合自己的天赋条件,突出个人的演唱风格。使这出戏成为关正明个人代表剧目,也是新“关派”唱、念、做并重的老生骨子戏。
在关正明的代表剧目“举鼎观画”中,关正明精心刻画出徐策对薛蛟的一片痴情,在念白中,有对薛家老一辈汗马功劳的热烈褒奖,有对薛家惨道不幸的由衷同情,有对自己舍去儿子的凄苦回忆,有对薛蛟长大成人后报仇雪恨的无限厚望。关正明的念白,节奏疾徐多变,音乐刚柔结合,时而如淙琤的泉水,让听者不堪回首那浩劫往事;时而如狂风乍起,落英委地,令观众如临其境心中燃起复仇的火焰。
关正明的唱,字正腔圆,讲究音韵,分明四声。不少行腔没有用传统的“二黄”板式固有的旋律,而是另辟蹊径,如“回龙腔”的“待为父细说那以往儿听”的行腔,顿挫有力,简练干净,状写出徐策要把心事一吐为快的情景;像“原板”中的“那一边双刀马氏夫人”的唱腔,雄奇险峻,高品挺拨,形象地描给了徐策对薛家将功高盖世,英勇无双的倾心赞颂。这些唱腔体现了关正明的创新精神和他的甜净委婉、刚柔相济、俏丽多姿的独特艺术风格。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关正明的父母都是杭州市人,育有关正明兄弟姊妹五个,存活四个,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关正明在家中排行老幺。关正明有过两次婚姻,和前妻李啬华育有一子关栋天。1981年,关正明与武汉京剧院演员李姣明结婚,两人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两人合作表演的代表曲目有《桑园会》《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甘露寺》等。
亲属成员
人物评价
关正明扮相清秀,嗓音圆亮,戏路较宽,功底深厚。其不于旧的框篱,融化了“余派”的刚劲,“马派”的潇洒,“言派”的细腻,以及“杨派”的厚度,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发展创造,逐步形成自己甜净委婉,细微含蓄,刚柔相济,俏丽多姿的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独树一帜的“关派”须生艺术。(《长江日报》评)
关正明在4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忠于艺术、勤奋不懈,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在唱、念、做方面都达到卓然高标,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他那悠扬的声腔,流利的话白,飘洒的身段,贴切的做派,令观众拍案叫绝。(武汉市文化局评)
关正明嗓音好,接受能力强,谦恭有礼,对于内外行前辈,均趋前求教,对徐慕云王庾生等均执弟子礼。关正明还善于吸收众长,不固守一派,对于谭、余、马诸派的演唱技法,均有所吸收,溶为己用。(戏剧评论家吴同宾、周亚勋评)
趣闻轶事
关正明原名关宝永,关正明的名字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老师取的,本来是办第二科要用“乐”字的,就是名字当中一个“乐”。但日本战败后,关正明这一届本来是要在戏校学7年的,后来5年就光复了,班也就办不下去了,所以就用了“正”;并选用他的启蒙老师关盛明的“明”字,即改为关正明。和他同届的还有如顾正秋张正芬等人。
参考资料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3-04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3-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启蒙学艺
崭露头角
博采众长
继承发展
重返舞台
余热生辉
人物逝世
主要作品
戏剧作品
参演电影
获得荣誉
艺术特点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亲属成员
人物评价
趣闻轶事
参考资料